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科临床教学中引入PBL教学方法的优势和不足

于淑红

关键词:PBL教学法, 妇产科, 临床教学
摘要:目的:分析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PBL)在妇产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并探讨其优势及不足.方法:选取我省的10所三甲以上医院的妇产科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将10所医院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医院的实习生在妇产科教学中应用常规的教学方法,实验组医院的实习生则选用PBL教学方法,经过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临床思维能力、沟通技能等,进而探讨PBL教学方法的优势及不足.结果:实验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及沟通技能等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教学方法在妇产科临床教学中应用时,可显著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及沟通技能等,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学生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高危儿纵向监测与早期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早期干预模式对高危儿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来院就诊的高危儿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采用常规儿童保健指导模式对对照组患儿实施干预;用早期综合干预模式对观察组患儿实施干预.结果:观察组患儿早期综合干预前后新生婴儿行为评定(NBNA)评分和Gesell量表评分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干预可以明显改善高危儿的临床预后.

    作者:代惠英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白癜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白癜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1例白癜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为40例,对组内患者施行传统的常规护理;试验组为41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其组内患者施行全面的、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干预前后采用WHO生活质量表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问卷,统计分析所有患者生活质量得分,从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和环境领域评定其得分情况,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经护理干预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平均总得分分别为107分、70分,试验组总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白殿风患者生活质量,安全可行.

    作者:谢丽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角色扮演法用于妇产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角色扮演法(PBL,也称作问题式学习)在妇产科临床教学中应用的意义.方法:将内蒙古民族大学护理专业的160名学生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学生在妇产科教学过程中应用常规教学方法,实验组学生则选用角色扮演法,经过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临床思维能力、综合能力等,进而探讨角色扮演法在妇产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经角色扮演法教学后的自主学习能力、临床思维能力、综合能力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角色扮演法在妇产科教学中应用可有效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因此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临床思维能力、综合能力等.

    作者:许永慧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两种防治方法对婴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防治方法对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足月出生的健康婴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单纯添加维生素D3组)和对照组(添加维生素D3和钙剂组),观察其生长发育情况、佝偻病患病情况以及6个月时血清25-羟维生素D及血钙水平.结果:两组婴儿在发育指标、佝偻病患病率、血清25-羟维生素D及血钙水平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足月出生的健康新生儿,在婴儿期只要保证摄入维生素D3 400 IU,即能达到预防佝偻病的目的,无需额外补充钙剂.

    作者:孟晶;焦喜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耳鼻喉外科术中应注意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相对来说,外科手术涉及的范围较广,且这类手术在生活中较为常见.但进行外科手术时,不同部位的护理要求也不一样.耳鼻喉这三个部位较为特殊,因此进行外科手术时要注意预防及处理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做好预防解决工作.

    作者:李付国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急性眩晕多种治疗方法的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急性眩晕病例各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及安全性,筛选理想的治疗方案.方法:选择120例急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40例,其中A组: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氯化钠注射液静滴,B组:山莨菪碱注射液联合血塞通注射液静滴,C组阿魏酸钠注射液联合丹参注射液静滴.连续治疗3~5d,分析比较三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87.5%,B组为65.0%,C组为47.5%,三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A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A组银杏注射液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眩晕疗效显著,安全,副作用小,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兰迅;贾道全;钟山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浅谈中药注射剂静脉输液的护理安全管理

    通过加强对中药注射剂输液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减少中药注射剂输液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通过成立静脉输液管理小组,制定中药制剂静脉输液安全管理规范,从查对环节、配药与配伍环节、操作环节、药品不良反应上报环节等方面做好中药注射剂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旨在通过护理安全管理措施使得中药注射剂输液更为规范、安全,减少输液不良反应的发生.由于中药注射剂输液在临床工作中存在一定安全风险,相关护理工作人员要尤其重视中药注射剂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问题.

    作者:林巧銮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创伤性迟发性脑出血治疗体会

    目的 分析创伤性迟发性脑出血(DPTH)的相关高危因素,总结其临床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167例脑出血患者,患者可分为DPTH组与非DPTH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出血部位以及出血量等.结果 DPTH患者中,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其发生率高于非DPTH组(P<0.05);DPTH组患者出血量高于非DPTH组(P<0.05).两组患者糖尿病发生率、高血脂发生率以及出血部位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PTH组共有患者24例,经手术治疗后均得到好转,无患者死亡.结论 高血压与出血量与DPTH的发生有关,而临床进行血肿清除及去骨瓣减压术,对本病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张景周;姚运喜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耳穴埋豆结合中药足浴治疗失眠症50例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应用耳穴埋豆法结合中药足浴治疗失眠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5月就诊的失眠症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5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中药足浴治疗,50例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耳穴埋豆法治疗,比较失眠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失眠症的治疗效果更佳,实验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为(5.62±2.15)分,失眠症治疗有效率为94.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32±2.45)分、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埋豆治疗失眠症,疗效确切,护士操作简单,患者依从性高.

    作者:刘利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鱼石酯软膏用于皮脂腺囊肿继发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鱼石酯软膏治疗皮脂腺囊肿继发感染的疗效,探讨皮脂腺囊肿继发感染的换药方法.方法:将40例皮脂腺囊肿继发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分别采用鱼石酯软膏外涂加3M敷料外贴换药的方法和遵医嘱口服抗菌药物加常规换药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5%,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脂腺囊肿继发感染采用鱼石酯软膏外敷加3M敷料外贴换药疗效显著.

    作者:许小芬;吴萍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50例研究病例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其中治疗组应用抗感染、提高机体免疫力、脱水以及中药离子透入的中西医结合辅以关节松动术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照组应用传统牵引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愈63例、有效9例、无效3例,治愈率84%,有效率96%;对照组75例,治愈47例、有效15例、无效13例,治愈率63%,有效率83%,两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优于常规牵引疗法,具有见效快、安全可靠、治疗效果显著等优势.

    作者:练天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研究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护理的效果及体会.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接收治疗的142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相对应的治疗以及精细护理,观察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儿全部痊愈,无患儿死亡.结论:小儿手足口病采取相对应的治疗以及精心的护理,对病情恢复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可使儿童健康生活质量得到保障.

    作者:李玲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腺苷脱氨酶、C反应蛋白及癌胚抗原在胸腔积液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分析腺苷脱氨酶(ADA)、C反应蛋白(CRP)、癌胚抗原(CEA)在胸腔积液诊断中的意义.方法:从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来院就诊的胸腔积液患者中选取108例,其中恶性20例,结核性58例,炎性30例.根据不同性质的胸腔积液对患者进行分组,即恶性组、结核组和炎性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比较ADA、CRP、CEA三个指标的水平.结果:ADA、CRP在恶性组中无明显变化,但在炎性组以及结核组中的水平升高较为明显,和恶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EA在结核组和炎性组中变化不明显,而在恶性组中水平明显升高,与结核组和炎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DA、CRP、CEA综合检测对于临床鉴别诊断胸腔积液意义重大,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纪小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临床护理路径用于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

    目的:针对糖尿病健康教育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回顾选取糖尿病患者70例,依照护理手段及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与否将所有病患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糖尿病患者给予常规健康教育方式,观察组患者则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健康教育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以及餐后血糖的控制情况显示,观察组均占据较大的优势;在健康教育各项能力患者的满意度中,观察组为94.29%,远高于对照组(54.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可提高患者控制预后疾病以及自我保健的意识,能够更好达到较佳的临床治疗效果,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于爱红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痛泻要方及防风对肠上皮Caco-2细胞屏障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痛泻要方及防风对肠上皮Caco-2细胞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蛋白酶激活受体2(PAR-2)激动剂(胰蛋白酶)诱导Caco-2细胞建立肠上皮细胞屏障功能障碍模型,以跨膜电阻(TEER)和荧光黄透过率为指标,评价其屏障通透性.分别给予含痛泻要方原方、痛泻要方无防风方、防风的血清研究药物对Caco-2细胞屏障通透性的影响.结果:痛泻要方和防风均显著升高Caco-2细胞屏障的TEER值,降低细胞屏障荧光黄透过率(P<0.05),痛泻要方无防风方对上述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痛泻要方及防风对肠上皮Caco-2细胞屏障起保护作用.

    作者:谭许朋;韩宗余;温亚;刘德明;胡旭光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宫腔粘连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收治的43例宫腔粘连并采用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均成功实施手术,无并发症发生,平均手术治疗时间为(30.1±13.2)min,术中出血量为(7.3±3.0)mL.随访10个月,治疗有效率为90.7%.结论:宫腔镜引导下采用电切术治疗宫腔粘连,安全可靠,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苏丽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支架置入术治疗颈内动脉狭窄12例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颈内动脉狭窄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来院就诊的12例颈内动脉狭窄患者,均经颈部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及全脑血管造影等确诊,所有患者均实施经股动脉采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进行治疗.结果:12例患者均置入颈动脉支架,手术均成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2%,颈动脉狭窄得到有效改善.结论: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其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疗效较好等特点,有望成为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佳治疗手段.

    作者:帅晖;田坤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收治的70例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35例进行临床研究,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3%,参考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卢少燕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血吸虫病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血吸虫病患者心理特点,并实施相应护理对策,旨在为血吸虫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提供科学根据.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血吸虫患者40例,分析其心理特点,并实施相应护理.结果:经过护理,患者抑郁和焦虑水平跟护理前对比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大多数血吸虫病患者存在心理焦躁、忧虑和紧张症状,根据其病情及心理特征,制定相应护理对策,有利于改善其心理状况.

    作者:刘娟娟;杨柳;刘红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头孢哌酮舒巴坦钠静滴结合雾化治疗老年COPD合并感染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研究头孢哌酮舒巴坦钠静滴结合雾化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014年接受治疗的86例老年COPD合并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单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静滴,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雾化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P<0.05);研究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和体温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老年COPD合并感染采取头孢哌酮舒巴坦钠静滴加雾化,能取得显著疗效.

    作者:程强 刊期: 2014年第10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