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双冰;范中农;林洪;莫婷;李清琴;甘洁文;张子理
目的:研究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术后输血策略.方法:对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2003年6月1日-2014年6月1日接受治疗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90例,通过对其临床数据进行分析,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输血的策略.结果:此90例患者的总有效率100%,所有患者造血干细胞均成功植活.结论:ABO血型不合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中,依据移植患者现存的血型血清学的相容性输血策略,能够满足并保证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输血治疗的需求与安全.
作者:陈勇高;周越勤;吴少梅;马庆宗;杨志钊;陈信;周巨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异源器官移植是解决人类器官资源短缺的一条可行途径,但可供移植的器官明显不足.然而异种器官移植因器官来源广泛,有着非常广阔的前景.猪无论是在基因组水平还是器官形态上,都与人类极为相似,因此一直被认为是为理想的人类器官的动物供体来源.为了有效的解决人-猪不同种属间的异源器官引发的排斥反应,结合高效特异的CRISPR/Cas9基因组靶向修饰和诱导多能干细胞技术通过囊胚补偿法制备嵌合体猪为培育人类器官成为可能.如若研究证明改方法可行,不仅可有效解决移植因器官源紧缺的问题,同时为研究人类疾病和后续的药物研发提供理想的研究模型.
作者:冯万有;蔡志明;牟丽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在唇腭裂修复术中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和控制呼吸两种麻醉方式的优势和劣势.方法:选取2012牟12月1日-2014年5月1日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唇腭裂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采用氯胺酮诱导,七氟醚吸入麻醉,全程采用控制呼吸.实验组采用七氟醚诱导并维持,术中保留自主呼吸.结果:术中患者的各项体征参数表现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清醒和并发症的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唇腭裂修复术中采用插管保留自主呼吸的复合麻醉,患者清醒时间、气管导管拔除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指标存在明显差异.
作者:赖伟荣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应用消化内镜诊断和治疗相关性穿孔的有效护理.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在保山市人民医院行消化内镜检查且发生相关性穿孔患者37例,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7例患者中31例急性穿孔患者均为外科手术治愈;6例迟发性穿孔患者,3例保守治疗治愈,3例外科手术治愈,本组无死亡病例.结论:密切观察病情、紧急处理、基础护理以及必要的心理护理等措施在消化内镜诊疗相关性穿孔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李艳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噻肟联合治疗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疗效与其他治疗方式之间的对比.方法:根据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2013年5月1日-2014年5月1日收治的188名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4例,实验组通过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噻肟钠联合治疗,对照组使用环丙沙星或头孢噻肟单方治疗,其他收敛、利尿、保肝等方式采用无差别对症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88.29%,对照组总有效率70.21%(P<0.05),实验组死亡12人,对照组死亡27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噻肟联合治疗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疗效较环丙沙星或头孢噻肟单方治疗更具有优势.
作者:李建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中山市三乡医院2013年7月-2014年6月收治的妇产科患者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临床护理路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以及焦虑抑郁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77.8%),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患者的焦虑、抑郁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妇产科患者中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减少不良情绪的发生,缩短治疗时间,促进病情恢复.
作者:苏骅;蔡惠玲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对我县医疗机构消毒监测中葡萄球菌的检出状况进行分析.方法:资料收集自2013年5月-2014年5月本县各医院的消毒监测样本1261份,作为研究对象,以《消毒技术规范》为依据,从1261份医院消毒监测样本中分离培养葡萄球菌,并通过生化实验确定葡萄球菌的类型.结果:在1261份医院消毒监测样本中共检出葡萄球菌185份,总检出率为14.67%.结论:针对医院因医护人员手、医疗消毒用物品等原因导致的葡萄球菌污染问题,我们应该采用可行、有效的措施,加强消毒监督与管理,规范消毒工作,尽大程度的避免葡萄球菌污染,从而为提高医疗质量奠定基础.
作者:旋惠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并分析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年1月-2014年6月在平塘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4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采取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动力髋关节螺钉(DHS)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平均骨折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Harris评分优良率为91.67%,而对照组患者Harris评分优良率为75.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可有效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罗时友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和分析护理干预对红斑狼疮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了2012年1月-2014年12月安顺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红斑狼疮患者,按照护理方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用药干预、膳食指导以及锻炼指导等护理干预策略,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的患者在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的患者,两组患者之间的临床护理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红斑狼疮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的影响.
作者:张婷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乳腺肿块是乳腺疾病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约70%的患者以乳腺肿块就诊.无论乳腺的发育异常、炎症、损伤、增生性疾病及良性、恶性肿瘤,大多均以乳腺肿块为临床表现.乳腺肿块的定性诊断并非易事,要求准确无误.正确的诊断直接关系到治疗原则及患者的预后.欲确定其性质,必须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及必要的特殊检查.
作者:高海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总结分析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具体原因,制定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2009年2月1日-2011年7月31日期间40例食管癌术后并发吻合口瘘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吻合口瘘发生的具体原因、处理方法,并据此制定全方位的防护策略,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术前准备不充分、手术操作、术后处理不当等均是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原因,经治疗后36例治愈,4例死亡.结论:食管癌手术患者要加强术前评估,完善各项术前准备,重视术中操作,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理.
作者:冯羽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胰岛素泵治疗5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龙川县黄布镇卫生院在2012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94例初诊2型糖尿病的效果患者临床资料,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每日平均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层医院胰岛素泵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效果显著.
作者:张忠平;苏阳楚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总结输卵管结扎术并发症的临床诱因与防治策略.方法:本次研究资料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在怀集县计划生育服务站接受诊治的258例输卵管结扎术患者,以随机法将其划分成两个小组,即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129例.其中,对照组研究对象接受常规手术方案,观察组研究对象则在此基础之上接受并发症的综合性防治策略,同时对比及分析两组研究对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研究对象在并发症方面存在着绝对性优势,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输卵管结扎术并发症通常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致,需要临床医师深入研究后制定出综合性防治策略,从源头上控制并发症的出现.
作者:苏华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研究肱骨近端骨折采取锁定加压型钢板系统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3月云南省弥勒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观察组给予锁定加压型钢板系统治疗,对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并发症给予分析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优良率8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骨折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3%明显要比对照组的34.2%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骨近端骨折采取锁定加压型钢板系统治疗,可以使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缩短.
作者:孔令松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本文探讨研究晚间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响.方法:2013年9月-2014年9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部里面进行治疗的60名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研究,把他们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结果:经观察对比得知经夜间护理的干预患者在出血停止的时间、住院治疗的时间和出院1年之内再一次出现出血次数等等都明显低于未实施晚间护理患者.结论:即对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晚间护理干预可减少其出血时间、缩短治疗时间及减少再出血.
作者:林洁欣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研究急性心肌梗塞采取重症监护病房(ICU)临床救治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湛江中心人民医院ICU收治的35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相关临床资料给予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次研究共35例患者,其中33例治愈,占总体的94.28%;死亡2例,占总体的5.72%.结论:急性心肌梗塞发病突然,病情危重以及发展迅速,因此,必须要对其采取及时、有效的抢救及治疗,提高病人存活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王磊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躯体形式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牡丹江市神经精神病医院收治的20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临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患者的治疗显效率为80%,总有效率为95%.结论:提高综合性医院各临床科室医生对该疾病的认识相当重要,否则不仅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不良的医源性暗示反而加重疾病,导致迁延不愈.本病治疗以心理治疗为主,辅以抗焦虑药等治疗.
作者:刘喜林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头针加体针治疗脑梗死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8月间于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脑梗死合并高同型半管氨酸血症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头针联合体针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头针与体针联通治疗脑梗死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临床效果极为显著.在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改善情况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灸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与临床常用药物叶酸、维生素B12相比,治疗效果更为优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针与体针联用是一种有效治疗脑梗死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临床方法,该方法有效降低患者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的含量,同时能提高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有显著功效.
作者:雷衍东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收治的60例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以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痊愈率、治疗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3.3%、93.3%、20.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16.7%、70.0%、43.3%;观察组各项护理总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给予急性脑梗死患者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同时配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石鑫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是一种不常见的低度恶性软组织肿瘤,本次研究患者1例,发现前胸部肿物1年余.组织病理:病人皮下相关组织以及真皮层中存在的梭形细胞因病变而呈现出车辐形状、栅栏状或者螺旋漩涡形态,同时肿瘤中的某些病变细胞呈现出细胞核异常增大以及深染情况就可以确诊为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疾病.
作者:杨家恒;黄代鸿;黎伟文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