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袁书田;杨艳红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疗法, 精神分裂症, 辨证施治
摘要: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从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抽取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析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PRS评分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4.12%高于对照组79.41%;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76%明显低于对照组23.5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效果较为显著,且不良反应率低.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关节松动术配合中药熏蒸促进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功能康复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和分析采用手法配合中药熏蒸促进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功能康复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02月-2015年01月我院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58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32例采用关节松动、中药熏蒸疗法,对照组26例采用患者主动运动加单纯膝关节功能训练器(CPM)锻炼,比较两组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膝关节功能改善总有效率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功能康复采用关节松动术配合中药熏蒸能够促进膝关节软骨面生理功能的恢复,降低关节积液的生成,消除肿痛,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陆廷永;周元爱;韦贵武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子宫横向环形捆绑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究剖宫产术中出血时采用子宫横向环形捆绑缝合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剖宫产出血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试验组采用子宫横向环形捆绑缝合术止血治疗,对照组采用宫腔填塞纱条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6.0%(24/25)高于对照组80.0%(20/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术时间、术后2h出血量及恶露干净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4.0%明显低于对照组1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横向环形捆绑缝合术应用在剖宫产术中出血效果确切,能够减少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促进子宫功能恢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止血方法.

    作者:涂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140例小儿肺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给予对照组退热、止咳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比较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咳嗽缓解时间、退烧时间、肺部并发症减退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治疗效果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运用在小儿肺炎的辅助治疗中可促进患者及时康复.

    作者:黄均舰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血浆髓过氧化物酶与P-选择素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通过检测冠心病患者(包括稳定性,不稳定性心绞痛,ST段抬高型及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血浆髓过氧化物酶(MPO)及血浆p-选择素的含量,评价MPO及p-选择素在冠心病发生发展及心血管危险事件中的预测性及其二者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12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入院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和稳定性心绞痛(SA)患者81例为观察组,从门诊体检时随机选取健康人1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MPO,p-选择素水平及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血浆p-选择素,MPO浓度高于对照组,当冠状动脉斑块稳定的时候,二者水平均轻度升高,冠状动脉斑块不稳定时,即心肌梗死即将出现或心肌梗死发生早期血浆MPO,P-选择素明显升高,在不稳定性心绞痛或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UAP/NSTEMI)和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组中MPO与p-选择素之间有相关性.结论:血浆MPO及p-选择素的相关性分析明确在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初期血栓形成及存在冠脉不稳定斑块的患者的炎症标志物分析,早期对急性冠脉综合征起到诊断性帮助.

    作者:张琳;董智强;岳乐;李蓓蓓;王百鹤;赵晓溪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宫腔镜治疗60例宫内胎物残留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宫腔镜处理宫内残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因早孕终止妊娠后宫内胚胎残留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展开常规清宫术,观察组行宫腔镜检查并宫腔镜下刮宫术,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宫内妊娠物残留清除效果.结果:观察组宫内胎物残留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手术时间、月经恢复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检查并宫腔镜下刮宫术处理宫内残留的效果显著.

    作者:郑芳;吴培芬;杜莲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小肠内排列术与传统手术治疗广泛粘连性肠梗阻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分别行传统手术和小肠内排列术的疗效比较.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广泛粘连性肠梗阻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案,实验组采用小肠内排列术,观察两组的治疗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腹胀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共计发生2例(5.7%),低于对照组的8例(22.9%)(P<0.05).结论:对于广泛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而言,传统手术和小肠内排列术均有良好的疗效,但后者具有恢复时间短、并发症少的优点.

    作者:常宏江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老年甲亢性心脏病误诊为心血管病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老年甲亢性心脏病误诊为心血管病的原因,以降低误诊率.方法:将我院接收的200例老年甲亢性心脏病误诊为心血管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甲亢性心脏病误诊为心血管病的疾病类型主要包括冠心病、扩张性心肌病、肺心病、高血压心脏病、风心病、心力衰竭、心肌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以及病窦等;误诊原因为患者因心脏症状而就诊,缺乏对房颤为主的心律失常的正确认识;患者有器质性心脏病.结论:老年甲亢性心脏病误诊为心血管病较为常见,因而对患者应行全面、系统的问诊与查体,对其病情正确分析,联合甲状腺激素水平与促甲状腺激素水平检测,以避免误诊.

    作者:陈永仙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小儿全麻手术的术后护理效果评价

    目的:对小儿全麻手术的术后护理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到我院进行全麻手术治疗的小儿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全麻手术后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给予所有患儿护理干预后,护理效果满意18例,,非常满意70例,不满意2例,总满意率为95.6%.治愈80例,治疗有效9例,无效1例,治疗有效率为98.9%.所有患儿术后均顺利康复出院,术后问题得到良好控制与解决.结论:对全麻手术的小儿患者采用积极有效的术后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疗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使惠儿早日康复出院.

    作者:宁丽明;邓屏;宋宇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干扰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干扰素与丙种球蛋白在重症手足口病临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6月所收治重症手足口病患儿1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0例,对照组予以肌注利巴韦林与辅助中成药,观察组予以干扰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为9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 (P<0.05),且患者退热、退疹、溃疡愈合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联合丙种球蛋白用以治疗重症手足口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恢复快、不良反应少.

    作者:邵昌学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基层医院管腔类器械应用超声清洗的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管腔类器械应用超声清洗的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500件管腔类器械清洗情况进行详细研究,将上述管腔类器械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0件管腔类器械接受常规清洗,观察组250件管腔类器械接受超声清洗,比较两组器械清洗质量.结果:观察组管腔器械清洗检测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管腔器械清洗检测结果差异性较大,观察组管腔器械清洗检测结果差异小.结论:基层医院管腔类器械应用超声清洗的效果显著,能全面提高管腔器械清洗质量.

    作者:褚林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复方阿嗪米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阿嗪米待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25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安慰剂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胃部饱胀、上腹疼痛、尾部灼烧感、恶心和嗳气等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与治疗前和对照组的情况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为44.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阿嗪米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较好,无严重不良反应.

    作者:熊仕兴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小儿哮喘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小儿哮喘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随机性纳入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3例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将73例患儿分成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6例),均对两组患儿实施常规对症治疗,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对照组患儿沙丁胺醇治疗,在对照组惠儿的基础上予以治疗组患儿布地奈德治疗.结果:治疗组惠儿咳嗽、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的缓解时间较均较对照组患者早(P<0.05),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6%,与对照组患儿的77.8%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沙丁胺醇、布地奈德联合使用治疗小儿哮喘,疗效确切,药物不良反应少.

    作者:唐春梅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儿童保健社区管理模式探讨

    目的:探讨儿童保健社区管理的有效模式.方法:纳入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期间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体检的300例儿童(包括正常儿童和亚健康儿童)参与本次研究.采用奇偶数字法将300例儿童平均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采用常规儿童保健社区管理模式对对照组儿童实施儿童保健,采用儿童保健社区干预管理模式对试验组儿童实施儿童保健,比较两组儿童的预防接种率、亚健康儿童的转归率及两组儿童家属对社区儿童保健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儿童的预防接种率为92.7%,亚健康儿童的转归率为93.5%,其家属对社区儿童保健工作的满意度为93.7%,与对照组相应指标比例72.0%、67.4%及其家属满意度87.6%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保健社区干预管理模式在社区儿童保健工作中的应用,可有效提高社区儿童保健工作质量.

    作者:朱海玲;卢浩青;林敏芳;岑业娴;古嘉苑;许丹丹;梁淑仪;邓秀珠;谭婉玉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老年精神科患者住院药物治疗情况探讨

    目的:探讨老年精神科患者住院期间所使用的药物治疗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4年12月我院老年精神科收治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老年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所使用的药物进行调查统计,观察常用的药物及使用剂量.结果:90例患者的精神疾病药物应用情况为:以奥氮平为主,占43.3%;其次为喹硫平,占36.7%,然后是阿立哌唑及氟西汀等;76例患者为单一用药(84.4%),14例患者为两种药物联合使用(15.6%).90例患者的其他药物应用情况为:降糖药以二甲双胍、格列本脲为主,分别占32.2%,36.0%;降压药以卡托普利、心可舒为主,分别占43.3%,23.3%.结论:我院老年精神科患者以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为主,且在抗精神病药合理使用的同时以降糖药及降压药应用为主,对于老年精神病患者不仅要注重精神疾病的治疗,而且要注重其它疾病的治疗.

    作者:张辉祥;李永华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骨肿瘤患者应用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骨肿瘤患者35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病灶进行扫查,分析超声诊断结果,比较良、恶性肿瘤的血流分级情况、超声表现、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35例患者超声诊断出32例,准确率为91.4%,其中良性肿瘤17例(53.1%),恶性肿瘤15例(46.9%).良性组与恶性组相比,患者肿瘤血流分级0级比例高、Ⅲ级比例低;骨皮质以未破坏、连续居多,周围软组织以无浸润为主;肿瘤血流阻力指数(RI)、舒张末期流速(EDV)指标低,和恶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骨肿瘤患者而言,多普勒超声诊断效果显著,能够明确肿瘤的类型、血流情况、周围软组织浸润情况.

    作者:张璘;赵正莲;许家顺;杨化;宋宏燕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口腔科护士职业暴露调查与分析

    目的:对门诊口腔科不同护龄护士职业暴露现状的原因进行分析,提高口腔科护士自身安全防范.方法:2014年4月至6月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方法,对两所三级甲等医院45位门诊口腔科护士在2011年至2013年期间职业暴露发生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45位门诊口腔科护士均有参加职业暴露应急处理及上报流程的培训,职业暴露的发生率是48.89%.其中,护龄1~5年职业暴露的发生率54.17%,护龄5~ 10年45.45%,护龄10年以上40%.发生职业暴露后按[卫医发(2004) 108号]要求处理暴露的黏膜或伤口的,护龄1~5年76.9%,护龄5~10年和10年的均为100%;发生职业暴露后按医院要求上报的,护龄1~5年的均未上报,护龄5~ 10年60%,护龄10年100%.结论:低年资的护士是职业暴露发生的主要人群,但自身防范意识不高,少部分人发生职业暴露没有及时处理暴露的黏膜或伤口且未上报,提高口腔科护士自身防范意识刻不容缓.

    作者:袁肖玲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康复新液治疗难治性消化性溃疡5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治疗难治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50例.将上述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康复新液作为治疗药物,对比两组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痊愈14例,好转10例,无效1例,有效率96%;对照组痊愈5例,好转9例,无效11例,有效率56%,观察组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新液是一种有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治疗效果显著,临床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

    作者:卓越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缬沙坦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6%,对照组患者为7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K+远远低于对照组,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数量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0%,观察组为6.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使用缬沙坦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凌静;许亮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无创通气联合糖皮质激素在急性间质性肺炎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在急性间质性肺炎患者临床治疗中无创通气联合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间质性肺炎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糖皮质激素临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无创通气治疗.结果:经过临床治疗,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5%(P<0.05);在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相关炎性指标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3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95%(P<0.05).结论:无创通气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间质性肺炎效果显著.

    作者:何滨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循证护理在气管切开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气管切开护理工作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5年4月在我中心进行康复护理的气管切开术后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干预,干预组在此基础之上采取循证护理干预,对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满意度给予对比分析.结果:干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5.68%明显低于对照组35.29% (P<0.05);干预组护理工作满意度96.07%明显优于对照组74.51% (P<0.05).结论:在气管切开护理工作当中加入循证护理干预,可以使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使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进而使临床护理质量明显提高.

    作者:吴睿;汪小萍 刊期: 2015年第18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