林晓东
目的:探讨新生儿脐部处理应用延迟断脐法临床应用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4年10月中山市黄圃人民医院出生的新生儿111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脐部处理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将采用常规脐带处理方式的56例新生儿划分为对照组,将采用延迟断脐法脐部进行处理的55例新生儿分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新生儿脐带残端脱落的时间,比较两组新生儿出现脐部感染和渗血情况的几率.结果:经过处理后,对照组新生儿6例出现脐部感染的情况,脐部感染发生的几率为10.91%;观察组新生儿1例出现脐部感染的情况,脐部感染发生的几率为1.79% (P<0.05);在渗血情况方面,对照组新生儿3例发生渗血情况,观察组新生儿没有渗血情况发生(P< 0.05).另外,在新生儿在脐带残端脱落的时间方面,观察组新生儿所用的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新生儿所用的时间短(P<0.05).结论:在对新生儿的脐部进行处理时采用延迟断脐法具有极强的临床有效性.
作者:吴东亮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研究健康教育实施临床路径对加快高血压患者康复速度的影响.方法:研究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1月到信宜市金垌镇卫生院接受高血压治疗的患者110例作为观察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按患者实际情况结合发病的机制建立临床健康教育路径并予以实施,分析护理后两组疾病康复的速度.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护理的满意度96.36%、知识知晓率94.55%及住院天数等,与对照组80.00%、83.6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生理机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社会功能、精力及情感职能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临床路径,能有效提升康复速度.
作者:李永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收治的140例产妇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对导致产妇发生产后抑郁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观察组产妇进行护理,而仅给予对照组产妇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产妇抑郁情况发生率.结果:本组140例患者中81例患者发生产后抑郁,占57.9%,采用不同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抑郁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致产妇产后发生抑郁的因素较多,其中产妇生育方式、年龄、文化程度、性格等都会对产妇产后抑郁现象的发生造成影响,而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护理干预则能有效改善产妇抑郁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张昌婷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社区干预对防治哺乳期乳腺炎的作用.方法:选择社区门诊2013年6月1日前的124例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的病历以及2013年6月1日-2014年6月1日53例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的病历进行分析研究、比较,观察哺乳期乳腺炎社区干预工作的效果.结果哺乳期乳腺炎社区干预工作开展后,发病率显著下降,从干预前的13.23%到干预后的6.26%(P<0.05),患者就诊时间明显提前,更多患者可以在早期治愈,发展为乳腺脓肿的患者比例从干预前的3.4%下降到1.2%(P<0.05).结论:对孕产妇实施早期健康教育和社区干预可预防控制哺乳期乳腺炎的发生与发展,提高母乳喂养率.
作者:乔宪红;吴丽秀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对于58例无痛拔除气囊导尿管的临床应用及效果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选取乐昌市坪石镇卫生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58例需要拔出导尿管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9例患者,对照组采用传统拔出导尿管的方式,观察组采用无痛拔除气囊导尿管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首次排尿的成功率、时间和应用效果.结果:在拔出后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应用效果,观察组的首次排尿时间和首次排尿成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拔出导尿管后的刺激症状和困难症状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需要拔出导尿管的患者采用无痛拔出气囊导尿管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首次排尿的成功率、时间,降低了尿路感染现象的发生率,使患者感到舒适和顺畅.
作者:刘秀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总结老年患者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应激反应期的营养支持效果.方法:本次研究资料选取2012年3月-2014牟9月期间在中山市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接受诊治的86例老年患者,以随机法将其分成两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43例对照组研究对象术后接受饮食护理,而43例实验组研究对象则在此基础之上接受营养支持方案,同时对比分析两组研究对象各项临床指标.结果:本次研究发现,两组研究对象在血红蛋白、淋巴细胞总数、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以及清蛋白等临床指标上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康复时间及康复程度均铖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老年患者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应激反应期的营养支持效果较为显著.
作者:郑巧仪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重点探索精神病患者静脉输液危险因素以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的研究对象是2012年03月10日-2014年03月10日在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接受治疗有静脉输液的98例精神病患者,分析精神病患者输液危险因素,并把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常规护理应用于49例对照组,优质护理应用于49例观察组,对比两种护理方法对精神病患者的影响.结果:精神病患者静脉输液的危险因素主要有两个,患者因素的发生率为63.26%,工作人员因素的发生率为36.73%.接受护理后,对照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高达21.43%,显著高于观察组的4.08%,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满意度仅可达到75.51%,显著低于观察组的95.9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精神病患者静脉输液,有利于减少危险因素.
作者:农惠娟;王美;刘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的护理路径.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4年8月清远市人民医院就诊的确诊为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的患者18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以上患者分为A组和B组各9例.A组采用特制扎带约束法,B组采用阿片递减约束法.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周期、膀胱炎症状变化和复吸率.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出院时均实现了膀胱炎的临床治愈,A组满意度(4.13±0.62),B组满意度(3.69±0.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总有效率77.78%,B组总有效率66.67%(P<0.05).结论:特制扎带约束护理方法效果略优于阿片递减约束方法.
作者:徐卫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对慢性鼻窦炎患者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常州市中医医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92例慢性鼻窦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鼻内镜治疗)与对照组(传统手术治疗),各46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6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鼻腔鼻窦结局测试(SNOT-20)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年复发率分别为4.35%、2.1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74%、19.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鼻窦炎患者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创伤小,疗效好,术后并发症及复发较少.
作者:陈维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对我县医疗机构消毒监测中葡萄球菌的检出状况进行分析.方法:资料收集自2013年5月-2014年5月本县各医院的消毒监测样本1261份,作为研究对象,以《消毒技术规范》为依据,从1261份医院消毒监测样本中分离培养葡萄球菌,并通过生化实验确定葡萄球菌的类型.结果:在1261份医院消毒监测样本中共检出葡萄球菌185份,总检出率为14.67%.结论:针对医院因医护人员手、医疗消毒用物品等原因导致的葡萄球菌污染问题,我们应该采用可行、有效的措施,加强消毒监督与管理,规范消毒工作,尽大程度的避免葡萄球菌污染,从而为提高医疗质量奠定基础.
作者:旋惠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联合宫腔镜清宫术用于剖宫产术后切口妊娠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遂溪县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接收的90例剖宫产术后切口妊娠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应用氨甲喋呤(MTX)肌内注射方法予以治疗,观察组应用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宫腔镜清宫术予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下降到正常水平值的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与宫腔镜清宫术联合治疗剖宫产术后切口妊娠,具有非常显著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少,安全可行.
作者:许慧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检测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中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β2微球蛋白(β2-MG)、乳酸脱氢酶(LDH)、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探讨蛋白含量变化指标与酶活性对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提供有效参考数据.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7月汕头市潮阳区大峰医院收治的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观察组)及正常新生儿(对照组)各6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用免疫比浊法检测β2-MG、CRP的水平和连续监测法检测LDH、AST活性,分离培养法检测病原菌.结果: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的β2-MG、CRP、AST、LDH、水平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分离培养法检测出的病原菌分别为革兰阴性球菌和革兰阳性性杆菌,占有比例依次为18(30.00%)、42(70.00%),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脊液β2-MG、CRP、AST、LDH水平升高,能有效帮助诊断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革兰阴性球菌和革兰阳性杆菌是引起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主要因素.
作者:陈楷正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全喉切除术后患者的综合护理效果.方法:抽选2012年4月-2014年5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接收全喉切除术患者100例,按临床意愿平均分成两组(常规组、干预组),常规组患者给予临床基础性护理,干预组患者给予临床综合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8.0%,常规组的为8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及临床护理满意率均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全喉切除术患者临床综合性护理,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治疗费用,意义重大.
作者:刘梅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对于口腔溃疡采用不同方法治疗的临床效果并予以对比.方法选取河源市源城区埔前镇卫生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口腔溃疡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用锡类散,设为对照组(36例),一组用思密达,设为观察组(40例),对比两组临床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9.4%,明显低于观察组92.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愈合时间、年复发率与发作次数明显高于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口腔溃疡患者采用思密达联合维生素治疗效果显著优于锡类散,可加快溃疡愈合,降低复发率与复发次数.
作者:陈淑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通过对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了解患者对医疗服务质量的期望值,改善患者住院不良体验感,持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方法:分析采用问卷调查法随机在住院患者中,进行满意度调查的某院2012年-2014年调查表7920份按年份分层次分科别分项目应用统计学分析.结果:满意度调查评价工作作为医院质控管理体系的监控指标之一,对某些环节所起到的督导及监管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结论:通过住院患者满意度评价达到持续改进医疗技术、医疗服务质量和组织管理的目的.赢得患者口碑,体现医院公益性,提高医院管理效益.
作者:李永君;王丽;李燕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中山市三乡医院2013年7月-2014年6月收治的妇产科患者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临床护理路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以及焦虑抑郁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77.8%),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患者的焦虑、抑郁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妇产科患者中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减少不良情绪的发生,缩短治疗时间,促进病情恢复.
作者:苏骅;蔡惠玲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中医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0云南省会泽县中医医院收治的5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中医针灸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8.0%,明显高于对照组84.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卢兴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剖宫产围术期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8月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妇100例,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A组开展常规护理,B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实施循证护理.结果:A组SAS与SD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4.0%显著高于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4.0%,其满意度为74.0%明显低于B组的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围术期产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开展循证护理,患者满意度高.
作者:董睿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提高癌痛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5例癌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癌痛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综合癌痛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2.1%显著高于对照组7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癌痛护理干预可显著减少癌症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的情绪,有助于减少患者的疼痛,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李凤英;林琼芬;冯芙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咯血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效果.方法:对2011年1月-2014年6月尚志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咯血患者40例临床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1 ~3d显效者33例,其中小量咯血7例,中量咯血16例,大量咯血10例.经4~5d治疗其余均止血.结论:根据发生咯血的不同原因,治疗原发疾病,大量咯血时,应用镇咳剂(如可待因),同时使用垂体后叶素止血治疗;及时清理呼吸道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作者:崔润慧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