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隆突型皮肤纤维肉瘤的影像表现及临床价值

王玉理;雷益;李顶夫;夏军

关键词:隆突型皮肤纤维肉瘤, 磁共振成像, 计算机体层成像
摘要:目的:探讨隆突型皮肤纤维肉瘤的影像学特点及临床价值.方法:收集11例隆突型皮肤纤维肉瘤分析其临床及影像学特点.结果:MRI表现为皮下脂肪内规则或不规则肿块,大部分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楚,T1WI呈低信号,与肌肉信号相当,T2WI呈较均匀稍高信号,注射Gd-DTPA增强扫描,呈明显均匀强化;CT表现稍低密度,较肌肉密度稍低,界限相对清楚,增强扫描明显强化.结论:隆突型皮肤纤维肉瘤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并具有一定临床价值,结合临床及影像特点可做出正确诊断.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针刺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针刺腧穴治疗单纯性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的临床效果.方法:10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用不同的方法治疗.结果:病灶头部取穴配合远端取穴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其总有效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灶头部取穴配合远端四肢取穴治疗面肌痉挛疗效满意.

    作者:王明甫;朱清松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0例小儿病毒性脑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给予两组患儿理疗、脱水剂、激素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高压氧辅助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参考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0%,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与参考组无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高压氧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能够促进预后改善,减少术后后遗症及死亡率.

    作者:谭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小青龙汤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对小青龙汤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76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西药联合小青龙汤加减治疗)与参考组(常规西药治疗)各为38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4%,相较参考组(68.4%)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小青龙汤辨证加减治疗有助于提高临床治愈率,安全性高,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杨业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颌下腺恶性肿瘤的MRI诊断

    目的:探讨颌下腺恶性肿瘤的核磁共振成像(MRI)特征,以期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的颌下腺恶性肿瘤的MRI表现.结果:病灶均为单发.病灶大径1.4~5.0 cm,平均为3.2 cm.本组7例病例6例MRI表现为T1WI等低信号,T2WI高信号,1例T1WI中等稍高信号,T2WI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均明显强化,5例信号均匀,2例信号不均匀.3例伴有淋巴结肿大.结论:颌下腺恶性肿瘤的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MRI对颌下腺恶性肿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张明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异体楔形骨块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颈椎病和颈髓损伤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异体楔形骨块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颈椎病和颈髓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19例颈椎病患者和6例颈髓损伤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异体楔形骨块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结果:术前、术后的患者的JOA评分对比(P<0.01);术后患者的颈椎ROM评分明显低于术前(P<0.05);24个完全融合(52.2%),16个部分融合(34.8%),6个未融合(13.0%).均未出现骨块移位、破裂等情况.结论:对颈椎病和颈髓损伤患者运用后路双开门椎板扩大成形术进行治疗,能够促进患者脊髓功能的快速恢复,具有较强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海涛;涂明中;王春江;徐志锦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食道型颈椎病1例报道

    目的:分析食道型颈椎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此例食道型颈椎病患者在全麻下行前路颈3~5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结果:术后患者吞咽困难,伴饮水和吃饭时呛咳等症状完全消失.结论:对于单纯食道型颈椎病经保守疗法无效者可考虑行手术治疗.

    作者:张建峰;李宝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射频消融在室性早搏治疗中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技术的成熟,心脏三维标测系统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室性早搏的射频消融治疗中.其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目前射频消融已逐渐成为症状性频发室性早搏的首选治疗措施.

    作者:欧振恒;蒋凌燕;夏小杰;田晓虹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医务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处置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处置情况,为制定应对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2012-2013年38例职业暴露报告案例资料.结果:发生职业暴露后39.47%的人及时正确处理伤口;55.26%的人及时报告;63.16%的人进行血清学检测;12.5%的人完成全程血清追踪.乙型肝炎暴露者100%预防用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梅毒、丙型肝炎暴露者没有预防用药.结论:医务人员对职业暴露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发生职业暴露后没有足够重视处置,有感染血源性病原体的潜在风险.医疗机构应加强医务人员职业安全培训教育,提高临床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防范意识.

    作者:陈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加强护理人员慎独修养的重要性与有效措施

    本文主要在对慎独的含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护理工作的具体特点对护理人员慎独修养的重要性进行探讨研究,并从教育培训、素质培养、尊重爱护、技术培训、隐患杜绝及监督等多方面提出慎独修养的有效措施.

    作者:舒捷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微泡型多囊肝超声诊断与超声分型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微泡型多囊肝超声诊断与超声分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5例微泡型多囊肝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声像图表现、CT及MR检查及相关超声分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患者的超声诊断中,21例患者被诊断为微泡型多囊肝,3例被误诊为肝硬化,1例诊断不明,诊断准确率为84.0%.结论:微泡型多囊肝超声诊断声像图具有较明显的个性特征,故给予其超声检查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作者:陈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人性化护理在心内科冠心病监护病房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对人性化护理在心内科冠心病监护病房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我院心内科冠心病监护病房于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对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前后患者护理满意率进行分析.结果:实施人性化护理后患者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实施前.结论:在心内科冠心病监护病房患者中实施人性化护理有助于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可大幅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敬兴琼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个性化护理对小儿轮状病毒腹泻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个性化护理在小儿轮状病毒腹泻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小儿轮状病毒腹泻患者中选取72例进行研究,并按照患者护理措施将其分为治疗组(采用个性化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和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各为36例,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及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高达100.00%,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为77.7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在小儿轮状病毒腹泻治疗过程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王春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80例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的治疗体会

    目的:分析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将80例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转移因子加葡萄糖酸锌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同时联合使用转移因子加葡萄糖酸锌,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并可降低反复率.

    作者:刘善水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腰麻下肛肠疾病术后疼痛影响因素与对策

    目的:分析肛肠疾病术后患者疼痛程度及相关影响因素,指导护理干预时机及措施,有效管理患者疼痛,达到舒适护理效果.方法:采用数字疼痛评定量表,对192例肛肠疾病手术患者分别在术后1h、4h、8h、24h、48h进行疼痛评估,了解肛肠疾病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混合痔术后8h内72.73%患者疼痛评分3分以内,27.27%评分4分,24h、48 h疼痛评分4分及以上者分别为85.7%及97.4%.肛瘘术后8h内78.95%患者疼痛评分3分以内,21.05%评分4分,24h、48 h疼痛评分4分及以上者分别为97.37%及100%.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与患者年龄、手术方式等相关性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腰麻下肛肠疾病术后疼痛自术后8h开始,91.5%患者术后24 h疼痛评分≥4分,98.7%术后48 h疼痛评分≥4分;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与手术方式、年龄密切相关.因此,对于肛肠疾病术后患者,医护人员应根据其手术术式、年龄等及时进行疼痛评估,适时给予疼痛干预及实施疼痛管理,以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袁海华;谢小华;何琼;陈斌;陈小岚;杨峰;刘科华;宁惠雯;汪长浩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舒普深与头孢哌酮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分析舒普深与头孢哌酮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期间收治的64例肺炎患儿,按门诊单双号将患儿平均分为A、B两组.给予A组患者舒普深治疗,给予B组患者头孢哌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者总治疗有效率为93.8%,B组患者总治疗有效率为78.2%.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A组患者治疗效果更佳,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发热、咳嗽、喘息、肺部啰音等症状改善时间对比可知,A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明显优于B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普深治疗小儿肺炎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头孢哌酮,安全有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庆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60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为小剂量组,对照组为大剂量组.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不良反应率为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6.67%,不良反应率为33.33%.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采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患者具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戴素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中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15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中医辨证分型随机分成两组,采用中西药配合治疗,对比各证型间的治疗效果.结果:各证型间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辨治慢性胃炎疗效肯定.

    作者:苏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给予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56例给予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舒张压、收缩压、总胆固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庹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不同入路术式治疗严重腰椎不稳定型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采用不同入路术式治疗严重腰椎不稳定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9月收治的84例严重腰椎不稳定型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个人意愿分成两组,观察组43例患者给予前后联合入路手术,对照组41例患者采用后路手术,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多于对照组,但差异不具显著性(P>0.05);观察组术后总有效率为95.3%,显著高于对照组78.0%,且Cobb角矫正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严重腰椎不稳定型骨折时采用前后路联合手术临床效果较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张福兵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无创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无创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80例轻、中度呼吸衰竭新生儿,随机平均分为A、B两组.A组患儿给予头罩吸氧治疗,B组患儿给予无创呼吸机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75.0%,B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7.5%,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对比,后者治疗效果更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pH、PaO2、PaCO2、SaO2等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均有所改善,但B组惠儿改善情况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新生儿存活率,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赖英俊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