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悟《伤寒论》顾盼脾胃元气之秘

曾祺;陈琦辉

关键词:《伤寒论》, 脾胃元气, 六经
摘要:《内经》有云:“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胃气为本”;胃气,是脾胃对饮食、水谷转输和消化吸收的功能,是“胃主受纳” “脾主运化” “脾升胃降”的生理活动的具体反映.《素问·厥论》曰:”脾为胃行其津液者也.”脾胃将水谷精微转化为气血津液,是人生存之根本;顾盼脾胃元气始终贯穿于整个中医学术体系.张仲景发《内经》之微,所著《伤寒论》为治疗外感热病方书之祖,处处注意顾盼脾胃元气,并将其贯穿始终,无论发病学,治疗学之辨证、立法、方药,或药后宜忌及调养.
新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大黄粉神阙贴敷联合按压天枢防治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便秘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大黄粉神阙贴敷联合按压天枢防治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便秘的疗效.方法:将36例肿瘤疼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9例在口服奥施康定的第1天开始采用生大黄粉姜汁调成糊状贴敷于神阙穴,每天1次,治疗10次为1疗程,同时配合按压天枢.对照组17例在口服奥施康定的第1天开始给予乳果糖口服,每天2次,每次1包.观察2组治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患者口服奥施康定后排便次数及便秘情况.结果:治疗组未见局部皮肤过敏和不良反应.治疗后治疗组排便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SCC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黄粉神阙贴敷联合按压天枢起到了疏通经络、调达脏腑、泻热通便的作用,联合使用更大地提高了疗效,同时也充分展示了护士在健康教育中的主动和有效作用,为专科内涵的提升和优质护理的开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者:蔡姣芝;赵莞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中药辨证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辨证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82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单独应用他克莫司软膏治疗,治疗组42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辨证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2周、4周后复发率.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5%,对照组为8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周,治疗组复发率分别为6.7%、13.3%,对照组分别为20.0%、48.0%,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严重副反应.结论:中药辨证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临床疗效显著,复发率低.

    作者:马新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化瘀消癥汤联合米非司酮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保守术后复发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化瘀消癥汤联合米非司酮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保守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行腹腔镜保守手术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78例,随机分为2组各39例,2组患者均于月经干净后5~7天行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对照组予以口服米非司酮;中西医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后5~7天加用化瘀消瘢汤口服,2组均治疗3月.观察临床疗效、随访观察2年内的复发率和妊娠情况.结果:总有效率中西医组为92.31%,对照组为74.3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中西医组治疗后2年内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瘀消瘢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的疗效较显著,能降低患者的复发率,提高临床妊娠率.

    作者:王蓓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牟重临老中医论方剂美学特征与效用

    总结牟重临主任中医师在方剂配伍及临床运用等方面的学术思想,介绍牟主任对方剂的美学体现、整体组合出新效应、组方特有思路、辨证用方及使用好经验方等学术见解.

    作者:鲍建敏;沈丹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加味升降散对瘦素诱导肝星状细胞信号通路的影响

    目的:研究加味升降散对瘦素诱导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信号通路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以重组大鼠瘦素作用于HSC-T6细胞,各干预组在瘦素作用前分别加入加味升降散、N-乙酰-L半胱氨酸(NAC)、氯化二亚苯基碘嗡(DPI)及JAK抑制剂AG490干预,再加入瘦素.瘦素组直接加入瘦素,正常组不加任何药物.另设只加入加味升降散含药血清的加味升降散自身对照组.各组处理不同时间后,检测细胞内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 (TIMP-1) mRNA、磷酸化Janus激酶2 (JAK2)及磷酸化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3(STAT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加味升降散干预12h、24 h后与瘦素组比较,TIMP-1 mRNA表达明显下调(P<0.05).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显示,瘦素刺激HSC-T6细胞2h后细胞质p-JAK2及细胞核内p-STAT蛋白表达与正常组明显增加(P< 0.01),加味升降散干预后p-JAK2及p-STAT3蛋白表达明显低于瘦素组(P<0.01).结论:加味升降散能阻断瘦素在肝星状细胞信号内信号转导,抑制TIMP-1的基因表达.

    作者:邵敏明;江漪;刘妮;张奉学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中成药联用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成药联用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缓慢性心律失常治疗,研究组给予中成药联合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及血压、心率.结果:总有效率研究组92.6%,对照组74.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24 h慢心率、24 h快心率、24 h总心率、24 h平均心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静息心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成药联用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率情况,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曹海辉;许桂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针刺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行推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针刺治疗,评估2组患者功能改善状况,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59%,对照组为75.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眩晕、日常生活和工作、心理适应能力、颈肩痛、头痛评分均较对照纽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刺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不仅能够改善眩晕、疼痛症状,还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俞壮武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腹部手术后出现粘连性肠梗阻的100例患者按随机对照表将患者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大承气汤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并记录中医症状评分以及排气时间、正常排便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较对照组的74.0%高(P<0.05).观察组排气时间、正常排便时间、饮食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治疗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痛、恶心、发热中医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体征,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齐长磊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二陈汤联合微波照射治疗分泌性中耳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二陈汤联合微波照射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分泌性中耳炎患者71例(86耳)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5例(43耳)和对照组36例(43耳).对照组给予微波辅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二陈汤进行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不同频率气导听力变化情况、中耳积液时间、治疗6月后中耳炎复发率以及中耳感染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为76.7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0.5 kHz、1.0 kHz、2.0 kHz气导听力阈值均下降(P<0.05);2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中耳积液时间明显缩短,治疗后,中耳炎复发率和感染率均降低,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陈汤联合微波照射治疗能够有效提高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气导听力检测结果,降低中耳炎的复发率和感染率.

    作者:孙盛德;王素珍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消风止痒颗粒治疗慢性荨麻疹43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消风止痒颗粒联合氯雷他定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氯雷他定片进行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消风止痒颗粒治疗,2组均治疗4周,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血清y-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10 (IL-10)、白细胞介素-18 (IL-18)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3%,对照组为72.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出现相关不良反应.结论:消风止痒颗粒用于治疗慢性荨麻疹,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周斌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分级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分级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方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26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动脉粥样硬化分级,并对患者进行中医证候分型,明确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百分率、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结果:264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中医证候所占比例高低依次为痰浊证、血瘀证、肝肾阴虚证,44.70%兼证2种.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主要以Ⅱ级、Ⅲ级为主.血瘀证、痰浊证在颈动脉粥样硬化各分级中所占百分比高,即颈动脉粥样硬化分级程度越高.颈动脉硬化程度分级仅与痰浊证候(X2)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痰浊证与颈动脉粥样高级硬化程度风险呈正相关.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与其中医证候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可在临床诊治中发挥预定指导作用,以早期诊断,避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作者:施林枫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牡丹皮及其伪品的鉴别研究

    目的:通过常规的鉴别实验对牡丹皮及其伪品进行鉴别,为控制药材质量提供参考.方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10版)中牡丹皮鉴别标准,分别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及薄层鉴别对牡丹及其伪品进行鉴定.结果:牡丹皮在性状特征、显微特征及薄层色谱图等方面较牡丹皮伪品存在较大的差异.结论:为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性,不能将牡丹皮伪品充当牡丹皮用于临床.

    作者:潘淑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润肺通络解毒汤联合化疗对中晚期肺癌患者CEA、CA153及存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润肺通络解毒汤联合化疗对中晚期肺癌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53 (CA153)及存活质量的影响.方法:72例中晚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单纯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润肺通络解毒汤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存活质量及治疗前后CEA、CA153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有效率观察组50%,对照组30.5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CEA、CA153明显降低,SF-36评分明显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8.33%,对照组3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润肺通络解毒汤联合化疗对中晚期肺癌临床疗效较好且不良反应少,能有效改善患者存活质量.

    作者:黄世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腹部按摩配合背部走罐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腹部按摩配合背部走罐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效果.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口服莫沙必利片;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腹部按摩配合背部走罐.2组疗程均为15天.结果:显效率和总有效率观察组分别为75.00%和95.83%,对照组分别为43.75%和72.92%,2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按摩配合背部走罐具有安全、操作方便、效果肯定的优势,结合莫沙必利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疗效更好.

    作者:古爱群;赖婷姗;姚丽媚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多巴丝肼联合培元通脑胶囊治疗帕金森病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多巴丝肼联合联合培元通脑胶囊治疗老年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老年帕金森病患者,数字表格法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各31例,均给予多巴丝肼片、泰舒达(D2/D3受体)等常规治疗,联合组同时给予培元通脑胶囊治疗,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评分及生活质量量表(PDQ-39)评分的变化,记录Barthel生活能力指数(BI)的改善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联合组87.1%,常规组61.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常规组PDQ-39量表评分明显优于联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BI指数评估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中医证候有效率及震颤、僵硬、失眠、便秘等症状积分率均较常规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元通脑胶囊联合多巴丝肼治疗帕金森病,疗效显著,可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邹小冬;胡智伟;李微浪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针刺配合整脊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并发髋关节病变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整脊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并发髋关节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AS并发髋关节病变患者按病例尾号随机分为2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整脊疗法治疗,对照组口服美洛昔康片、塞来昔布胶囊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并比较2组脊柱痛目视模拟标尺法(VAS)评分、Bath AS疾病活动性指数(BASDAI)、Bath AS功能指数(BASFI)、Harris髋关节评分变化.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治疗后安全性指标的变化,包括白细胞计数(WBC)、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肌酐(Cr)、尿素氮(BUN).结果:治疗后,2组BASDAI、BASFI、脊柱痛VAS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Harris髋关节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升高(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WBC、ALT、AST、Cr、BUN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ALT、AST均较同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与治疗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整眷疗法可改善AS并发髋关节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髋关节功能,且安全性较好.

    作者:孙星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百令胶囊联合贝那普利治疗IgA肾病对尿蛋白、血肌酐的影响

    目的:观察百令胶囊联合贝那普利治疗IgA肾病对患者尿蛋白及血肌酐的影响.方法:将100例IgA肾病患者随机将其分2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采用百灵胶囊联合贝那普利治疗,2组治疗前后血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等指标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达90.00%,对照组为54.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24 h尿蛋白定量、肌酐、白蛋白、IgA水平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百令胶囊联合贝那普利治疗IgA肾病,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俞雪蕾;祝国宁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围产期细菌性阴道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围产期细菌性阴道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5例围产期细菌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7例给予甲硝唑阴道泡腾片治疗,观察组4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清热燥湿中药方水煎液坐盆治疗.2组均治疗7天后评价疗效,随访至患者分娩后1周.记录临床症状变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早产儿、低体重儿、先天性疾病患儿的出生情况.检查阴道分泌物.结果:治疗7天后,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7%,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4.5%(P<0.05).对照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14.9%,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14.6%,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6%,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3%.所有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停药后症状均消失,后续再使用未出现不良反应,可继续治疗.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围产期细菌性阴道炎患者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钟琴;傅晓云;沈美凤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和营宁血汤联合激素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和营宁血汤联合激素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以激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和营宁血汤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血小板计数,记录中医症状积分.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6.0%,对照组76.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乏力、紫癜、晕眩、心烦症状评分分别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3月后观察组血小板计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营宁血汤联合激素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吴微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陆付耳教授之桂枝法

    陆付耳教授是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医术高明,医德超群.陆教授临证善用桂枝法调和体质,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广泛用之于黄褐斑、月经不调、汗证、腹痛、失眠、遗精、头痛、更年期综合征等疾病,临床多获良效.余有幸师从陆教授一载余,将其临证之桂枝法的用药特点介绍如下,以飨读者.桂枝汤为仲景群方之冠,主证为太阳中风汗出脉浮弱.

    作者:巩静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新中医杂志

新中医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广州中医药大学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