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彦新;刘荣
目的:探讨姜黄素预处理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姜黄素低剂量组(C50组)及姜黄素高剂量组(C200组),每组12只.C50组和C200组分别于麻醉前2h腹腔一次性注射姜黄素50 mg/kg和200 mg/kg,行夹闭左肺门60 min再灌注180 min.S组于麻醉前2h腹腔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开胸后左肺门不进行夹闭,旷置240 min.IR组于麻醉前2h腹腔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左肺门夹闭,左肺不张60 min再灌注180 min.于缺血前、再灌注60、120、180 min时采集右颈动脉血行血气分析,并计算呼吸指数(RI).再灌注末处死动物,取肺组织,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并行肺损伤评分,测定肺湿干重比(W/D),检测超氧化物歧化物(SOD)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与缺血前比较,IR组再灌注各时间点RI值显著升高(P<0.05).与S组比较,IR组再灌注各时间点RI值显著升高,MDA含量、W/D和肺损伤评分升高,SOD活性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R组比较,C50组和C200组再灌注各时间点RI值显著降低,MDA含量、W/D和肺损伤评分降低,SOD活性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50组比较,C200组再灌注各时间点RI值显著降低,MDA含量、W/D和肺损伤评分降低,SOD活性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姜黄素预处理可减轻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且呈剂量依赖性,其机制可能与姜黄素减轻肺水肿,减少氧化产物的生成和增强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有关.
作者:吴建魏;刘洁;谭利斌;李向宇;叶飞;何强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自血穴位注射疗法结合中药汤剂内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风寒湿痹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风寒湿痹型)患者随机平分为2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中药养血通痹汤内服治疗,治疗组采用自血穴位注射疗法结合中药养血通痹汤水煎内服.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及实验室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2组临床疗效比较,总有效率治疗组91.67%,对照组79.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时,2组总体症状、体征积分、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较治疗前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P<0.05).且治疗结束时,2组总体症状、体征积分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组疗法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总有效率相当;治疗结束时治疗组总体症状、体征积分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2组治疗均可有效降低ESR、CRP数值.
作者:胡莎;李金香;旷惠桃;章薇;黄洁;陈成;石文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膜性肾病是肾病综合征常见病理类型之一,约占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20% ~ 35%[1],该病大部分起病隐匿,病程缓慢,伴有渐进性肾功能损伤,终末常发展为肾衰竭,甚至危及生命[2].膜性肾病的病理机制复杂,治疗颇为棘手,目前西医尚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程锦国,温州中医院主任中医师,从事肾病临床工作30余年,获得浙江省杏林之星、温州市十大名中医等多项殊荣,对膜性肾病的治疗有着独到的见解.笔者曾师从程主任,侍诊案侧,耳濡目染,有所体会,兹将程主任诊治膜性肾病的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武亚丹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周易象数切脉疗法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脾、胃经五输穴皮温及胃促生长素(Ghrelin)的影响.方法:将16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80例,治疗组行周易象数切脉疗法治疗,对照组服用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治疗,检测2组治疗前、治疗第7天、第14天、第21天脾、胃经五输穴的皮温与血清Ghrelin含量,并探讨二者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前,2组脾、胃经五输穴皮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4天,治疗组隐白、阴陵泉皮温均高于治疗前,且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21天,治疗组脾、胃经五输穴皮温均较治疗前升高,对照组脾、胃经五输穴皮温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脾、胃经五输穴皮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Ghrelin含量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同一时间点Ghrelin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hrelin含量与脾、胃经五输穴皮温升高呈正相关(P=0.003).结论:周易象数切脉疗法通过调节脾、胃经气的失衡,提高脾、胃经五输穴皮温,达到改善脾胃功能的目的,其机制可能与血清Ghrelin含量升高有关.
作者:谢胜;侯秋科;周晓玲;朱良初;赵正孝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中医整体观念强调自然环境对机体的不可分性,与表观遗传受环境影响有着高度相似.笔者从中药有效成分、中药复方、针灸等对表观遗传的影响,以及中医药对类风湿关节炎表观遗传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
作者:刘敏;刘喜德;王安琪;贺利勤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绝经期关节炎的中医辨证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等数据库,收集中医辨证论治绝经期关节炎的相关文献,提取症状、处方信息构建绝经期关节炎医案数据库,采用频数分析、隐结构模型、频繁项集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绝经期关节炎的辨证用药规律.结果:共纳入医案604则,得出医案中高频症状16项,建立绝经期关节炎证候隐结构模型;统计出高频处方、治法与药物,挖掘症状-药味、药味组合频繁项集各8项.结论:中医治疗绝经期关节炎多以补益气血肝肾、散寒除湿为法,常用处方以补中桂枝汤、二仙汤、红花桃仁煎为主,其相关规律可为临床治疗绝经期关节炎提供参考.
作者:黄彦新;刘荣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中医方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文献,研究其用药特色和组方规律.方法:检索1977-2016年中国知网数据库,筛选、收集整理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有效的文献,摘录中药复方212首建立数据库,以IBM SPSS Modeler软件基于关联规则,通过Apriori算法,分析212首方剂中药和药类、药物归经的使用频次及用药规律.结果:处方中药使用频次排在前5位的依次是丹参(80次,41.9%)、赤芍(78次,40.8%)、王不留行(70次,36.6%)、败酱草(67次,35.1%)、车前子(66次,34.6%);排名前5位的高频药物类型依次为清热药(515次,25.28%)、活血化瘀药(511次,25.09%)、利水渗湿药(357次,17.53%)、补虚药(301次,14.78%)、理气药(130次,6.38%);排名前3位的高频药物归经类型依次为肝经(1275次,23.80%)、胃经(704次,13.14%)、肾经(638次,11.91%).在关联规则中,符合支持小置信度(10%)和支持度(75%)的3味药、4味药关联规则分别为13条、4条,清热药、利水渗湿药、活血化瘀药、补虚药是以上规则常见药物组合.结论: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主,益肾通络为辅.
作者:孟明洋;梁卓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仙方活命饮是中医外科名方,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活血止痛等作用,原方用于治疗阳证痈疡初起.笔者综述了近年来仙方活命饮在内外妇儿科、骨科中的临床应用概况,认为各种炎症性疾病的急、慢性期多可应用仙方活命饮治疗,并指出仙方活命饮或可用于改善射频消融术后的不良反应.
作者:胡科科;黄挺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张永华教授系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院长,第一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浙江省名中医、主任中医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近30年,对失眠、抑郁、焦虑、躁狂及双向情感障碍等情志病的诊治颇有心得.失眠,中医学称之为不寐、目不瞑、不得卧等,长期失眠常常伴有抑郁情绪,现代医学把符合失眠障碍诊断,并且抑郁相关量表评估提示有抑郁表现但尚不符合抑郁症诊断标准的称之为抑郁性失眠.张教授治疗抑郁性失眠从肝着手,同时兼顾它脏,运用柴胡类方,随症加减,或以疏肝清肝、或以养肝柔肝、或以平肝息肝为基本法,使肝气调达,阴阳调和,情志舒畅,神宁寐安.
作者:陶晓郧;王婷婷;陈佳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揿针联合黄连阿胶汤治疗肾虚肝郁型围绝经期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肾虚肝郁型围绝经期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中药组和西药组,每组40例.针药组采用揿针联合黄连阿胶汤治疗,中药组采用黄连阿胶汤治疗,西药组予艾司唑仑片治疗.评估3组治疗效果,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失眠严重指数量表(ISI)评分的变化,记录中医症状的发生率.结果:针药组总有效率90.0%,中药组总有效率67.5%,西药组总有效率82.5%.针药组的总有效率高于中药组(P<0.05);针药组的总有效率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入睡困难、睡眠维持困难、早醒指数评分及ISI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针药组ISI总分治疗前后差值均高于中药组和西药组(P<0.01),西药组ISI总分治疗前后差值与中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药组入睡困难和睡眠维持困难评分治疗前后差值均高于西药组和中药组(P< 0.01),西药组2项评分治疗前后差值均高于中药组(P<0.05);针药组早醒指数评分治疗前后差值高于中药组(P<0.05),西药组早醒指数评分治疗前后差值与针刺组和中药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针药组及中药组情绪抑郁、善太息、潮热汗出、急躁易怒、五心烦热发生率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均低于西药组(P<0.05);针药组情绪抑郁、急躁易怒发生率低于中药组(P<0.05).结论:揿针联合黄连阿胶汤治疗肾虚肝郁型围绝经期失眠症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作者:陈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阳痿属于男性性功能障碍中的一种,指成年男子性交时,由于阴茎痿软不举,或举而不坚,或坚而不久,无法进行正常性生活的病证.据流行病学调查,全世界40~70岁的男性约有52%的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勃起功能障碍.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2025年前后全世界约有3亿男性将患有勃起功能障碍[1].因此,解决这一常见的难题,必将造福广大的家庭.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朱玉忠主任医师从事中医妇科、男科临床实践的近50载中,遵循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博览古籍,汲取精髓,其对于阳痿的辨治,将启阳娱心法运用其中,疗效甚佳.笔者就阳痿的溯源、病因、病机及相关治法做一介绍,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思路.
作者:陈云芝;朱玉忠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决明子中红镰霉素龙胆二糖苷、决明子苷C及橙黄决明素-6-O-β-D-葡萄糖苷3种有效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Zorbax Eclipse XDB-C18色谱柱,柱温30℃,以乙腈和四氢呋喃混合溶液(A)-1%冰醋酸(B)(A∶B=30∶70)为流动相等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8 nm.结果:3种有效成分得到了基线分离.红镰霉素龙胆二糖苷、决明子苷C及橙黄决明素-6-0-β-D-葡萄糖苷分别在0.136 4~1.091μg、0.117 9~0.943 μg、0.126 3~1.010μg与相应的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分别为Y=3.78×106X-143 929、Y=2.67× 106X-78 435、Y=3.15×106X-108 435;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53%、98.95%、102.30%.对不同产地决明子药材进行测定,结果显示3种有效成分的含量差异较大.结论:经过方法学验证,本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以为决明子药材评价与质量控制提供有效参考.
作者:张梅;冯良;潘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复合全身麻醉对开颅血肿清除术老年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及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纳入研究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2组均静注等剂量长托宁、咪达唑仑、丙泊酚、芬太尼、顺-阿曲库铵行麻醉诱导,维持术中脑电双频指数(BIS) 40~60.观察组于麻醉前选择双侧足三里、梁丘穴先行经皮穴位电刺激.比较2组诱导前、诱导5 min、切皮时、切皮1h、手术结束即刻、手术结束30 min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水平;并于围术期不同时刻抽取静脉血测定自然杀伤(NK)细胞、CD4+、CD8+及CD4+/CD8+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同组诱导前比较,观察组切皮时HR升高,对照组诱导5 min、切皮时MAP、HR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诱导5 min、切皮时MAP、HR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组诱导前比较,2组切皮1h、手术结束30 min时NK、CD4+、CD4+/CD8+水平降低,CD8+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切皮1h、手术结束30 min时NK、CD4+、CD4+/CD8+水平升高,CD8+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复合全身麻醉行开颅血肿清除术老年患者围术期的血流动力学稳定,且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临床应用安全.
作者:雷好连;马玉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断指再植术后大黄敷脐对再植成活率及血清内皮素(ET)的影响.方法:将断指再植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24指)及治疗组(20例,26指).对照组采取常规处理;治疗组在常规处理方案的基础上术后4h用大黄敷脐.比较2组排便情况、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及断指再植术后再植成活率.检测2组血清ET水平.结果:治疗组成活率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术后48 h及术后96 h排便次数、矢气次数多于对照组,VAS评分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96 h及术后1周,治疗组血清中ET水平少于对照组同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断指再植术后大黄敷脐可较好防止便秘,减缓疼痛,提高再植成活率,其能降低血清ET水平可能与其疗效有关.
作者:林叶艳;杨东靕;李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三叉神经痛在西医是指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短暂剧烈的疼痛,而不伴有神经功能的缺损[1].疼痛多为刀割样、撕裂样、电击样,持续数秒到数分钟不等,口唇、鼻翼、额部等伴有扳机点,病程呈周期性,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三叉神经痛2种.西医对其发病机理研究尚不透彻,所以治疗也无特异性的方法.继发性三叉神经痛以治疗原发病为主,原发性以止痛为主,还可以采取神经阻滞法或手术疗法.三叉神经痛为西医病名,在中医学中属头痛、齿槽风、面痛、面游风的范畴.
作者:张文倩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小儿脾虚气弱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9例脾虚气弱型便秘患儿随机分为埋线组35例和西药组34例.埋线组采用简易穴位埋线疗法进行治疗,每20天埋线1次,共治疗2次.对照组采用乳果糖口服液治疗,口服40天.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记录患儿首次排便时间和每周排便次数.结果:埋线组治疗总有效率85.71%,西药组治疗总有效率73.5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埋线组首次排便时间短于西药组,每周排便次数多于西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治疗小儿脾虚气弱型便秘疗效显著,治疗效果优于乳果糖口服液.
作者:葛国岚;金玉晶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雷火灸联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局部外涂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局部外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结合雷火灸治疗.2组疗程均为14天.结果:治疗后,2组主观症状及睑缘评分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主观症状及睑缘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泪膜破裂时间增加,睑板缘分泌物性状评分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泪膜破裂时间高于对照组,睑板缘分泌物性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火灸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局部外涂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临床疗效明显,值得临床运用.
作者:钱丽君;朱苏宁;张玉婷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总结尤在泾使用六味地黄丸的用药特点与临床应用经验.方法:以《评校柳选四家医案(柳宝诒)》为底本,选取尤在泾使用六味丸及六味丸加减的19则验案进行整理统计,分析六味丸使用的门类、六味丸药物及药对使用情况.结果:尤在泾运用六味丸多用于咳喘、遗精以及内伤杂病,常在临证中加五味子、牛膝、肉桂、天冬等药物,常以五味子和肉桂、枸杞子和天冬作为加减药对.结论:尤在泾以治病必求于本为旨,应用六味丸时重视先天之肾,以求水火共济,阴阳协调.
作者:楼毅杰;沈跃明;马睿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西医治疗急性白血病(AL)的主要方法,但由此可带来诸多不良反应.中医药协同治疗AL具有明显的增效减毒效果.笔者就中医专药专方治疗AL进行文献分析,为进一步优化中西医结合治疗AL提供参考.
作者:俞方泉;庄海峰;罗秀素;高瑞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清肺合剂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免疫功能的的影响.方法:纳入8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剂量化疗,观察组在化疗基础上予清肺合剂连续治疗8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自然杀伤细胞(NK)、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等指标的变化,采用CT评价实体肿瘤大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实体瘤疗效总有效率为68.29%,高于对照组的43.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CD8+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其他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NK、CD3+、CD4+和CD4+/CD8+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并高于对照组(P<0.05),CD8+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并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gG、IgA、IgM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并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化疗的同时采用清肺合剂治疗晚期热毒炽盛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王丽丽;石磊;钱祥;李召东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