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无痛人流术前术后观察护理

周珠莲;朱少萍

关键词:无痛人流术, 不良反应, 舒适性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无痛人流术前术后的舒适性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广东省江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收治的450例无痛人流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25例.两组患者都给予常规无病人流术,对照组术前术后给予常规护理模式,治疗组则采用舒适性护理模式.结果: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手术,但治疗组术后留中心时间与机体功能恢复正常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0%和15.1%,治疗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人流术前术后的舒适性护理能促进机体的恢复,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为有效的护理方式.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咯血40例临床诊断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咯血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效果.方法:对2011年1月-2014年6月尚志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咯血患者40例临床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1 ~3d显效者33例,其中小量咯血7例,中量咯血16例,大量咯血10例.经4~5d治疗其余均止血.结论:根据发生咯血的不同原因,治疗原发疾病,大量咯血时,应用镇咳剂(如可待因),同时使用垂体后叶素止血治疗;及时清理呼吸道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作者:崔润慧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噻肟钠联合治疗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噻肟联合治疗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疗效与其他治疗方式之间的对比.方法:根据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2013年5月1日-2014年5月1日收治的188名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4例,实验组通过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噻肟钠联合治疗,对照组使用环丙沙星或头孢噻肟单方治疗,其他收敛、利尿、保肝等方式采用无差别对症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88.29%,对照组总有效率70.21%(P<0.05),实验组死亡12人,对照组死亡27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噻肟联合治疗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疗效较环丙沙星或头孢噻肟单方治疗更具有优势.

    作者:李建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护理干预对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收治的60例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以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痊愈率、治疗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3.3%、93.3%、20.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16.7%、70.0%、43.3%;观察组各项护理总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给予急性脑梗死患者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同时配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石鑫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同种异体骨复合自体红骨髓移植治疗关节周围骨折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同种异体骨复合自体红骨髓移植治疗关节周围骨折的治疗方案.方法:切开解剖复位关节面、将同种异体骨颗粒复合体和红骨髓植于骨缺损处的方法,植骨结束以后常规解剖锁定板进行内固定.结果:其中有两个患例在术后的3、5d就出现了发热现象,高体温是为39℃,在对其进行处理后,体温有明显的降低.讨论:异体骨复合浓缩自体红骨髓移植能够克服自体骨移植不能解决的缺点,且它自身的骨愈能力与自体骨相近,易于制备,来源丰富.

    作者:何林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急性心肌梗塞35例ICU救治体会

    目的:分析研究急性心肌梗塞采取重症监护病房(ICU)临床救治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湛江中心人民医院ICU收治的35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相关临床资料给予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次研究共35例患者,其中33例治愈,占总体的94.28%;死亡2例,占总体的5.72%.结论:急性心肌梗塞发病突然,病情危重以及发展迅速,因此,必须要对其采取及时、有效的抢救及治疗,提高病人存活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王磊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应用对提高口腔正畸预后的有效性

    目的:探析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应用于口腔正畸的有效性.方法:以梅州市丰顺县人民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60例双颌前突成人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所采用支抗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前者采用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后者采用传统强支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上中切牙唇倾角、下中切牙唇倾角、上中下切牙长轴交角的变化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上中切牙唇倾角、下中切牙唇倾角、上中下切牙长轴交角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的上中切牙唇倾角等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未出现矫治器松动、脱落、口腔局部感染等并发症,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应用于口腔正畸安全有效.

    作者:罗泽龙;陈名幸;陈文炬;罗剑彬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颜氏益心方对代谢综合征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颜氏益心方治疗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2月增城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0例代谢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进行生活干预治疗和颜氏益心方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饮食干预治疗和运动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生化指标变化,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各项生化指标均有所改善,其中空腹血糖与血压改善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改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治疗效果明显低于观察组,其治疗总有效率为60.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颜氏益心方治疗代谢综合征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汪锦丹;曾健球;林乐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哺乳期乳腺炎的社区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社区干预对防治哺乳期乳腺炎的作用.方法:选择社区门诊2013年6月1日前的124例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的病历以及2013年6月1日-2014年6月1日53例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的病历进行分析研究、比较,观察哺乳期乳腺炎社区干预工作的效果.结果哺乳期乳腺炎社区干预工作开展后,发病率显著下降,从干预前的13.23%到干预后的6.26%(P<0.05),患者就诊时间明显提前,更多患者可以在早期治愈,发展为乳腺脓肿的患者比例从干预前的3.4%下降到1.2%(P<0.05).结论:对孕产妇实施早期健康教育和社区干预可预防控制哺乳期乳腺炎的发生与发展,提高母乳喂养率.

    作者:乔宪红;吴丽秀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消化内镜诊疗相关性穿孔37例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应用消化内镜诊断和治疗相关性穿孔的有效护理.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在保山市人民医院行消化内镜检查且发生相关性穿孔患者37例,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7例患者中31例急性穿孔患者均为外科手术治愈;6例迟发性穿孔患者,3例保守治疗治愈,3例外科手术治愈,本组无死亡病例.结论:密切观察病情、紧急处理、基础护理以及必要的心理护理等措施在消化内镜诊疗相关性穿孔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李艳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于成都誉美医院诊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6例,将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抗心力衰竭方式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3.0%,明显高于对照组69.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治疗效果显著,患者的血钾水平及心功能指标明显提高,血压得到有效控制.

    作者:罗红雨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急性羊水栓塞12例抢救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并探讨急性羊水栓塞的有效护理配合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3年10月在广东省翁源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2例急性羊水栓塞患者,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配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配合,并对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接受相应护理配合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羊水栓塞起病急,抢救难度大,病死率高,因此必须不断完善急性羊水栓塞在抢救过程中的护理配合措施,才可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

    作者:李晓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脑脊液蛋白与酶学检测对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检测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中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β2微球蛋白(β2-MG)、乳酸脱氢酶(LDH)、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探讨蛋白含量变化指标与酶活性对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提供有效参考数据.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7月汕头市潮阳区大峰医院收治的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观察组)及正常新生儿(对照组)各6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用免疫比浊法检测β2-MG、CRP的水平和连续监测法检测LDH、AST活性,分离培养法检测病原菌.结果: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的β2-MG、CRP、AST、LDH、水平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分离培养法检测出的病原菌分别为革兰阴性球菌和革兰阳性性杆菌,占有比例依次为18(30.00%)、42(70.00%),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脊液β2-MG、CRP、AST、LDH水平升高,能有效帮助诊断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革兰阴性球菌和革兰阳性杆菌是引起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主要因素.

    作者:陈楷正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脉冲矫正技术对颈型颈椎病的效果分析

    目的:本文为了探究应用脉冲矫正技术对于颈型颈椎病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近期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5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脉冲矫正技术治疗10 d,对照组采用颈椎普通牵引的方法,治疗时间同样也是10d.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92%要远远高过对照组68%,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说明用脉冲矫正技术治疗颈型颈椎病有着比较好的效果,应用脉冲矫正技术治疗颈型颈椎病前景较好,而且安全性比传统的方法高,在以后的临床治疗中可以起主要作用.

    作者:王世雄;江美玲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并分析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年1月-2014年6月在平塘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4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采取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动力髋关节螺钉(DHS)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平均骨折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Harris评分优良率为91.67%,而对照组患者Harris评分优良率为75.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可有效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罗时友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浅谈如何提升二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的服务能力

    2011年7月《卫生部建立完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试点工作方案》中明确提出要逐步构建分层级、分阶段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为患者提供早期、系统、专业、连续的康复医疗服务,并于同年8月在全国开始启动了试点工作.2012年3月卫生部又发布了《“十二五”时期康复医疗工作指导意见》,再次明确要建立康复医疗服务体系.

    作者:胡裕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浅刺合隔姜灸法治疗乳腺癌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乳腺癌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患者,在浅刺合隔姜灸法治疗前后的白细胞计数变化,了解其治疗效果.方法:将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乳腺癌术后放化疗后出现白细胞减少症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予浅刺合隔姜灸法治疗,对照组予鲨肝醇片治疗;治疗后再复查血常规,观察治疗前后白细胞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后,观察组患者白细胞计数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白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浅刺合隔姜灸法对乳腺癌术后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患者治疗有效.

    作者:岳双冰;范中农;林洪;莫婷;李清琴;甘洁文;张子理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氟桂利嗪在偏头痛性眩晕预防治疗中的有效性分析

    目的:探讨氟桂利嗪预防治疗偏头痛性眩晕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汕尾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30例偏头痛性眩晕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有患者65例.对照组65例患者采用乙酰氨基酚片治疗,观察组65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两组患者在接受2个疗程的治疗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6个月的随访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1.54%,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46.15%,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为36.92%,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为61.54%,两组患者的复发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上所述,预防治疗偏头痛性眩晕应用氟桂利嗪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能够有效预防偏头痛性眩晕的复发.

    作者:王照镇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急腹症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总结分析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诊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2月松藻煤电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渝阳矿分院收治的100例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总结100例患者的急腹症分类和治疗方法.结果:100例急腹症患者中,经保守治疗的有71例,经手术治疗的有29例,消化道穿孔和脾破裂的手术治疗比例较大.结论:对急腹症患者作出及时有效的诊断并实施合理的治疗,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鹏举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甲状腺癌手术方式的选择与预后的差别

    目的:总结甲状腺癌手术方式的选择与预后的差别.方法:本次研究资料选自2012年8月-2014年8月期间在遂溪县人民医院接受诊治的36例甲状腺癌患者,在对所有病例临床指征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其具体情况予以手术治疗,同时对比以及分析各种手术模式的具体预后情况.结果:给予所有研究对象随访之后发现,患者的1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以及5年生存率达到97.22%、94.44%、91.67%,治疗效果较为显著.结论:临床上甲状腺癌手术方式的选择通常会受到肿瘤位置、B超诊断结果、术中冷冻切片情况以及临床分期等因素影响.同时,患者5年生存率和患者手术方式、年龄以及临床分期等因素具有直接关系,并且手术方式还会对预后效果产生直接影响.

    作者:沈凤;黄铁碧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布托啡诺、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肠镜检查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布托啡诺、芬太尼联合用于丙泊酚在无痛肠镜检查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1年5月深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接受纤维结肠镜检查的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使用1 mg的布托啡诺静脉注射,观察组患者注射0.05 mg射芬太尼,在上述步骤完成之后,对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注射1 ~2 mg/kg的丙泊酚.之后详细的记录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大小、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等标准.结果: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注射之后2 min时,其平均动脉压、心率以及脉搏血氧饱和度比接受注射药物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观察组接受药物注射2 min时,其脉搏血氧饱和度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离院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调查得到,在麻醉安全以及麻醉管理两个方面使用布托啡诺联用丙泊酚或者是芬太尼联用丙泊酚具有一定的优势,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作者:海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