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光华;康萍
目的:分析门诊精神病患者家属焦虑抑郁的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7月精神科门诊确诊的精神病患家属100例,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与自拟问卷进行调查.结果:精神病患者家属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调查问卷评分与国内常模评分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焦虑自评量表与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与非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评分进行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精神病患者进行治疗时,要对患者家属的心理及精神状态实施干预,避免家属产生焦虑抑郁等症状.
作者:周莉;邓屏;宋宇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讨论护理干预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9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观察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5例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45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情况.结果:经护理后,两组的SAS评分与SDS评分与护理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比较两组的SAS评分与SDS评分,观察组焦虑抑郁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实施积极的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
作者:赵瑾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在甲状腺癌手术中采用纳米碳淋巴示踪剂保护甲状旁腺的作用.方法:245例甲状腺癌患者随机均分为常规组和纳米碳组,比较两组中央区淋巴结脂肪组织中误切的甲状旁腺检获情况及术后血钙、甲状旁腺素(PTH)改变情况.结果:纳米碳组一过性低钙血症症状发生率13.33%明显低于常规组32.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纳米碳组永久性低钙血症发生率0,常规组1.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米碳组PTH暂时性减低发生率11.11%低于常规组29.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TH永久性减低纳米碳组未发生,常规组1.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检查证实纳米碳组检获误切甲状旁腺率4.44%明显低于常规组12.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纳米碳负显影在甲状腺癌手术中可起到辨认和保护甲状旁腺的作用.
作者:吴恢升;肖瑜;郑昶;王先明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排班模式在精神科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4年8月-2015年5月期间我院精神科男女病区护理服务中实施排班模式,将其随机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排班模式,观察优质护理排班模式在精神科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平均交接班时间少于对照组,且平均护患接触时间多于对照组,基础护理、分级护理、护理文书以及健康教育的合格率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都比对照组高,每周工作时数、连续性、适用性、整体性、弹性排班与护士认可情况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优质护理排班模式在精神科的具体应用效果非常明显,可以缩短交接班时间,提升基础、分级护理的合格率以及精神科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肖潇;邓庭利 刊期: 2015年第18期
树突状细胞(DCs)是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之间的桥梁,负责感受和巡视外界环境,发动宿主免疫反应并指导适当的抗病原体适应性免疫反应的进行.时代的推移使得人类疾病谱随之而变,肿瘤、免疫缺陷病等日益增多,医学发展的日新月异带来了更多重症和难治性疾病的治疗新手段,如器官移植、化疗、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增加,但同时也引起一系列不良事件的发生,如导致威胁人类生命的真菌物种的产生.其中3种机会致病真菌构成对免疫缺陷宿主大程度的威胁:烟曲霉、白念和新生隐球菌.而在这3种机会致病真菌当中,白念珠菌又是为常见的.白念珠菌入侵人体的第1道防线即是DCs,后者可将其吞噬并提呈抗原至适应性免疫细胞,从而引发一系列下游反应.在此,我们将对DCs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作用的机制及带来的结果作一文献综述.
作者:尹清欣;廉翠红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分析2001一2014年璧山区艾滋病的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壁山区艾滋病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1 ~ 2014年璧山区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IV/AIDS)病例870例,死亡165例;男女之比为2.23:1;发病主要集中在20 ~ 49岁的青壮年(73.45%),职业以农民、家务及待业为主(70.46%);经性途径感染占90.11%,男男性行为者感染(MSM]占性途径感染总数的12.76%.结论:璧山区艾滋病疫情处于低流行态势,性传播已成为主要的传播途径.通过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严格控制艾滋病病毒通过性传播所带来的风险因素,对有效遏制艾滋病病毒的进一步蔓延发挥着积极意义.
作者:刘宏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在急性间质性肺炎患者临床治疗中无创通气联合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间质性肺炎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糖皮质激素临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无创通气治疗.结果:经过临床治疗,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5%(P<0.05);在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相关炎性指标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3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95%(P<0.05).结论:无创通气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间质性肺炎效果显著.
作者:何滨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CA242对诊断结直肠癌的临床诊断价值以及阳性参考值的选定对临床诊断效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4年6月收治临床确诊直肠癌并无其他合并症患者72例,同时收集77例良性消化道疾病病例,29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人群组,比较各组血清CA242检测结果.结果:良性消化道疾病组的血清CA242值与健康人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直肠癌组与健康人群组、良性消化道疾病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健康人群组与结直肠癌组中,Cut-off值为12.3555μ/mL,灵敏度、特异度及诊断效率分别为65.3%、79.3%及69.32%;在性消化道疾病组与结直肠癌组中,Cut off值为28.7400μ/mL,灵敏度、特异度及诊断效率分别为47.2%、96.1%、72.47%.结论:血清CA242是一项能协助诊断结直肠癌较为可靠的实验室检测指标,针对不同人群及不同检测目的,选择不同的临界值将有助于提高CA242的诊断效率.
作者:吕海峰;张珍顺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评估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效果并总结其医学价值.方法:选取201 3年09月-2014年10月重庆市江津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55例,随机分成对照组25例行开腹手术、观察组30例行腹腔镜手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镇痛药物应用率为10.0%,并发症发生率为0.0%,输卵管复通率为90.0%;对照组术后镇痛药物应用率为84.0%,并发症发生率为16.0%,输卵管复通率为72.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性高.
作者:丁昭宁;刘文兰;邓翠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靶向猪GGTA1基因的敲减质粒.方法:将LentiCRISPR-v2质粒转化感受态DH5α进行扩增并提取该质粒,设计并合成靶向猪GGTA1基因的gRNA(guideRNA,gRNA)序列,对LentiCRISPR-v2质粒进行BsmBI酶切及电泳和胶回收,并将胶回收产物与gRNA序列进行连接,构建LentiCRISPR v2-gRNA重组质粒,将该重组子转化感受态DH5α,培养过夜后,将其涂布于含有氨苄青霉素(Ampicillin,AMP)的LB固体培养基,筛选阳性单克隆DH5α进行培养并提取质粒,对提取的LentiCRISPR-v2-gRNA敲减质粒进行KpnI与EcoRI双酶切验证与序列测定.结果:LentiCRISPR-v2载体酶切结果正确;目的gRNA序列成功插入酶切后的LentiCRISPR-v2载体且序列正确.结论: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成功构建靶向猪GGTA1基因的敲减质粒,该研究为后续慢病毒的包装及CRISPR-Cas9系统敲减猪GGTA1基因的效率与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牟丽莎;温春圣;谢崇伟;蔡志明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分别行传统手术和小肠内排列术的疗效比较.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广泛粘连性肠梗阻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案,实验组采用小肠内排列术,观察两组的治疗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腹胀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共计发生2例(5.7%),低于对照组的8例(22.9%)(P<0.05).结论:对于广泛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而言,传统手术和小肠内排列术均有良好的疗效,但后者具有恢复时间短、并发症少的优点.
作者:常宏江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研究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阴道炎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100例阴道炎患者并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各50例),观察组给以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以苦参栓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为75.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阴道白带增多、阴道内灼热、外阴瘙痒和尿路刺激征临床症状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和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后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在治疗阴道炎临床上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效果显著.
作者:周从珍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生殖道感染与先兆流产的关系,为先兆流产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35例先兆流产患者作为观察组,35例正常早孕妇女作为对照组,35例已婚未育妇女作为正常组,观察3组的白带常规情况及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白细胞超标率、清洁度超标率较对照组及正常组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念珠菌阳性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沙眼衣原体(CT)阳性率及解脲支原体(UU)和CT混合阳性率较对照组及正常组明显升高.结论: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及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混合感染与先兆流产密切相关.
作者:张静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干扰素与丙种球蛋白在重症手足口病临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6月所收治重症手足口病患儿1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0例,对照组予以肌注利巴韦林与辅助中成药,观察组予以干扰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为9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 (P<0.05),且患者退热、退疹、溃疡愈合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联合丙种球蛋白用以治疗重症手足口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恢复快、不良反应少.
作者:邵昌学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2009-2013年开县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为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09-2013年开县乙型病毒性肝炎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分析,观察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特征.结果:2009-2013年我县共有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1001例,死亡4例.其中,2009-2013年开县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分别为35.6/10万,33.9/10万,30.4/10万,28.6/10万,24.9/10万,乙肝发病率呈逐年降低趋势.1001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男性的发病率67.4%明显高于女性的32.6%.乙肝发病人群以21 ~ 40岁的青中年人群为主,占71.5%;且农民和工人是乙肝的主要发病群体,分别占46.4%,29.5%.结论:开县乙型病毒性肝炎以青中年分别为主,且农民和工人是主要发病群体,应加强此群体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治,以降低发病率.
作者:李豪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患者在手术治疗中行翼腭窝加压封闭对出血情况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慢性鼻窦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方案,试验组采用翼腭窝加压封闭操作.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比较出血量和手术时间.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58例(96.7%)高于对照组的51例(85.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Ⅰ型、Ⅱ型、Ⅲ型患者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翼腭窝加压封闭应用在慢性鼻窦炎患者的手术治疗中效果确切,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具有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的优点,有利于患者的预后.
作者:张劲伟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欣母沛联合宫腔填纱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产科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00例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两组产妇均接受欣母沛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宫腔填纱治疗,分析两组产妇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实验组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用药后出血量、用药后止血时间、子宫切除率等产后出血指标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临床治疗前后血氧饱和度、脉搏、收缩压和舒张压等生命体征指标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接受欣母沛联合宫腔填纱治疗,有助于产妇出血量的减少.
作者:陈秋瑾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我院接受内科治疗的3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案可有效治疗消化性溃疡,总有效率高.
作者:刘海玲;韩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对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在鉴别肺癌患者发热原因的价值评价分析,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9月1日-2014年6月1日间住院的确诊为肺癌、在住院期间伴有发热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发热原因分成:感染性发热组、肿瘤性发热组、非感染性发热组.对各组PCT和CRP等各项指标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统计,感染性发热组PCT、CRP检测阳性率较其他两组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PCT与CRP水平明显降低(P<0.05);肿瘤性发热组PCT阳性率与非感染性炎性发热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对发热患者感染性发热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均在80%以上.结论:在肺癌患者发热原因鉴别中,PCT与CRP检测的临床意义重大,并且PCT的敏感度和特异性良好,临床应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
作者:钟光华;康萍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甲氨喋呤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主要药理作用以及不良反应,旨在研究出抵制患者不良反应的有效对策,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60例,对其进行甲氨蝶呤化疗治疗,观察患者临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甲氨蝶呤治疗后会出现消化道反应、皮肤损害、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黏膜损害、骨髓抑制以及其他不良反应,其中消化道反应(31.6%)和黏膜损害(35.0%]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对症处理后,43例一般反应患者均好转,治疗有效率为100%;17例严重反应患者抢救恢复15例,治疗有效率为88,2%.结论:在使用甲氨蝶呤为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毒副反应,必须研究不良反应应对对策才能大大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疾病治愈率.
作者:王济远 刊期: 2015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