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弗它口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析

吴菲;陈光

关键词:阿弗它口炎, 中西医结合疗法, 辨证施治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阿弗它口炎的疗效.方法将门诊2001-2005年就诊的阿弗它口炎病人80例,随机分2组.对照组用抗生素、维生素等治疗.治疗组以中医辨证施治,中西药结合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5%,对照组有效率为7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阿弗它口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胆道外科疾病的治疗现状和问题

    胆道疾病外科治疗的久远,治疗方法不断完善,汉字技术不断革新,治疗水平不断提高,总体上说治疗效果日臻完善.

    作者:王成友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视网膜母细胞瘤摘除术后羟基磷灰石义眼座Ⅰ期植入临床观察

    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是婴幼儿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目前常用治疗方法为患眼眼球摘除术.羟基磷灰石(hydroxyopatite,HA)义眼座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对Rb患者眼球摘除术后是否植入HA义眼座,在临床上尚有争论.

    作者:仲路;周欣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采用单味中药浓缩颗粒加西药治疗乳腺增生120例

    2002年,我院采用单味中药浓缩颗粒加维生素治疗乳腺增生12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20例中,年龄小18岁,大50岁,其中男性4例,患病时间短7 d,长8年,1年以内者51例,1年以上者32例,3年以上者37例,本组病例均有乳房疼痛、乳腺肿块,其中单侧68例,双侧52例.临床主要表现为乳房疼痛、乳腺肿块,常伴有胸闷、心烦、急躁、易怒等症状,少数病人还可见乳头溢液,部分病人在来月经前症状加剧.

    作者:王旭英;王东禹;吴品林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超短波配合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超短波配合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5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超短波配合针灸治疗组(A组)63例,口服西比林组(B组)62例,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经过2个疗程治疗后,A组的疗效高于B组,A组治愈率(60.3%)也高于B组(37.1%),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经过6个月随访,A组复发率(8.1%)低于B组(22.4%),两组复发率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短波配合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均优于对照组,该方法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何爽;骆钧梵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骆继杰教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临床疑难杂症,骆继杰教授秉承<内经>思想,从调整机体阴阳平衡着手治疗,屡获验效.骆老认为本病证属本虚标实,本虚以气阴亏虚为主,标实以湿(热)、血瘀等为主.治疗则以益气养阴为主,兼以祛湿、化瘀,自拟益肾汤.临证根据病情变化随证加减.

    作者:廖欣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子宫内膜癌的MRI诊断

    目的评价MRI对子宫内膜癌的定性诊断及分期诊断价值.方法将14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癌的MRI和USG检查结果采用双盲法进行分析,计算各自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并进行比较.结果子宫内膜癌定性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MRI和USG分别为77.78%/66.67%、92.31%/82.35%和83.87%74.29%,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对子宫内膜癌分期的准确性MRI和USG为83.42%/72.35%,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MRI能多轴位、多序列清晰显示子宫内膜癌病灶及侵犯范围与途径,明显优于USG检查方法,MRI应成为子宫内膜癌术前常规的影像检查方法.

    作者:赵英华;彭述文;米霞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论缺血性中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目的介绍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病的体会.方法根据中风病的分期及病情的轻重缓急,在中西医理论的指导下,采用中西医结合、急救与康复结合、针药并用的方法进行治疗.病重者以西医治疗为主,生命体征平稳后尽早进行针灸、康复.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提高中风病的临床疗效,是医学发展的必然结果.结论中西结合是治疗中风病的重要手段.在临床实践中,应早期诊断、尽快治疗、尽早康复.并积极发挥中医优势.

    作者:赵杨;曹树平;沈卫平;姜宏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73例颅脑损伤病人的中西医结合观察与护理

    1临床资料患者73例,男52例,女21例;年龄15~68岁;车祸伤57例,坠落伤9例,其它伤7例.诊断分级:颅脑损伤第1级(轻型)单纯脑震荡,仅有头皮损伤,无颅骨骨折32例;第2级(中型)一般脑挫裂伤,或有颅骨骨折,或有蛛网膜下腔出血者27例;第3级(重型)广泛的脑挫裂伤,脑干损伤或颅内血肿14例.临床治愈恢复良好65例、残废4例、转院2例、死亡2例.无1例褥疮.

    作者:张柳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的体会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的需求越来越高,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制护理观念也随之转变成社会-心理-生理的整体护理.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是中医辨证施护与西医整体护理的有机结合,是在西医整体护理的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西医辨病提出护理问题,并对护理问题进行辨证分型,制定出护理计划,再组织实施和进行效果评价,并实行表格化管理[1].

    作者:陈桂华;刘惠茹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阿弗它口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阿弗它口炎的疗效.方法将门诊2001-2005年就诊的阿弗它口炎病人80例,随机分2组.对照组用抗生素、维生素等治疗.治疗组以中医辨证施治,中西药结合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5%,对照组有效率为7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阿弗它口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菲;陈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缺血再灌注对肾细胞氧化损伤与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观察缺血再灌注对肾细胞氧化损伤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二者在再灌注肾损伤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30只Wistar大鼠,分组建立急性缺血再灌注肾损伤模型,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肾细胞凋亡率,同时测定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缺血再灌注1 h、2h、24h肾细胞凋亡率分别为9.58%、9.79%和11.23%,与对照组(1.51%)相比差异显著(P<0.05);各实验组SOD活力水平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P<0.01),MDA生成高于对照组(P<0.05),GSH-Px在再灌注早期活力减弱,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晚期活力基本恢复;肾细胞凋亡率与SOD活力呈负相关,与MDA生成水平正相关.结论缺血再灌注可造成肾组织氧化损伤和细胞凋亡率增高,二者协同作用参与再灌注肾病理损伤机制并可能是肾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

    作者:吴长利;史明;张文岚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奚九一教授治疗脉管病经验撷菁

    导师奚九一教授从事脉管病临床及科研工作5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现就奚九一教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糖尿病足、深静脉血栓疾病的经验简要总结如下.

    作者:张磊;赵凯;奚九一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鞘内注射和电针对大鼠脊髓背角的影响研究进展

    本文作者从鞘内注射药物和电针对脊髓背角c-fos表达、NO、Fos蛋白、磷酸化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CREB)、P物质、NOS、γ-氨基丁酸转运体-1(GAT-1)、蛋白激酶C γ(PKC γ)、环氧合酶-2(COX-2)、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影响等8个方面进行评述,为痛觉调制和针刺镇痛原理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作者:张永臣;房繄恭;吴富东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MR成像技术在下腔静脉后输尿管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MR成像技术在下腔静脉后输尿管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病例,均采用磁共振尿路造影(MRU)、真稳态进动快速成像(True-FISP)以及三维增强磁共振尿路成像(3D-CE-MRU)序列扫描.结果3例病例均在术前获得明确的诊断,MRU、True-FISP可显示右肾盂肾盏扩张积水,输尿管上段扩张,排泄期追加对比剂后行3D-CE-MRU扫描,经MIP处理后可显示下腔静脉与其后方绕行的畸形输尿管解剖关系,并观察两者位置关系的变化.结论MRI成像技术能够为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作者:王蕾;雷益;夏军;冯伟;宋海岩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医药学领域常用外文数据库及其检索

    针对医药学领域常用的两种外文数据库的特点及检索方法进行探讨分析,旨在帮助医药学工作者正确、准确、快速、有效地利用外文数据库进行文献信息检索,得到满意的检索结果,获得有价值的文献信息.

    作者:李晓萍;李欣欣;邢宝山;姜官凤;李耀芳;吴正治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先天性食道闭锁8例分析

    目的探讨先天性食道闭锁早期诊断、治疗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近6年8例食道闭锁诊治经验和存活5例随访资料.结果出生2d之后才确诊本病者肺炎并发症占92%,食道上下端距离超过2 cm者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80%;术后肺炎加重和吻合口瘘等并发症是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早期诊断、术后ICU细心监护、及时防治并发症是先天性食道闭锁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王恩礼;吴文华;谭建中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运用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208例,并测量治疗前后IgG、IgA、IgM及关节症状变化情况.结果治愈率35.29%,总有效率95.19%,IgG、IgA、IgM治疗后明显下降,关节症状明显改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桂枝芍药知母汤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满意,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余阗;卿茂盛;林远方;余伟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在前列腺增生的应用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疗效不良的原因,进一步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采用尿动力学检查评估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A组)与对照组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B组)不同术式的并发症.结果两组术后尿动力学参数的比较P<0.01,A组术后继发排尿困难7例,1例压迫性尿失禁,不稳定膀胱改善18例(术前35例),无1例死亡.B组术后继发排尿困难4例,3例尿失禁,不稳定膀胱改善19例(术前26例),死亡2例,TURP组与开放手术组疗效不良原因及危险因素比较P<0.01.结论术后进行尿动力学检查可发现并发症原因,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TURP应作为BPH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

    作者:叶少波;史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深圳市206例小儿铁缺乏症的调查研究

    目的为了解深圳特区学龄儿铁缺乏症情况,找出此年龄段铁缺乏的发病率,为改善和根治我市小儿铁缺乏症,指导深圳市小儿合理营养,合理膳食,防治小儿缺铁性贫血找出可靠的根据.方法调查对象来自深圳市不同地点(福田和南山)小儿共206例,年龄在4岁~8岁之间.分别进行血清铁蛋白(SF),红细胞内锌原卟啉(ZPP),血红蛋白(Hb)含量的测定和血清铁(SI)的测定.结果血清铁蛋白异常的检出率为32.00%,血锌原卟啉异常的检出率为9.22%,血红蛋白异常的检出率为8.25%,血清铁异常的检出率为33.01%.结论铁缺乏在特区这种高收入高生活质量的地区的检出率和内地相比无明显差别,对于铁减少期和红细胞生成缺铁期应给予高度地重视,应在贫血发生前根据各个年龄组给予补充铁剂,以保证儿童和学龄儿童健康的体魄和高智商的学习效果.

    作者:常立春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人紫癜性肾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小蓟饮子加减结合西药治疗成人紫癜性肾炎(HS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紫癜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对照组27例.治疗组采用小蓟饮子加减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疗程共8周.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率70.6%;对照组临床治愈率40.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有必要进一步进行研究并推广.

    作者:陈红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