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RISPR/Cas9系统联合人多能干细胞制备嵌合体猪培育人源化器官的研究进展

冯万有;蔡志明;牟丽莎

关键词:CRISPR/Cas9, 基因修饰, 嵌合体猪, 异种器官移植
摘要:异源器官移植是解决人类器官资源短缺的一条可行途径,但可供移植的器官明显不足.然而异种器官移植因器官来源广泛,有着非常广阔的前景.猪无论是在基因组水平还是器官形态上,都与人类极为相似,因此一直被认为是为理想的人类器官的动物供体来源.为了有效的解决人-猪不同种属间的异源器官引发的排斥反应,结合高效特异的CRISPR/Cas9基因组靶向修饰和诱导多能干细胞技术通过囊胚补偿法制备嵌合体猪为培育人类器官成为可能.如若研究证明改方法可行,不仅可有效解决移植因器官源紧缺的问题,同时为研究人类疾病和后续的药物研发提供理想的研究模型.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针灸结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患者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针灸结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患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东莞仁康医院接受治疗的46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针灸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来评价药物疗效,并比较两组的相关血液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关血液检查指标均有所减小,但观察组各血液指标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88.5%明显大于对照组70.0%,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具有显著的疗效,其效果优于单纯使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并且,该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脑部微循环,避免患者出现脑部血栓.

    作者:杞锦政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脑脊液蛋白与酶学检测对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检测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中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β2微球蛋白(β2-MG)、乳酸脱氢酶(LDH)、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探讨蛋白含量变化指标与酶活性对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提供有效参考数据.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7月汕头市潮阳区大峰医院收治的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观察组)及正常新生儿(对照组)各6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用免疫比浊法检测β2-MG、CRP的水平和连续监测法检测LDH、AST活性,分离培养法检测病原菌.结果: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的β2-MG、CRP、AST、LDH、水平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分离培养法检测出的病原菌分别为革兰阴性球菌和革兰阳性性杆菌,占有比例依次为18(30.00%)、42(70.00%),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脊液β2-MG、CRP、AST、LDH水平升高,能有效帮助诊断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革兰阴性球菌和革兰阳性杆菌是引起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主要因素.

    作者:陈楷正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脉冲矫正技术对颈型颈椎病的效果分析

    目的:本文为了探究应用脉冲矫正技术对于颈型颈椎病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近期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5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脉冲矫正技术治疗10 d,对照组采用颈椎普通牵引的方法,治疗时间同样也是10d.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92%要远远高过对照组68%,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说明用脉冲矫正技术治疗颈型颈椎病有着比较好的效果,应用脉冲矫正技术治疗颈型颈椎病前景较好,而且安全性比传统的方法高,在以后的临床治疗中可以起主要作用.

    作者:王世雄;江美玲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急性羊水栓塞12例抢救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并探讨急性羊水栓塞的有效护理配合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3年10月在广东省翁源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2例急性羊水栓塞患者,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配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配合,并对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接受相应护理配合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羊水栓塞起病急,抢救难度大,病死率高,因此必须不断完善急性羊水栓塞在抢救过程中的护理配合措施,才可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

    作者:李晓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子宫动脉栓塞联合宫腔镜清宫术用于剖宫产术后切口妊娠的安全性观察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联合宫腔镜清宫术用于剖宫产术后切口妊娠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遂溪县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接收的90例剖宫产术后切口妊娠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应用氨甲喋呤(MTX)肌内注射方法予以治疗,观察组应用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宫腔镜清宫术予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下降到正常水平值的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与宫腔镜清宫术联合治疗剖宫产术后切口妊娠,具有非常显著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少,安全可行.

    作者:许慧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7例额骨孤立性浆细胞瘤的对比观察及相关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额骨孤立浆细胞瘤(SPB)的影像学特征及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市江津区中心医院和大足区人民医院经病理确诊的额骨SPB 7例,经过临床资料、影像学表现、血尿化验、病理切片及免疫组化染色等进行观察分析.结果:7例SPB影像学表现:①均位于大脑中线部位;②单发,病变范围>5 cm;③位于颅骨内外板之间,周围无骨质增生硬化及骨膜反应;④骨破坏区仍可辨原始骨板的轮廓;⑤与脑实质边界清楚,可见“假包膜”样表现;⑥周围的脑实质无水肿;⑦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强化;⑧邻近的板障强化;⑨大脑实质受压,出现特征性的“脑回样压迹征”.免疫组化为:CD 138(+),CD 38(+),MuM-1(+),CD 20(-),ki67 10%(+).结论:颅骨SPB的影像学特征有助于正确、早期诊断颅骨的SPB.

    作者:周军;单凯;张秀富;郭孝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无痛消化内镜的风险因素及其护理对策

    内镜医生及麻醉师越来越重视镇静相关不良事件,主要原因是我国医院广泛使用无痛消化内镜.本文以患者及无痛消化内镜各种因素为研究始点,剖析镇静相关不良事件引起的原因,并研究无痛内镜操作的风险程度及护理策略,以期无痛消化内镜操作更有效、更安全.

    作者:黄小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加味牵正散治疗面瘫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加味牵正散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潮州市潮安区人民医院收治的面瘫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加味牵正散组),对照组(西药组),每组45例.疗程4周,4周后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6.7%.加味牵正散疗法明显优于常规西药疗法(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观察组2.2%明显好于对照组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牵正散治疗面瘫,临床上获得较好疗效,明显优于西药疗法,且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施楚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同种异体骨复合自体红骨髓移植治疗关节周围骨折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同种异体骨复合自体红骨髓移植治疗关节周围骨折的治疗方案.方法:切开解剖复位关节面、将同种异体骨颗粒复合体和红骨髓植于骨缺损处的方法,植骨结束以后常规解剖锁定板进行内固定.结果:其中有两个患例在术后的3、5d就出现了发热现象,高体温是为39℃,在对其进行处理后,体温有明显的降低.讨论:异体骨复合浓缩自体红骨髓移植能够克服自体骨移植不能解决的缺点,且它自身的骨愈能力与自体骨相近,易于制备,来源丰富.

    作者:何林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咯血40例临床诊断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咯血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效果.方法:对2011年1月-2014年6月尚志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咯血患者40例临床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1 ~3d显效者33例,其中小量咯血7例,中量咯血16例,大量咯血10例.经4~5d治疗其余均止血.结论:根据发生咯血的不同原因,治疗原发疾病,大量咯血时,应用镇咳剂(如可待因),同时使用垂体后叶素止血治疗;及时清理呼吸道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作者:崔润慧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胸壁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1例临床分析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是一种不常见的低度恶性软组织肿瘤,本次研究患者1例,发现前胸部肿物1年余.组织病理:病人皮下相关组织以及真皮层中存在的梭形细胞因病变而呈现出车辐形状、栅栏状或者螺旋漩涡形态,同时肿瘤中的某些病变细胞呈现出细胞核异常增大以及深染情况就可以确诊为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疾病.

    作者:杨家恒;黄代鸿;黎伟文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的复合全麻在小儿唇腭裂修复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唇腭裂修复术中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和控制呼吸两种麻醉方式的优势和劣势.方法:选取2012牟12月1日-2014年5月1日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唇腭裂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采用氯胺酮诱导,七氟醚吸入麻醉,全程采用控制呼吸.实验组采用七氟醚诱导并维持,术中保留自主呼吸.结果:术中患者的各项体征参数表现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清醒和并发症的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唇腭裂修复术中采用插管保留自主呼吸的复合麻醉,患者清醒时间、气管导管拔除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指标存在明显差异.

    作者:赖伟荣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氟桂利嗪在偏头痛性眩晕预防治疗中的有效性分析

    目的:探讨氟桂利嗪预防治疗偏头痛性眩晕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汕尾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30例偏头痛性眩晕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有患者65例.对照组65例患者采用乙酰氨基酚片治疗,观察组65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两组患者在接受2个疗程的治疗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6个月的随访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1.54%,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46.15%,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为36.92%,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为61.54%,两组患者的复发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上所述,预防治疗偏头痛性眩晕应用氟桂利嗪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能够有效预防偏头痛性眩晕的复发.

    作者:王照镇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不同麻醉方式对休克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并研究休克患者实施不同麻醉处理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1年5月-2013年6月普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休克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临床现状给予不同程度麻醉处理方式,20例患者给予气管插管静吸性麻醉;15例患者给予气管中静脉麻醉;10例患者给予全静脉性全麻;7例患者给予安氟醚、二氧化氮等吸入麻醉;5例患者给予硬膜外麻醉;其余3例患者为神经阻滞麻,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处理后的临床效果.结果:给予相应麻醉处理后,57例患者临床表现较为正常,2例患者由于出血量过多抢救无效,终死亡;1例患者由于脏器功能损伤死亡;手术过程中未出现由于麻醉处理不当死亡患者.手术后生命体征正常患者明显高于死亡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患者手术实施后相关指标上,与手术治疗前相比存在明显差异,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休克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应当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有效的麻醉方法,还要采取相应有效的辅助手术措施,提高手术治疗有效率,提升休克患者存活率,因此对于休克患者来说,对症手术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比较显著.

    作者:王亚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血管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血管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为心血管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2年4月-2013年4月在安顺市人民医院进行心血管介入治疗的1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3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进行传统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进行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及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结果:与对照组21.5%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为6.2%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6.9%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69.2%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能降低心血管介入治疗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率.

    作者:黄曼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老年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采用无创机械通气进行临床治疗的效果及对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12月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中医院收治的82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均采用无创机械通气给予临床治疗,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等临床指标与治疗前对比,改善明显(P<0.05);治疗后动脉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化碳、动脉血氧分压等血气指标及血浆脑钠肽水平与治疗前对比,有明显改善(P<0.05);患者在治疗期间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无创机械通气用于急性左心衰竭老年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可获得较为明显的效果,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发症低,安全性高.

    作者:何志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浅刺合隔姜灸法治疗乳腺癌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乳腺癌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患者,在浅刺合隔姜灸法治疗前后的白细胞计数变化,了解其治疗效果.方法:将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乳腺癌术后放化疗后出现白细胞减少症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予浅刺合隔姜灸法治疗,对照组予鲨肝醇片治疗;治疗后再复查血常规,观察治疗前后白细胞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后,观察组患者白细胞计数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白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浅刺合隔姜灸法对乳腺癌术后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患者治疗有效.

    作者:岳双冰;范中农;林洪;莫婷;李清琴;甘洁文;张子理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全喉切除术后患者的综合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全喉切除术后患者的综合护理效果.方法:抽选2012年4月-2014年5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接收全喉切除术患者100例,按临床意愿平均分成两组(常规组、干预组),常规组患者给予临床基础性护理,干预组患者给予临床综合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8.0%,常规组的为8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及临床护理满意率均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全喉切除术患者临床综合性护理,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治疗费用,意义重大.

    作者:刘梅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探析锁定加压型钢板系统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效果研究

    目的:分析研究肱骨近端骨折采取锁定加压型钢板系统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3月云南省弥勒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观察组给予锁定加压型钢板系统治疗,对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并发症给予分析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优良率8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骨折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3%明显要比对照组的34.2%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骨近端骨折采取锁定加压型钢板系统治疗,可以使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缩短.

    作者:孔令松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肿瘤恶液质发生机制研究进展

    肿瘤恶液质是各种晚期恶性肿瘤常见并发症,具有较高死亡率.其主要表现为能量代谢异常,不可逆的骨骼肌质量丢失,具体发生机制比较复杂,如体无效能量代谢循环增多、线粒体功能障碍、肌浆网钙泵过度活化等引起能量代谢失衡;骨骼肌蛋白通过泛素一蛋白酶体途径过度降解、细胞因子促恶液质效应、肌抑素抑制蛋白合成、肌细胞再生障碍及自噬信号通路等引起骨骼肌萎缩.多个分子机制间可能存在相互调节的协同作用关系.

    作者:吴川锋;何革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