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健康教育路径对高血压康复的影响

李永红

关键词:高血压患者, 健康教育, 临床路径, 康复速度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健康教育实施临床路径对加快高血压患者康复速度的影响.方法:研究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1月到信宜市金垌镇卫生院接受高血压治疗的患者110例作为观察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按患者实际情况结合发病的机制建立临床健康教育路径并予以实施,分析护理后两组疾病康复的速度.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护理的满意度96.36%、知识知晓率94.55%及住院天数等,与对照组80.00%、83.6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生理机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社会功能、精力及情感职能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临床路径,能有效提升康复速度.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对于输卵管结扎术并发症的临床分析与防治策略

    目的:总结输卵管结扎术并发症的临床诱因与防治策略.方法:本次研究资料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在怀集县计划生育服务站接受诊治的258例输卵管结扎术患者,以随机法将其划分成两个小组,即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129例.其中,对照组研究对象接受常规手术方案,观察组研究对象则在此基础之上接受并发症的综合性防治策略,同时对比及分析两组研究对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研究对象在并发症方面存在着绝对性优势,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输卵管结扎术并发症通常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致,需要临床医师深入研究后制定出综合性防治策略,从源头上控制并发症的出现.

    作者:苏华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周目标教学法在消化内科病房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周目标教学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将2012年7月-2013年7月的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本科护理实习生40名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将2013年8月-2014年7月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本科护理实习生40名设为施教组,采用周目标教学法.结果:两组护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患者对实习生的满意度,施教组为87.5%优于对照组的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周目标带教法适用于临床护理教学,减少教师教学的盲目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教学效果评价.

    作者:宋志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健康教育在疼痛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疼痛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疼痛科住院的患者16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8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疼痛及心理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后SAS评分为(40.4±4.5)分,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为(35.3±5.6)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疼痛科患者健康教育,可减轻患者疼痛,稳定患者情绪.

    作者:吴华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颜氏益心方对代谢综合征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颜氏益心方治疗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2月增城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0例代谢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进行生活干预治疗和颜氏益心方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饮食干预治疗和运动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生化指标变化,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各项生化指标均有所改善,其中空腹血糖与血压改善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改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治疗效果明显低于观察组,其治疗总有效率为60.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颜氏益心方治疗代谢综合征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汪锦丹;曾健球;林乐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早期无创正压通气救治重症支气管哮喘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11月在韶关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ICU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且根据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药物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早期使用无创正压通气(NPPV)进行通气治疗,监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4、24、48 h生命体征、临床症状表现以及血气分析结果.结果:观察组在进行无创正压通气(NPPV)后4h其临床症状、心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氧气压力(PaO2)均得到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无创正压通气(NPPV)救治重症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显著.

    作者:周乐清;陈涛;刘玉金;管琼芬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钝针扣眼穿刺法在动静脉内瘘差透析患者的护理应用

    目的:观察采用钝针扣眼穿刺法对动静脉内瘘差的穿刺成功率.方法:将12位因血管条件无法进行绳梯法穿刺的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前2个月相对固定1位护士,遵循“三同原则”使用普通锐针进行穿刺,形成隧道(扣眼)后改特殊钝针扣眼穿刺法.对照组:使用普通内瘘穿刺锐针按绳梯法或区域法进行穿刺.两组患者均在12个月后观察穿刺点渗血发生率、一次穿刺成功率、动脉瘤发生率及疼痛程度.结果:6例患者成功形成扣眼,用特殊钝针穿刺,均未发生动脉瘤及血管狭窄等并发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8%,穿刺处渗血率5%,疼痛明显减轻.对照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28%,穿刺处渗血率28%,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钝针扣眼穿刺法能提高动静脉内瘘差的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较为理想的穿刺方式.

    作者:邓琼丽;朱阳月;邓秀丽;包佩红;卢小燕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内固定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临床观察

    目的:考察内固定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铜梁区人民医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间治疗的5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和保守外固定术治疗,分别记下手术治疗时的患者反应情况和采取治疗之后的疗效,以及并发症的发病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高达91.1%,对照组为71.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观察组仅有一例患者在通过内固定手术治疗之后出现伤口感染,但并未出现骨折不愈合或畸形愈合情况,而作为对照组治疗的25名患者在接受了保守外固定治疗之后发现有3例患者骨折不愈合或畸形愈合.结论:内固定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较好,患者手术后的恢复期结合合理的康复治疗手段,使得术后效果显著.

    作者:吴先红;刘家素;丁学铭;刘川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两种方法治疗口腔溃疡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对于口腔溃疡采用不同方法治疗的临床效果并予以对比.方法选取河源市源城区埔前镇卫生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口腔溃疡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用锡类散,设为对照组(36例),一组用思密达,设为观察组(40例),对比两组临床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9.4%,明显低于观察组92.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愈合时间、年复发率与发作次数明显高于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口腔溃疡患者采用思密达联合维生素治疗效果显著优于锡类散,可加快溃疡愈合,降低复发率与复发次数.

    作者:陈淑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浅刺合隔姜灸法治疗乳腺癌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乳腺癌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患者,在浅刺合隔姜灸法治疗前后的白细胞计数变化,了解其治疗效果.方法:将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乳腺癌术后放化疗后出现白细胞减少症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予浅刺合隔姜灸法治疗,对照组予鲨肝醇片治疗;治疗后再复查血常规,观察治疗前后白细胞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后,观察组患者白细胞计数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白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浅刺合隔姜灸法对乳腺癌术后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患者治疗有效.

    作者:岳双冰;范中农;林洪;莫婷;李清琴;甘洁文;张子理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肠瘘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浅谈肠瘘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黑龙江省尚志市中医医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45例肠瘘患者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45例肠瘘患者在精心的护理下43例患者均康复住院,2例患者在院继续治疗.结论:通过有效的全面护理可以使患者尽早出院,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率.

    作者:冯敏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热毒宁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应用热毒宁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1月重庆市万州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按硬币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其中实验组患儿采用热毒宁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利巴韦林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儿疱疹性咽峡炎治疗总有效率为85.0%,对照组患儿疱疹性咽峡炎治疗总有效率为7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应用热毒宁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廖勇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应用对提高口腔正畸预后的有效性

    目的:探析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应用于口腔正畸的有效性.方法:以梅州市丰顺县人民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60例双颌前突成人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所采用支抗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前者采用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后者采用传统强支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上中切牙唇倾角、下中切牙唇倾角、上中下切牙长轴交角的变化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上中切牙唇倾角、下中切牙唇倾角、上中下切牙长轴交角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的上中切牙唇倾角等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未出现矫治器松动、脱落、口腔局部感染等并发症,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应用于口腔正畸安全有效.

    作者:罗泽龙;陈名幸;陈文炬;罗剑彬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在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4年9月重庆市开县中医院收治的120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不同肌瘤位置治疗总有效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体积肌瘤治疗前后肌瘤体积变化有显著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对肌壁间肌瘤、肌瘤体积20<V<70的患者治疗效果好.

    作者:向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神经内科门诊100例癫痫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癫痫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4年10月在武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名癫痫患者作为实验的对象,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50例.对照组中的50名患者选用常规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的50名患者在其基础上加用氟桂利嗪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癫痫症状改善情况、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68%,对照组为52%;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神经内科癫痫患者给予氟桂利嗪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刘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噻肟钠联合治疗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噻肟联合治疗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疗效与其他治疗方式之间的对比.方法:根据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2013年5月1日-2014年5月1日收治的188名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4例,实验组通过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噻肟钠联合治疗,对照组使用环丙沙星或头孢噻肟单方治疗,其他收敛、利尿、保肝等方式采用无差别对症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88.29%,对照组总有效率70.21%(P<0.05),实验组死亡12人,对照组死亡27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噻肟联合治疗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疗效较环丙沙星或头孢噻肟单方治疗更具有优势.

    作者:李建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经皮穿刺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对经皮穿刺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联合射频消融术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抽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保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接收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纳入研究,将其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经皮穿刺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在上述治疗方案的基础上,予以射频消融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82.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穿刺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联合射频消融术在腰椎间盘突出治疗中的应用,不仅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而且创伤较小,维持患者脊柱原本的解剖结构,具有很高的安全性.

    作者:董应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低位结肠癌患者行肠道造瘘口术后系统护理对提升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对低位结肠癌患者行肠道造瘘口术的效果与术后系统护理对提升生存质量的影响进行探究分析.方法:资料选自嘉应学院医学院附属医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低位结肠癌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行传统手术及常规护理,研究组行肠道造瘘口术及系统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87% (P< 0.05);且研究组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低位结肠癌患者行肠道造瘘口术,并在手术实施系统护理,能进一步提高低位结肠癌的治疗及护理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罗雪芬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护理路径研究

    目的:研究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的护理路径.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4年8月清远市人民医院就诊的确诊为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的患者18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以上患者分为A组和B组各9例.A组采用特制扎带约束法,B组采用阿片递减约束法.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周期、膀胱炎症状变化和复吸率.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出院时均实现了膀胱炎的临床治愈,A组满意度(4.13±0.62),B组满意度(3.69±0.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总有效率77.78%,B组总有效率66.67%(P<0.05).结论:特制扎带约束护理方法效果略优于阿片递减约束方法.

    作者:徐卫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哺乳期乳腺炎的社区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社区干预对防治哺乳期乳腺炎的作用.方法:选择社区门诊2013年6月1日前的124例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的病历以及2013年6月1日-2014年6月1日53例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的病历进行分析研究、比较,观察哺乳期乳腺炎社区干预工作的效果.结果哺乳期乳腺炎社区干预工作开展后,发病率显著下降,从干预前的13.23%到干预后的6.26%(P<0.05),患者就诊时间明显提前,更多患者可以在早期治愈,发展为乳腺脓肿的患者比例从干预前的3.4%下降到1.2%(P<0.05).结论:对孕产妇实施早期健康教育和社区干预可预防控制哺乳期乳腺炎的发生与发展,提高母乳喂养率.

    作者:乔宪红;吴丽秀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家属同步健康教育对鼻咽癌患者治疗与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家属同步教育对鼻咽癌患者治疗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广东省中山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90例鼻咽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均给予优质护理,观察组患者家属同时接受健康教育,对比两组预后.结果:观察组患者按时治疗率、功能锻炼率为95.6%、93.3%均显著大于对照组的71.1%、66.7%,患者放化疗后后遗症发生率4.4%显著低于对照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鼻咽癌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同时给予家属同步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治疗依从性,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刘付小燕;黎嘉雯;余少玲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