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勇兰
目的:对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护理配合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老年患者146例,然后将14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3例)和实验组(73例),对对照组的患者实行单纯的手术治疗,对实验组的患者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护理配合,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治疗效果等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和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过程中,加强护理配合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作者:张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疾病筛查依从性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新疆沙雅县妇幼保健院生产的孕产妇24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120例。参照组予以常规宣教,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则予以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新生儿疾病筛查率高于参照组,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统计学分析均P<0.05。结论: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率,还可提高孕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刘慧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急性期脑梗死采用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我科收治的45例急性脑梗死采用静脉溶栓治疗的病例,总结临床护理体会。结果4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经静脉溶栓治疗后治愈5例,显效及好转37例,无效或恶化2例。结论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积极作用,临床护理工作是静脉溶栓治疗的重要环节,护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溶栓治疗的结果,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曹莹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比较分析在股骨头坏死诊断中应用CT与核磁共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至2016年收集的股骨头坏死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两组患者均行CT及核磁共振检查,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比较CT与核磁共振的检查效果。结果:核磁共振阳性检出率为95.5%,明显比CT的77.8%高,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在对股骨头坏死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相较于CT,核磁共振的阳性检出率与确诊率较高,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林仕晓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玉屏风颗粒在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中有无作用,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实验组46人,对照组为52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早期(1周),治疗组的疗效更好。但至治疗的中后期(第4-8周时)两组治疗效果相当,统计学无明显差异。在FeNO阴性的患者治疗中,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而在FeNO阳性患者中,治疗组及对照组两者疗效相当。结论在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中,联合使用玉屏风颗粒早期可起到治疗作用。在FeNO阴性组中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赵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析胃癌术后患者护理中运用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0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肠外营养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肠内营养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肛门排气及排便时间、胃管拔除以及经口进食时间均较短,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同时,两组营养指标对比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胃癌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能够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黄惠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对产妇行责任制助产护理,观察其分娩方式以及母婴结局。方法:择取本院于2015年1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产妇90例,按照随机双盲法,将产妇划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每组各45例。对参照组产妇行传统分娩护理,对观察组产妇行责任助产方式分娩,对比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以及母婴结局。结果:在分娩方式方面,观察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为91.11%,剖腹产率为8.89%;参照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为66.67%,剖腹产率为33.33%,对比两组数据,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具有明显性,即P<0.05;在母婴结局方面,观察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下肢疼痛麻木率、胎儿窘迫率以及新生儿窒息率与参照组产妇进行对比,相应数据组间优势显著,即P<0.05,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妇临床分娩过程中,对其行责任制助产护理,不仅可以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率,还能促使母婴结局实现良性发展,对于保证母婴生命安全与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临床实践普及应用。
作者:杨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对宫外孕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50例宫外孕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米非司酮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甲氨蝶呤药物。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恢复情况差异性。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8%,观察组为92%,组间差异显著。在阴道止血时间、腹痛消失时间以及包块消失时间上观察组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结论在米非司酮基础上加用甲氨蝶呤药物可对宫外孕患者起到更明显的治疗作用,且患者恢复较快,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陈贤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诊断脂肪肝患者的价值作用。方法择取2012年-2015年至我院进行疾病诊疗的经过终检查确诊的脂肪肝患者38例纳入本次实验研究,对所有患者均进行超声诊断,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经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后,得知38例患者中37例患者获得明确诊断,1例误诊为肝囊肿,诊断准确率达到97.37%,与终检查结果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所有患者中显示25例为肝区回声病变,4例局部脂肪缺失,5例脾增大,4例局灶性脂肪肝。结论对脂肪肝患者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方案有利于及早获得明确诊断,诊断准确性较高,同时具有诊断费用低、无创等优势,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陆燕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磁共振(MRI)技术是一种比多层螺旋CT(MSCT)更为先进的成像技术,探讨它在肺结核诊断方面价值是本文的目的。方法:收集我院明确诊断为活动性肺结核病例共计59例,行MRI检查。结果:48例(81.4%)表现为等或稍长T1长 T2信号;12例(20.3%)表现为T2W1更高信号环或等T1等T2信号。在弥散加权成像(DWI):54例(91.5%)表现为病灶弥散明显受限,呈高信号影。在增强CT:31例(75.6%)表现为边缘环状强化;12例(29.3%)表现为较小斑化病灶较明显中晚期强化。结论:活动性肺结核在MRI检查上表现多种多样,是有一定的特征性,MRI检查是诊断肺结核准确的可靠手段,某些方面可以替代MSCT。
作者:熊敏;张蔚;陈秋悦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自然分娩产妇的影响和满意度情况方法:将我院2015年4月-2015年10月70名自然分娩产妇作为实验组实施优质护理措施,2014年3月-2014年11月70名自然分娩产妇作为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操作,对比两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后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情况。结果:实验组产妇实施优质护理后,产程明显缩短,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参照组,且产妇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以上结果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自然分娩产妇提供优质护理,能有效增加患者满意率,缩短产程时间,减少产后感染,护理质量提高显著;值得临床参考和推广。
作者:鲍红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微孕妇产前进行胎儿肢体畸形诊断中应用超声筛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来我院进行产前超声体检的2300名孕妇的临床资料,分析对比超声筛查胎儿肢体畸形的结果以及胎儿出生后实际肢体畸形结果,判断超声筛查应用的价值。结果:产前超声筛查结果为15例胎儿出现肢体畸形,胎儿畸形率为(0.65%),经孕妇产后证实,共有16例胎儿出现肢体畸形,畸形率为(0.69%),检出率为(93.75%),漏诊率为(6.25%)。超声筛查结果显示肢体畸形中包括双足内翻胎儿5例,双下肢缺如2例,四肢短小胎儿3例,人体鱼序列征胎儿2例,多趾胎儿1例,双侧桡骨缺失2例,产后证实漏诊1例多趾胎儿。结论:超声筛查孕妇胎儿肢体畸形效果良好,可及早发现胎儿肢体畸形情况,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作者:杨凤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对30例消化内科急性腹痛患者的误诊原因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2月到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腹痛误诊患者30例,对患者进行检查,分析误诊原因。结果:30例患者中,误诊急性胃肠炎的患者有12例,肠梗阻为9例,胆囊炎为6例,消化道出血为3例。经过分析可以得出出现腹痛乌镇的原因是医生的知识经验不足,并且在收集患者病史是存在一定的困难,而且疾病临床症状相似程度高等。结论:明确了腹痛的特点,要与患者有效的沟通,做好全面的检查,做好体格检查,减少出现误诊的几率,提高治愈的效果。
作者:王翠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输卵管堵塞介入治疗中精细化护理干预模式应用的价值。方法:于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输卵管堵塞患者中选取11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介入治疗,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精细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输卵管再通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妊娠成功率。结果: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5%明显低于对照组18.18%(P<0.05);研究组输卵管再通率达94.87%明显高于对照组51.90%(P<0.05);研究组妊娠成功率43.64%明显高于对照组16.36%(P<0.05)。结论:针对介入治疗的输卵管堵塞患者采用精细化护理效果较常规护理效果更显著,应用价值更高。
作者:白玉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妇科阴道分泌物涂片检查当中对快速革兰染色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从而帮助医务人员更好为患者诊断病情及对症治疗。方法:选取本院74例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本院妇科需行阴道分泌物涂片检查的患者当作实验对象,按不同检验方法把他们划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对其检测正确率予以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检出霉菌11例,检出率是14.86%,滴虫6例,检出率是8.10%,革兰阴型双球菌共检出2例,检出率是2.70%,加德纳球杆菌共检出8例,检出率是10.81%,纤毛菌共检出1例,检出率是1.35%,肾型相对双球菌共检出2例,检出率是2.70%;而对照组仅检出霉菌7例,检出率是9.46%,滴虫4例,检出率是5.41%,两组检出率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快速革兰染色检验方法对妇科阴道分泌物涂片检测结果更为准确,临床医学方面应当得到大面积推广。
作者:董海彦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是了解ICU家属的感受,分析家属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为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是采用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患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总结患者家对ICU的满意度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ICU患者家属对ICU的满意度调查中总体满意度的均分为(94.77±2.11)分;患者家属对ICU的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为隔离制度的宣教,费用的解释,有效的沟通及基础护理的落实(t分别为2.980,4.118,3.704,2.539,2.871;P<0.05)。结论医护人员对家属的制度的宣教,费用的解释,有效的沟通及基础护理的完善对提高家属满意度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努力改进和提高国内ICU服务理念,有助于提升医院整体的护理质量。
作者:史丹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中所收治的8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将其按照临床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的同时给予个体化延续护理措施,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均采用生存质量评分进行对比与观察。结果经两组患者临床护理结果得出,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各项指标综合得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组间结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高血压患者采用个体化延续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稳定患者血压水平,并保障患者出院后各项血压指标控于正常范围内,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使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改善。
作者:靳晓燕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患者抗氧化状态和膳食营养摄入之间的关系。方法:58位子痫前期患者,通过(FFQ获得膳食摄入信息, ELISA法检测血清TAC,分析其与营养膳食摄入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摄入的维生素E低于膳食参考摄入量,并与血清TAC呈正相关(r =0.367,P =0.367)。摄入的维生素C,β-胡萝卜素,核黄素、铜和血清TAC没有显著相关性。结论: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摄入的维生素E与血清TAC呈正相关。其他微量元素膳食摄入量和血清TAC之间的无明显相关性。孕产妇营养摄入与子痫前期和女性抗氧化状态之间的关系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探索。
作者:吴锡链;陈波洁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对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慢性心肾综合征维持性透析患者顽固性低血压的临床疗效作以评价。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18例慢性心肾综合征维持性透析患者顽固性低血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本组患者均接受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观察治疗后第1、2、3、5、7、9、11周患者血压变化情况与低血压发生率。结果:患者远期血压水平明显高于透析治疗开始时近期血压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是治疗慢性心肾综合征维持性透析患者顽固性低血压的理想疗法。
作者:方亚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ICU简要病情介绍单在ICU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ICU简要病情介绍单应用到ICU临床护理中,对责任护士进行患者病情掌握率的考核,随机选取使用前123例责任护士病情考核成绩与使用后114例病情考核成绩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优良率83.3%明显高于对照组7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用ICU简要病情介绍单后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考核成绩在平均水平上均高于运用前。结论 ICU简要病情介绍单的应用,内容精简且具有针对性,提高了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的掌握程度,保证了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和严谨性,有利于护士自身能力的提高及对病人的观察处理和病情掌握,从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曹晓莉;步惠琴;徐笑月;王荣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