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巧仪
目的:探讨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收治的140例产妇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对导致产妇发生产后抑郁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观察组产妇进行护理,而仅给予对照组产妇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产妇抑郁情况发生率.结果:本组140例患者中81例患者发生产后抑郁,占57.9%,采用不同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抑郁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致产妇产后发生抑郁的因素较多,其中产妇生育方式、年龄、文化程度、性格等都会对产妇产后抑郁现象的发生造成影响,而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护理干预则能有效改善产妇抑郁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张昌婷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提高癌痛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5例癌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癌痛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综合癌痛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2.1%显著高于对照组7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癌痛护理干预可显著减少癌症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的情绪,有助于减少患者的疼痛,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李凤英;林琼芬;冯芙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对品管圈在减少术中压疮的护理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研究对象为昆明市延安医院于2011年1月-2014年12月治疗的100例手术患者,根据品管圈实施的时间分为对照组(实施前)与观察组(实施后),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方案的基础上,再实施品管圈,分析比较患者品管圈实施前后的术中压疮发生率.结果:品管圈实施后的观察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是6%,实施前对照组患者是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在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减少患者术中压疮的发生率,提高护理人员的防压疮责任心,增强防压疮意识,提高手术患者的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促使护理人员积极主动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陈燕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收治的60例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以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痊愈率、治疗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3.3%、93.3%、20.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16.7%、70.0%、43.3%;观察组各项护理总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给予急性脑梗死患者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同时配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石鑫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研究急性心肌梗塞采取重症监护病房(ICU)临床救治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湛江中心人民医院ICU收治的35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相关临床资料给予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次研究共35例患者,其中33例治愈,占总体的94.28%;死亡2例,占总体的5.72%.结论:急性心肌梗塞发病突然,病情危重以及发展迅速,因此,必须要对其采取及时、有效的抢救及治疗,提高病人存活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王磊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对登革热患者的临床治疗特点与护理进行分析与讨论.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0月怀集县人民医院收治的45例登革热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症状进行分析与护理.结果:临床特点有发热(100%)、乏力(91.11%)、纳差(90.00%)、头痛(88.88%)、皮疹(84.44%)、肌肉酸痛(71.77%)等,45例患者均康复出院,没有出现交叉感染的现象.讨论:根据登革热患者的临床特点来采取有效地护理方式可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周月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术后输血策略.方法:对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2003年6月1日-2014年6月1日接受治疗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90例,通过对其临床数据进行分析,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输血的策略.结果:此90例患者的总有效率100%,所有患者造血干细胞均成功植活.结论:ABO血型不合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中,依据移植患者现存的血型血清学的相容性输血策略,能够满足并保证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输血治疗的需求与安全.
作者:陈勇高;周越勤;吴少梅;马庆宗;杨志钊;陈信;周巨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脑梗死发病的时间分布节律性.方法:选取2012年-2013年黑龙江省康复医院收治的40例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发病的时间按小时、日和月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梗死发病具有日、周、年节律性规律.结论:应该高度重视脑梗塞发病时间分布的节律性,对其发病高峰段提前进行干预性治疗,从而有效降低发病率并减小梗死面积及降低病残率.
作者:徐丰;吕英;尹明慧;刘泽晶;杨钊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社区干预对防治哺乳期乳腺炎的作用.方法:选择社区门诊2013年6月1日前的124例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的病历以及2013年6月1日-2014年6月1日53例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的病历进行分析研究、比较,观察哺乳期乳腺炎社区干预工作的效果.结果哺乳期乳腺炎社区干预工作开展后,发病率显著下降,从干预前的13.23%到干预后的6.26%(P<0.05),患者就诊时间明显提前,更多患者可以在早期治愈,发展为乳腺脓肿的患者比例从干预前的3.4%下降到1.2%(P<0.05).结论:对孕产妇实施早期健康教育和社区干预可预防控制哺乳期乳腺炎的发生与发展,提高母乳喂养率.
作者:乔宪红;吴丽秀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分析癫痫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4年10月在武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名癫痫患者作为实验的对象,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50例.对照组中的50名患者选用常规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的50名患者在其基础上加用氟桂利嗪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癫痫症状改善情况、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68%,对照组为52%;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神经内科癫痫患者给予氟桂利嗪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刘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优选乳癖康糖浆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和多指标试验全概率公式评分法,以盐酸小檗碱含量、浸膏得率二指标考察乳癖康糖浆提取工艺的优条件.结果:佳提取工艺为A2B2C3D2,即加8倍量水煎煮提取2次,每次2h.结论:该工艺合理,稳定可行,适用于工业化大生产.
作者:彭兰兰;王燕莉;杜锦文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对存在阴道炎的妊娠期患者早期治疗炎症对胎膜早破的控制效果.方法:选取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在2013年1月-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阴道炎妊娠患者共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对阴道炎不积极治疗,观察组在检查出阴道炎后加强治疗干预.对比两组患者阴道炎类型差异及发生胎膜早破比例差异性.结果:两组患者阴道炎症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膜早破发生率上,对照组为18.60%,观察组为4.6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妊娠期间诊断出阴道炎需积极治疗,控制炎症,降低胎膜旱破率.
作者:马钰;陈添翠;熊雯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中医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0云南省会泽县中医医院收治的5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中医针灸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8.0%,明显高于对照组84.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卢兴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并探讨急性羊水栓塞的有效护理配合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3年10月在广东省翁源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2例急性羊水栓塞患者,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配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配合,并对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接受相应护理配合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羊水栓塞起病急,抢救难度大,病死率高,因此必须不断完善急性羊水栓塞在抢救过程中的护理配合措施,才可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
作者:李晓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并分析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年1月-2014年6月在平塘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4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采取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动力髋关节螺钉(DHS)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平均骨折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Harris评分优良率为91.67%,而对照组患者Harris评分优良率为75.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可有效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罗时友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的护理路径.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4年8月清远市人民医院就诊的确诊为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的患者18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以上患者分为A组和B组各9例.A组采用特制扎带约束法,B组采用阿片递减约束法.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周期、膀胱炎症状变化和复吸率.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出院时均实现了膀胱炎的临床治愈,A组满意度(4.13±0.62),B组满意度(3.69±0.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总有效率77.78%,B组总有效率66.67%(P<0.05).结论:特制扎带约束护理方法效果略优于阿片递减约束方法.
作者:徐卫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乙状结肠镜在大肠癌普查中的应用现状.方法:对2012年6月-2014年6月来东莞市康华医院结肠镜检查的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对于确诊433人次结肠癌患者的病理学数据进行归纳.结果:对以上2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归纳,发现乙状结肠镜普查中得到的相关数据的规律.结论:乙状结肠镜对直肠癌和乙状结肠癌的尽早发现有着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林晓东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对高血压护理中中医护理技术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8月惠州市惠城区河南岸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高血压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差异不显著,治疗后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收缩压及舒张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7.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为高血压患者展开护理时,有效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可大幅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有利于对血压的成功控制,患者满意度较高.
作者:唐红梅;邓瑞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一直是当前护理工作中的热点内容之一,特别是在儿科的护理工作当中,人文关怀的体现对于护理质量的提升和护理满意度的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相关护理经验,分析人文关怀在儿科护理中的重要作用,对护理中人文关怀的应用进行探讨,以期对护理质量的提高有所帮助.
作者:熊梦姝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脾动脉栓塞应用在急诊外伤性脾破裂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0月深圳市宝安区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外伤性脾破裂患者78例,将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脾脏切除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脾动脉栓塞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输血量、住院时间和总有效率.结果: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输血量、住院时间与观察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44%,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脾动脉栓塞对急诊外伤性脾破裂患者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为显著的效果.这一治疗方式具有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几率少,术后输血量少的特点.
作者:何鹏飞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