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静
目的:分析在玻璃酸钠注射液、氨基葡萄糖片联合应用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8月-2015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2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选择玻璃酸钠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选择玻璃酸钠注射液联合氨基葡萄糖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膝关节疼痛及功能状态优良率为81.67%,对照组为65%;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为(2.26±1.02)分,对照组为(4.86±1.58)分。结论:玻璃酸钠注射液、氨基葡萄糖片联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劲波;姚雄兵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对口腔修复美学在临床中的应用予以分析和探讨。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口腔修复的患者3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修复方法,观察组采用口腔修复美学。两组患者均采用烤瓷冠修复的方法对牙齿进行修复,对两组患者口腔修复后美观程度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口腔修复后的美观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进步与医疗水平的发展,人们在口腔修复的过程中,不仅要满足功能性的恢复,更要满足患者修复后的美观程度,不仅要为患者解除牙病带来的痛苦,更要保证患者口腔修复后的美观,口腔修复美学在其中就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金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葛根芩连汤合白头翁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10月收治溃疡性结肠炎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以柳氮磺胺吡啶治疗,观察组以葛根芩连汤合白头翁汤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各项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5%(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9%(P<0.05)。结论:葛根芩连汤合白头翁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用药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任远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无排卵型月经失调治疗中应用不同剂量孕酮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诊治无排卵型月经失调患者90例,分为A、B、C三组各30例,分别给予三组患者100、200及300mg/d黄体酮口服治疗,对三组患者撤退性出血发生情况、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变化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三组患者阴道出血量、出血时间与出血率间均无显著差异,B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变薄,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A、B组。结论:三组剂量孕酮在无排卵型月经失调治疗中均可实现撤退性出血效果,而200mg/d剂量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无排卵型月经失调是指由于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导致的不规则子宫出血。临床中常用的治疗方法为给予孕酮类药物—黄体酮,且该药对乳腺的影响较小,因而在临床中的应用较为广泛。本文就不同剂量黄体酮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以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
作者:李新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在妇科疾病手术治疗中腹腔镜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而提供更好的妇科疾病治疗办法。方法:选择本院在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收治的160例妇科疾病患者,进行相应的手术治疗。依据不同的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人数相同的两组,观察组应用腹腔镜手术(80例),对照组应用普通的开腹手术(80例),观察两组妇科疾病患者的手术效果、住院天数、术后肠胃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术中出血量等。结果:和常规的开腹手术相比较,腹腔镜手术的术后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天数都明显的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腹腔镜手术具有更低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手术和常规的开腹手术相比较,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少有术后盆腹腔粘连、切口小、治疗效果显著等,在妇科疾病的诊断以及治疗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王润敏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对成人不典型肺结核的临床诊断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2012年3月到2016年3月在本院进行诊疗的肺结核患者100例,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其临床症状和体征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临床症状不典型、体征不典型、胸部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以及病原学检查阳性率低等因素都增加了不典型肺结核的诊断难度,过分依赖像学征象的诊断价值是导致不典型肺结核误诊的主要原因。结论:在临床诊断中,不能草率排除肺结核可能,也不能片面的强调或突出某一方面征象,要想提高诊断水平,必须要综合分析各种影像征象,并结合患者的年龄因素、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如结核菌素试验(PPD)、痰结核菌培养、抗结核抗体阳性等,对患者的病状进行动态观察,这在促进不典型肺结核的诊断率提高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费东溱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儿科输液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接受静脉输液140例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输液方法,观察组则采用静脉留置针静脉输液,观察两组患儿的静脉输液效果。结果:观察组经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儿的口腔疼痛缓解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以及恢复饮食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留置针在儿科静脉输液中具有很多优点,不仅使用方便,且能有效减轻患儿痛苦,减少液体渗漏和导管脱出的效果较好,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杨小宾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波姆光和激光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分析108例不同程度的宫颈糜烂经波姆光和激光治疗后的疗效情况。结果两种治疗方法有较显著的差异,波姆光(A组)治疗55例,治愈(糜烂面完全愈合,宫颈表面光滑,自觉症状消失或者明显减轻)48例,好转(糜烂面积较治疗前减轻Ⅰ度,自觉症状减轻或部分消失)6例,无效(治疗前后糜烂面积无变化,自觉症状未减轻)1例,一次性治愈率87.3%,总有效率98.1%。激光(B组)治疗53例,治愈36例,好转13例,无效4例,一次性治愈率67.9%,总有效率92.5%。结论波姆光治疗宫颈糜烂操作简便,不损伤正常组织,术中和术后出血少且一次性治愈率高。
作者:和小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应用网络环境下PBL教学模式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级专科临床医学专业4个教学班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实施网络环境下PBL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法。课程结束后,对两组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对两种教学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对教学方法的评价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网络环境下PBL教学模式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良好。
作者:冯向功;亓水芹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对比分析常规温针灸与温针灸联合中药湿热敷疗法的操作过程,探寻更有效的治疗脑中风及其后遗症的途径。方法:把60例脑中风患者均分实验组(温针灸联合中药湿热敷疗法)和对照组(温针灸),行药物治疗,根据两组脑血流、运动功能以及上下肢痉挛等情况变化计算综合疗效。结果:实验组康复效率(93.3%)高于对照组(83.3%),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中药湿热敷方案治疗脑中风的效果更为显著,应广泛推广。
作者:段松会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为了对比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耐药性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在郑州某医院治疗的耐药性肺结核患者共计54例用药资料。结果:莫西沙星组肺结核耐药患者经过6个月的治疗后,治疗显效者23例,治疗有效者3例,治疗失败者1例,总有效率(包括显效者与有效者之和)结果为92.6%,明显高于左氧氟沙星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8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西沙星为第四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在治疗耐药性肺结核方面具有更优秀的临床效果。
作者:管翊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做好三早对母乳喂养成功的意义。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自然分娩的产妇360例进行分析,将这360例产妇随机的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80例,观察组的产妇在其分娩后运用母婴裸体皮肤接触,同时吮吸乳头,迟不能超过1小时,对照组按照产妇的意愿让婴儿进行吸吮和开奶,时间在2-24小时不等。结果:观察组的母乳喂养成功率明显比对照组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接触、早吮吸、早开奶可以提高母乳的喂养率,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匡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究中医骨折三期疗法用于肱骨近端骨折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98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均给于常规护理,对照组49例患者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实验组49患者给予中医骨折三期疗法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肱骨近端骨折处血肿、创伤性关节炎以及伤口感染的发生情况,以及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40例患者总有效率为95.9%,对照组49例患者的总有效率85.7%。实验组49例患者发生血肿、伤口感染、创伤性关节炎的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给予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中医骨折三期疗法,可以有效降低骨折患处发生血肿、创伤性关节炎以及伤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安全系数高,对提高患者的临床治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红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磁共振(MRI)技术是一种比多层螺旋CT(MSCT)更为先进的成像技术,探讨它在肺结核诊断方面价值是本文的目的。方法:收集我院明确诊断为活动性肺结核病例共计59例,行MRI检查。结果:48例(81.4%)表现为等或稍长T1长 T2信号;12例(20.3%)表现为T2W1更高信号环或等T1等T2信号。在弥散加权成像(DWI):54例(91.5%)表现为病灶弥散明显受限,呈高信号影。在增强CT:31例(75.6%)表现为边缘环状强化;12例(29.3%)表现为较小斑化病灶较明显中晚期强化。结论:活动性肺结核在MRI检查上表现多种多样,是有一定的特征性,MRI检查是诊断肺结核准确的可靠手段,某些方面可以替代MSCT。
作者:熊敏;张蔚;陈秋悦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同期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7月1日~2011年4月1日收治的85例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行同期手术治疗,对术前术后临床治疗效果对比。结果:术前生活质量评分与前列腺国际评分为(4.52±1.20)、(25.63±2.45),术后评分为(1.42±1.36)、(4.25±1.63),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同期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并发症少、安全、远期效果显著,有利于将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敬善彤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凯美纳联合全脑放疗治疗肺腺脑转移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肺癌脑转移患者67例,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或细胞学确诊。36例患者采用单独全脑放疗为对照组,31例患者采用凯美纳联合全脑放疗为观察组,对比疗效。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DCR和RR为93.5%和67.7%,明显高于对照组72.2%和38.9%。结论:凯美纳联合全脑放疗治疗肺癌脑转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高庆壮;贺玉卿;张海杰;张树凯;宋晨龙;高立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析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用我院于2015年4月至2015年5月间收治的门诊患者120例,列入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组,和之前未实施优质护理的120例患者进行参照,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服务前后的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接受优质护理服务后,病情明显有所好转,不良反应明显少于接受优质护理前的患者,满意度大于99.6%,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患者接受护理过程中,通过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能够有效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丁鑫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对尿失禁女性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探究其对生活治疗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3.1-2015.6我院收入的110例尿失禁女性患者分为A、B两组各55例,A组患者采用常规尿失禁的内科护理,对B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采用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对患者进行评估,评分越高表示尿失禁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越大。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ICI-Q-SF评分差异较小(P>0.05),护理后B组评分结果明显优于A组,其统计学意义为P<0.05。结论对于女性尿失禁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可有效改善尿失禁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程度。
作者:孙嘉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病例材料患者1:高XX、男,30岁,因“头痛、乏力、纳差”入住当地医院,检查发现高血压,入院当天血肌酐337μmol/L,BUN12.9 mmol/l,尿蛋白定性2+,给与巯甲丙脯氨酸(Captopril)75mg/day降压治疗,发病过程中患者无低血压、休克过程,7天后出现尿少,恶心,呕吐,贫血加重,复查血肌酐升高至970μmol/L,血尿素氮30.1mmol/l,24小时尿蛋白排泄量2.67g/day,内生肌酐清除率8.7ml/min,CRP18.3mg/l, B超显示左肾10.1×4.8cm,右肾11.1×4.8cm。
作者:胡清华;刘岩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本文通过对灾难医学管理学的定义为入手点,进而分析其研究范畴、目的以及学科定位,后重点研究灾难医学管理学科研究路径。
作者:李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