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氨溴索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观察

丁俊东

关键词:氨溴索, 阿奇霉素, 小儿支原体肺炎
摘要:目的:探讨氨溴索联合阿奇霉素对加快小儿支原体肺炎痊愈速度的影响.方法:选取珠海市平沙医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89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式划分,对照组43例采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46例基于对照组加用氨溴索治疗,对比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7%,对照组7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症状或体征消失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氨溴索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效果明显,安全可靠,可加快痊愈速度.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电刺激小脑顶核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电刺激小脑项核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6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按随机分为电刺激小脑治疗+常规康复组即观察组(13例)和常规康复观察组即对照组(13例).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同时接受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分别观察其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恢复情况,用简易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标准(FMA)治疗后评测和日常生活能力评价采用Barthel指数进行测评.结果:观察电刺激小脑顸核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观察组前后比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可显著改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促进神经功能及患肢运动功能的恢复.

    作者:徐丰;吕英;尹明慧;刘泽晶;杨钊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股骨头坏死的近远期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晚期股骨头坏死患者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06月-2015年01月阳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晚期股骨头坏死患者100例,均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手术入路,实验组行改良后外侧入路,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为(65.23±10.32) min,切口长度为(9.22±1.23)cm,失血量为(275.62±41.21)mL,功能锻炼开始时间为(2.63±1.23)d,术后Harris评分为(90.23±3.21)分,并发症发生率为6.0%,以上数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晚期股骨头坏死患者应用改良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李远志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炎性继发不孕的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产妇年龄、孕周、产次、多次人工流产术、羊水浑浊及相关因素致盆腔炎及输卵管炎性继发不孕的研究.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09年1月阳江市中医院收治的分娩中羊水浑浊的127例患者作为盆腔炎及输卵管炎组,以盆腔炎及输卵管炎调查表的形式,其高危因素进行调查,选择同期分娩的产妇127例作对照组.结果:致盆腔炎及输卵管炎组孕妇中的刮宫史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致盆腔炎及输卵管炎组孕妇中的羊水浑浊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孕妇,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此同时,产后盆腔炎及输卵管炎组孕妇的平均年龄、孕周以及产次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孕妇,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致盆腔炎及输卵管炎的继发不孕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多次人工流产术和羊水浑浊是致盆腔炎及输卵管炎可导致继发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高龄多产和过期妊娠也易导致盆腔炎及输卵管炎.因此,应做好计划生育宣传,尽力做到首次妊娠分娩,以防止产后盆腔炎及输卵管炎.

    作者:程喜建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应对技能干预在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应对技能干预在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9月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80例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和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行应对技能的干预.在治疗前后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自我管理行为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对技能干预能有效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使患者的血糖维持在较理想的水平.

    作者:郭春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探讨西黄丸对雌激素受体不同状态乳腺癌的选择性作用

    目的:探讨西黄丸对雌激素受体不同状态乳腺癌的选择性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在华南理工大学医院120例雌激素受体不同状态乳腺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4组,观察组A(雌激素依赖性乳腺癌患者)、观察组B(非雌激素依赖性乳腺癌患者)以及对照组A、对照组B,每组30例.对照组A和对照组B进行常规内分泌治疗,观察组A和观察组B患者口服来曲唑和西黄丸.观察比较治疗后四组的症状改善情况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A和对照组A的症状改善率分别为80%、53.4% (P<0.05),生活质量改善率分别为66.7%、53.3%(P<0.05).观察组B和对照组B的症状改善率为76.7%、46.7%(P<0.05),生活质量改善率分别为63.3%和60% (P<0.05).结论:西黄丸对雌激素受体不同状态乳腺癌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作用,其疗效显著优于常规内分泌治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宣冀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108例疝气术后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讨论护理干预在疝气术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5年2月大庆市第四医院进行疝气手术患者12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疝气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疝气术后改良护理.采用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疼痛程度为观察指标.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疝气手术术后患者的住院时间比较,对照组(9.3±1.9)d,观察组(5.4±2.0)d,观察组疝气手术术后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疝气手术术后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比较,对照组轻度疼痛占70.00%、中度疼痛占24.00%、重度疼痛占6.00%,观察组轻度疼痛占40.00%、中度疼痛占45.00%、重度疼痛占15.00%,观察组疝气手术术后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明显减轻,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和观察组疝气手术术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对照组14.1%,观察组5.0%,观察组疝气手术术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少,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疝气术后改良护理对于疝气术后患者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袁丽丽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血液透析患者情绪障碍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对血液析患者情绪障碍的原因进行研究分析,并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4年4月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31例),一组为针对性护理组,一组为常规护理组.结果:针对性护理组患者护理后抑郁发生率25.81%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54.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性护理组患者护理后体质量控制良好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且高于护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经济条件越差、越缺乏社会支持和性格越内向,其抑郁发生率越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济因素、社会支持因素和性格因素等因素均为血液透析患者出现情绪障碍的常见因素,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具体心理状况实施富含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减少患者抑郁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肖祖琴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小儿支气管哮喘45例临床观察

    目的:对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方法进行探讨,对其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七台河市中医医院收治的经确诊患有支气管哮喘的患儿45例临床药物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哮喘患儿经临床给药治疗,明显缓解18例,显效25例,无效2例,无效患儿已采取转院治疗.经统计可知治疗好转率高达95.5%.结论:小儿支气管哮喘通过临床药物治疗,其病情能够得到明显的控制与极大的改善.

    作者:吕灵子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X线和CT检查消化道穿孔的比较分析

    目的:探究消化道穿孔使用X线与CT等检查方式的不同影像学表现特征与诊断准确率.方法:随机抽取东莞市沙田医院院2013年4月-2014年11月入院接受治疗的80例消化道穿孔患者,将80例患者分成A组和B组,分别对其使用X线检查与CT检查的诊断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结果:A组使用CT诊断的方式,临床诊断准确率为92.5%,B组使用X线检查的方式,诊断准确率为70%,两组诊断准确率对比,A组明显高于B组,显示CT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比X线检查的准确率更高,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道穿孔患者的临床诊断,CT诊断方式的准确率从相比X线诊断的准确率更高,临床应用过程中积极作用明显.

    作者:郝志勇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超声显像诊断妇科盆腔包块325例

    目的:对超声显像诊断妇科盆腔包块的临床意义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重庆市涪陵区妇幼保健院在2010年1月-2014年12月救治的325例妇科盆腔包块患者当作研究对象使用,利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患者的临床诊断、病理诊断、手术等结果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325例盆腔包块患者中,323例患者确诊,超声诊断准确率是99.4%,2例患者出现误诊,误诊率是0.6%,患者先是进行保守治疗,其中60例患者的包块明显缩小或者是基本消失,剩余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并在术后进行病理检查,2例子宫肌瘤误诊患者在术后均确诊,其中1例是卵巢浆液性乳头状Ca,1例卵巢Ca.结论:妇科盆腔包块临床诊断使用超声显像,具有良好的临床意义与诊断价值,能够清晰准确地显示患者的盆腔包块的大小、形态等信息,保证患者尽早进行治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曾凡勇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进展期结肠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CME)治疗进展期结肠癌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4年3月入佛山市顺德区中医院外二科治疗的进展期结肠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传统根治术治疗,观察组行CME治疗,观察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随访1年,记录两纽带瘤生存率、无瘤存活率及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119.6 3±8.31)mL,明显少于对照组(131.26±9.50)mL;淋巴结清扫个数为(23.15±1.73)个,明显多于对照组(16.24±1.85)个,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瘤存活率为87.5%,显著高于对照组62.5%;死亡率为5.0%,显著低于对照组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切口感染、腹腔感染、吻合口瘘、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ME不会增加比传统根治术大的手术风险,且淋巴结清扫个数相对较多,能够提高患者术后1年的无瘤生存率.

    作者:余达中;王振巍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优质护理在精神分裂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精神分裂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4月-2014年6月重庆市三峡中心医院平湖分院收治的7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行优质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心理、社会、物质、躯体等功能显著好于对照组,护理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竹婴;黄亚艺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病态造血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红系、粒系、巨核系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急性髓白血病(AML)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珠海市金湾区红旗医院住院治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80例作为AML组,另外选取60例患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作为MDS组,选取6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比较3主要患者的骨髓细胞造血涂片形态.结果:发现在MDS组为红系>粒系>巨核系,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组分为巨核系<红系<粒系.正常健康对照组无异常病态表现.结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和MDS患者中原始细胞增多是具有诊断价值的病态造血表现,应用细胞形态学及免疫学等综合判断,可提高其诊断率.

    作者:刘统南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安儿宁颗粒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安儿宁颗粒以及喜炎平注射液联合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2013年期间紫金县蓝塘中心卫生院收治的124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患儿通过喜炎平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安儿宁颗粒展开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儿的发热症状的改善速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时使用安儿宁颗粒以及喜炎平注射液对小儿呼吸道感染进行治疗可以获得显著的临床疗效,其效果比单独使用喜炎平注射液要好,特别是对患儿发热症状的缓解效果十分明显.

    作者:练子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就诊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6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对照组32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及VAS评分及血沉指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为93.94%,对照组为78.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ESR、CRP、RF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治疗后ESR、CRP、RF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关节疼痛、关节肿胀数、晨僵比较,握力及VAS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关节疼痛、关节肿胀数、晨僵及VAS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握力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类风湿性关节炎采用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刘剑芬;陈文伟;潘略韬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颅内静脉窦血栓19例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治疗方法效果.方法:对鹤岗市人民医院自2009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19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住院患者病因、诊断及治疗进行总结,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12例患者接受了全身抗凝治疗,6例痊愈,5例好转,1例无效;7例较重患者接受了全身抗凝联合血管内介入溶栓,3例痊愈,2例好转,2例死亡(介入溶栓后出血死亡1例).结论:低分子肝素钠抗凝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应早期、长期使用,疗效稳定、安全可靠,针对重症颅内静脉窦血栓联合血管内溶栓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杨刚志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酒精性肝病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酒精性肝病的治疗方法与体会.方法:对2013年1~9月威海市文登区宋村中心卫生院收治的48例酒精性肝病患者进行回顾性资料分析.结果:48例患者在经过严格的戒酒及对症治疗后,显效27例,有效1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75%.结论:对酒精性肝病患者的治疗中,应戒酒及适当的护肝,减少肝脏负担,加强教育宣传,改变生活方式能减少复发率.

    作者:王岩岩;张丽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ACEI和ARB类药物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对比观察

    目的:深入探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类药物临床应用状况.采取措施来制定老年高血压疾病的防治策略,充分发挥药物在高血压防治治疗以及保护方面的长处.方法:进行全面调查,搜集近两年相关住院病例,筛选出800余份病例,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后对相关指标处理分析.结果:用ACEI来治疗老年高血压可更有效地缓解心脏压力,降低心率;ARB因为较低的不良反应率和耐受性好,因此比ACEI更能改善原发性高血压人治疗依从性.结论:增加ACEI/ARB类药物的使用率和靶剂量达标率;以长期服用ACEI/ARB类药物为基础,联合用药改善老年高血压的流行趋势.

    作者:王娓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重症大咯血36例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重症大咯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齐齐哈尔市龙江县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间收治的36例重症大咯血患者,对其进行影像学检查及对症治疗.结果:36例患者中33例康复出院,3例好转留院继续治疗.结论:患者应该早期正确治疗,可帮助重症大咯血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张海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慢性扁桃体炎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慢性扁桃体炎的治疗体会.方法:对2014年2月-5月大庆市中医医院收治的47例慢性扁桃体炎患者进行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47例慢性扁桃体患者在经过治疗以后均痊愈.结论:针对患者病症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患者痛苦小,可提高治愈率.

    作者:董云鹏 刊期: 2015年第10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