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体伟
目的:对应用BIPAP呼吸机的肺疾病患者焦虑状态进行调查同时给予相应护理措施。方法择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接收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应用BIPAP呼吸机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焦虑状态进行调查分析,同时实施相应护理措施。结果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下患者应用BIPAP呼吸机发生焦虑严重程度明显低于文化程度在高中以及大专及以上患者,组间评分对比(p<0.05),文化程度在高中患者焦虑程度高于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下患者但低于大专及以上患者(p<0.05);青年患者应用BIPAP呼吸机发生焦虑严重程度明显低于中年与老年,组间评分对比(p<0.05),中年患者焦虑程度高于青年但低于老年(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BIPAP呼吸机产生焦虑与其文化程度以及年龄等有关,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相应护理,对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以及焦虑缓解有明显促进作用。
作者:毕铭凤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急性牙髓炎一次性根充治疗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优势。方法:60例急性牙髓炎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传统根管治疗,观察组应用一次性根充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成功28例,治疗成功率93.3%;对照组治疗成功22例,治疗成功率73.3%,观察组治疗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牙髓炎患者应用一次性根充治疗临床治疗效果理想,而且临床治疗优势十分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志民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在妇科疾病手术治疗中腹腔镜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而提供更好的妇科疾病治疗办法。方法:选择本院在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收治的160例妇科疾病患者,进行相应的手术治疗。依据不同的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人数相同的两组,观察组应用腹腔镜手术(80例),对照组应用普通的开腹手术(80例),观察两组妇科疾病患者的手术效果、住院天数、术后肠胃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术中出血量等。结果:和常规的开腹手术相比较,腹腔镜手术的术后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天数都明显的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腹腔镜手术具有更低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手术和常规的开腹手术相比较,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少有术后盆腹腔粘连、切口小、治疗效果显著等,在妇科疾病的诊断以及治疗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王润敏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剖宫产术后切口妊娠临床诊断及治疗成效。方法:从2014年1月到2016年6月期间,随机选取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切口妊娠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诊断过程进行分析,并对患者剖宫产术后的切口妊娠进行分级,根据不同的分级情况确定不同的治疗方法,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在临床诊断方面,对患者的停经史和剖宫产史进行了解,通过血β—HCG和超声波检查进行诊断,后进行病理确诊;经过分级治疗,0级、1级和3级患者全部治疗成功,2级患者有2例治疗失败,总成功率为90%;患者经过治疗后恢复情况较好。结论:对于剖宫产术后切口妊娠患者,进行诊断的方式中超声检查和血β—HCG检查比较重要,通过病理检查进行确诊;对切口妊娠患者采用分级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刘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究中医骨折三期疗法用于肱骨近端骨折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98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均给于常规护理,对照组49例患者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实验组49患者给予中医骨折三期疗法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肱骨近端骨折处血肿、创伤性关节炎以及伤口感染的发生情况,以及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40例患者总有效率为95.9%,对照组49例患者的总有效率85.7%。实验组49例患者发生血肿、伤口感染、创伤性关节炎的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给予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中医骨折三期疗法,可以有效降低骨折患处发生血肿、创伤性关节炎以及伤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安全系数高,对提高患者的临床治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红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339例手足口病患者流行病学与临床特征,提高对手足口病的认识和鉴别诊断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方法对矿区医院2012-2014年的339例手足口病患者流行病学及临床症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339例患者中,3岁以下患者高于3岁以上年龄组;散居儿童发病高于幼托儿童与学生;地域分布乡村高于城区,发病高峰集中在5-7月份,100%患者出现发热及皮疹。结论:手足口病与年龄、季节、地域分布有关,加强健康教育,及早识别手足口病患者的早期症状,早期采取干预措施及提高教师和家长的防范意识十分必要。
作者:刘仁会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变应性鼻炎为五官科常见病,临床用小青龙汤针对其虚、寒、饮病机论治其肺气虚寒证型,散寒化饮、益气温肺,表里通治、补泻兼施,同时结合温针疗法通达脏腑经络气机,实卫固表、益气助阳,针药相合使其水饮去、寒邪除、阳气生,消除机体寒饮等病理因素、改变人体对病邪的易感性,未病先防、即病防变,用于治疗该病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借鉴探讨变应性鼻炎其它证型的诊治。
作者:王盼盼;杨庆;张勤修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是临床中的多发病和常见病,本文首先分析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病因、病机,然后分析了中医辨证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研究发展,希望能为中医辨证治疗提供有效依据,使临床疗效得以提升。
作者:许黎敏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分析中医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60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医予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与肺功能的变化。结果:在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时候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3.3%,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 P<0.05);且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 P<0.05);经治疗后患者肺功能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更为明显,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西医基础上联合中医予以治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还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状态,有利于患者健康,可推广应用。
作者:朱佳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分析对宫外孕并发失血性休克患者实施的急救措施和护理干预。方法将我院内48例宫外孕并发失血性休克的患者,按照随机性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4例。均为两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行急救综合护理,对照组实行急救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急救和护理后的生存质量。结果急救与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理功能、心理情绪、自觉症状以及社会活动等生存质量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宫外孕并发失血性休克患者实施急救综合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中的生存质量,帮助患者病情加快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杜晓燕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老年胃肠道手术患者应用护理干预对其治疗依从性和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以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56例胃肠道手术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78例患者,观察组患者术后给予系统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不依从的比例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偏低,观察组患者完全依从的比例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偏高,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腹胀例数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偏少,观察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恢复时间和肠鸣音恢复时间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偏早,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明显促进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的早期恢复,同时还能提高老年胃肠道手术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作者:王晓慧;罗晓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急性农药中毒的院前急救经验,及对预后的影响,以此对患者入院前急救提供重要的参考。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02月我院收治的48例农药中毒一般资料,对48例中毒患者院前急救进行统计分析。根据不同救治方式,把48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直接送院救治,观察组入院前实施院前急救,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阿托品用量、碘解磷定用量等明显比对照组少,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性农药中毒院前急救可以有效提高抢救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董元和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更好的了解我区麻风病生存状况,以此针对性制定有效的救助措施。结果:本次调查病人84人,失访4人,外迁21人(因行政区划发生变化),存活病人59人,治愈存活病人52人,在治愈存活病人中Ⅱ级畸残9人。生活能完全自理47人,劳动能力未丧失的45人,有医保52人,有低保10人,有残疾者3人。结论:我区的麻风病人生存状况虽有所改善,但在边远的少数民族村寨歧视麻风病人仍然严重,实现麻风病人与社会和谐共处的目标依然任重而道远。
作者:向进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整体系统的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肺结核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分层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两组护理满意度和用药依从性进行评价。结果:护理干预后。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实验组的用药依从性更高(P<0.05)。结论:综合系统的护理干预可提高肺结核患者护理满意度。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治愈率。
作者:杨玉茹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放射诊断鉴别肝血管良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所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2016年2月间于我院就诊的肝血管良恶性肿瘤患者,共74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放射技术进行诊断,分析并对比这些患者的诊断效果。结果:经过放射诊断,有62例为肝血管良性肿瘤患者,其中包括肝血管内皮细胞8例,肝局灶性结节6例,肝血管瘤41例,脂肪瘤5例,其他2例。有12例为肝血管恶性肿瘤患者,其中包括胆管细胞型肝癌患者2例,肝细胞肝癌患者7例,混合型肝癌患者1例,转移型肝癌患者2例。在肝血管良性肿瘤患者中出现了3例肝癌误诊为肝血管瘤,因此,放射诊断肝血管良恶性肿瘤具有100%的敏感性,而准确性为97.26%,差异显著,含有统计学意义(X2=14.2944,P<0.05)。结论:在对患有肝血管肿瘤的患者采用放射技术加以诊断,能有效将其肿瘤情况诊断出来,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静静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我国医疗卫生条件逐步改善,医疗制度日趋健全,不过在对患者治疗的过程中,还是会出现一些问题。其中,医院内科护理沟通是医院工作中经常出现问题的一个环节,而消化内科护理的质量与内科患者的身体健康、恢复状况有密切的联系,也影响着医院的治疗质量与形象。本文首先详细地介绍了消化内科护理沟通存在的问题,即医护人员服务态度恶劣、医患费用纠纷、医护人员综合能力有待完善等,并根据这些问题,针对性的提出消化内科护理沟通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加强护理人员和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与交流,尽可能让每位患者做到满意。
作者:杜晶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索研究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原因,对其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2015年我院门诊药房调剂错误的148张处方,对其中的错误进行分析。结果:2012年~2015年期间出错的处方总共有148张,差错率逐年减少。差错种类有药品的数量有误、用法与用量有误、品外包装类似,名称相似、不同剂型或者规格有误、用药禁忌有误、其他差错等等。结论:通过提出一系列的防范措施如让药师遵守操作规范、加强药师的业务水平、加强与医生的沟通和交流、改善工作环境等等措施方法,能够有效减少差错率,为患者的安全用药提供保障。
作者:戴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本地区0-7岁儿童家长对二类疫苗的认知、行为、效果的差异性,总结分布特征,为更好开展儿童保健及预防接种工作提供客观的数据资料,并且有助于为针对不同的影响因素,开展不同宣传方式,达到提高二类疫苗接种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整理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对策。结果(1)二类疫苗在实际接种中存在的问题:家长对二类疫苗整体了解较为缺乏;公共媒体等平台对二类疫苗的正确宣传仍不够;影响接种二类疫苗接种率的因素仍存在诸多方面;对接种二类疫苗后所达到的效果认识不够等。(2)针对问题所采取的对策:家长自身可加强对疫苗专业知识的进一步了解;继续重视对居民开展疫苗免疫和传染病知识的宣教;加强对疫苗接种人员的行为规范性的管理;工作当中需加强对二类疫苗效果的重视等。
作者:伍静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黄连素治疗慢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2014年4月到2015年4月期间所收治的慢性腹泻患者中选取9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运用左氧氟沙星联合黄连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运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黄连素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运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黄连素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7.9%,对照组患者运用左氧氟沙星联合黄连素治疗后,患者总有效率为77.1%,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47例有效例数中,12例患者出现复发,复发率为25.5%;对照组37例有效例数中,16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43.2%,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于慢性腹泻患者,运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黄连素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且更加安全、复发率更低,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及运用。
作者:吕江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与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6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中医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血糖变化和遵医行为情况。结果经过精心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遵医行为也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有助于控制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贾会英;郭梅芳子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