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分析

戴素清

关键词:不同剂量, 米非司酮, 子宫肌瘤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60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为小剂量组,对照组为大剂量组.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不良反应率为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6.67%,不良反应率为33.33%.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采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患者具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对比分析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实施全子宫切除术进行治疗患者中选取48例,并按照患者麻醉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措施进行麻醉)和对照组(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措施进行麻醉),均为24例,对比两组患者麻醉优良率.结果:治疗组患者麻醉优良率高达95.83%同对照组患者的70.83%相比,有显著优势,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在全子宫切除术中具有良好效果.

    作者:杨士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手外伤感染创面修复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分析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手外伤感染创面修复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期间收治的60例手外伤患者,按住院序号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给予A组患者常规治疗,给予B组患者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1周愈合率、二次手术率、愈合时间等内容进行分析与对比.结果:A组患者术后1周愈合率为36.7%,二次手术率为20.0%,愈合时间为(27.69±1.92)d,抗感染药物使用时间为(13.56±1.64)d,住院时间为(30.1±3.54)d.B组患者术后1周愈合率为93.3%,二次手术率为6.7%,愈合时间为(16.49±2.44)d,抗感染药物使用时间为(6.12±1.34)d,住院时间为(18.23±2.64)d.两组对比,B组患者在各项观察指标方面更具优势,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可有效提高手外伤感染治疗效果,缩短愈合时间,降低二次手术率.

    作者:程涛;胡祥;代睿;张科;黄良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分析

    目的:对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进行对比.方法:从我院重症肺炎患者中选取62例进行研究,并依据不同护理措施将其分为治疗组(采用干预护理措施护理)和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措施护理),各为31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护理后,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0.32%,同对照组患者的74.19%相比有明显优势,P< 0.05.结论: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对重症肺炎患者具有显著效果,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郑凤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个性化护理对小儿轮状病毒腹泻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个性化护理在小儿轮状病毒腹泻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小儿轮状病毒腹泻患者中选取72例进行研究,并按照患者护理措施将其分为治疗组(采用个性化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和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各为36例,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及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高达100.00%,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为77.7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在小儿轮状病毒腹泻治疗过程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王春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椎间植骨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椎间植骨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52例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均给予椎间植骨椎弓根内固定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52例患者治疗优良率为96.2%,随访1年,无螺钉松动及断裂情况;椎间植骨融合率为100%;椎间隙高度提高2.0 ~ 6.5 mm;腰椎前凸角增加2~12(°).结论:椎间植骨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具有显著疗效,可明显恢复患者脊柱的生理弧度,增强患者腰椎的稳定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德兴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卡托普利联合氢氯噻嗪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探讨

    目的:研究卡托普利联合氢氯噻嗪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0年12月来我院就诊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服用卡托普利联合氢氯噻嗪片,对照组只服用卡托普利,4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血压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在临床应用中的降压疗效和降压幅度较强,明显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卡托普利联合氢氯噻嗪片在临床上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有显著疗效,长期控制血压的能力以及服药依从性相对较强,安全性高,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及使用.

    作者:黄国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中药注射剂与抗菌药物配伍探讨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与抗菌药物配伍的临床研究结果,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近几年国内法规、书籍、期刊等有关文献.结果:中药注射剂与抗菌药物配伍会引起药液浑浊、生成沉淀、颜色改变、含量降低;中药注射剂与抗菌药物配伍含量、pH值及外观无明显变化.结论:中药注射剂不宜盲目与抗菌药物配伍,尽可能单独使用.

    作者:魏新全;强文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思密达加凝血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思密达加凝血酶和去甲肾上腺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从我院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选取84例进行分析,并按照患者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采用思密达加凝血酶进行治疗)和对照组(采用去甲肾上腺素进行治疗),各为42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平均止血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组总有效率高达97.62%、平均止血时间为(1.42±0.27]d同对照组患者的相比有一定差异性,P<0.05.结论:思密达加凝血酶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疾病临床上具有良好效果.

    作者:刘锦卫;韩依群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术后急性肠瘘采用双套管持续冲洗负压吸引法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术后急性肠瘘采用双套管持续冲洗负压吸引法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术后急性肠瘘患者35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双套管持续冲洗负压吸引法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35例患者中2例患者因肿瘤晚期全身衰竭而死,其余33例患者治愈,在1~4 d引流后患者发热症状消退且腹腔感染得到有效控制,经16~36 d引流后患者肠瘘均愈合;经6个月随访,33例患者恢复情况良好且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在临床中一旦发现术后急性肠瘘应立即给予双套管持续冲洗负压吸引法治疗,同时与其他保守治疗相结合,为患者生命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丁世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在治疗妊娠高血压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8例妊娠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入院序号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48例患者给予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对照组40例患者单纯给予硫酸镁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在治疗妊娠高血压疾病中的临床疗效较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龚健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静脉留置针输液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研究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治疗效果.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360例需接受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新生儿,均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以及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不同护理方法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比较两组新生儿的输液外渗、针头脱出以及粘贴伤发生情况,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需接受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新生儿采用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术中并发症发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利于新生儿身体的早日恢复.

    作者:吴秋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研究闭式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与常规的静脉滴注盐酸氨溴索治疗,对比分析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有效率、咳嗽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组间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小儿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采用闭式雾化吸入治疗,可明显提高药物治疗效果,有利于患者身体健康的早日恢复,应用安全高效,值得推广采用.

    作者:熊小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益气活血利水方治疗肝硬化初次腹水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益气活血利水方治疗肝硬化初次腹水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肝硬化初次腹水患者7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给予螺内酯及速尿治疗,观察组3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益气活血利水方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腹水消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2年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在肝硬化初次腹水治疗中采用益气活血利水方治疗时效果显著,可快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段海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基层计生工作中输卵管结扎术的应用

    计划生育在当前尤为重要,输卵管结扎术是一种有效的绝育方法,在基层计划生育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作者首先对此技术做了简单介绍,分析了术中和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并提出了一定的防治措施.

    作者:李真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肝部分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疗效分析

    目的:对肝胆管结石治疗中行肝部分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肝胆管结石患者64例,均采取肝部分切除术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6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无围术期死亡事件发生;术后10例患者有并发症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15.6%.经随访,79.7%患者术后症状彻底消失,20.3%患者时有上腹不适症状但不影响正常生活及工作;结石复发率为1.6%.结论:肝部分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可促使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手术安全性高,结石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作者:张小华;黄玉荣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急诊手术治疗重症胸部创伤并创伤性休克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对应用急诊手术方式对合并出现创伤性休克症状的重症胸部创伤疾病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2例合并出现创伤性休克症状的重症胸部创伤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1例.采用择机手术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急诊手术方式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胸部创伤并创伤性休克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疾病治疗方案实施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急诊手术方式对合并出现创伤性休克症状的重症胸部创伤疾病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李潮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小儿流行性感冒的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260例小儿流行性感冒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60例流行性感冒患儿,给予其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后2d、10d,流行性感冒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流行性感冒患儿实施必要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患儿身体健康的早日恢复.

    作者:余咏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贫血诊断和鉴别诊断中血清维生素B12和铁蛋白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

    目的:对应用血清维生素B12和铁蛋白水平检测方式对贫血疾病进行诊断和鉴别的临床意义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4例患有缺铁性贫血疾病的患者和同期同年龄段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人44例进行临床研究.结果:研究组研究对象的血清维生素B12和铁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项观察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缺铁性贫血患者的血清维生素B12和铁蛋白水平会出现明显异常,在临床诊断过程中可以将上述两项指标作为重要参考依据.

    作者:吴家显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经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对慢性鼻窦炎患者中选取74例,并按照患者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采用全麻措施麻醉)和对照组(采用局部麻醉措施麻醉),均为37例,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效果良好率及病员满意度.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效果良好率及病员满意度,采用全麻措施进行麻醉的治疗组患者,其手术时间、麻醉效果良好率及病员满意度均同采用局部麻醉措施进行麻醉的对照组患者间存在一定差异性,P< 0.05.结论:全麻措施在经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疾病临床上具有良好作用.

    作者:高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对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在临床子宫切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分析.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8例接受子宫切除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64例.采用常规阴式子宫切除术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围术期出现并发症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恢复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中转开腹几率小.结论:应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对子宫疾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常规阴式子宫切除术,值得关注.

    作者:雷颖;邹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