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姣松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吸入治疗成人哮喘的长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7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予布地奈德吸入治疗和地塞米松静滴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P<0.05).结论:吸入布地奈德治疗成人哮喘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孙青松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抚触疗法对早产儿胃肠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80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给予保暖、胃肠减压、对症处理等常规干预,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新生儿抚触疗法,对两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情况、胃肠功能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17.5%,对照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儿呕吐、腹胀、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另外,两组患儿胎便排净时间、吸允吞咽建立时间、插胃管时间及经口全肠道喂养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抚触能减少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尽快建立吸允吞咽功能,改善早产儿胃肠功能,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阚春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早期干预模式对高危儿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来院就诊的高危儿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采用常规儿童保健指导模式对对照组患儿实施干预;用早期综合干预模式对观察组患儿实施干预.结果:观察组患儿早期综合干预前后新生婴儿行为评定(NBNA)评分和Gesell量表评分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干预可以明显改善高危儿的临床预后.
作者:代惠英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一次性伽玛刀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2011年4月至2014年4月期间行一次性伽玛刀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患者35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在患者行一次性伽玛刀治疗同时采用耐心沟通,树立良好护患关系、重构认知和健康教育等方式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焦虑程度和抑郁程度在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接受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后,患者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平均得分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RSD)平均得分和心理护理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心理护理干预后患者的HAMA平均得分和HRSD平均得分接近中国常模水平.结论:耐心沟通,树立良好护患关系、重构认知和健康教育是对三叉神经痛行一次性伽玛刀治疗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的有效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抑郁和焦虑状况.
作者:张萍;乔玉宁;陈婷婷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50例肺癌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按病情不同分为肺癌组和肺部良性病变组,均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并检测患者血清中的肿瘤标志物,观察并分析其临床检测结果.结果:肺癌组患者的糖类抗原、细胞角蛋白19片段21-1和癌胚抗原的阳性检出率分别是46.7%、55.6%和46.7%,明显高于肺部良性病变组的13.3%、15.6%和11.1%(P<0.05);肺癌组患者的纤维支气管镜诊断敏感度是55.6%,准确率为77.8%,特异度高达100%.纤维支气管镜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的敏感度为95.6%,准确率为91.1%,特异度高达88.9%,均明显高于单一检查方式(P<0.05).结论:使用纤维支气管镜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肺癌有较高诊断价值,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王彬阶;胡丽;陈丹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关节镜治疗中老年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30例老年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关节镜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后期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3.33%,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6.67%,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视觉模糊评分法(VAS)评分都较术前有明显下降(P<0.05),但观察组术后12个月和术后24个月VAS评分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关节镜治疗中老年膝关节骨关节炎,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患者痛苦,保证患者后期生活质量.
作者:谭安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分析对肿瘤患者加强手术室护理干预的应激反应变化情况,以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和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2月接受治疗的肿瘤患者19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期间接受的不同护理措施,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98例,临床期间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98例,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加强手术室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及满意度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压和心率正常情况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焦虑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肿瘤患者的手术室综合护理可有效的降低患者的心理和生理应激反应,对于手术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唐海燕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总结男性乳腺癌(MBC)的临床特点、病理分类、诊治经验,以提高外科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2013年7月六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7例男MBC患者临床资料.结果:病变位于左侧7例,右侧10例,平均年龄62岁.17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15例行乳癌改良根治术,2例行乳腺癌标准根治术.术后出现5例并发症,其中局部皮瓣坏死4例,术后淋巴漏1例.术后病理浸润性导管癌15例,腺癌、导管内癌各1例.17例MBC患者中雌激素受体(ER)阳性率为70.58%(12/17),孕激素受体(PR)阳性率为64.7%(11/17).术后17例均行辅助化疗,5例行局部放疗,ER/PR(+)均行内分泌治疗,术后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82.3%.结论:MBC发病率低,多发生于老年人,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乳癌改良根治术是治疗MBC的主要手段,辅以化疗、放疗及内分泌的全身治疗是现阶段男性乳腺癌治疗的佳模式.
作者:陈立权;丁士海;庞士勇;费维国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不同防治方法对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足月出生的健康婴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单纯添加维生素D3组)和对照组(添加维生素D3和钙剂组),观察其生长发育情况、佝偻病患病情况以及6个月时血清25-羟维生素D及血钙水平.结果:两组婴儿在发育指标、佝偻病患病率、血清25-羟维生素D及血钙水平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足月出生的健康新生儿,在婴儿期只要保证摄入维生素D3 400 IU,即能达到预防佝偻病的目的,无需额外补充钙剂.
作者:孟晶;焦喜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负压引流技术在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26例不同软组织缺损应用负压引流技术治疗的资料,早期创面清创后置入负压封闭引流(VSD)敷料覆盖封闭持续负压引流,控制创面感染,对于深部软组织良好、表面肉芽组织新鲜的创面,行全厚或中厚游离植皮,对于有骨、肌腱外露的创面行皮瓣转移修复.结果:VSD临时覆盖时间为无菌创面5~10d,污染创面14~28 d,感染创面14~36 d;后期各种创面均可全部闭合.结论:采用负压引流技术治疗软组织缺损,有利于有效控制创面感染,促进创面愈合,为后期创面永久覆盖提供条件.
作者:黄绍东;陶海南;方钢;蒋守念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探讨剖腹产术后创口感染裂开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3年12月进行剖腹产术后创口感染裂开的56例,对其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之上加入茶油联合生姜填塞伤口,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56例剖腹产手术以后创口感染裂开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在(23.3±4.3)d.结论:剖腹产手术以后创口感染裂开采取茶油联合生姜治疗,可以使创口愈合时间明显缩短.
作者:邹冬兰;吴晓琴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质量管理循环体系(PDCA)法在缩短门诊患者输液等候时间的应用.方法:运用PDCA循环理论对门诊患者输液等候时间长的问题成立持续质量改进(CQI)小组分析问题的根本原因,制定改进方案并实施,检查执行计划的效果.结果:统计显示改进后的输液患者平均等候时间从15 mm缩短至7 min,较前缩短了8 min.结论:实施PDCA循环法能有效缩短患者的输液等候时间,显著减少了护患纠纷,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和护士工作效率.
作者:刘敏;肖美萍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比较二维、三维超声诊断子宫异常的不同,探讨三维超声诊断子宫异常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因为不孕、子宫异常出血等病症来院就诊的患者90例,先后进行二维、三维超声检查从观察检查时间、准确率、影像效果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三维超声波时间短、准确率高等优势明显,并且一次性检查能够同时观察三切面的影像.结论:三维超声波诊断子宫异常准确率高,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毛萍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分析盐酸氨溴索治疗老年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4月-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72例老年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治疗组用盐酸氨溴索治疗,对照组用16 mg盐酸溴已新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治疗组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治疗老年肺炎疗效明显,可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刘霜莉 刊期: 2014年第10期
随机选取2013年3月-2014年5月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18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记录一级基本资料,探讨对老年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施以临床护理干预的优势.研究发现,对社区老年患者进行一定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治疗效果,同时改善患者对自身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刘明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分析超低出生体重患儿(ELBWI)的临床护理体会,探讨护理质量对ELBWI存活率以及存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ELBWI的临床护理资料,将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ELBWI护理工作中.结果:25例ECBWI,其中15例住院平均50 d,病情稳定出院;住院≤3d者10例,死亡3例,7例因病情危重、预后差、经济负担等原因放弃治疗.结论:高质量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的提高ELBWI的存活率.
作者:郑秀莲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研究预混胰岛素类似物(诺和锐30R)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治疗效果.探索寻求一种对老年糖尿病初期患者有效、安全及依从性良好的胰岛素制剂,提高、改善目前2型糖尿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诊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诺和锐30R治疗组和诺和灵30R对照组.在治疗12周以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降血糖效果.结果:治疗组在空腹血糖、餐后血糖、晚22时血糖下降值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诺和锐30R治疗初诊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没有发生相应的低血糖等不良情况,疗效较好,且患者未出现抵抗状态,接受情况较好,低血糖反应比例较低.
作者:李军;许业柱;袁俊 刊期: 2014年第10期
从当前我国开展艾滋病(AIDS)防控工作的具体情况看,虽然近几年我国的AIDS治疗及预防技术获得了较大发展,但尚未建立控制AIDS扩散的有效防控机制.为了改变这一情况,笔者从创建疾病报告、建立监督站点、开展疾病调研三个方面提出了运用现场流行病监控模式开展AIDS防控工作的方法.希望通过本文能够增加疾病防控人员对AIDS控制工作的认识.
作者:梁春荣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治疗急危重症合并严重肺部感染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之间收治的100例急危重症合并严重肺部感染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基础抗感染治疗,实验组接受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急危重症合并严重肺部感染患者临床治疗方法,有助于患者病灶的缩小以及临床症状改善.
作者:张爱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评价应用康莱特注射液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56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静脉滴注200 mL康莱特注射液,1次/d,21 d为1个周期,两个周期后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有效率为62.18%,治疗进展时间平均为(2.34±0.78)月,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康莱特注射液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不良反应轻微.
作者:陈娇玲;杨钰贤;陈晨 刊期: 201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