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晓琳
目的:研究分析对宫外孕并发失血性休克患者实施的急救措施和护理干预。方法将我院内48例宫外孕并发失血性休克的患者,按照随机性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4例。均为两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行急救综合护理,对照组实行急救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急救和护理后的生存质量。结果急救与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理功能、心理情绪、自觉症状以及社会活动等生存质量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宫外孕并发失血性休克患者实施急救综合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中的生存质量,帮助患者病情加快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杜晓燕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案例式教学在急救护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级护生90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护生采取传统实验教学方法,观察组护生在急救护理实验中引入案例式教学方法,分析评价两组护生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生在认知(C)、情感(A)、精神运动(P)等三个领域的各项内容评价结果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案例式教学有助于提高护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和临床护理实践能力,对提高急救护理实验教学质量有积极意义。
作者:周艳云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讨临床路径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预后的临床价值,提高急救质量。方法:选取120例因重型颅脑损伤入我科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实行临床路径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及生存质量。结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死亡率进行对比,对照组明显高于试验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护理满意度而言,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为92.0%,对照组对护理的满意度为68%,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临床路径护理可有效改善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张宇;陈亚玲;岳中洁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效果分析。方法:以2015年5月-2016年5月句容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5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以内固定术进行治疗,随机将入选病例分为两组。对照组17例,患者术后常规护理,实验组18例,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加用早期个性化功能锻炼。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术后第12周,实验组患者Harris评分(82.4±10.6)分,Barthel评分(88.5±9.2)分,两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股骨颈骨折患者早期功能锻炼有助于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郑婷婷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对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诊断中行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方法:筛选58例于2014年03月-2016年04月因出现缺血性脑血管病相关症状进入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接受诊断的患者,以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对其进行诊断,并观察诊断情况与结果。结果:行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后,58例患者中,发现颅内动脉组织出现病变的有24例(41.38%),颅外动脉组织出现病变的有19例(32.76%),颅内、颅外动脉组织均出现病变的有15例(25.86%)。结论:临床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时,选择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安全可靠,不仅能对动脉组织中病变成分的方位进行准确定位,而且还能帮助医师有效判断病变血管组织狭窄程度,以便于落实后期诊疗工作,可推荐。
作者:顾吉军;戴晓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分析舒适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我院2015年2月-2016年6月收治的83例在我院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将8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42例,对照组为41例。患者年龄平均为28-67岁(47.5±2.3)。研究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进行舒适性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性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进行护理。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病史、临床反应均无明显差异。两组之间具有可比性(P<0.05),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对比。对比研究组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情况、临床不良反应和患者的舒适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舒适度以及不良反应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适性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具有有效的降低患者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以及提高患者在治疗期间的舒适度。因此舒适性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意义。
作者:周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对血细胞形态检验在发热疾病诊断过程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到我院就诊的发热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病情等方面差异不具显著性(P>0.05).对两组患者血细胞形态阳性比例、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等差异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各方面的比较结果都具有明显差异,而且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在异常血细胞形态阳性结果比较方面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患者血细胞形态指标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细胞形态和发热疾病是有直接关系的,并且血细胞可以反映患者发热情况。可以利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的方式来检查患者血细胞形态以及患者的血细胞数量等,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周兰英 刊期: 2016年第09期
肺结核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部分患者因不懂结核病防治知识,不能接受正规,及时治疗,导致疾病久治不愈,耐药性高,传染他人机会增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加强对结核病患者的健康教育,进行结核病健康教育宣传,使其掌握正确的结核病防治知识,自觉按照医嘱正规治疗,做到时时防控能大大提高结核病的治愈率。
作者:赵彦春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及其预防对策。方法:收集的72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液标本,根据血液标本是否出现溶血现象进行分组,溶血组和非溶血组各36份血液标本;使用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检查常见的临床生化检验项目,包括碱性磷酸酶(ALP)、血糖(GLU)、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谷氨酰转肽酶(γ-GT)、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尿酸(UA)、乳酸脱氢酶(LDH)、尿素氨(BUN)、肌酐(Cr),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差异性。结果:溶血组的ALP、GLU表达水平显著低于非溶血组,TBIL、DBIL、γ-GT、ALT、AST、UA、LDH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非溶血组;上述两组临床生化检验项目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UN、GLU、Cr表达水平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血可影响大多数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检验结果,临床生化检验中应合理处理血液标本,避免血液标本出现溶血现象。
作者:朱珠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加味右归丸在肾阳虚型腰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所2015年3月至2016年1月诊治的肾阳虚型腰痛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奇偶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加味右归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以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对照组与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肾阳虚型腰痛患者应用加味右归丸治疗,可减轻患者疼痛,改善临床症状,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宋伟成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分析脑血栓病人护理中康复护理服务的应用及意义。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脑血栓患者62例(2014年5月~2016年1月)。将其动态随机化分2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一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一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服务(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总依从率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总依从率90.32%明显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实施康复护理服务对脑血栓患者进行护理的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可以广泛应用。
作者:蔡怡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究阿托品不同给药方式应用于有机磷中毒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2例有机磷中毒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注阿托品方法治疗,治疗组采用持续微量泵入阿托品方法治疗。结果:有机磷中毒经过临床治疗后,对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阿托品使用时间以及阿托品使用剂量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试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阿托品使用时间以及阿托品使用剂量等情况明显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微量泵入阿托品方法应用于有机磷中毒患者治疗中疗效确切,可有效缩短治疗时间,对于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显效率以及提高生活质量用等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重视并推广。
作者:李彦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评价分析对高龄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双盲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高龄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开服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术后引流量、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情况,同时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4.0%明显低于对照组20.0%(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高龄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治疗中实施,不仅疗效确切,同时具有风险低、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同时对减轻患者痛苦,降低不良反应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窦小宁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Lucica-L和MAKER试剂盒检测糖化白蛋白的一致性分析。方法采用巢式抽样法抽取广州地区18~60周岁城乡居民共3004例。同时使用Lucica GA-L试剂盒和MAKER GA试剂盒检测入选志愿者的血清白蛋白(ALB)和糖化白蛋白(GA)浓度,采用配对t检验统计分析试验结果。结果白蛋白和糖化白蛋白浓度值在两种厂家试剂间的检测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种试剂GA报告值相关性较好(r2=0.962),但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偏倚为2.6%。结论用于白蛋白和糖化白蛋白检测的MAKER试剂盒GA结果高于Lucica-L试剂盒,但差异临床可接受。
作者:黄迪;尚陈宇;万泽民;王云秀;柯培锋;黄宪章;Huang Xianzhang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产后妇女盆底肌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我院产科中选取126例初产妇进行研究,并根据其生产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63例,行常规护理)和观察组(63例,行常规护理+盆底肌康复治疗),对其进行3个月随访后,对两组产妇的盆底肌力恢复情况和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有41例(65.08%)盆底肌力≥3级,多于对照组的20例(31.75%),且其性生活满意度为73.02%,高于对照组的52.38%,尿失禁和子宫脱垂的发生率分别为7.94%和14.29%,均低于对照组的26.98%和34.92%,组间差异均有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干预在产后妇女盆底肌康复治疗中可以有效促进肌力恢复,提高产后夫妻生活的满意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黎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颅骨修补术后感染非手术治疗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该例颅骨修补术后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内容包括治疗方法、临床疗效等。结果:该例颅骨修补术后感染患者经封闭式持续冲洗引流(负压)治疗后各项生命体征正常,无呕吐、发热、头疼、抽搐等不良情况发生,治疗后白细胞计数、体温均较之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对颅骨修补术后感染患者给予封闭式持续冲洗引流(负压)治疗可获得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无需取出钛网,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作者:刘忠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宫腔镜下妇科疾病手术后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期间江苏省江阴市人民医院接收并行宫腔镜妇科疾病手术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与并发症发生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应用于宫腔镜下妇科疾病手术后护理中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郭青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阑尾炎的误诊情况。方法以2009年9月以来,我院对初诊为阑尾炎558例病人行急诊阑尾切除术,12例误诊病例及其相应处理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急性阑尾炎误诊中,女性患者妇科疾病可能性大,青少年急性上消化道穿孔可能性大,中老年人回盲部肿瘤患者发生几率大。结论:对于不同年龄性别初诊为急性阑尾炎的患者,术前准备应充分并充分与家属沟通病情,并制定好术中发现其他问题的处理方案,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的几率。
作者:郑迎春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肝胆手术部位感染的有关问题。方法: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对1187例肝胆手术病患的临床资料进行较为仔细地分析,运用SPSS12.0软件进行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1187例肝胆手术病患出现手术部位的感染现象63例,其感染率一般可达到5.31%,对此,其中的器官腔隙4例占6.35%,切口深部组织8例占12.70%,而切口浅部组织51例占有80.95%。从其中分离出革兰阳性菌12株,革兰阴性菌15株,分别占有44.44%和55.56%,其中的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较多,占有14.81%、而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检出多,占有25.93%,并未从中未分离出有关的真菌;有关手术部位感染的较为独立的危险因素有开腹手术、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引流时间、有无合并糖尿病以及年龄等(P<0.05)。结论:肝胆外科病患手术部位感染很多因素都有关系,因此,应当将病患术前术后病情评估进行加强是非常重要的,与此同时还要提高手术操作水平,从而使手术相关部位的感染的概率大大减少。
作者:徐文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为了缓解产妇分娩疼痛,调节产妇心理状态,达到顺利分娩的目的,笔者运用文献资料法解析了产妇分娩疼痛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了针对产妇分娩疼痛的护理对策,并且对其护理对策分析了护理效果,以期减轻产妇分娩疼痛,优化分娩的过程,利于产妇增加信心,实现母婴平安。
作者:刘恋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