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玉姣;冯玉玲;庄丽梅
目的 探讨芦荟膏敷贴联合穴位按摩对老年卧床便秘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54例老年住院卧床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7例.对照组采用穴位按摩与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芦荟膏敷贴进行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排便时间、大便形状的变化以及治疗效果与再次发生便秘的情况.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2.59%,对照组为66.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9,P<0.05);实验组复发率为4%,对照组复发率为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0.85,P<0.01);实验组患者排便时间及大便形状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分别为-2.329,-2.728;P<0.05).结论 芦荟膏敷贴疗法治疗便秘效果肯定,作用维持时间长,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淑艳;付培德;郑秋;米丽娜;孟宪红;蔡林 刊期: 2013年第07期
近年来,随着急诊危重症医学的迅速发展,床旁经静脉-静脉连续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已成为急诊重症监护室血液净化的主要手段.CVVH已不再局限于替代肾脏功能,它在严重感染、创伤、中毒及多器官衰竭等危重病症的救治中,起到了传统药物和治疗方法无法企及的效果[1].它是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的一种常用模式.由于床旁血液滤过技术的原理更符合患者的生理状态,能较好地维护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容量波动小,溶质清除率高,有利于营养改善和清除细胞因子,从而改善危重患者的预后,该技术被越来越多的急诊重症监护室推广、使用,这要求医务人员在了解患者病情的基础上,熟练掌握CVVH技术和护理要点.本文将在急诊重症监护室行床旁CVVH的护理进展进行综述如下.
作者:田丽源;周文华;高健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肺叶切除术后患者心理状况及生存质量现状,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生命质量评定量表(WHO QOL-100)对69例肺叶切除术后患者进行调查,并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结果 本组肺叶切除术后患者症状自评量表躯体化、强迫、入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得分分别为(1.54±0.31),(1.86±0.71),(1.97±0.44),(2.30±0.39),(1.94±0.72),(1.81±0.14),(1.91±0.46),(1.49±0.40),(1.31±0.33)分,均高于国内常模的(1.37±0.48),(1.62±0.08),(1.65±0.61),(1.50±0.59),(1.39 ±0.43),(1.46±0.55),(1.23±0.41),(1.43±0.57),(1.29±0.4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98,3.23,4.05,8.53,5.60,3.96,5.19,0.12,0.18;P<0.05);本组患者生命质量评定量表生理、心理、独立性、社会关系、环境、个人信仰、生命质量得分均低于国内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4.43,3.18,3.54,2.28,4.98,2.04,3.76;P<0.05).结论 肺叶切除术后患者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且生存质量较差,护理人员应针对性地给予护理,使患者心理症状缓解并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贾长伶;邱海叶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负性情绪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82例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于入组时及心理护理干预4周末,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患者的抑郁、焦虑负性情绪;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定认知功能,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心理护理干预后SDS、SAS评分较干预前下降[分别为(34.45±5.12)分比(47.34±6.56)分,(33.52±4.87)分比(42.97±5.69)分],MMSE评分较干预前升高[(25.71±3.76)分比(19.25±2.2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3.26,12.41,-11.87;P<0.05).干预后,观察组SDS及SAS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40.22±5.73),(38.22±5.04)分],MMSE评分高于同期对照组[(21.03±3.3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4.81,4.29,-5.94;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能减轻脑梗死患者的负性情绪,改善认知功能,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
作者:刘奇玉;徐锡春;刘燕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以《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为标准对课题组前期自行开发的知识测试卷和心肺复苏技能评价表进行修订及信效度分析,为今后公众心肺复苏培训的效果评价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 在前期研制的2005版公众心肺复苏知识测试卷和心肺复苏技能评价表基础上,大量查阅中英文文献,根据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指南对其进行修订,通过专家法对新建立的公众心肺复苏知识测试卷和技能评价表的条目进行了内容效度的分析,公众心肺复苏知识测试卷和技能评价表又分别采用重测信度和评价者间信度分析法对该工具进行信度检验.结果 公众心肺复苏知识测试卷和心肺复苏技能评价表中每个条目的内容效度指数CVI值为0.75~1.00;公众心肺复苏知识测试卷的重测信度为0.880;2位考核员CPR技能评价表评分的相关系数r值为0.861;操作评分的组内相关系数分析ICC值为0.916(P <0.01);操作合格判定的一致性Kappa值为0.809(P <0.01).结论 修订后的2010版公众心肺复苏知识测试卷和心肺复苏技能评价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适合我国公众心肺复苏培训效果的评价测量.
作者:李佳;吴瑛;岳鹏;徐奕旻;张澍 刊期: 2013年第07期
随着医学的发展,玻璃瓶液体逐渐被袋装液体取代,随之而来也出现了码放输液袋的问题.尤其是使用液体量大的科室,放少不够用,放多拿取时容易往下掉,码放也不整齐,给工作带来诸多不便.为了解决这个烦恼,笔者发现了一种新的码放方式,使用这种方式后,解决了上述问题.现介绍如下.1.方法:以往码放输液袋时输液袋平放,一层层码放,见图1.因为袋装液体有流动性、易变形,拿取1袋输液袋时,容易掉下几袋输液袋.新方法将原来平放的输液袋直立起来,相当于侧面与码放输液袋的台面接触,第1层码放好后第2层输液袋也是直立的,并且插在第1层的两袋输液袋之间,见图2.
作者:崔新梅;高向东;李杨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编制适用于跟科患者住院手术自我准备度测评问卷,并检验其信度及效度.方法 采用头脑风暴法及查阅文献法,参考相关理论及量表问卷,在专家咨询评定的基础上拟定眼科患者住院手术自我准备度测评问卷,并进行信度、效度检验.结果 问卷主体分为3个维度,共21个条目.总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730,各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为0.608 ~0.896;量表的CVI值为0.923,各条目CVI值为0.885~1.000.结论 通过信度、效度分析表明眼科患者住院手术自我准备度测评问卷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及稳定性.
作者:胡晋平;刘君;吴虎兵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鲜梨汁预防或减轻乳腺癌化疗后便秘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121例乳腺癌化疗后患者按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及实验组(n=61),对照组在化疗前进行饮食指导,鼓励患者化疗期间多食蔬菜、水果等粗纤维饮食,嘱多饮水;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鲜梨汁饮食指导.比较化疗期间两组患者便秘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便秘发生率为24.59%,对照组便秘的发生率为4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369,P<0.01);实验组无重度便秘患者,对照组重度便秘患者4例.结论 鲜梨汁用于预防或减轻乳腺癌化疗后患者便秘有显著效果.
作者:颜明明;陈华铃;杨小虹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索颅内动脉瘤并发蛛网膜下腔出患者患病早期的真实体验.方法 对17例颅内动脉瘤并发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在患病早期进行深入的访谈,采用现象学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 将颅内动脉瘤并发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患病早期的真实体验归纳为4个主题:疾病对患者身体的影响、面对疾病的打击、自我改变、自我认知.结论 颅内动脉瘤并发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患病早期会出现复杂强烈的心理反应,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及情绪变化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促进其身心健康.
作者:田红英;李元利;郝孟然;付淑平;赵书慧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调查不同年龄段的妊娠期女性在焦虑症状、社会支持、心境状态等方面的差异,探讨孕期心理可能的影响因素以给予孕期心理支持.方法 选择在产科门诊定期进行产前检查的初产妇90例,采用贝克焦虑量表(BAI)、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简式心境量表调查妊娠期女性在焦虑症状、社会支持、心境状态等方面的情况.结果 不同年龄组的初产妇都存在焦虑以及心理状态上的问题,但这种焦虑与年龄无直接关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1 ~36岁组孕妇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总分与简式心境量表总分及其各负性情绪秩相关系数(r)为-0.230~-0.415,均呈负相关(P<0.05),说明高年龄组孕妇的社会支持度越高,其负性情绪越低.而24~30岁组孕妇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得分与简式心境量表得分则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不同年龄组孕妇都存在焦虑状态、社会支持、心境状态方面的问题.高龄孕妇需要更多的心理支持,孕期心理健康教育应结合社会、家庭等多方面因素帮助高龄孕妇提高对支持的利用度并根据个体差异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
作者:支媛;李正敏;刘珏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护理礼仪临床应用的现状.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护理礼仪培训调查问卷对全院139名护士进行调查,分析护理礼仪临床应用的情况.结果 护士工作年限、职称、学历因素与护理礼仪的了解度相关;5年以上工作年限护士普遍对护理礼仪的认知水平较低;95.7%的护士对护理礼仪的作用认识较高,认为护理礼仪很重要;44.6%的护士不知道怎样做;37.4%的护士认为身边同事不这么做;18%的护士还存在不正确认识.结论 建议护理管理者注重护理礼仪的培训,营造良好礼仪环境,转变护理人员对护理礼仪不正确的认识,以适应新时期护理工作的需要.
作者:乔雪芹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降低神志清醒老年住院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夜间自主拔管的方法.方法 将老年神志清醒住院患者筛选出易自主拔管的高危人群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使用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后对照组在穿刺部位外套弹力网,实验组在穿刺部位包裹肉色丝袜,睡前对侧上肢穿相同丝袜.比较两组穿刺部位舒适度及其夜间无意识拔管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留置针部位有压痕,局部有痒感,实验组患者留置针部位感觉舒适透气;实验组患者舒适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175,P<0.05);实验组夜间拔管例数4例占8%,未拔管例数46例占92%;对照组拔管例数12例占24%,未拔管例数38例占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62,P<0.05).结论 留置外周静脉留置针老年患者睡前穿刺针部位使用丝袜进行保护,可减少患者的自主拔管,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琼;汪杨;曾国清;谢依伶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强化步行训练对早期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均给予常规治疗及康复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强化步行训练,2次/d,45 min/次.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评估(FMA)对患者功能进行测评,改良Barthel指数(MBL)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FMA及MB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后两组患者运动功能和活动能力均有改善,干预组FMA(53.1±10.70)分,MBL(55.7±13.38)分,对照组分别为(32.7±10.42),(29.33±8.17)分,干预组FMA及MBL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7.48,9.21;P<0.05).结论 强化步行训练能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降低致残率.
作者:吴航;聂震球;赖美春;焦晓燕;黎雪梅 刊期: 2013年第07期
护理风险是指医院内患者在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1].1项多地区的7所综合医院2001-2005年发生的护理风险事件调查表明临床中较常见的护理风险有:用药错误;患者意外事件包括摔伤、烫伤、坠床;导管滑脱和药物外渗.调查同时发现,超过一半的医疗错误是可避免的,建立有效的护理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能够为改进护理操作流程提供科学依据,从宏观上规避护理风险,保障患者安全[2].为了改进护理流程,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the healthcare failure mode effects analysis,HFMEA)近年来在临床逐步开始应用.本文将就5个护理高风险事件中应用HFMEA的效果进行分析、综述,报道如下.
作者:张淑香 刊期: 2013年第07期
护理学导论是护理专业的启蒙课,对学生专业情感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认真分析课程特点、综合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反思及评价对提高教学质量、巩固专业思想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护理学导论的课程特点、教学目标、教学对象,对教学内容进行组织设计,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徐兰兰;肖娟;孙莉 刊期: 2013年第07期
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收治的患者大多病情危重,常需严格的监护,为预防医院交叉感染,家属多被隔离于病房之外[1].传统上,ICU护士总是将所有精力放在对患者生命的抢救和病情监测上,而忽略患者心理和情绪的变化及对患者家属的帮助[2].随着护理模式的改变,护理人员的工作范围从单纯的疾病护理扩展到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就是发挥患者家庭及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3].在ICU,家庭与社会支持系统作用的发挥有赖于合理的探视制度的实施.本文就ICU探视制度的发展情况进行综述,以及为ICU病房选择合理的探视制度提供参考.一、ICU探视制度的发展概况国外关于ICU探视问题的研究较多、较系统.上世纪末,美国已有越来越多的ICU允许家属探视,并建议将允许儿童探视作为一种积极干预行为[4].
作者:程晓丹;吕秀春;裴艳玲;肖蒙;于雪;钟心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门诊换药室优化流程管理对减少患者伤口感染发生率和提高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评估2010年门诊换药室换药流程管理的缺陷和不足,对流程管理进行优化,并于2011年实施,比较优化流程管理前后清洁伤口换药、清创缝合伤口换药的伤口感染发生率,患者对换药室工作满意度以及管理质量.结果 2010年门诊换药室患者伤口感染发生率为1.39%,患者满意度为92.8%,201 1年实施优化流程管理后患者发生伤口感染发生率为0.39%,患者满意度为99.9%,实施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6.23,5.67;P <0.01).实施后管理质量各项目环境布局、操作规程、消毒隔离、无菌技术、医用垃圾处置、健康教育覆盖率得分分别为(99.13±1.64),(98.06±1.27),(99.95±1.04),(99.75 ±2.12),(99.25±1.33),(99.96±0.21)分,均高于实施前的(91.65±2.10),(91.21±2.73),(93.82±1.35),(93.58±3.89),(90.34±2.14),(90.27 ±1.5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6.47,4.73,4.96,5.13,4.89,6.35;P<0.01).结论 优化流程管理能有效控制门诊换药室患者伤口感染的发生,提升了患者满意度,提高了护理管理质量.
作者:龚俊霞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住院期间不同病程时期的健康教育需求与护士认知之间的差异,规范护士的健康教育行为.方法 自行设计COPD健康教育需求调查表对181例COPD患者按病程分期进行阶段性调查,同时对其责任护士进行项目对等调查.结果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用氧知识、辅助检查、排痰知识方面需求分值分别为(3.94 ±0.701),(4.66±0.686),(3.73±0.816)分,均高于稳定期的(3.04±0.780),(2.86±0.801),(2.72 ±0.870)分,而教育与管理知识、康复治疗知识的需求分值为(2.38±0.805),(3.76±0.873)分,低于稳定期的(3.50 ±0.958),(4.54±0.97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1.689,21.879,11.322,-11.473,-8.944;P<0.05);患者在用药知识、疾病知识健康教育等的需求上与护士认知存在差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据COPD患者住院期间不同阶段健康教育内容和形式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指导,能够使患者正确配合治疗和护理,减少患者的焦虑和紧张,促进疾病康复.
作者:邓敏;邱学英;苏琼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制定护患冲突情境下的规范护理语言,弥补现有护理语言的不足.方法 收集本科46起护患冲突情境,分析原因,制定较为规范的护理语言,选择本大科护士80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名,对干预组护士进行规范护理语言培训并考核.半年后比较两组护士的护患沟通能力.结果 在由患者、医院设施流程不合理、收费问题、护士工作失误等各种因素导致的护患冲突情境下,干预组护士护理语言得分分别为(62.81±2.79),(35.76±2.92),(18.41±2.35),(21.06±2.32)分,均高于对照组护士的(48.87±3.63),(26.31 ±5.75),(14.02±2.68),(15.26±3.1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3.251,14.26,9.252,11.902;P<0.01).结论 规范护理语言可拓宽护士解决护患冲突的思路,提高护士的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达到和谐护患关系的目的.
作者:陈英;李苏静;蒋文君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美国医疗机构评审联合委员会国际部(JCI)管理策略在安全输液品质改进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安全输液品质.方法 选择呼吸科住院患者应用JCI管理策略对静脉输液各环节进行管理,比较JCI实施前后1年静脉炎、静脉渗出及与静脉输液有关的差错发生率.结果 实施前输液差错、静脉炎、静脉渗出的发生率分别为0.50%,11.18%,11.90%,实施后输液差错、静脉炎、静脉渗出的发生率分别为0.07%,5.36%,2.79%,实施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4.22,7.72,70.16;P <0.05).结论 应用JCI管理策略对静脉输液进行管理,能降低静脉输液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安全输液品质.
作者:孙玉姣;冯玉玲;庄丽梅 刊期: 2013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