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术治疗重症肺部感染的疗效观察

袁宝斌;王俊

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 吸痰, 重症肺部感染
摘要:目的:观察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对重症肺部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月治疗的40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在常规抗菌药物基础上,观察组利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治疗,而对照组利用传统吸痰方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临床效果、症状改善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0%,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体温恢复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血常规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缩短体温、症状、住院和血常规恢复时间.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治疗对重症肺部感染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可以大大缩短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住院时间,改善临床症状,提高肺部感染并发症的治愈率.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17例男性乳腺癌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男性乳腺癌(MBC)的临床特点、病理分类、诊治经验,以提高外科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2013年7月六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7例男MBC患者临床资料.结果:病变位于左侧7例,右侧10例,平均年龄62岁.17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15例行乳癌改良根治术,2例行乳腺癌标准根治术.术后出现5例并发症,其中局部皮瓣坏死4例,术后淋巴漏1例.术后病理浸润性导管癌15例,腺癌、导管内癌各1例.17例MBC患者中雌激素受体(ER)阳性率为70.58%(12/17),孕激素受体(PR)阳性率为64.7%(11/17).术后17例均行辅助化疗,5例行局部放疗,ER/PR(+)均行内分泌治疗,术后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82.3%.结论:MBC发病率低,多发生于老年人,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乳癌改良根治术是治疗MBC的主要手段,辅以化疗、放疗及内分泌的全身治疗是现阶段男性乳腺癌治疗的佳模式.

    作者:陈立权;丁士海;庞士勇;费维国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50例研究病例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其中治疗组应用抗感染、提高机体免疫力、脱水以及中药离子透入的中西医结合辅以关节松动术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照组应用传统牵引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愈63例、有效9例、无效3例,治愈率84%,有效率96%;对照组75例,治愈47例、有效15例、无效13例,治愈率63%,有效率83%,两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优于常规牵引疗法,具有见效快、安全可靠、治疗效果显著等优势.

    作者:练天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对胃肠手术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探析

    目的:分析研究快速康复护理理念在胃肠手术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2月进行胃肠手术的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采取快速康复护理,对其临床效果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观察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以及住院天数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相关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胃肠手术患者采取快速康复护理理念,可以使患者病情迅速恢复,住院天数明显缩短,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少.

    作者:彭联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抑郁焦虑心理的影响

    目的:分析研究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抑郁焦虑心理的影响,以期阐明其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自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6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均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加行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后的抑郁和焦虑评分进行评定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前后抑郁评分和焦虑评分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心理.

    作者:袁淑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急性眩晕多种治疗方法的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急性眩晕病例各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及安全性,筛选理想的治疗方案.方法:选择120例急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40例,其中A组: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氯化钠注射液静滴,B组:山莨菪碱注射液联合血塞通注射液静滴,C组阿魏酸钠注射液联合丹参注射液静滴.连续治疗3~5d,分析比较三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87.5%,B组为65.0%,C组为47.5%,三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A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A组银杏注射液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眩晕疗效显著,安全,副作用小,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兰迅;贾道全;钟山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早期功能练习配合高压氧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肢体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肢体偏瘫患者功能训练配合高压氧治疗对肢体改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肢体偏瘫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并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同时进行功能训练配合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能力状态及日常生活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显效11例,有效24例,无效5例,其总有效率为87.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例、18例、16例及60.0%,观察组疗效更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肢体偏瘫患者早期功能训练配合高压氧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各关节功能活动,提高预后生存质量,有效降低致残率.

    作者:林上清;谢春雷;李春霞;肖晓梅;陈兴连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痛泻要方及防风对肠上皮Caco-2细胞屏障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痛泻要方及防风对肠上皮Caco-2细胞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蛋白酶激活受体2(PAR-2)激动剂(胰蛋白酶)诱导Caco-2细胞建立肠上皮细胞屏障功能障碍模型,以跨膜电阻(TEER)和荧光黄透过率为指标,评价其屏障通透性.分别给予含痛泻要方原方、痛泻要方无防风方、防风的血清研究药物对Caco-2细胞屏障通透性的影响.结果:痛泻要方和防风均显著升高Caco-2细胞屏障的TEER值,降低细胞屏障荧光黄透过率(P<0.05),痛泻要方无防风方对上述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痛泻要方及防风对肠上皮Caco-2细胞屏障起保护作用.

    作者:谭许朋;韩宗余;温亚;刘德明;胡旭光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克拉霉素联合替硝唑治疗小儿胃炎临床体会

    目的:分析研究克拉霉素联合替硝唑治疗小儿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68例胃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基础性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阿莫西林和甲硝唑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克拉霉素联合替硝唑治疗.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幽门螺旋杆菌(HP)根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96.9%高于对照组患儿的60.6% (P< 0.05).结论:治疗胃炎患儿采取克拉霉素联合替硝唑,能够缩短疗程,提高HP清除率,提高治疗有效率.

    作者:向金元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单孔与双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分析比较单孔与双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1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双孔组和单孔组,每组65例;其中双孔组患者采用常规双孔引流术式治疗;单孔组患者采用改良单孔引流术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愈率,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单孔组和双孔组患者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患者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双孔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单孔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双孔组(P<0.05).结论:与双孔引流术相比,单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操作简便、术中创伤小,可加快疾病康复进程,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作者:刘渊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臂丛麻醉下手法松解配合推拿及功能锻炼治疗肩关节周围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臂丛麻醉下手法松解配合推拿及功能锻炼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就诊的肩关节周围炎患者120例,根据患者的治疗意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臂丛麻醉下手法松解配合推拿及功能锻炼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手法及功能锻炼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肩关节活动度评定(ROM)以及综合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VAS均明显下降,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ROM均有明显提高,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臂丛麻醉下手法松解配合推拿及功能锻炼治疗肩关节周围炎临床效果较好.

    作者:郑根贤;周忠良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鱼石酯软膏用于皮脂腺囊肿继发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鱼石酯软膏治疗皮脂腺囊肿继发感染的疗效,探讨皮脂腺囊肿继发感染的换药方法.方法:将40例皮脂腺囊肿继发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分别采用鱼石酯软膏外涂加3M敷料外贴换药的方法和遵医嘱口服抗菌药物加常规换药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5%,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脂腺囊肿继发感染采用鱼石酯软膏外敷加3M敷料外贴换药疗效显著.

    作者:许小芬;吴萍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纤维支气管镜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50例肺癌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按病情不同分为肺癌组和肺部良性病变组,均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并检测患者血清中的肿瘤标志物,观察并分析其临床检测结果.结果:肺癌组患者的糖类抗原、细胞角蛋白19片段21-1和癌胚抗原的阳性检出率分别是46.7%、55.6%和46.7%,明显高于肺部良性病变组的13.3%、15.6%和11.1%(P<0.05);肺癌组患者的纤维支气管镜诊断敏感度是55.6%,准确率为77.8%,特异度高达100%.纤维支气管镜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的敏感度为95.6%,准确率为91.1%,特异度高达88.9%,均明显高于单一检查方式(P<0.05).结论:使用纤维支气管镜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肺癌有较高诊断价值,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王彬阶;胡丽;陈丹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纤维支气管镜治疗急危重症合并严重肺部感染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治疗急危重症合并严重肺部感染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之间收治的100例急危重症合并严重肺部感染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基础抗感染治疗,实验组接受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急危重症合并严重肺部感染患者临床治疗方法,有助于患者病灶的缩小以及临床症状改善.

    作者:张爱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血脂与血凝检验项目与突发性耳聋发病之间的关系

    目的:探讨血脂、血凝检验项目与突发性耳聋(SSHL)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以70例无突发性耳聋的健康者为对照组和以70例突发性耳聋的患者为观察组,并以血脂水平和血凝检验项目为检测指标,比较两组研究对象治疗前后相应指标的参数和水平,综合评价血脂、血凝检验项目与突发性耳聋发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脂水平检测TC、TG和Lp (a)分别为(2.49±0.36)mmol/L、(5.44±1.12)mmol/L和(289.87±20.01)mg/L,均高于对照组,经比较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凝指标检测FIB、PLT分别为(3.55±0.13)g/L、(224.73±22.49)×109/L,经比较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结果提示TC、TG、FIB、PLT与SSHL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结论:SSHL患者的血脂水平发生显著变化和凝血功能明显出现障碍,其中TC、TG、FIB、PLT与SSHL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对进一步指导SSHL诊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临床意义.

    作者:镇红霞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血液病患者革兰阳性菌感染的临床特征以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血液病患者革兰阳性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其耐药特点,指导其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方法:选取收治的100例血液感染患者,观察并分析其临床体征、病原菌种类以及耐药特点等情况.结果:患者均出现发热现象,其中有32例患者伴有寒战,78例患者均出现身体局部(口腔、呼吸道、皮肤软组织等)明确的感染灶.病原菌的分布所占比例也具有差异性,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所占比例多,为50.41%,其次是链球菌为24.7%、金黄色葡萄球菌为12.88%、肠球菌为9.41%、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为2.6%.其中耐药性强的为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及肠球菌,葡萄球菌所占比例为68.9%;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耐药率比一般的甲氧西林敏感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要高.结论:革兰阳性菌的耐药性为严重,但是对一些药物仍有很高的敏感性,如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奎奴普汀等.

    作者:赖文鸿;杨烨;李海亮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肾癌的CT诊断及分期与病理诊断的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肾癌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诊断及分期与病理诊断对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30例肾癌患者,根据其CT诊断表现与手术病理诊断分期情况进行研究比较.结果:所有患者于临床术前进行CT检查,总体检查正确率在80%以上.结论:术前CT诊断对于临床观察病变大小与癌症分期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焦建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无张力补片修补法治疗疝气72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评价无张力片修补法治疗疝气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就诊的疝气患者71例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39例,采用无张力补片修补法治疗疝气,对照组32例,实施常规手术,对其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2.56%、21.87%,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并发症率分别为20.52%、25%,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无张力补片修补术治疗疝气与传统手术相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其术后复发率低、并发症少、适用于各类疝气患者手术治疗.

    作者:周克兵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浅谈现场流行病学在中国艾滋病预防控制中的意义

    从当前我国开展艾滋病(AIDS)防控工作的具体情况看,虽然近几年我国的AIDS治疗及预防技术获得了较大发展,但尚未建立控制AIDS扩散的有效防控机制.为了改变这一情况,笔者从创建疾病报告、建立监督站点、开展疾病调研三个方面提出了运用现场流行病监控模式开展AIDS防控工作的方法.希望通过本文能够增加疾病防控人员对AIDS控制工作的认识.

    作者:梁春荣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运用PDCA缩短门诊患者输液等候时间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质量管理循环体系(PDCA)法在缩短门诊患者输液等候时间的应用.方法:运用PDCA循环理论对门诊患者输液等候时间长的问题成立持续质量改进(CQI)小组分析问题的根本原因,制定改进方案并实施,检查执行计划的效果.结果:统计显示改进后的输液患者平均等候时间从15 mm缩短至7 min,较前缩短了8 min.结论:实施PDCA循环法能有效缩短患者的输液等候时间,显著减少了护患纠纷,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和护士工作效率.

    作者:刘敏;肖美萍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升降散联合西药治疗肺热病邪犯肺卫证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研究升降散联合西药治疗肺热病邪犯肺卫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12月收治间肺热病邪犯肺卫证的86例患者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采用西药治疗;试验组在西药基础上联合升降散治疗,疗程均为1周,观察记录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3.72%,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升降散联合西药治疗肺热病邪犯肺卫证具有良好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黄权;王俊峰 刊期: 2014年第10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