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火针四花穴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临床疗效及对Th1/Th2平衡的影响

裴文娅;赵玮璇;刘琨;曾婧纯;阮经文;林国华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 化学疗法, 火针, 四花穴, 肿瘤坏死因子-γ (IFN-γ), 白细胞介素-4 (IL-4)
摘要:目的:观察火针四花穴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的临床疗效,并通过检测血清中干扰素-γ (IFN-γ)、白细胞介素-4 (IL-4)的含量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采用TP、GP、DP、AP方案进行化疗);观察组在常规化疗的基础上给予火针四花穴(膈俞、胆俞)治疗,治疗21天.治疗后,采用RECIST标准进行肿瘤客观指标评定,并分别在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血清IFN-γ、IL-4的含量.结果:治疗后,有效率(ORR)观察组20.0%,稳定率(OSD)观察组73.3%,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IFN-γ低于治疗前,而IL-4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FN-γ高于治疗前,而IL-4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IFN-γ与IL-4呈负相关;治疗后,血清IFN-γ水平与RECIST评价呈正相关;治疗后,血清IL-4与RECIST评价不相关.结论:火针四花穴可能通过调节血清IFN-γ、IL-4含量调节Th1/Th2平衡逆转Th1向Th2漂移.
新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五苓散加减治疗痰浊中阻型梅尼埃病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五苓散加减对梅尼埃病(痰浊中阻型)眩晕症状的影响.方法:将126例梅尼埃病(痰浊中阻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3例.治疗组予以中药五苓散加减治疗,对照组以银杏达莫注射液及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2组均在治疗前及治疗7天后应用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HI)、模拟视觉评分(VAS)对临床症状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前,2组躯体性、情感性、功能性、眩晕、耳鸣、耳闷胀、听力下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躯体性、情感性、功能性、眩晕、耳鸣、耳闷胀、听力下降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躯体性、情感性、功能性、眩晕、耳鸣、耳闷胀、听力下降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五苓散加减方治疗梅尼埃病(痰浊中阻型)的眩晕症状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林书阳;吴志敏;胡万华;朱文宗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鲜益母草胶囊联合缩宫素促进血瘀型剖宫产产妇康复效果研究

    目的:观察鲜益母草胶囊联合缩宫素促进血瘀型剖宫产产妇康复的效果.方法:筛选104例血瘀型剖宫产术后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于剖宫产术后第1天起予缩宫素注射液,连用2天,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服鲜益母草胶囊,连续7天.观察2组产妇用药前后血瘀证症状评分、恶露量、子宫三径之和的变化及临床疗效,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imer)水平.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观察组94.23%,对照组78.8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瘀证症状(小腹疼痛拒按、舌紫暗、脉弦涩)评分、恶露量、子宫三径之和、血浆FIB和D-dimer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减少(P<0.01);观察组3项症状评分、恶露量、子宫三径之和、血浆FIB和D-dime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常规使用缩宫素的基础上加用鲜益母草胶囊,可有效改善血瘀型剖宫产产妇的不适,促进产妇的康复,调节血浆FIB和D-dimer水平可能与其疗效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刘云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四逆汤对脓毒血症休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

    目的:观察四逆汤对脓毒血症休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40例脓毒血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抢救,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四逆汤.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压水平及血压变异性的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首次治疗3h、6h、9h,SBP及DBP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首次治疗3h,观察组SBP和DBP均高于对照组(P<0.05).首次治疗6h,观察组SBP高于对照组(P<0.05);2组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治疗9h,2组SBP及DB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天后,观察组白天SBP、DBP标准差,夜间SBP、DBP标准差,白天SBP、DBP变异系数,夜间SBP、DBP变异系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血压晨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逆汤可加快脓毒血症休克患者血压回升,有效改善血压变异性.

    作者:汤玲玲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基于白虎加人参汤探讨一证多因的内涵与意义

    一证多因是指同一种证可以由不同的病因或病理因素通过某些相同的病理环节转变所引起的临床现象.一证多因在临床上并不少见,有其深刻的内涵和意义.笔者基于白虎加人参汤进行探讨,指出一证多因的本质仍然是病机的转变和演进.认为对一证多因作深入分析,可以提高中医理论和辨治水平,同时有助于揭开证的本质,对临床辨治思路也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作者:陈关征;郑志攀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白塞病中医临床研究进展

    本研究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经方、验方、内外兼治、中西医结合治疗等多方面对白塞病(Behcet disease,BD)进行阐述.综述了近年来中医药对BD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该病目前尚不能根治,中医药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相对于单纯西药对于BD的治疗,中医药治疗更能降低BD的复发率,使病情缓解趋于稳定.

    作者:宋同贺;鲁盈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归脾汤治疗胃癌相关性轻中度贫血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归脾汤治疗胃癌相关性轻中度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胃癌贫血患者共80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2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归脾汤为主的汤剂治疗,并根据患者情况辨证论治进行加减.对照组口服琥珀酸亚铁片治疗,并根据并发症情况给予叶酸片维生素B12片治疗.观察血红蛋白、红细胞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NK)细胞数、体力状况KPS评分的变化,观察周期为2月.结果:治疗1月后,治疗组血红蛋白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月后,2组血红蛋白、红细胞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红蛋白、红细胞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月后,治疗组CD4+、CD4+/CD8+、CD16+56+均较治疗前有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月后,治疗组CD4+、CD4+/CD8+、CD16+56+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月后、治疗2月后,2组KPS评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归脾汤治疗胃癌贫血患者,可升高血红蛋白、红细胞水平,改善贫血的效果比西医常规补铁治疗效果更好,同时归脾汤还能提高患者免疫功能.

    作者:彭涛;欧阳喻璐;李志丹;朱伟伟;左芬;孙锦茂;童康尔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肝癌癌痛疗效观察与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肝癌癌痛气滞血瘀证的疗效.方法:将原发性肝癌患者102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2组各51例.2组根据《癌症三阶梯镇痛指导原则》推荐的“三阶梯止痛疗法”,并结合病情初始给予吗啡缓释片.对照组予常规护理措施.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穴位贴敷.2组连续观察4周.比较2组疼痛程度数字分级法(NRS)评分、气滞血瘀证症状评分及临床疗效.记录2组疗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疼痛总缓解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78.43% (P<0.05).治疗后,2组NRS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治疗后NRS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气滞血瘀证症状评分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治疗组气滞血瘀证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3.92%,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9.61%,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和护理基础上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肝癌癌痛,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癌痛和中医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俞文方;沈华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百令胶囊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代谢指标及性激素的影响

    目的:探讨百令胶囊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代谢指标及性激素的影响.方法:将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107例按随机双盲法分为联合组55例与对照组52例,2组均接受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对照组加用二甲双胍治疗,联合组同时予百令胶囊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后检测2组患者脂代谢指标含量变化及性激素水平变化,并对比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联合组TG、TC、LDL-C、HDL-C含量改善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睾酮(T)、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E2水平降低幅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T、LH、FSH水平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百令胶囊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有利于有效调节改善其脂代谢指标含量和性激素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冯惠芳;杜巧梅;黄翠萍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健脾疏肝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健脾疏肝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根据门诊单双日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使用多潘立酮片治疗,观察组以自拟健脾疏肝汤治疗,疗程为4周,随访6月.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评定2组患者的症状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29%,对照组总有效率71.4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上腹灼热感、上腹痛、早饱、腹胀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4项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疏肝健脾和胃法方药无论是在短期缓解症状还是远期疗效方面均较西药治疗有更为显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应用.

    作者:翁异斌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小续命汤联合综合康复治疗重症手足口病恢复期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小续命汤联合综合康复治疗重症手足口病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手足口病患儿共64例,将其随机分成2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针灸、推拿、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依据临床辨证给予小续命汤加减治疗,观察比较2组大运动、智力及语言恢复等的临床疗效,意识恢复、大运动恢复时间及综合康复治疗总时间.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6.88%,对照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观察组患儿大运动、智力及语言恢复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意识恢复时间、大运动恢复时间及康复治疗总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续命汤联合综合康复治疗可提高重症手足口病恢复期临床疗效,缩短病程,改善预后.

    作者:李前前;韩雪;葛国岚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益气活血解毒中药对梗阻性肾病细胞自噬的调控作用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解毒中药对梗阻性肾病中细胞自噬的作用.方法:将4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缬沙坦组和中药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结扎大鼠单侧输尿管复制梗阻性肾病的动物模型.缬沙坦组和中药组分别给予10 mg/(kg·d)缬沙坦和14g/(kg·d)益气活血解毒中药,10天后摘取梗阻侧肾脏.通过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检测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蛋白激酶(Serum and glucocorticoid induced kinase,SGK-1)、自噬相关基因5(Autophagy associated gene 5,Atg5)、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icrotubular-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LC3)、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 (Phosphorylated 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protein kinase,P-ERK1/2)、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hosphorylated target of rapamycin,P-mTOR)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自噬蛋白Atg5、Beclin-1、LC3Ⅱ/Ⅰ、SGK-1与P-ERK1/2表达增强,P-mTOR表达减弱,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缬沙坦组和中药组自噬蛋白Atg5、Beclin-1、LC3Ⅱ/Ⅰ、SGK-1及P-ERK 1/2表达降低,P-mTOR表达增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结论:益气活血解毒中药可以通过调控SGK-1、P-ERK1/2和P-mTOR通路,抑制盐皮质激素受体(Mineralocorticoid receptor,MR)的活化,从而纠正梗阻性肾病中细胞自噬的异常.

    作者:柴亚男;郝娟;马雪莲;闫翠环;王香婷;许庆友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基于数据挖掘对古方治疗慢性肝病的探讨

    目的:探究传统中医治疗慢性肝病的用药特色.方法:收集中医古籍丛书《中华医典》中治疗慢性肝病的方剂j,运用Excel软件建立慢性肝病处方的数据库,采用SPSS17.0和IBM SPSS MODELER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药物的出现频次以补益药为多,其次为活血祛瘀药、理气药、清热药.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是三棱和莪术、木香和槟榔、甘草和川芎为常配伍药.聚类分析表明莪术和三棱关联度高.结论:基于《中华医典》为数据库的数据分析,提示中药治疗慢性肝病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可为临床提供参考.

    作者:鲁佩佩;黄志有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益气活血止痛汤联合耳穴贴压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止痛汤联合耳穴贴压治疗慢性盆腔炎(CPI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6例CPID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益气活血止痛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耳穴贴压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35%,对照组总有效率74.4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D4+、CD4+/CD8+值均较治疗前上升,CD8+值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D4+、CD4+/CD8+值比对照组上升更显著,CD8+值比对照组下降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纤维蛋白原(FIB)及血浆黏度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4项指标水平均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止痛汤联合耳穴贴压治疗CPID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免疫力,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

    作者:施颖意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体质辨识在小儿多发性抽动症中的临床运用

    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是儿童时期发生的一类神经精神疾病.因患儿体质不同故对某些疾病的易感性及病变倾向性也存在差异.作者探讨了运用体质辨识,调理肝亢风动质、气郁化火质、脾虚肝旺质、阴虚风动质四型患儿的体质偏颇,降低其易感性及病变倾向性,以达到防病及治病的目的.

    作者:董玲;杨璐;李维彬;郑珊;何素蓉;曹霞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桂枝茯苓丸加味结合米非司酮治疗寒凝血瘀型子宫肌瘤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丸加味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寒凝血瘀型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16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8例采用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5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枝茯苓丸加味治疗;疗程均为3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经期症状及临床症状变化情况,检测其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8 (IL-8)、促黄体生成素(LH)、孕酮(P)、卵泡生成素(FSH)、雌二醇(E2)含量.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经前乳胀、月经量多、腰酸、小腹痛及血块等经期症状发生率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上述各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手心热、肛门痛、性急易怒、性交痛、尿频、口干、乏力等临床症状发生率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性急易怒、口干、乏力等症状发生率低于较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TNF-α、IL-6、IL-8、LH、P、FSH、E2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桂枝茯苓丸加味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可显著改善寒凝血瘀型子宫肌瘤患者经期症状及临床症状,改善血清炎症因子及性激素水平,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王淑敏;张水荣;郭焱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肿表型39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人参补肺饮联合西医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气肿表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异丙托溴铵气雾剂喷雾吸入、茶碱缓释片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人参补肺饮.均治疗16周.治疗前后进行COPD患者自我评估测试问卷(CAT)、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和肺肾气阴两虚证评分,进行肺功能检查,并进行气流受限的程度肺功能评估.结果:经秩和检验,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肺功能分级提示治疗组患者气流受限严重程度轻于对照组,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1s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较治疗前有所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FEV1、FEV1%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SGRQ量表呼吸症状、活动能力和疾病影响3个维度和SGRQ总分均下降(P<0.01).治疗后治疗组SGRQ量表各个维度评分和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加用人参补肺饮的中西医结合疗法可以减轻肺气肿表型COPD的临床症状和气流受限严重程度,改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综合疗效显著.

    作者:牛建旭;王忠太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牛大力水提物对斑马鱼药物性肝纤维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牛大力水提物对斑马鱼药物性肝纤维化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3月龄野生型AB品系斑马鱼为研究对象,用二乙基亚硝胺(DEN)刺激4周构建斑马鱼药物性肝纤维化模型,后用高、中、低浓度牛大力水提物进行干预.取肝组织做病理HE染色、天狼星红苦味酸染色、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 Ⅰ)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斑马鱼肝脏匀浆中α-平滑肌激动蛋白(α-SMA)、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Bcl-2相关X蛋白(Bax)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牛大力水提物各给药组斑马鱼肝脏纤维化程度、病理损伤、胶原纤维沉积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其中以牛大力高浓度组(100 mg/L)效果为显著;牛大力高浓度组斑马鱼肝脏中Collagen-1、细胞凋亡相关基因α-SMA、TNF-α、Bax的表达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牛大力水提物对药物性肝纤维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是通过抑制肝细胞凋亡、减少胶原纤维沉积实现的.

    作者:周楚莹;赖裕玲;谢凌鹏;刘强;高磊;吕志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阳掌拍打法治疗气滞血瘀型肩周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阳掌拍打法治疗气滞血瘀型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阳掌拍打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疗法治疗,治疗后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6%,对照组为8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阳掌拍打法治疗气滞血瘀型肩周炎的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法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宝;谢枫枫;陈凯霓;张立志;许能贵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理筋手法联合活血止痛散外敷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气滞血瘀证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理筋手法联合活血止痛散外敷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陈旧性踝关节扭伤患者102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各51例.对照组采取理筋手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活血止痛散外敷治疗.2组连续治疗2周.比较2组踝关节功能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气滞血瘀证症状(疼痛、肿胀、瘀斑、口渴、便秘、尿赤)评分.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24% (P< 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踝关节功能评分升高,VAS评分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评分升高,VAS评分降低(P<0.01).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气滞血瘀证症状(疼痛、肿胀、瘀斑、口渴、便秘、尿赤)评分减少(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气滞血瘀证症状评分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理筋手法联合活血止痛散外敷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可明显改善气滞血瘀证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杨军林;张功林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何迎春从郁辨治焦虑症经验介绍

    焦虑症又称焦虑性神经症,是一种以持续性紧张、恐惧、担心等焦虑情绪为主要特征,常伴有显著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如:心悸、胸闷、咽部阻塞感和室息感、全身麻木,多汗、头昏、震颤等),分为慢性焦虑和急性焦虑(即惊恐发作)两种表现形式的神经病症[1~2].如今,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复杂的人际关系及沉重的经济负担,使患有焦虑症的人群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何迎春教授为杭州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委员,第二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研修人才,国医大师朱良春学术继承人,在深研《内经》《伤寒杂病论》等古今医家相关论著的基础上,结合自己三十余年临证经验,在治疗焦虑症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何教授认为,焦虑症可从“郁”着手,以心、肝、脾为重,治法以疏肝解郁、清心化痰、调和营卫、健脾养心为主,同时注重脏腑兼顾、未病先防,方药圆机活法,自出机杼,临床疗效显著.现将其治疗焦虑症的经验浅析如下.

    作者:惠扬 刊期: 2018年第12期

新中医杂志

新中医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广州中医药大学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