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丽梅
目的:观察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对重症肺部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月治疗的40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在常规抗菌药物基础上,观察组利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治疗,而对照组利用传统吸痰方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临床效果、症状改善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0%,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体温恢复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血常规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缩短体温、症状、住院和血常规恢复时间.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治疗对重症肺部感染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可以大大缩短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住院时间,改善临床症状,提高肺部感染并发症的治愈率.
作者:袁宝斌;王俊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主要慢性并发症,是导致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糖尿病患者中约有50%并发临床糖尿病肾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在治疗糖尿病肾病上有良好的疗效,不仅能减少糖尿病肾病尿蛋白,还可以减缓该疾病的进程,无禁忌证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应尽早使用ACEI类药物.
作者:周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心理健康咨询在截瘫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60例截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心理健康咨询.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心理健康状态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与护理前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截瘫患者护理中采用心理健康咨询,可明显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徐双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阶段式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辅助对症干预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患儿1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阶段式雾化吸入组,每组各8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包括吸氧、抗感染及营养支持等对症干预治疗措施;对照组患儿加用布地奈德常规雾化吸入治疗;阶段雾化吸入组患儿则加用布地奈德阶段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儿近期疗效、症状体征缓解及住院时间等.结果:阶段雾化吸入组患儿近期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阶段雾化吸入组患儿咳嗽、喉鸣及呼吸困难等症状体征缓解和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阶段式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辅助对症干预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加快康复进程,疗效优于常规雾化吸入.
作者:罗晓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治疗急危重症合并严重肺部感染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之间收治的100例急危重症合并严重肺部感染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基础抗感染治疗,实验组接受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急危重症合并严重肺部感染患者临床治疗方法,有助于患者病灶的缩小以及临床症状改善.
作者:张爱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分析研究血液病患者革兰阳性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其耐药特点,指导其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方法:选取收治的100例血液感染患者,观察并分析其临床体征、病原菌种类以及耐药特点等情况.结果:患者均出现发热现象,其中有32例患者伴有寒战,78例患者均出现身体局部(口腔、呼吸道、皮肤软组织等)明确的感染灶.病原菌的分布所占比例也具有差异性,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所占比例多,为50.41%,其次是链球菌为24.7%、金黄色葡萄球菌为12.88%、肠球菌为9.41%、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为2.6%.其中耐药性强的为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及肠球菌,葡萄球菌所占比例为68.9%;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耐药率比一般的甲氧西林敏感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要高.结论:革兰阳性菌的耐药性为严重,但是对一些药物仍有很高的敏感性,如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奎奴普汀等.
作者:赖文鸿;杨烨;李海亮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50例肺癌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按病情不同分为肺癌组和肺部良性病变组,均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并检测患者血清中的肿瘤标志物,观察并分析其临床检测结果.结果:肺癌组患者的糖类抗原、细胞角蛋白19片段21-1和癌胚抗原的阳性检出率分别是46.7%、55.6%和46.7%,明显高于肺部良性病变组的13.3%、15.6%和11.1%(P<0.05);肺癌组患者的纤维支气管镜诊断敏感度是55.6%,准确率为77.8%,特异度高达100%.纤维支气管镜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的敏感度为95.6%,准确率为91.1%,特异度高达88.9%,均明显高于单一检查方式(P<0.05).结论:使用纤维支气管镜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肺癌有较高诊断价值,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王彬阶;胡丽;陈丹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评价应用康莱特注射液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56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静脉滴注200 mL康莱特注射液,1次/d,21 d为1个周期,两个周期后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有效率为62.18%,治疗进展时间平均为(2.34±0.78)月,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康莱特注射液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不良反应轻微.
作者:陈娇玲;杨钰贤;陈晨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分析评价无张力片修补法治疗疝气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就诊的疝气患者71例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39例,采用无张力补片修补法治疗疝气,对照组32例,实施常规手术,对其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2.56%、21.87%,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并发症率分别为20.52%、25%,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无张力补片修补术治疗疝气与传统手术相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其术后复发率低、并发症少、适用于各类疝气患者手术治疗.
作者:周克兵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比较利用微波、药物以及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刀)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我院门诊收治的180例宫颈糜烂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微波治疗组、复方莪术油栓治疗组以及宫颈环形电切治疗组,每组60例,分别按照患者实际病情发展归为轻、中、重三种类别,每组中轻、中、重度均为20例.观察每组患者经治疗后的康复情况.结果:对于轻、中度宫颈糜烂患者,微波治疗、复方莪术油栓治疗以及LEEP刀手术治疗效果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重度宫颈糜烂患者,LEEP刀手术治疗效果要优于微波治疗以及复方莪术油栓治疗,经统计学分析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宫颈糜烂的治疗,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病情,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轻中度宫颈糜烂可选用物理微波或复方莪术油栓进行治疗;重度宫颈糜烂可选用LEEP刀进行治疗.
作者:陆英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的96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分别给予宫腔镜电切术和传统刮宫术治疗,观察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能够降低并发症,增强治疗效果,并减少创伤.
作者:钟三姣;郑铁柱 刊期: 2014年第10期
通过加强对中药注射剂输液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减少中药注射剂输液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通过成立静脉输液管理小组,制定中药制剂静脉输液安全管理规范,从查对环节、配药与配伍环节、操作环节、药品不良反应上报环节等方面做好中药注射剂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旨在通过护理安全管理措施使得中药注射剂输液更为规范、安全,减少输液不良反应的发生.由于中药注射剂输液在临床工作中存在一定安全风险,相关护理工作人员要尤其重视中药注射剂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问题.
作者:林巧銮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早期干预模式对高危儿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来院就诊的高危儿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采用常规儿童保健指导模式对对照组患儿实施干预;用早期综合干预模式对观察组患儿实施干预.结果:观察组患儿早期综合干预前后新生婴儿行为评定(NBNA)评分和Gesell量表评分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干预可以明显改善高危儿的临床预后.
作者:代惠英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合理的分娩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瘢痕子宫产妇中阴道分娩及再次剖宫产的母婴结局.结果:150例瘢痕子宫产妇中再次剖宫产112例,阴道试产38例,试产率25.3%,试产成功31例,成功率81.58%;两组分娩方式新生儿情况比较,Apgar评分无明显差异.产妇情况比较,再次剖宫产组分娩期并发症,出血量、产褥热、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等明显高于阴道分娩组(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并非是剖宫产绝对指征,阴道分娩与剖宫产相比利多弊少,只要严密观察产程,正确处理,阴道试产是安全可行的,同时也降低了剖宫产率,减少后期妇产科相关手术风险及并发症.
作者:罗艳琼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50例研究病例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其中治疗组应用抗感染、提高机体免疫力、脱水以及中药离子透入的中西医结合辅以关节松动术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照组应用传统牵引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愈63例、有效9例、无效3例,治愈率84%,有效率96%;对照组75例,治愈47例、有效15例、无效13例,治愈率63%,有效率83%,两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优于常规牵引疗法,具有见效快、安全可靠、治疗效果显著等优势.
作者:练天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分析角色扮演法(PBL,也称作问题式学习)在妇产科临床教学中应用的意义.方法:将内蒙古民族大学护理专业的160名学生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学生在妇产科教学过程中应用常规教学方法,实验组学生则选用角色扮演法,经过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临床思维能力、综合能力等,进而探讨角色扮演法在妇产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经角色扮演法教学后的自主学习能力、临床思维能力、综合能力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角色扮演法在妇产科教学中应用可有效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因此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临床思维能力、综合能力等.
作者:许永慧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绝经过渡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之间在始兴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绝经过渡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妇康片治疗,实验组接受米非司酮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非司酮是一种较为有效且安全的绝经过渡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治疗方法,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江小群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切开复位植骨术治疗胫骨平台塌陷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7例胫骨平台塌陷骨折患者,均采取切开复位植骨手术进行治疗,术后1年随访,评价其疗效.结果:术后,患者骨折端均愈合,愈合平均时间为(94.23±11.68)d.术后随访1年,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90.36±4.52)分,其中1例中(2.7%),3例良(8.1%),33例优(89.18%),并无创伤性关节炎、膝关节畸形以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出现.结论:切开复位植骨术治疗胫骨平台塌陷骨折效果明显,操作准确,能维持塌陷骨折复位稳定性.
作者:周传华;秦明富;赵彬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喉罩麻醉中应用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喉罩麻醉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靶控输注异丙酚喉罩麻醉,观察组应用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喉罩麻醉.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结果:对比喉罩置入前和置入后1 min以及停药时的指标变化情况,大部分指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喉罩麻醉过程中,应用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方式,具有较好效果.
作者:杨捷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创伤性迟发性脑出血(DPTH)的相关高危因素,总结其临床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167例脑出血患者,患者可分为DPTH组与非DPTH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出血部位以及出血量等.结果 DPTH患者中,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其发生率高于非DPTH组(P<0.05);DPTH组患者出血量高于非DPTH组(P<0.05).两组患者糖尿病发生率、高血脂发生率以及出血部位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PTH组共有患者24例,经手术治疗后均得到好转,无患者死亡.结论 高血压与出血量与DPTH的发生有关,而临床进行血肿清除及去骨瓣减压术,对本病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张景周;姚运喜 刊期: 201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