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庆壮;贺玉卿;张海杰;张树凯;宋晨龙;高立明
目的:研究合理的防控对于降低 H7N9禽流感的发生率以及防止其传播的功效。方法向广大人民群众以及卫生单位的工作人员宣传 H7N9禽流感的相关知识以及防治办法,加强对于疫情的监测力度,指导人们注意发病的源头、重视消毒与感冒的治疗等。结果通过实施 H7N9禽流感的合理预防与控制的措施,该地区的人群中没有产生 H7N9禽流感的病例,在卫生单位以及禽类养殖场所中也没有发现禽流感H7N9病毒的感染情况。结论合理的防控措施能够降低 H7N9禽流感的发生率以及防止该病的广泛传播。
作者:张春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在玻璃酸钠注射液、氨基葡萄糖片联合应用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8月-2015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2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选择玻璃酸钠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选择玻璃酸钠注射液联合氨基葡萄糖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膝关节疼痛及功能状态优良率为81.67%,对照组为65%;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为(2.26±1.02)分,对照组为(4.86±1.58)分。结论:玻璃酸钠注射液、氨基葡萄糖片联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劲波;姚雄兵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析慢性鼻窦炎运用鼻内窥镜治疗的临床效果和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慢性鼻窦炎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运用鼻内窥镜治疗,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的QOL-100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鼻内窥镜对慢性鼻窦炎患者进行治疗时,再给予优质护理,不仅可以提高疗效,还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简雪姣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老年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保守治疗途径。[方法]对36例桡骨远端骨折行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的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采用腕关节Dienst功能评估标准进行评定:优26例,良7例,可3例,优良率达91.67%。[结论]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老年型桡骨远端骨折疗效满意。
作者:鲁应全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医德医风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和医疗卫生行业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医院的建设和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医德医风已经关乎医院的命运发展。我院通过一系列举措,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作者:付晓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究阿托品不同给药方式应用于有机磷中毒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2例有机磷中毒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注阿托品方法治疗,治疗组采用持续微量泵入阿托品方法治疗。结果:有机磷中毒经过临床治疗后,对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阿托品使用时间以及阿托品使用剂量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试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阿托品使用时间以及阿托品使用剂量等情况明显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微量泵入阿托品方法应用于有机磷中毒患者治疗中疗效确切,可有效缩短治疗时间,对于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显效率以及提高生活质量用等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重视并推广。
作者:李彦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路径在体检中心优质护理服务质量提升过程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来院体检者10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原体检流程体检,实验组接受健康体检路径模式,对两组体检者体检效果和评价进行分析。结果:两组体检者的体检效率、受检时间、体检满意度、沟通能力和受检者满意度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对体检质量评价要优于对照组,各项评价指标评分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体检路径运用在体检服务中,能够从根本上增加体检参与者体检效率、缩短体检时间,对于提升体检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有着积极的作用,值得在今后的体检中使用和推广。
作者:唐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经综合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方法:以80例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性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分别予以干预,对比二组的护理效果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效果(95.00%)优于对照组(77.50%),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若要提升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和生活质量,应于药物治疗期间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综合护理干预全面,并具有针对性,值得推广。
作者:王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早期护理干预对妇科腹腔镜患者术后腹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早期及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术后腹胀发生情况、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腹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妇科腹腔镜患者可有效减轻术后腹胀症状,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裴艳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探讨高位肛周脓肿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方法和浅挂线技术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相关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04年5月——2016年2月收治入院的高位肛周脓肿患者97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切开引流方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浅挂线技术进行治疗,分析对比两组合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相关表现。结果:观察组患者痊愈48人,有效4人,无效1人,痊愈率为90.56%,对照组患者痊愈12人,有效25人,无效7人,痊愈率为28.57%,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位肛周脓肿患者采取切开引流结合挂线术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治愈率较高,且患者所受痛苦相对较小,并且术后复发率较低,适合在临床肛肠科治疗高位肛周脓肿方面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石义旭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医利水法治疗高血压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3月到2013年7月间72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强化组和常规组,均为36例。常规组采用传统的西医治疗,强化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再进行中医利水法治疗,对比两组一个月后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治疗后,强化组的SBP下降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有统计意义(P<0.05);强化组的总有效率为91.67%,常规组是69.44%,两组疗效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的治疗,在西医的基础上结合中医利水法治疗,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可更好的控制血压,有着重要的临床实践价值。
作者:马劳动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高血脂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与意义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高血脂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64例为观察研究对象,依据临床护理措施的差异分为观察组(综合护理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各32例,观察两组患者前后治疗临床效果差异,指导临床对高血脂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护理实践结果:综合护理组的高血脂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在症状改善、各类指数方面均有明显好转,效果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综合干预护理治疗可以显著改善高血脂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症状及预后,延缓动脉硬化过程,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朱群燕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究蒙药治疗慢性咽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来医的60例慢性咽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给予常规组西药治疗,实验组则使用蒙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本次治疗中,常规组痊愈的有5例,好转19例,无效6例;实验组痊愈的有11例,好转18例,无效1例,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6%,常规组的总有效率为63.3%,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蒙药对慢性咽炎的治疗效果显著,适合作为慢性咽炎患者的治疗用药,借此帮助患者回归正常生活,提升生活质量。同时蒙药中还有不少品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适合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传统蒙药,从中开发新药,使蒙药面向全国,走向世界,为全人类提供更好的服务。
作者:阿拉坦陶格斯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妇科炎症感染中微生物检验方法的价值。方法:选取妇科炎症感染患者120例,这120例妇科炎症感染患者均接受镜检法、凝集法、培养法进行微生物检测,对3种检测方法检测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镜检法微生物检测的阳性率为74.17%,凝集法微生物检测的阳性率为85.83%,培养法微生物检测的阳性率为80.00%。镜检法微生物检测的阳性率与培养法、凝集法微生物检测的阳性率相比,差异不大(P>0.05)。结论:为妇科炎症感染患者实施微生物检验时,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单一或联合检测的方式为患者实施微生物检测。
作者:薛得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尿Smad1的排泄水平,探讨尿Smad1对糖尿病肾病诊断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来自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和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166例2型糖尿病患者。将他们按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ACR)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NAU)、低值白蛋白尿组(LAU)、高值白蛋白尿组(HAU)、极高值白蛋白尿组(VHAU)。其中,LAU、 HAU和VHAU作为糖尿病肾病组,NAU作为糖尿病非肾病组,并以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尿标本中Smad1浓度,并以尿Smad1与肌酐比值(SCR)作为标准数值,SCR取对数值。结果1.糖尿病肾病组SCR较糖尿病非肾病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糖尿病非肾病组SCR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2.LAU组SCR与NAU组没有明显差别(P>0.05)。3.VHAU组SCR较HAU组和LAU组高,HAU组较LAU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尿Smad1可以作为2型糖尿病肾病诊断的新型指标,但不能预测早期糖尿病肾病。
作者:李巧;李佳萦;朱章志;冯烈;万晓刚;黄开颜;张创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对应用BIPAP呼吸机的肺疾病患者焦虑状态进行调查同时给予相应护理措施。方法择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接收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应用BIPAP呼吸机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焦虑状态进行调查分析,同时实施相应护理措施。结果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下患者应用BIPAP呼吸机发生焦虑严重程度明显低于文化程度在高中以及大专及以上患者,组间评分对比(p<0.05),文化程度在高中患者焦虑程度高于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下患者但低于大专及以上患者(p<0.05);青年患者应用BIPAP呼吸机发生焦虑严重程度明显低于中年与老年,组间评分对比(p<0.05),中年患者焦虑程度高于青年但低于老年(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BIPAP呼吸机产生焦虑与其文化程度以及年龄等有关,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相应护理,对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以及焦虑缓解有明显促进作用。
作者:毕铭凤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院内感染重症毛细支气管炎(BC)的临床治疗及护理。方法78例院内感染重症BC的脑瘫患儿,交替雾化吸入“3%氯化钠4 ml”和“布地奈德混悬液2 ml+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1.25 ml”治疗,均为每8小时1次;喘憋症状重者应用全身糖皮质激素;合并细菌感染者应用抗生素。对治疗及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8例患儿经过交替雾化吸入及其他综合治疗,显效41例(52.6%),有效34例(43.6%),无效3例(3.8%),总有效率达96.2%。其中15例(19.2%)应用了全身糖皮质激素;18例(23.1%)应用了抗生素。结论脑瘫患儿院内感染重症BC时慎用全身糖皮质激素和抗生素,交替雾化吸入“3%氯化钠”和“布地奈德+异丙托溴铵”治疗,不仅疗效好,护理方便,还可减少副作用,降低成本。
作者:景玉萍;左满凤;钟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低体温是指病人在手术过程中的体温低于36℃以下,如果不采取护理措施干预,术中低体温发生率可达50%~70%,多发生在手术麻醉中。低体温可影响凝血功能、药物代谢、肾脏功能和心肌收缩率,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手术病人危害较大,我们应引起重视。
作者:王冉;柏杰;王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药品分级和监管在西药房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西药房实施药品分级和监管前后来我药房取药的患者560名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患者进行调查。比较药品分级和监管实施前后药房的差错事件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药品分级和监管实施后,药房的差错事件明显少于实施前,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药房管理中中实施药品分级和监管制度,可以有效减少工作人员的出错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有利于提高药房服务质量,值得在临床进行广泛应用。
作者:杨秀琼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腹腔镜完全腹膜外修补术(TEP)治疗腹股沟复发疝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86例腹股沟复发疝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抽签法分为参照组(n=43,应用开放后入路腹股沟疝修补术)和观察组(n=43,应用TEP),观察并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与参照组进行比较,组间差异明显(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EP治疗腹股沟复发疝效果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借鉴和积极推广。
作者:郑赟;林斌;肖吓鹏;李翰城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