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析30例消化内科急性腹痛误诊原因

王翠玲

关键词:消化内科, 急性腹痛, 误诊原因
摘要:目的:对30例消化内科急性腹痛患者的误诊原因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2月到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腹痛误诊患者30例,对患者进行检查,分析误诊原因。结果:30例患者中,误诊急性胃肠炎的患者有12例,肠梗阻为9例,胆囊炎为6例,消化道出血为3例。经过分析可以得出出现腹痛乌镇的原因是医生的知识经验不足,并且在收集患者病史是存在一定的困难,而且疾病临床症状相似程度高等。结论:明确了腹痛的特点,要与患者有效的沟通,做好全面的检查,做好体格检查,减少出现误诊的几率,提高治愈的效果。
今日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剂量黄体酮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无排卵型月经失调治疗中应用不同剂量孕酮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诊治无排卵型月经失调患者90例,分为A、B、C三组各30例,分别给予三组患者100、200及300mg/d黄体酮口服治疗,对三组患者撤退性出血发生情况、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变化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三组患者阴道出血量、出血时间与出血率间均无显著差异,B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变薄,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A、B组。结论:三组剂量孕酮在无排卵型月经失调治疗中均可实现撤退性出血效果,而200mg/d剂量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无排卵型月经失调是指由于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导致的不规则子宫出血。临床中常用的治疗方法为给予孕酮类药物—黄体酮,且该药对乳腺的影响较小,因而在临床中的应用较为广泛。本文就不同剂量黄体酮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以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

    作者:李新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研究SHEL模式应用在门诊药房高危药品管理中的价值

    目的:降低高危药品的用药错误,保障高危药品的用药安全,完善用药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方法通过总结分析在某院门诊药房出现的高危药品开药出现的差错事件,并以SHEL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该院门诊药房的高危药品发药失误概率明显下降。结论通过采用SHEL模式的应用,门诊药房能够有效保证高危药品的用药安全,提高了药品的安全用药和管理水平,更高地为患者提供服务。

    作者:胡彬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关节镜治疗膝关节损伤的临床效果评估

    目的:探讨采用关节镜对膝关节损伤患者完成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07月~2016年07月收治的膝关节损伤患者109例作为本次实验对比观察对象;观察组46例以及对照组63例患者的分组依据为不同的膝关节损伤治疗方法;观察组: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对照组:开放手术;通过对比功能恢复时间以及膝关节功能评分等,以突出关节镜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在功能恢复时间等方面,观察组同对照组膝关节损伤患者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在膝关节功能评分方面,观察组同对照组膝关节损伤患者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膝关节损伤患者,治疗方法选择关节镜治疗,可以将膝关节损伤患者手术后功能恢复时间显著缩短,将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分显著改善,终显著提高膝关节损伤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姜文晓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脑血栓病人护理中康复护理服务的应用及意义探究

    目的:研究分析脑血栓病人护理中康复护理服务的应用及意义。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脑血栓患者62例(2014年5月~2016年1月)。将其动态随机化分2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一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一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服务(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总依从率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总依从率90.32%明显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实施康复护理服务对脑血栓患者进行护理的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可以广泛应用。

    作者:蔡怡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鼻套的设计与研究

    目的:给鼻子安装一个装置,使得人类呼吸时能吸入干净的,保湿的空气;方法:结合鼻子结构,设计出能隔绝空气污染物,保持空气的湿度装置;结论:鼻套能使得人体有效的吸入干净的,湿润的空气。

    作者:李耐宁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葛根芩连汤合白头翁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葛根芩连汤合白头翁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10月收治溃疡性结肠炎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以柳氮磺胺吡啶治疗,观察组以葛根芩连汤合白头翁汤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各项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5%(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9%(P<0.05)。结论:葛根芩连汤合白头翁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用药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任远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浅谈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临床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从接受治疗的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患者中随机选择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研究,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全部患者采用子宫持续按摩和药物注射治疗,如果效果不理想,就对对照组患者行子宫捆绑术,然后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比较发现,对照组对难治性大出血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观察组,疗效显著。结论:在对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患者进行治疗时,在使用子宫按摩和药物注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子宫捆绑术等方式能有效地控制和干预难治性大出血,这些技术不仅操作简单、容易掌握,而且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在临床上值得大力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绳志卫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ICU简要病情介绍单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ICU简要病情介绍单在ICU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ICU简要病情介绍单应用到ICU临床护理中,对责任护士进行患者病情掌握率的考核,随机选取使用前123例责任护士病情考核成绩与使用后114例病情考核成绩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优良率83.3%明显高于对照组7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用ICU简要病情介绍单后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考核成绩在平均水平上均高于运用前。结论 ICU简要病情介绍单的应用,内容精简且具有针对性,提高了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的掌握程度,保证了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和严谨性,有利于护士自身能力的提高及对病人的观察处理和病情掌握,从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曹晓莉;步惠琴;徐笑月;王荣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替硝唑局部用药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对牙周炎患者接受替硝唑局部用药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展开分析与评价。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86例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62例,給予A组口服甲硝唑片治疗,B组接受口服替硝唑片治疗,C组接受替硝唑局部用药治疗,对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与评价。结果经过为期一周的药物治疗,C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B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则显著低与其他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牙周炎患者展开替硝唑局部用药,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靖;王家悦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小儿手足口病口腔病变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观察小儿手足口病口腔病变与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20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口腔病变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经综合护理干预的患儿的口腔疼痛缓解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以及恢复饮食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手足口病口腔病变护理过程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较好,能有效提高口腔护理质量,缓解患儿口腔病变的程度,促进患儿的恢复,同时患儿家长的满意度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王体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湿疹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对慢性湿疹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的研究,以缩短慢性湿疹患者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副作用及复发率。方法:将在2013年11月份到2014年5月份期间到我院就诊的160例慢性湿疹患者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每组患者各80名,在治疗期间和治疗之后观察对比记录两组疗效以及后期反应等。结果:两组对比可知,对照组的治疗疗效优于实验组,P<0.05具有统计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湿疹具有更好的疗效,能够加快患者康复,降低后期复发率。

    作者:张俊麒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阴式子宫切除术在妇产科实施体会

    目的:探讨阴式子宫切除术在妇产科实施的效果,总结实施体会。方法:选取72例妇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的开腹式子宫切除术,而观察组患者采用阴式子宫切除术,观察和对比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全部成功,但是观察组手术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78%,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89%,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对于开腹式子宫切除术,阴式子宫切除术可以取得更高的治疗效果,并且阴式子宫切除术还具有微创、操作便捷以及安全经济的优越性,在妇产科临床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利丹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全科医学科营养风险筛查的临床应用

    目的:调查全科医学科住院患者营养风险、营养不良发生率及营养支持情况方法应用欧洲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标准,对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15年10月至2015年12月全科医学科共526例患者进行统一调查,统计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及营养支持情况,并收集患者的体重指数、性别、年龄、住院天数、白蛋白、前白蛋白等数据。结果526例的患者中内科患者362例,外科患者164例,内科患者中存在营养风险的有165例,发生率为45.58%,存在营养不良的有69例,发生率为19.06%,外科患者中存在营养风险的有23例,发生率为14.02%,存在营养不良的有13例,发生率为7.9%,内科患者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均高于外科患者,且存在营养风险组及与不存在营养风险组两者在患者年龄、住院天数、白蛋白等指标上均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NRS2002是进行营养风险筛查的一个有效工具,全科医学科患者中存在一定数量的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良患者,临床上营养支持不足与不合理使用并存,应加强对临床医生开展合理使用肠内及肠外营养支持的理论培训,使其重视营养风险筛查,并遵循相关指南对患者进行合理的营养支持以改善临床结局。

    作者:范冬冬;王国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牙体预备对口腔修复临床效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究口腔修复中牙体预备对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签法将本科室80例牙齿缺陷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6例,男12例,女24例;对照组44例,男30例,女14例;两组患者年龄15~28岁,平均年龄(21.5±1.2)岁。对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牙体预备方法,观察修复成功率与满意度,采用两种烤瓷贴面牙体预备,分别为I型、与U型,使用双重树脂粘接,观察4~20个月,对不适应症进行调整,终观察修复后牙齿美观度。结果:观察组修复效果、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口腔美容中应用牙体预备方法能够保证牙体固定位置,增强牙体美观度,并发症少,修复率高,满足了患者牙体美容需求。

    作者:佟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张勤修教授运用小青龙汤加温针疗法治疗变应性鼻炎验案一则

    变应性鼻炎为五官科常见病,临床用小青龙汤针对其虚、寒、饮病机论治其肺气虚寒证型,散寒化饮、益气温肺,表里通治、补泻兼施,同时结合温针疗法通达脏腑经络气机,实卫固表、益气助阳,针药相合使其水饮去、寒邪除、阳气生,消除机体寒饮等病理因素、改变人体对病邪的易感性,未病先防、即病防变,用于治疗该病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借鉴探讨变应性鼻炎其它证型的诊治。

    作者:王盼盼;杨庆;张勤修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儿科静脉输液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目的:探讨儿科静脉穿刺输液中存在的问题及护理对策分析。方法: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4月共对614例患儿进行静脉输液穿刺,记为对照组,并根据穿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用持续质量改进后,在2015年5月至2015年8月期间对638例患儿进行静脉输液穿刺,记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的静脉输液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经持续质量改进的静脉输液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高于对照组,存在的问题更少,差异均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儿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患儿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静脉穿刺输液中存在的问题较多,采用持续质量改进,能有效的提高穿刺成功率和患儿静脉输液的依从性,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起到很好的改进和预防作用,值得在儿科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李亚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急性腰扭伤患者早期中医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包括针灸、推拿、艾灸等护理方式,在急性腰扭伤患者早期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在我院选择2015年入院治疗的44名急性腰扭伤患者,随机选择其中22名作为干预组,对干预组实施中医护理同时进行常规护理,另外22名患者作为对照,只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的康复情况。结果:一个月之后,干预组患者自述腰部疼痛程度减轻,腰部可活动度增加,而常规治疗的对照组,自述疼痛程度整体上高于对照组,可活动度低于对照组,两组的两项比较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另外,两组病患终出院时间,干预组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中医护理运用在急性腰扭伤患者早期治疗中,患者症状得到明显缓解,恢复速度快,具有临床实践意义。

    作者:宫利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83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以及对其进行评价。方法:在我院选取了2013年6月-2014年8月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共83例,根据患者入院的时间将其分为试验组以及对照组,其中实验组的41例患者是在常规护理的前提下进行护理干预,而对照组的42例患者则只用常规护理方法,然后将两组所得的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经过护理干预的实验组患者护理效果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护理效果为9.02%,而对照组仅达到5.9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进行干预,比使用常规护理方法的效果显著,是值得推广的临床护理方式。

    作者:海秀芬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浅谈痰热清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究痰热清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5年07月-2016年02月在我院就诊的100例支气管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儿均采用5%葡萄糖注射液100ml以及静脉注射头孢哌酮舒巴坦或青霉素类及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使用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实验组则结合痰热清注射液巩固治疗。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8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2%,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上实验组也表现出令人满意的效果。结论:使用痰热清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有利于帮助患者减轻临床病症,缩短治疗周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裕莉;龚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系统化心理护理对梅毒患者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系统化心理护理对梅毒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44例梅毒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系统化心理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疗效。结果:护理4周后,干预组心理状态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化心理护理应用于梅毒患者中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其不良情绪,且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作者:崔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今日健康杂志

今日健康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炎黄保健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