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青光眼降低眼压药物治疗的临床护理分析

郭仿

关键词:青光眼, 降低眼压药物, 临床护理
摘要:目的:对青光眼降低眼压药物治疗的临床护理对比分析.方法:将62例62眼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31眼,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治疗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护理后眼压均小于治疗护理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同对照组治疗护理后和同组治疗护理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措施在青光眼降低眼压药物治疗临床上具有良好效果,显著降低患者眼压,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角膜异物剔除术后贝复舒滴眼液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贝复舒滴眼液在角膜异物患者行异物剔除术后创面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接受眼角膜异物治疗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观察组采用贝复舒滴眼液治疗.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角膜创面修复治疗效果、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在围手术期内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对眼角膜创面修复治疗计划和实施效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角膜创面修复治疗有效率为91.1%,对照组为71.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围手术期内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对眼角膜异物剔除术后创面修复治疗计划和实施效果的满意度为9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角膜异物剔除术后贝复舒滴眼液治疗角膜创面修复的临床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莫惠明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产后出血护理风险管理效果的探究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护理风险管理的注意事项及其效果.方法:选取自2010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产科分娩的产妇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措施,观察组采取系统管理措施,比较观察两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8%明显高于对照组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产后出血高危孕妇,护理时存在一定的风险,采取系统管理的措施进行风险管理,不仅能够明显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减少患者的痛苦,还能缩短住院时间,减轻经济负担,更能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作者:秦志娟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LEEP刀联合干扰素凝胶治疗宫颈病变116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高频电波刀(LEEP)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宫颈病变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方法:选取116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61例.观察组实施LEEP刀联合干扰素凝胶治疗,对照组LEEP术前术后均不用干扰素凝胶.观察两组治愈率、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时间(5.2±1.8)周短于对照组(8.2±1.2)周(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56%低于对照组的29.09%,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EEP术后联合使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宫颈病变有助于创面愈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刘永会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血浆髓过氧化物酶与P-选择素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通过检测冠心病患者(包括稳定性,不稳定性心绞痛,ST段抬高型及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血浆髓过氧化物酶(MPO)及血浆p-选择素的含量,评价MPO及p-选择素在冠心病发生发展及心血管危险事件中的预测性及其二者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12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入院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和稳定性心绞痛(SA)患者81例为观察组,从门诊体检时随机选取健康人1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MPO,p-选择素水平及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血浆p-选择素,MPO浓度高于对照组,当冠状动脉斑块稳定的时候,二者水平均轻度升高,冠状动脉斑块不稳定时,即心肌梗死即将出现或心肌梗死发生早期血浆MPO,P-选择素明显升高,在不稳定性心绞痛或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UAP/NSTEMI)和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组中MPO与p-选择素之间有相关性.结论:血浆MPO及p-选择素的相关性分析明确在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初期血栓形成及存在冠脉不稳定斑块的患者的炎症标志物分析,早期对急性冠脉综合征起到诊断性帮助.

    作者:张琳;董智强;岳乐;李蓓蓓;王百鹤;赵晓溪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纳米碳甲状旁腺负显影在甲状腺癌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在甲状腺癌手术中采用纳米碳淋巴示踪剂保护甲状旁腺的作用.方法:245例甲状腺癌患者随机均分为常规组和纳米碳组,比较两组中央区淋巴结脂肪组织中误切的甲状旁腺检获情况及术后血钙、甲状旁腺素(PTH)改变情况.结果:纳米碳组一过性低钙血症症状发生率13.33%明显低于常规组32.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纳米碳组永久性低钙血症发生率0,常规组1.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米碳组PTH暂时性减低发生率11.11%低于常规组29.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TH永久性减低纳米碳组未发生,常规组1.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检查证实纳米碳组检获误切甲状旁腺率4.44%明显低于常规组12.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纳米碳负显影在甲状腺癌手术中可起到辨认和保护甲状旁腺的作用.

    作者:吴恢升;肖瑜;郑昶;王先明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儿童保健社区管理模式探讨

    目的:探讨儿童保健社区管理的有效模式.方法:纳入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期间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体检的300例儿童(包括正常儿童和亚健康儿童)参与本次研究.采用奇偶数字法将300例儿童平均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采用常规儿童保健社区管理模式对对照组儿童实施儿童保健,采用儿童保健社区干预管理模式对试验组儿童实施儿童保健,比较两组儿童的预防接种率、亚健康儿童的转归率及两组儿童家属对社区儿童保健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儿童的预防接种率为92.7%,亚健康儿童的转归率为93.5%,其家属对社区儿童保健工作的满意度为93.7%,与对照组相应指标比例72.0%、67.4%及其家属满意度87.6%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保健社区干预管理模式在社区儿童保健工作中的应用,可有效提高社区儿童保健工作质量.

    作者:朱海玲;卢浩青;林敏芳;岑业娴;古嘉苑;许丹丹;梁淑仪;邓秀珠;谭婉玉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围绝经期功血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将入选病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于诊断性刮宫后接受妈富隆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黄体酮胶丸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0%(P<0.05);观察组的阴道控制出血和完全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停药复查患者的肝、肾功能,两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功血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且对肝、肾功能伤害小,安全性高.

    作者:郭芳琴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生殖道衣原体、支原体感染与先兆流产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生殖道感染与先兆流产的关系,为先兆流产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35例先兆流产患者作为观察组,35例正常早孕妇女作为对照组,35例已婚未育妇女作为正常组,观察3组的白带常规情况及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白细胞超标率、清洁度超标率较对照组及正常组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念珠菌阳性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沙眼衣原体(CT)阳性率及解脲支原体(UU)和CT混合阳性率较对照组及正常组明显升高.结论: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及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混合感染与先兆流产密切相关.

    作者:张静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对比腹腔镜手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用于急性胆囊炎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86例急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取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治疗组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35%显著大于对照组的83.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切口长度、肠鸣音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效果更佳,具有微创、恢复时间短、疗程短等特点.

    作者:陈炜;冯春林;冷凯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翼腭窝加压封闭减少鼻内窥镜手术出血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患者在手术治疗中行翼腭窝加压封闭对出血情况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慢性鼻窦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方案,试验组采用翼腭窝加压封闭操作.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比较出血量和手术时间.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58例(96.7%)高于对照组的51例(85.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Ⅰ型、Ⅱ型、Ⅲ型患者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翼腭窝加压封闭应用在慢性鼻窦炎患者的手术治疗中效果确切,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具有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的优点,有利于患者的预后.

    作者:张劲伟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急诊内科患者昏迷原因及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探析急诊内科患者昏迷原因及临床诊治.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2月接收的120例急诊内科昏迷患者,通过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探讨其昏迷原因与治疗过程.结果:98例接受早期抢救与治疗后,生命体征恢复,抢救成功率是81.7%.120例急诊内科患者的昏迷原因较为多样化,其中脑血管疾病占33.3%,急性中毒占40%,肺部疾病占12.5%,呼吸系统疾病占7.5%等.而脑血管疾病患者中13例患者死亡,占死亡人数的59.1%.结论:急诊内科患者昏迷原因极为复杂,需要医务人员全面、准确诊断,并给予有效抢救,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减少患者死亡.

    作者:张玄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消化性溃疡30例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我院接受内科治疗的3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案可有效治疗消化性溃疡,总有效率高.

    作者:刘海玲;韩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分析超声诊断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价值

    目的:分析探讨超声诊断在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3例OHSS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血E2水平监测法对其进行检测,并采用超声检测方法对43例患者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超声诊断组临床诊断准确率(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4.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超声影像学显示:双侧增大的卵巢呈多囊改变的隔部分可探及静脉或低阻的动脉血流信号,且多以静脉为主.卵巢三经线测值平均>5cm;卵泡呈均势增长.结论:超声检查能够准确显示OHSS患者的卵巢情况,从而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精确依据.

    作者:邬素英;赖育关;何彩华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D-二聚体测定在结肠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D-二聚体检测对结肠癌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结肠癌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的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人群的D二聚体水平.研究发生转移的结肠癌和未发生转移结肠癌患者之间的D二聚体水平的差异和临床分期与D-二聚体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中D二聚体检测阳性率为52.00%,而对照组检出率为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性结肠癌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未发生转移结肠癌患者(P< 0.05).结肠癌Ⅱ、Ⅲ、Ⅳ期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依次递增,各分期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D-二聚体水平与结肠癌患者病情相关,病情越严重,D-二聚体水平越高.

    作者:王磊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83例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护理干预,观察护理干预对患者并发症的干预效果.结果:经护理,观察组患者脑疝、应激性溃疡、继发性感染、中枢性高热、电解质紊乱的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早期护理干预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患者护理中效果显著,可减少并发症.

    作者:杨清虹;姜明娇;税玉兰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椎管内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椎管内麻醉术对老年骨科手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全身麻醉,实验组行椎管内麻醉,对比两组患者手术麻醉效果.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时点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观察对象麻醉前、麻醉后6h和12 h后,MMSE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麻醉24 h和72 h后,MMSE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管内麻醉是一种较为有效且安全的老年骨科手术麻醉技术.

    作者:熊春燕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甲氨喋呤治疗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不良反应观察及对策分析

    目的:探讨甲氨喋呤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主要药理作用以及不良反应,旨在研究出抵制患者不良反应的有效对策,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60例,对其进行甲氨蝶呤化疗治疗,观察患者临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甲氨蝶呤治疗后会出现消化道反应、皮肤损害、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黏膜损害、骨髓抑制以及其他不良反应,其中消化道反应(31.6%)和黏膜损害(35.0%]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对症处理后,43例一般反应患者均好转,治疗有效率为100%;17例严重反应患者抢救恢复15例,治疗有效率为88,2%.结论:在使用甲氨蝶呤为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毒副反应,必须研究不良反应应对对策才能大大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疾病治愈率.

    作者:王济远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老年精神科患者住院药物治疗情况探讨

    目的:探讨老年精神科患者住院期间所使用的药物治疗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4年12月我院老年精神科收治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老年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所使用的药物进行调查统计,观察常用的药物及使用剂量.结果:90例患者的精神疾病药物应用情况为:以奥氮平为主,占43.3%;其次为喹硫平,占36.7%,然后是阿立哌唑及氟西汀等;76例患者为单一用药(84.4%),14例患者为两种药物联合使用(15.6%).90例患者的其他药物应用情况为:降糖药以二甲双胍、格列本脲为主,分别占32.2%,36.0%;降压药以卡托普利、心可舒为主,分别占43.3%,23.3%.结论:我院老年精神科患者以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为主,且在抗精神病药合理使用的同时以降糖药及降压药应用为主,对于老年精神病患者不仅要注重精神疾病的治疗,而且要注重其它疾病的治疗.

    作者:张辉祥;李永华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小肠内排列术与传统手术治疗广泛粘连性肠梗阻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分别行传统手术和小肠内排列术的疗效比较.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广泛粘连性肠梗阻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案,实验组采用小肠内排列术,观察两组的治疗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腹胀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共计发生2例(5.7%),低于对照组的8例(22.9%)(P<0.05).结论:对于广泛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而言,传统手术和小肠内排列术均有良好的疗效,但后者具有恢复时间短、并发症少的优点.

    作者:常宏江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不同疗法对妊娠期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治疗方法对妊娠期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1年2月-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78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3组,每组26例,对照组接受硫酸镁治疗,观察1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硝苯地平治疗.结果:观察1组治疗有效率为92.3%与对照组的76.9%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2组治疗有效率为96.2%与对照组的76.9%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组、观察2组24 h尿蛋白、血黏度等生理指标下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镁配伍硝苯地平或丹参注射液,对妊娠高血压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赵明文;赵志元;鄢欢 刊期: 2015年第18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