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君;王丽;李燕
目的:分析研究肱骨近端骨折采取锁定加压型钢板系统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3月云南省弥勒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观察组给予锁定加压型钢板系统治疗,对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并发症给予分析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优良率8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骨折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3%明显要比对照组的34.2%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骨近端骨折采取锁定加压型钢板系统治疗,可以使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缩短.
作者:孔令松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化脓性关节炎患者术前术后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尚志市人民医院2010年-2013年来收治的45例化脓性关节炎患者,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及护理,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45例化脓性关节炎患者恢复功能良好.结论:手术术前术后护理保证了手术效果,对患者肢体康复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者:王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应用消化内镜诊断和治疗相关性穿孔的有效护理.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在保山市人民医院行消化内镜检查且发生相关性穿孔患者37例,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7例患者中31例急性穿孔患者均为外科手术治愈;6例迟发性穿孔患者,3例保守治疗治愈,3例外科手术治愈,本组无死亡病例.结论:密切观察病情、紧急处理、基础护理以及必要的心理护理等措施在消化内镜诊疗相关性穿孔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李艳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咯血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效果.方法:对2011年1月-2014年6月尚志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咯血患者40例临床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1 ~3d显效者33例,其中小量咯血7例,中量咯血16例,大量咯血10例.经4~5d治疗其余均止血.结论:根据发生咯血的不同原因,治疗原发疾病,大量咯血时,应用镇咳剂(如可待因),同时使用垂体后叶素止血治疗;及时清理呼吸道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作者:崔润慧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对我县医疗机构消毒监测中葡萄球菌的检出状况进行分析.方法:资料收集自2013年5月-2014年5月本县各医院的消毒监测样本1261份,作为研究对象,以《消毒技术规范》为依据,从1261份医院消毒监测样本中分离培养葡萄球菌,并通过生化实验确定葡萄球菌的类型.结果:在1261份医院消毒监测样本中共检出葡萄球菌185份,总检出率为14.67%.结论:针对医院因医护人员手、医疗消毒用物品等原因导致的葡萄球菌污染问题,我们应该采用可行、有效的措施,加强消毒监督与管理,规范消毒工作,尽大程度的避免葡萄球菌污染,从而为提高医疗质量奠定基础.
作者:旋惠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噻肟联合治疗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疗效与其他治疗方式之间的对比.方法:根据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2013年5月1日-2014年5月1日收治的188名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4例,实验组通过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噻肟钠联合治疗,对照组使用环丙沙星或头孢噻肟单方治疗,其他收敛、利尿、保肝等方式采用无差别对症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88.29%,对照组总有效率70.21%(P<0.05),实验组死亡12人,对照组死亡27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噻肟联合治疗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疗效较环丙沙星或头孢噻肟单方治疗更具有优势.
作者:李建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无痛人流术前术后的舒适性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广东省江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收治的450例无痛人流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25例.两组患者都给予常规无病人流术,对照组术前术后给予常规护理模式,治疗组则采用舒适性护理模式.结果: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手术,但治疗组术后留中心时间与机体功能恢复正常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0%和15.1%,治疗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人流术前术后的舒适性护理能促进机体的恢复,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为有效的护理方式.
作者:周珠莲;朱少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并研究休克患者实施不同麻醉处理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1年5月-2013年6月普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休克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临床现状给予不同程度麻醉处理方式,20例患者给予气管插管静吸性麻醉;15例患者给予气管中静脉麻醉;10例患者给予全静脉性全麻;7例患者给予安氟醚、二氧化氮等吸入麻醉;5例患者给予硬膜外麻醉;其余3例患者为神经阻滞麻,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处理后的临床效果.结果:给予相应麻醉处理后,57例患者临床表现较为正常,2例患者由于出血量过多抢救无效,终死亡;1例患者由于脏器功能损伤死亡;手术过程中未出现由于麻醉处理不当死亡患者.手术后生命体征正常患者明显高于死亡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患者手术实施后相关指标上,与手术治疗前相比存在明显差异,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休克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应当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有效的麻醉方法,还要采取相应有效的辅助手术措施,提高手术治疗有效率,提升休克患者存活率,因此对于休克患者来说,对症手术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比较显著.
作者:王亚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研究急性心肌梗塞采取重症监护病房(ICU)临床救治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湛江中心人民医院ICU收治的35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相关临床资料给予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次研究共35例患者,其中33例治愈,占总体的94.28%;死亡2例,占总体的5.72%.结论:急性心肌梗塞发病突然,病情危重以及发展迅速,因此,必须要对其采取及时、有效的抢救及治疗,提高病人存活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王磊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析婴幼儿乳房早发育的特点及其发展.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1年6月在阳江市妇幼保健院保健科体检发现的100例年龄1 ~ 30个月的乳房早发育婴幼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婴幼儿的临床资料,探析婴幼儿乳房早发育的特点及其发展,并分析导致婴幼儿乳房早发育的相关因素.结果:乳房早发育以15月龄以下婴幼儿居多,多数婴幼儿在3岁后其乳房发育可消退,若3岁后未消退则可发展为中枢性性早熟.混合喂养、血清雌二醇和卵泡激素升高等均是影响婴幼儿乳房发育的相关因素.结论:婴幼儿乳房早发育一般不会引起重大不良影响,但如果患儿的乳房发育情况在3岁前未能消退,则有向中枢性性早熟发展的趋势,需采取一定预防手段和治疗干预措施.
作者:林雪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异源器官移植是解决人类器官资源短缺的一条可行途径,但可供移植的器官明显不足.然而异种器官移植因器官来源广泛,有着非常广阔的前景.猪无论是在基因组水平还是器官形态上,都与人类极为相似,因此一直被认为是为理想的人类器官的动物供体来源.为了有效的解决人-猪不同种属间的异源器官引发的排斥反应,结合高效特异的CRISPR/Cas9基因组靶向修饰和诱导多能干细胞技术通过囊胚补偿法制备嵌合体猪为培育人类器官成为可能.如若研究证明改方法可行,不仅可有效解决移植因器官源紧缺的问题,同时为研究人类疾病和后续的药物研发提供理想的研究模型.
作者:冯万有;蔡志明;牟丽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浅谈肠瘘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黑龙江省尚志市中医医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45例肠瘘患者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45例肠瘘患者在精心的护理下43例患者均康复住院,2例患者在院继续治疗.结论:通过有效的全面护理可以使患者尽早出院,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率.
作者:冯敏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糖尿病患者由于其疾病的特殊性,需要长期服药,因此,合理用药合理配伍非常重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约30%的死亡,其真正原因并非源于疾病,而是临床及患者的不合理用药所致.鉴于目前的药品市场上,各种各样的药品琳琅满目,药物作用机制与适应症各异又互有交叉,因而滥用、乱用、错用现象在所难免.鉴于此,本文就口服降糖药合理联合临床应用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罗红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更昔洛韦治疗中老年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广东省怀集县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134例中老年带状疱疹患者,且所有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2组.其中67例患者予以阿昔洛韦静脉滴注,作为对照组;67例患者予以更昔洛韦静脉滴注,作为观察组;观察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6%与观察组的97.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无论是疼痛减轻、止疱、止痛时间还是结痂、皮损痊愈的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更昔洛韦治疗中老年带状疱疹,安全可行.
作者:丘新凤;黄树现;张能云;黄惠芬;谭桥枝;何以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应用热毒宁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1月重庆市万州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按硬币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其中实验组患儿采用热毒宁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利巴韦林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儿疱疹性咽峡炎治疗总有效率为85.0%,对照组患儿疱疹性咽峡炎治疗总有效率为7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应用热毒宁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廖勇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重点探索精神病患者静脉输液危险因素以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的研究对象是2012年03月10日-2014年03月10日在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接受治疗有静脉输液的98例精神病患者,分析精神病患者输液危险因素,并把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常规护理应用于49例对照组,优质护理应用于49例观察组,对比两种护理方法对精神病患者的影响.结果:精神病患者静脉输液的危险因素主要有两个,患者因素的发生率为63.26%,工作人员因素的发生率为36.73%.接受护理后,对照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高达21.43%,显著高于观察组的4.08%,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满意度仅可达到75.51%,显著低于观察组的95.9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精神病患者静脉输液,有利于减少危险因素.
作者:农惠娟;王美;刘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12例骨科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7.14%显著低于对照组19.6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非常满意率的67.86%和总满意度92.9%分别高于对照组的41.07%和80.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骨科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胡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对经皮穿刺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联合射频消融术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抽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保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接收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纳入研究,将其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经皮穿刺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在上述治疗方案的基础上,予以射频消融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82.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穿刺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联合射频消融术在腰椎间盘突出治疗中的应用,不仅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而且创伤较小,维持患者脊柱原本的解剖结构,具有很高的安全性.
作者:董应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总结输卵管结扎术并发症的临床诱因与防治策略.方法:本次研究资料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在怀集县计划生育服务站接受诊治的258例输卵管结扎术患者,以随机法将其划分成两个小组,即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129例.其中,对照组研究对象接受常规手术方案,观察组研究对象则在此基础之上接受并发症的综合性防治策略,同时对比及分析两组研究对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研究对象在并发症方面存在着绝对性优势,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输卵管结扎术并发症通常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致,需要临床医师深入研究后制定出综合性防治策略,从源头上控制并发症的出现.
作者:苏华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头针加体针治疗脑梗死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8月间于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脑梗死合并高同型半管氨酸血症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头针联合体针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头针与体针联通治疗脑梗死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临床效果极为显著.在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改善情况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灸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与临床常用药物叶酸、维生素B12相比,治疗效果更为优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针与体针联用是一种有效治疗脑梗死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临床方法,该方法有效降低患者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的含量,同时能提高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有显著功效.
作者:雷衍东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