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皮穴位电刺激复合全身麻醉对开颅血肿清除术老年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及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雷好连;马玉清

关键词:经皮穴位电刺激, 全身麻醉, 开颅血肿清除术, 老年, 血流动力学, 心率, 免疫功能
摘要: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复合全身麻醉对开颅血肿清除术老年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及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纳入研究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2组均静注等剂量长托宁、咪达唑仑、丙泊酚、芬太尼、顺-阿曲库铵行麻醉诱导,维持术中脑电双频指数(BIS) 40~60.观察组于麻醉前选择双侧足三里、梁丘穴先行经皮穴位电刺激.比较2组诱导前、诱导5 min、切皮时、切皮1h、手术结束即刻、手术结束30 min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水平;并于围术期不同时刻抽取静脉血测定自然杀伤(NK)细胞、CD4+、CD8+及CD4+/CD8+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同组诱导前比较,观察组切皮时HR升高,对照组诱导5 min、切皮时MAP、HR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诱导5 min、切皮时MAP、HR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组诱导前比较,2组切皮1h、手术结束30 min时NK、CD4+、CD4+/CD8+水平降低,CD8+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切皮1h、手术结束30 min时NK、CD4+、CD4+/CD8+水平升高,CD8+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复合全身麻醉行开颅血肿清除术老年患者围术期的血流动力学稳定,且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临床应用安全.
新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尘肺病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情况研究

    目的:分析尘肺病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规律,分析其与一般人群中医体质分布规律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采用“中医体质量表”对山东省内3家医院的尘肺病患者进行中医体质类型的调查,并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尘肺病患者(病例组)中医体质类型与一般人群(对照组)的差异.结果:病例组中构成比高的前3种体质依次为气虚质、阳虚质和气郁质,构成比低的3种体质依次为血瘀质、平和质和湿热质.对照组中构成比高的前3种体质依次为平和质、气虚质、湿热质,构成比低的3种体质依次是特禀质、血瘀质和气郁质.从个别体质上看,病例组与对照组分布差异较大的体质有气虚质(病例组高于对照组)、平和质(对照组高于病例组)、阳虚质(病例组高于对照组)和湿热质(对照组高于病例组).病例组与对照组中医体质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气虚质和阳虚质可能是尘肺病患者的主要体质.因兼见气郁、阴虚、痰湿等体质,故治疗尘肺病应以补气温阳、疏肝理气、养阴生津、化痰祛湿为主.

    作者:马艳红;魏佳特;崔萍;谷晓新;宿文革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排石汤联合西药治疗肾结石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排石汤联合西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0例肾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排石汤内服.评估2组治疗效果,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肌酐及尿素氮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血肌酐及尿素氮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肌酐及尿素氮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肌酐及尿素氮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6.4%和90.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排石汤联合西药治疗肾结石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李明林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揿针联合黄连阿胶汤治疗肾虚肝郁型围绝经期失眠症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揿针联合黄连阿胶汤治疗肾虚肝郁型围绝经期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肾虚肝郁型围绝经期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中药组和西药组,每组40例.针药组采用揿针联合黄连阿胶汤治疗,中药组采用黄连阿胶汤治疗,西药组予艾司唑仑片治疗.评估3组治疗效果,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失眠严重指数量表(ISI)评分的变化,记录中医症状的发生率.结果:针药组总有效率90.0%,中药组总有效率67.5%,西药组总有效率82.5%.针药组的总有效率高于中药组(P<0.05);针药组的总有效率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入睡困难、睡眠维持困难、早醒指数评分及ISI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针药组ISI总分治疗前后差值均高于中药组和西药组(P<0.01),西药组ISI总分治疗前后差值与中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药组入睡困难和睡眠维持困难评分治疗前后差值均高于西药组和中药组(P< 0.01),西药组2项评分治疗前后差值均高于中药组(P<0.05);针药组早醒指数评分治疗前后差值高于中药组(P<0.05),西药组早醒指数评分治疗前后差值与针刺组和中药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针药组及中药组情绪抑郁、善太息、潮热汗出、急躁易怒、五心烦热发生率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均低于西药组(P<0.05);针药组情绪抑郁、急躁易怒发生率低于中药组(P<0.05).结论:揿针联合黄连阿胶汤治疗肾虚肝郁型围绝经期失眠症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作者:陈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穴位埋线治疗小儿脾虚气弱型便秘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小儿脾虚气弱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9例脾虚气弱型便秘患儿随机分为埋线组35例和西药组34例.埋线组采用简易穴位埋线疗法进行治疗,每20天埋线1次,共治疗2次.对照组采用乳果糖口服液治疗,口服40天.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记录患儿首次排便时间和每周排便次数.结果:埋线组治疗总有效率85.71%,西药组治疗总有效率73.5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埋线组首次排便时间短于西药组,每周排便次数多于西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治疗小儿脾虚气弱型便秘疗效显著,治疗效果优于乳果糖口服液.

    作者:葛国岚;金玉晶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安神定志方联合西药治疗高血压病伴原发性失眠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安神定志方联合西药治疗高血压病伴原发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高血压病伴原发性失眠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降压药治疗,观察组在降压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安神定志方治疗,2组疗程均为1月.疗程结束后对2组的睡眠改善情况进行评价,并观察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评分、血压、心肌功能指标[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 (cTnT)、心室直径变化速率(dD/dt)]的变化,统计2组治疗结束后3月的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睡眠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2组PSQI评分、收缩压、舒张压、cTnT和dD/dt均较治疗前下降(P< 0.05,P< 0.01),观察组PSQI评分、收缩压、舒张压、cTnT和dD/dt均低于对照组(P< 0.05,P<0.01).治疗后3月,观察组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安神定志方联合西药治疗高血压病伴原发性失眠患者有助于改善睡眠、控制血压,改善心肌功能,降低治疗后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作者:张佳凤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痰热蕴肺证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痰热蕴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成人CAP痰热蕴肺证患者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观察2组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百分比(GR)、白细胞计数(WBC)及免疫球蛋白(IgG、IgA、IgM)、CD4+/CD8+的变化,记录主要症状的改善时间,对比2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2组CRP、GR、WB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以上3项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IgG、IgA、IgM水平及CD4+/CD8+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均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对照组IgM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4.55%,对照组总有效率78.1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咳嗽、咯痰、发热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成人CAP痰热蕴肺证,能降低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改善临床症状,增强免疫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戴乐凤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维生素D辅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维生素D辅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高血压药物及维生素D进行治疗,观察组加用参松养心胶囊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症状疗效,观察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3含量的变化及用药安全性等.结果:治疗后,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对照组76.8%,观察组94.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头痛、眩晕、失眠、四肢无力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较明显的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维生素D辅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可有效控制血压,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好.

    作者:诸帆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从湿阻气机论治慢性肾脏病

    湿有表里之分,一般而言,以病因而分,六淫中之湿邪而致病者,称为外湿;因脏腑功能失调,水湿停聚而致病者,称内湿.诊治“湿”在肾系疾病中有着重要意义.张史昭教授为浙江省中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从事中西医结合教学、科研和临床30余年.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笔者临床强调湿邪在慢性肾脏病进展过程中的作用,而对于湿邪的治疗尤其重视对气机的宣畅.现就从湿阻气机论治慢性肾脏病作一探讨.

    作者:马铖;张史昭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从郁毒虚论治狼疮性肝损伤

    狼疮性肝损伤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程中常见的并发症,起病隐匿,部分患者仅表现为检验学指标的异常,在临床中未受到足够重视.笔者从中医理论出发,对狼疮性肝损伤的病因病机及诊治思路进行探讨,认为该病以虚为本,以郁为标,气血失和,瘀毒内结,虚实夹杂,交织成疾.治疗应标本兼治,以扶正祛邪为纲,以疏肝调气为要,施以解毒、祛瘀、滋阴之法.随着中医药的干预,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肝损伤有望提高其临床疗效.

    作者:刘秋萍;李倩倩;张丹丹;李海昌;温成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加味升阳汤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观察及其对胃肠道的影响

    目的:观察加味升阳汤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效果及其对胃肠道的影响.方法:将12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2例,对照组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加味升阳汤治疗,均治疗4周观察疗效,比较2组临床疗效、RA症状改善及胃肠反应情况.结果:2组临床疗效比较,总有效率观察组87.10%,对照组70.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各项关节症状关节疼痛、肿胀数、晨僵时间、压痛数症状变化情况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不良反应率观察组1.61%,低于对照组16.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在西药治疗基础上服用加味升阳汤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风湿病各类症状,且不伤及胃肠道,安全有效.

    作者:周明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汤宗明辨治消渴病慢性并发症经验介绍

    汤宗明先生系遵义市中医院主任医师,2009年获评贵州省首届省级名中医,临证半个世纪,对内科之代谢病、心脑病、脾胃病、肾病等独具匠心,疗效确切.消渴病慢性并发症是消渴病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是消渴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汤主任认为,该病可统属于中医消渴范畴,但由于其临床变证百出,多并发胸痹、心悸、水肿、中风、暴盲、视瞻、耳聋、脱疽、肢体麻木等[1],临证当须审证求因,宗于消渴而不能泥于消渴,临证时必须紧扣扶正与祛邪的根本大法,扶正当调补脾肾、益气滋阴为主,祛邪当活血化瘀、化痰祛浊为重.笔者有幸侍诊左右,对其学术思想有所体悟,现就汤主任辨治消渴病慢性并发症之临证经验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作者:严兴茂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不同频次驳骨油纱外敷治疗Colles骨折肿胀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驳骨油纱外敷消除Colles骨折肿胀的佳使用频次.方法:选取Colles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2组均使用手法复位夹板固定加驳骨油纱外敷治疗,实验1组每2天加入驳骨油并每周更换1次驳骨油纱;实验2组每周更换1次驳骨油纱,期间不加入驳骨油.2组均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2周以及治疗4周测量健侧及患侧手掌周径并记录健患侧周径差值.结果:所有病例均在6~8周内达到骨折临床愈合标准.治疗前,2组手掌周径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多个观察时点周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各观察时点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2组手掌周径差均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而变小,且实验l组优于实验2组.结论:使用夹板内固定配合驳骨油纱外敷治疗Colles骨折时,每2天滴入1次驳骨油,会比每周更换1次驳骨油纱期间不滴入驳骨油消肿效果更为明显.

    作者:张迪晖;林韵颖;陈光熙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自血穴位注射疗法结合中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自血穴位注射疗法结合中药汤剂内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风寒湿痹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风寒湿痹型)患者随机平分为2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中药养血通痹汤内服治疗,治疗组采用自血穴位注射疗法结合中药养血通痹汤水煎内服.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及实验室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2组临床疗效比较,总有效率治疗组91.67%,对照组79.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时,2组总体症状、体征积分、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较治疗前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P<0.05).且治疗结束时,2组总体症状、体征积分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组疗法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总有效率相当;治疗结束时治疗组总体症状、体征积分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2组治疗均可有效降低ESR、CRP数值.

    作者:胡莎;李金香;旷惠桃;章薇;黄洁;陈成;石文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通利二便法联合西药治疗小龙虾致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医案1则

    2016年8月17日,本院急诊科接诊1名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患者.患者病发前曾食用小龙虾,排除创伤、饮酒、药物、感染、过量运动、代谢异常、遗传性疾病等诱因后,临床诊断为小龙虾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本例小龙虾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患者采用通利二便法结合西药治疗,效果良好,结果报道如下.1 病例介绍尚某,女,25岁,食用小龙虾后出现胸背部疼痛,辗转反侧,难以入睡,伴有恶心欲吐.2016年8月16日晚20:30,尚某与其父在合肥市蜀山区某大排档吃小龙虾、家常菜等.患者当晚食用30多只小龙虾,饮冰矿泉水1瓶,无饮酒,无饮碳酸饮料,次日凌晨2点,出现胸背部疼痛,伴有恶心欲吐感,四肢乏力,无肉眼血尿,无黑便,无畏寒发热.当晚就餐的其他人员(包括其父亲)均未出现相同或相似症状.

    作者:汪四海;韩宁林;李雪苓;曹承楼;刘健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桂枝汤类方治疗风湿痹病医案4则

    桂枝汤为《伤寒论》中第一方,医药方家誉之为“群方之冠”.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增加或减少药味进而形成桂枝汤类方19方,故该方也成为《伤寒杂病论》中独立的一首药方.我国著名医学临床大师徐灵胎长期研习《伤寒论》,认为每种疾病的治疗都有其基础的治疗方法,只要在该基础之上增减药味且适度适量,皆可达到药到病除的效果[1].此见解为桂枝汤以及类方的使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作者:孟宇航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中医特色促醒疗法与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开颅术后昏迷患者的促醒作用

    目的:观察中医特色促醒疗法与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HICH)开颅术后昏迷患者的促醒作用.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HICH开颅术后昏迷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特色促醒疗法与护理.比较2组干预前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颈内动脉(ICA)、大脑中动脉(MCA)血流速度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Bartherl指数,脑脊液中五羟色胺(5-TH)、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乙酰胆碱(ACh)含量的变化.随访时记录患者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干预后,2组GCS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P<0.05);观察组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随访时的GO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组MCA及ICA血流速度均较干预前减慢(P<0.05);观察组MCA及ICA血流速度均慢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组5-TH含量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DA、NE、ACh含量均较干预前升高(P<0.05);观察组5-TH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DA、NE、ACh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组NIHSS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Barthel指数均较干预前上升(P<0.05);观察组NIHSS低于对照组(P<0.05),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特色促醒疗法与护理干预HICH开颅术后昏迷患者,具有明显的促醒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神经功能康复、改善脑血流速度和调节相关神经递质的释放有关.

    作者:徐秀敏;刘双凤;王水;刘曙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补益肺肾、化瘀解毒法治疗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补益肺肾、化瘀解毒方联合内分泌疗法治疗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大限度雄激素阻断疗法(MAB);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补益肺肾、化瘀解毒方治疗,疗程均为3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总生存期、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体力状况、生活质量和中医症状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血清PSA有明显上升,Karnofsky评分降低,各方面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所下降,中医症状评分升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患者PSA与治疗前比较,上升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Karnofsky评分明显升高,各方面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改善,中医症状评分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以上各项包括Karnofsky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中医症状评分等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死亡13例,平均生存期24.1月;对照组患者死亡15例,平均生存期19.7月.结论:中药补益肺肾、化瘀解毒方治疗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可减少西医治疗的副作用,稳定PSA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进而延长患者总生存期.

    作者:卢子杰;雷博涵;张扬;章茂森;朱清毅;王省博;徐福松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微针刀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机理初探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een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以软骨和软骨下骨发生退行性改变的关节疾病.本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膝关节的疼痛、功能活动受限,严重者可出现膝关节内、外翻畸形及行走困难等.KOA属中医学痹证范畴.基于经筋“束骨利关节”理论,KOA也可归属于经筋之病.目前中医在治疗KOA方面,不仅仅局限于内服药,还有许多外治法,且疗效显著.微针刀作为一种新型治疗工具,对KOA引起的疼痛状态及功能障碍均能明显改善.微针治疗本病,既有针刀医学的切割机理,也有针刺医学的调整机理.笔者就其治疗KOA的作用机理从中西医两个方面探讨如下.

    作者:王玲;李正祥;李秀彬;王海梁;柯奇朝;周贤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健脾祛湿方联合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健脾祛湿方联合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脂、血糖、胰岛功能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80例肥胖型T2DM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予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用药基础上加服健脾祛湿方.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血脂、血糖、胰岛功能相关指标的改善情况,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62.5%,治疗组总有效率8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口渴喜饮、多食易饥、小便频多、倦怠乏力、气短懒言、头身困重、肢体麻木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治疗后,2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及体质量指数(BMI)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TC、TG水平及BMI均低于对照组(P<0.05),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2hBG)、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及HOMA-IR值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HbA1c、FBG、P2hBG、FINS水平及HOMA-IR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分泌多肤(GIP)和胰升糖素样多肽-1(GLP-1)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GIP、GLP-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祛湿方联合盐酸二甲双胍片能有效改善肥胖型T2DM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糖指标,改善血脂情况,促进肠促胰素GIP和GLP-1的生成.

    作者:陶静怡;李敏;胡利江;杨颖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柴胡疏肝散对ERCP术后胆总管结石患者胆汁成分的影响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对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后胆总管结石患者胆汁成分的影响.方法:选择肝胆气郁型胆总管结石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ERCP取石治疗,治疗组予ERCP取石联合柴胡疏肝散中药治疗.留取ERCP术中及术后第3天、第7天鼻胆管引流出的胆汁,检测β-葡萄糖醛酸苷酶(β-Gase)活性、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和钙离子(Ca2+)水平的变化.结果:术后第3天、第7天胆汁成分与术中比较,2组TBA含量均升高,β-Gase、TBil、DBil和Ca2+水平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第7天,治疗组TBA较对照组明显升高,β-Gase、TBil、DBil和Ca2+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柴胡疏肝散可改善ERCP术后胆总管结石患者胆汁成分,从而有效预防结石复发.

    作者:陈建林;陈锦锋;韩宇斌;邓健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新中医杂志

新中医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广州中医药大学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