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惠明
目的:探讨椎管内麻醉术对老年骨科手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全身麻醉,实验组行椎管内麻醉,对比两组患者手术麻醉效果.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时点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观察对象麻醉前、麻醉后6h和12 h后,MMSE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麻醉24 h和72 h后,MMSE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管内麻醉是一种较为有效且安全的老年骨科手术麻醉技术.
作者:熊春燕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收集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1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与100例健康志愿者,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两组病人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以及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IgG、IgA、IgM检测指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改善组的IgG、IgA、IgM,TBIL水平低于恶化组,PTA水平高于恶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球蛋白检验可以检测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球蛋白水平,从而反映患者疾病发展程度,为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龙春燕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从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抽取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析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PRS评分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4.12%高于对照组79.41%;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76%明显低于对照组23.5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效果较为显著,且不良反应率低.
作者:袁书田;杨艳红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安眠药中毒的急诊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重症安眠药中毒患者5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27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血液灌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苏醒时间、住院时间、生理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苏醒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理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5.9%,低于对照组的51.9% (P< 0.05).结论:急性重症安眠药中毒给予基础急诊治疗联合血液灌流,疗效确切.
作者:曹坤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儿童保健社区管理的有效模式.方法:纳入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期间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体检的300例儿童(包括正常儿童和亚健康儿童)参与本次研究.采用奇偶数字法将300例儿童平均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采用常规儿童保健社区管理模式对对照组儿童实施儿童保健,采用儿童保健社区干预管理模式对试验组儿童实施儿童保健,比较两组儿童的预防接种率、亚健康儿童的转归率及两组儿童家属对社区儿童保健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儿童的预防接种率为92.7%,亚健康儿童的转归率为93.5%,其家属对社区儿童保健工作的满意度为93.7%,与对照组相应指标比例72.0%、67.4%及其家属满意度87.6%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保健社区干预管理模式在社区儿童保健工作中的应用,可有效提高社区儿童保健工作质量.
作者:朱海玲;卢浩青;林敏芳;岑业娴;古嘉苑;许丹丹;梁淑仪;邓秀珠;谭婉玉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医院护理管理对降低护士心理压力、提高护理满意度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的34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0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管理的基础上增加人性化护理管理.对两组的心理压力以及观察组实施管理前后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施管理后的观察组护士的心理压力评分明显低于实施管理后对照组护士的心理压力评分(P<0.05);实施管理后的观察组护士护理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4.1%要明显高于实施人性化管理之前的76.5% (P< 0.05).结论:医院对护士进行人性化的护理管理可以有效降低护士心理压力,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余星桥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老年精神科患者住院期间所使用的药物治疗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4年12月我院老年精神科收治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老年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所使用的药物进行调查统计,观察常用的药物及使用剂量.结果:90例患者的精神疾病药物应用情况为:以奥氮平为主,占43.3%;其次为喹硫平,占36.7%,然后是阿立哌唑及氟西汀等;76例患者为单一用药(84.4%),14例患者为两种药物联合使用(15.6%).90例患者的其他药物应用情况为:降糖药以二甲双胍、格列本脲为主,分别占32.2%,36.0%;降压药以卡托普利、心可舒为主,分别占43.3%,23.3%.结论:我院老年精神科患者以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为主,且在抗精神病药合理使用的同时以降糖药及降压药应用为主,对于老年精神病患者不仅要注重精神疾病的治疗,而且要注重其它疾病的治疗.
作者:张辉祥;李永华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2009-2013年开县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为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09-2013年开县乙型病毒性肝炎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分析,观察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特征.结果:2009-2013年我县共有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1001例,死亡4例.其中,2009-2013年开县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分别为35.6/10万,33.9/10万,30.4/10万,28.6/10万,24.9/10万,乙肝发病率呈逐年降低趋势.1001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男性的发病率67.4%明显高于女性的32.6%.乙肝发病人群以21 ~ 40岁的青中年人群为主,占71.5%;且农民和工人是乙肝的主要发病群体,分别占46.4%,29.5%.结论:开县乙型病毒性肝炎以青中年分别为主,且农民和工人是主要发病群体,应加强此群体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治,以降低发病率.
作者:李豪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对比分析手法复位自制杉树皮小夹板外固定和手术复位内固定治疗老年人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自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老年患者当中选取84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外固定组和手术组,每组各42例,外固定组采用手法复位自制杉树皮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手术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分析骨折对位情况、疼痛缓解时间以及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经X线检查,两组患者治疗后掌倾角、尺偏角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手法复位外固定组患者,疼痛缓解时间为(5.34±1.47)d,骨折愈合时间为(1.43±0.36)月,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为92.9%均明显优于手术组的76.2%(P<0.05).结论:针对桡骨远端骨折老年患者来说,相比于手术治疗,采用手法复位自制杉树皮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安全性高、并发症少.
作者:汪永泉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究心脏病患者施行非心脏手术的麻醉风险及对策.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心脏病施行非心脏手术患者120例,根据麻醉方式和手术类型分为两组,观察组行硬膜外阻滞麻醉,对照组行全身麻醉气管插管,观察不同手术类型及麻醉方式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50岁以下患者(40例)未出现并发症风险,50~69岁患者(40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0%(2/40),70~ 80岁患者(40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5.0%(10/40),不同年龄组之间并发症风险存在显著差异;择期手术患者心率加快及收缩压、舒张压下降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7%、3.3%;急诊手术患者心率加快及收缩压、舒张压下降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3.3%、11.7%.择期手术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急诊手术患者(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患者的心脏病病情及手术类型合理选择手术麻醉方式,密切监测高龄患者术中、术后心脏情况,是降低心脏病患者施行非心脏手术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的重要举措.
作者:杨豪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讨论护理干预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9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观察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5例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45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情况.结果:经护理后,两组的SAS评分与SDS评分与护理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比较两组的SAS评分与SDS评分,观察组焦虑抑郁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实施积极的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
作者:赵瑾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护理的安全隐患问题并探讨其解决对策.方法:在2014年2月-2015年2月由我院收治的神经内科患者中抽取12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治疗记录以及患者的反馈信息分析和总结.结果:所有神经内科患者均发表看法,大多数均认为神经内科护理存在安全隐患,其中,认为缺乏沟通的男39例,女53例,认为护理人员法律意识不强的男35例,女48例,认为医院制度落实不到位的男30例,女52例,认为医院安全设施不完善的男41例,女56例.结论:对于神经内科护理的安全隐患问题,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来解决.通过使病区环境人文化、加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落实规章制度以及加强与患者沟通等措施解决神经内科护理的安全隐患问题.
作者:卢竹仙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我院接受内科治疗的3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案可有效治疗消化性溃疡,总有效率高.
作者:刘海玲;韩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管腔类器械应用超声清洗的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500件管腔类器械清洗情况进行详细研究,将上述管腔类器械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0件管腔类器械接受常规清洗,观察组250件管腔类器械接受超声清洗,比较两组器械清洗质量.结果:观察组管腔器械清洗检测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管腔器械清洗检测结果差异性较大,观察组管腔器械清洗检测结果差异小.结论:基层医院管腔类器械应用超声清洗的效果显著,能全面提高管腔器械清洗质量.
作者:褚林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老年甲亢性心脏病误诊为心血管病的原因,以降低误诊率.方法:将我院接收的200例老年甲亢性心脏病误诊为心血管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甲亢性心脏病误诊为心血管病的疾病类型主要包括冠心病、扩张性心肌病、肺心病、高血压心脏病、风心病、心力衰竭、心肌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以及病窦等;误诊原因为患者因心脏症状而就诊,缺乏对房颤为主的心律失常的正确认识;患者有器质性心脏病.结论:老年甲亢性心脏病误诊为心血管病较为常见,因而对患者应行全面、系统的问诊与查体,对其病情正确分析,联合甲状腺激素水平与促甲状腺激素水平检测,以避免误诊.
作者:陈永仙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D-二聚体检测对结肠癌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结肠癌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的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人群的D二聚体水平.研究发生转移的结肠癌和未发生转移结肠癌患者之间的D二聚体水平的差异和临床分期与D-二聚体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中D二聚体检测阳性率为52.00%,而对照组检出率为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性结肠癌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未发生转移结肠癌患者(P< 0.05).结肠癌Ⅱ、Ⅲ、Ⅳ期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依次递增,各分期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D-二聚体水平与结肠癌患者病情相关,病情越严重,D-二聚体水平越高.
作者:王磊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观察复方阿嗪米待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25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安慰剂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胃部饱胀、上腹疼痛、尾部灼烧感、恶心和嗳气等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与治疗前和对照组的情况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为44.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阿嗪米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较好,无严重不良反应.
作者:熊仕兴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欣母沛联合宫腔填纱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产科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00例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两组产妇均接受欣母沛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宫腔填纱治疗,分析两组产妇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实验组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用药后出血量、用药后止血时间、子宫切除率等产后出血指标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临床治疗前后血氧饱和度、脉搏、收缩压和舒张压等生命体征指标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接受欣母沛联合宫腔填纱治疗,有助于产妇出血量的减少.
作者:陈秋瑾 刊期: 2015年第18期
外来医疗器械是指由医疗器械生产厂家、公司租借或免费提供给医院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因其可以在不增加器械购置费的情况下开展多项新的手术,故在医院使用非常广泛.但由于外来医疗器械在使用前后没有统一的管理制度和处理流程,器械灭菌质量往往得不到有效保证,给患者安全带来很大的隐患.笔者从目前我国外来器械使用管理现状、国内外流程处理概况和市场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阐述,为下一步规范外来医疗器械的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郝淑芹;何满红;刘丛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分析布托菲诺复合氟比洛芬酯对胸腔镜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3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150例胸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各50例,A组患者术前进行氟比洛芬酯静脉注射,B组患者进行布托菲诺复合氟比洛芬酯治疗,C组患者予0.9%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分析3组患者术后躁动程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C组患者躁动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托菲诺复合氟比洛芬酯可以有效降低胸腔镜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温伟彬;黄典;林伟雄 刊期: 2015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