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椎间植骨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的疗效观察

徐德兴

关键词:椎间植骨椎弓根内固定, 腰椎, 退行性病变
摘要:目的:分析椎间植骨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52例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均给予椎间植骨椎弓根内固定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52例患者治疗优良率为96.2%,随访1年,无螺钉松动及断裂情况;椎间植骨融合率为100%;椎间隙高度提高2.0 ~ 6.5 mm;腰椎前凸角增加2~12(°).结论:椎间植骨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具有显著疗效,可明显恢复患者脊柱的生理弧度,增强患者腰椎的稳定性,值得临床推广.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无创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无创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80例轻、中度呼吸衰竭新生儿,随机平均分为A、B两组.A组患儿给予头罩吸氧治疗,B组患儿给予无创呼吸机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75.0%,B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7.5%,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对比,后者治疗效果更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pH、PaO2、PaCO2、SaO2等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均有所改善,但B组惠儿改善情况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新生儿存活率,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赖英俊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护理标识在泌尿外科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对泌尿外科护理安全管理中护理标识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泌尿外科自2013年4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患者134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6例给予基本行为指导,观察组68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护理标识管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63.6%,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4.1%,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住院期间对照组3例患者发生护理不良事件,观察组无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在泌尿外科护理中采用护理标识可降低因不安全护理因素而发生的风险,为患者安全提供大限度的保障.

    作者:韦玉娟;李雪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医务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处置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处置情况,为制定应对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2012-2013年38例职业暴露报告案例资料.结果:发生职业暴露后39.47%的人及时正确处理伤口;55.26%的人及时报告;63.16%的人进行血清学检测;12.5%的人完成全程血清追踪.乙型肝炎暴露者100%预防用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梅毒、丙型肝炎暴露者没有预防用药.结论:医务人员对职业暴露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发生职业暴露后没有足够重视处置,有感染血源性病原体的潜在风险.医疗机构应加强医务人员职业安全培训教育,提高临床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防范意识.

    作者:陈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聚L-乳酸/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人工骨材料的制备及研究

    目的:制备聚L-乳酸(PLLA)复合纳米羟基磷灰石(n-HA)的新型人工骨材料,并对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熔融共混法,将PLLA与不同配比的n-HA进行复合,制备得到新型复合材料,并进行力学性能测试、显微结构观察,体外降解试验等项目的研究.结果:当掺入n-HA粉末含量为20%时,PLLA/n-HA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可以增加到大值,材料断口的形貌随着n-HA含量的增加表现为不同的脆性断裂特征,复合材料降解液的pH值和力学强度的降低时间较纯PLLA滞后,降解速度减缓.结论:PLLA/n-HA复合材料可明显提高单一材料的力学性能,并可减轻降解过程中酸性产物引起的炎症反应,保持较好的初始力学强度,有望成为一种理想的骨缺损修复材料.

    作者:刘建全;王大平;黄江鸿;叶秋丽;赵丽红;苏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贫血诊断和鉴别诊断中血清维生素B12和铁蛋白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

    目的:对应用血清维生素B12和铁蛋白水平检测方式对贫血疾病进行诊断和鉴别的临床意义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4例患有缺铁性贫血疾病的患者和同期同年龄段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人44例进行临床研究.结果:研究组研究对象的血清维生素B12和铁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项观察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缺铁性贫血患者的血清维生素B12和铁蛋白水平会出现明显异常,在临床诊断过程中可以将上述两项指标作为重要参考依据.

    作者:吴家显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椎间植骨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椎间植骨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52例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均给予椎间植骨椎弓根内固定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52例患者治疗优良率为96.2%,随访1年,无螺钉松动及断裂情况;椎间植骨融合率为100%;椎间隙高度提高2.0 ~ 6.5 mm;腰椎前凸角增加2~12(°).结论:椎间植骨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具有显著疗效,可明显恢复患者脊柱的生理弧度,增强患者腰椎的稳定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德兴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正畸与修复联合应用在成人牙齿错(牙合)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正畸与修复联合应用在成人牙齿错(牙合)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成人牙齿错(牙合)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展开正畸治疗,观察组44例应用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及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正畸与修复联合应用在成人牙齿错(牙合)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患者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黎泓彬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60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为小剂量组,对照组为大剂量组.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不良反应率为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6.67%,不良反应率为33.33%.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采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患者具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戴素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慢性心力衰竭的综合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8例患有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39例.采用常规心力衰竭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心力衰竭病情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心电图检查结果恢复正常时间和护理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患有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何虹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腹腔镜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分析采用腹腔镜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8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46例患者给予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照组42例患者给予常规开腹手术,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较显著,值得应用.

    作者:杨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重症胸外伤患者ICU的呼吸道护理分析

    目的:探究重症胸外伤患者的呼吸道护理方法,以便能够显著提高重症监护病房(ICU)护理质量.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接收治疗的84例重症胸外伤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给予呼吸道护理,主要采取一般护理、监测呼吸功能、气道护理以及胸部物理疗法等护理措施.结果:治疗后,82例痊愈,2例死亡,死亡患者中,1例合并严重颅脑损伤,治疗无效死亡,1例患者出现多发伤失血性休克.全部患者无1例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早期治疗重症胸外伤患者,对其进行呼吸道护理是十分重要的,能够显著提高ICU护理质量,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呼吸道感染率,值得推广.

    作者:徐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辨证施护在术后长期卧床患者便秘预防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辨证施护在预防术后长期卧床患者便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术后卧床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辨证施护,比较两组便秘发生率及其程度之间的差异.结果:试验组便秘评分、预防术后便秘知识测试各项合格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辨证施护对提高术后长期卧床患者预防便秘的认知和行为有积极作用.

    作者:李瑞玉;温文俊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0例小儿病毒性脑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给予两组患儿理疗、脱水剂、激素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高压氧辅助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参考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0%,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与参考组无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高压氧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能够促进预后改善,减少术后后遗症及死亡率.

    作者:谭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颌下腺恶性肿瘤的MRI诊断

    目的:探讨颌下腺恶性肿瘤的核磁共振成像(MRI)特征,以期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的颌下腺恶性肿瘤的MRI表现.结果:病灶均为单发.病灶大径1.4~5.0 cm,平均为3.2 cm.本组7例病例6例MRI表现为T1WI等低信号,T2WI高信号,1例T1WI中等稍高信号,T2WI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均明显强化,5例信号均匀,2例信号不均匀.3例伴有淋巴结肿大.结论:颌下腺恶性肿瘤的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MRI对颌下腺恶性肿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张明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壳聚糖宫颈抗菌膜联合多西环素治疗非淋菌性宫颈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研究壳聚糖宫颈抗菌膜联合多西环素治疗非淋菌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非淋菌性宫颈炎患者,分析其中口服多西环素治疗后病原体转阴性,仍具有临床症状的持续性宫颈炎患者40例,均分为两组,甲组采用随访观察,10周后观察结果,乙组采用壳聚糖宫颈抗菌膜治疗,观察转归结果.结果:给予非淋菌性宫颈炎患者采用多西环素治疗后,治疗显著改善率为47.6%,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壳聚糖宫颈抗菌膜联合多西环素治疗非淋菌性宫颈炎,安全高效,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郑少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头孢呋辛钠联合清开灵治疗老年肺气肿合并感染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头孢呋辛钠联合清开灵治疗老年肺气肿合并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数字分配法将72例老年肺气肿合并感染患者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予以头孢呋辛钠,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清开灵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缓解率为97.2%,对照组缓解率为83.3%,组间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症状缓解及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采用头孢呋辛钠联合清开灵治疗老年肺气肿合并感染效果显著,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可作为治疗的理想药物.

    作者:范贵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高压氧联合常规药物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应用高压氧联合常规药物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收治123例急性CO中毒患者,以常规的药物治疗作为基础,对103例观察组患者实行早期高压氧干预治疗,另外2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延迟高压氧干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总有效率为98.06%;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总有效率为50%,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治疗急性CO中毒患者的过程中,应用高压氧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任列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隆突型皮肤纤维肉瘤的影像表现及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隆突型皮肤纤维肉瘤的影像学特点及临床价值.方法:收集11例隆突型皮肤纤维肉瘤分析其临床及影像学特点.结果:MRI表现为皮下脂肪内规则或不规则肿块,大部分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楚,T1WI呈低信号,与肌肉信号相当,T2WI呈较均匀稍高信号,注射Gd-DTPA增强扫描,呈明显均匀强化;CT表现稍低密度,较肌肉密度稍低,界限相对清楚,增强扫描明显强化.结论:隆突型皮肤纤维肉瘤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并具有一定临床价值,结合临床及影像特点可做出正确诊断.

    作者:王玉理;雷益;李顶夫;夏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风险控制管理

    目的:分析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风险的控制管理.方法:我院于2011年1月开始实施有效的感染控制风险管理,并与2010年1月-2011年1月之间的感染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实施前后新生儿感染情况,明确控制风险管理的重要性.结果:实施组新生儿感染率为6%;普通组新生儿感染率为19.4%;组间对比(P<0.05).结论:在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风险控制中,必须加强管理力度,采取科学完善的管理方法,以此降低新生儿病房感染发生率.

    作者:邱雪琴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2型糖尿病管理中家属参与健康教育的应用探析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管理中家属参与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管理的13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利用随机双盲法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6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教育,观察组予以家属参与健康教育,分析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自护能力行为高于对照组,糖代谢指标改善情况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管理中采用家属参与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自护行为,应用价值高,值得肯定.

    作者:覃品田;李凤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