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网络环境下PBL教学模式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冯向功;亓水芹

关键词:网络环境下PBL教学模式, 生理学, 教学改革
摘要:目的:应用网络环境下PBL教学模式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级专科临床医学专业4个教学班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实施网络环境下PBL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法。课程结束后,对两组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对两种教学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对教学方法的评价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网络环境下PBL教学模式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良好。
今日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神经外科介入手术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总结护理经验,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总结和分析46例接受神经外科介入治疗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结果46例患者均顺利的完成了神经介入手术,成功率达到了100%。结论做好围手术期护理是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提高介入手术治疗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王再;王冉;吴文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78例脑性瘫痪患儿院内感染重症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及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院内感染重症毛细支气管炎(BC)的临床治疗及护理。方法78例院内感染重症BC的脑瘫患儿,交替雾化吸入“3%氯化钠4 ml”和“布地奈德混悬液2 ml+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1.25 ml”治疗,均为每8小时1次;喘憋症状重者应用全身糖皮质激素;合并细菌感染者应用抗生素。对治疗及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8例患儿经过交替雾化吸入及其他综合治疗,显效41例(52.6%),有效34例(43.6%),无效3例(3.8%),总有效率达96.2%。其中15例(19.2%)应用了全身糖皮质激素;18例(23.1%)应用了抗生素。结论脑瘫患儿院内感染重症BC时慎用全身糖皮质激素和抗生素,交替雾化吸入“3%氯化钠”和“布地奈德+异丙托溴铵”治疗,不仅疗效好,护理方便,还可减少副作用,降低成本。

    作者:景玉萍;左满凤;钟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用药指导在门诊药房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用药指导在门诊药房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针对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间在我院门诊取药患者220例展开调查,按照就诊顺序分成两组,前110例为对照组,后110例为研究组,前者按照常规取药流程自行取药,后者实施用药指导,比较两组用药依从性、药物不良反应、投诉率,并分析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药物依从性及患者满意度均较对照组高;而患者投诉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对门诊取药患者实施用药指导是十分必要的,其可使患者正确了解药物治疗基础知识,继而合理用药,提高药物安全性,此外还可有效避免医患纠纷。

    作者:林敏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中药灌肠治疗轻中度慢性复发型溃疡性结肠炎(E2)的疗效观察

    研究方法:选取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慢性复发型 E2活动期轻中度)的患者,患者均已按要求口服美沙拉嗪颗粒>2月,肠镜检查提示病变位于左半结肠,共收集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0例给予自拟方(白芍15g甘草10g黄芩10g黄连10g秦皮10g肉桂3g仙鹤草20g蒲黄10g浓煎100ml 37.0℃,肛管注入,保留灌肠1/晚),对照组20例给予柳氮磺吡啶栓(规格0.5/粒,山西同达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0900091)0.5g 2/日塞肛。比较两组患者给药保留时间、以及治疗7天、14天后的主症改善情况。结论:中药灌肠组患者给药保留时间长,患者耐受度好,临床疗效好,提示加用中药灌肠治疗轻中度慢性复发性溃疡性结肠炎(E2)疗效肯定。

    作者:居凌云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对精神病患者跌倒的干预意义探究

    目的:研究并探讨护理干预对精神病患者跌倒的干预价值。方法:于2013年1月~2015年12月,选取该阶段内我院精神科病区住院部收治的400例精神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采取数字随机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2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细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意外跌倒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意外跌倒发生率为5.5%,较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观察组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97.5%,较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更高(P<0.05)。结论:在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实施细节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跌倒的发生,改善患者的住院期间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

    作者:余幸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浅析责任制助产护理对产科产妇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的影响

    目的:对产妇行责任制助产护理,观察其分娩方式以及母婴结局。方法:择取本院于2015年1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产妇90例,按照随机双盲法,将产妇划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每组各45例。对参照组产妇行传统分娩护理,对观察组产妇行责任助产方式分娩,对比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以及母婴结局。结果:在分娩方式方面,观察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为91.11%,剖腹产率为8.89%;参照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为66.67%,剖腹产率为33.33%,对比两组数据,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具有明显性,即P<0.05;在母婴结局方面,观察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下肢疼痛麻木率、胎儿窘迫率以及新生儿窒息率与参照组产妇进行对比,相应数据组间优势显著,即P<0.05,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妇临床分娩过程中,对其行责任制助产护理,不仅可以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率,还能促使母婴结局实现良性发展,对于保证母婴生命安全与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临床实践普及应用。

    作者:杨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鼻套的设计与研究

    目的:给鼻子安装一个装置,使得人类呼吸时能吸入干净的,保湿的空气;方法:结合鼻子结构,设计出能隔绝空气污染物,保持空气的湿度装置;结论:鼻套能使得人体有效的吸入干净的,湿润的空气。

    作者:李耐宁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22例夜间心脏骤停抢救成功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夜间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时护理佳方案,使心肺脑复苏的各项抢救措施在短的时间内实施,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对22例在心内科住院中确诊心脏骤停的患者,分工负责,有序抢救的经验进行回顾总结。结果经过合理分工负责,有序抢救22例夜间发生心脏骤停患者均获复苏成功。结论抢救工作有条不紊,减少人为浪费时间,能按生存链概念即4R序列进行心肺脑复苏,记录及时,减少医疗纠纷。

    作者:田冰儒;姜云;杨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糖尿病合并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护理工作对糖尿病合并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70例糖尿病合并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分别采取综合护理和常规护理。对两组的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对比,实验组的生活质量较高,并发症发生情况较少,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减少糖尿病合并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可能,从而优化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普及。

    作者:闫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临床路径护理在自然分娩产妇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评价临床路径护理在自然分娩产妇中的护理价值。方法:研究对象取80例笔者医院自2015年1月份到2016年1月份接收的自然分娩产妇。随机性分组,设为对照组(n=40)和实验组(n=40),对照组予以常规产科护理,实验组予以临床路径护理。汇总产妇的护理情况,并予以比较。结果:实验组的第一产程时间比对照组短,数据的比较满足P<0.05;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相仿,P>0.05,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剖宫产率比对照组低,数据比较满足P<0.0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数据的比较满足P<0.05。结论:对自然分娩产妇实施临床路径护理,能够有效提高产妇的护理效果以及自然分娩率,减少不良情况的发生。

    作者:杨春燕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表柔比星渗漏的护理

    表柔比星是表阿霉素,属于抗生素类的抗肿瘤药。表柔比星在医学上广泛应用于化学治疗,主治多种癌症,是一种作用于DNA的药物。表柔比星对于治疗软组织肉瘤、恶性淋巴瘤、膀胱癌、急性白雪性、肝癌、胃癌等有重要作用,在进行静脉滴注的时候,必须确保不出现药物漏出血管外的情况,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不及时处理,容易出现组织损害和坏死的问题。

    作者:曾丽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慢性心肾综合征维持性透析患者顽固性低血压的临床疗效

    目的:对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慢性心肾综合征维持性透析患者顽固性低血压的临床疗效作以评价。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18例慢性心肾综合征维持性透析患者顽固性低血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本组患者均接受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观察治疗后第1、2、3、5、7、9、11周患者血压变化情况与低血压发生率。结果:患者远期血压水平明显高于透析治疗开始时近期血压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是治疗慢性心肾综合征维持性透析患者顽固性低血压的理想疗法。

    作者:方亚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早期颅骨修补联合高压氧在颅脑损伤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早期颅骨修补联合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2014年1月-2015年2月在我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本组患者均给予早期颅骨修补联合高压氧治疗,评估本组患者治疗效果,同时统计本组患者实施颅骨修补术前1周、2周以及术后第1周、第2周道格拉斯昏迷评分(GSC评分)增减量。结果:本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3.3%,其中显效者33例、有效者23例、无效者4例。患者在实施颅骨修补术后1周GCS增减量上明显高于第2周,差异显著(P<0.05)。结论:早期颅骨修补术能有效提升颅脑损伤患者高压氧后的神经康复速度,两者联合治疗颅脑损伤患者效果极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金将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关于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

    在我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病呈直线上升趋势,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高血压病不仅患病率高,而且其引起的心、脑、肾并发症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其实这些疾病是跟人们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如果人们要知道一些有关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那么在很大程度上能够降低高血压病的发病几率。通过高血压病健康教育,帮助个体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尤其是指导人群消除疾病的危险因素,从而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达到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病的目的,以控制高血压并发症。

    作者:岑岚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冠心病介入治疗后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

    目的:探究冠心病介入治疗后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及其效果。方法:对我院2015年9月到2016年8月间接收的30例冠心病介入治疗后患者进行治疗药物使用进行统计分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肠溶胶囊,观察组采用氯吡格雷片,观察两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13.4%明显低于对照组33.3%,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介入治疗后抗血小板药物氯吡格雷片的使用,对于减少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且应用效果良好,因而值得我们在临床中借鉴。

    作者:田刚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床头打结铺床法的应用体会

    目的:病人舒适,保持保持整洁,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方法采用床头打结铺床法代替传统的铺床方法结果床头打结铺床法优于传统的铺床方法结论床头打结铺床法的使用有利于保持病床整洁,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田爱花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磁共振(MRI)检查在肺结核诊断方面的初探

    目的:;磁共振(MRI)技术是一种比多层螺旋CT(MSCT)更为先进的成像技术,探讨它在肺结核诊断方面价值是本文的目的。方法:收集我院明确诊断为活动性肺结核病例共计59例,行MRI检查。结果:48例(81.4%)表现为等或稍长T1长 T2信号;12例(20.3%)表现为T2W1更高信号环或等T1等T2信号。在弥散加权成像(DWI):54例(91.5%)表现为病灶弥散明显受限,呈高信号影。在增强CT:31例(75.6%)表现为边缘环状强化;12例(29.3%)表现为较小斑化病灶较明显中晚期强化。结论:活动性肺结核在MRI检查上表现多种多样,是有一定的特征性,MRI检查是诊断肺结核准确的可靠手段,某些方面可以替代MSCT。

    作者:熊敏;张蔚;陈秋悦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双多普勒同步取样技术在高血压病左室舒张功能不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和探讨双多普勒同步取样技术在高血压病左室舒张功能不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03月至2016年03月期间的高血压病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然后选取健康体检5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使用双多普勒同步取样技术对两组进行诊断,然后对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心功能3级的患者LVEDD测量结果大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超声心动图检查其余的指标相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浆BNP水平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尤其是观察组患者中心功能2级和3及患者的BNP水平在100/ml以上。(P<0.05),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多普勒同步取样技术在高血压病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诊断方面具有十分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有效提高诊断的正确率,因此可以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熊凤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阿托品不同给药方式对有机磷中毒的治疗作用研究

    目的:探究阿托品不同给药方式应用于有机磷中毒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2例有机磷中毒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注阿托品方法治疗,治疗组采用持续微量泵入阿托品方法治疗。结果:有机磷中毒经过临床治疗后,对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阿托品使用时间以及阿托品使用剂量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试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阿托品使用时间以及阿托品使用剂量等情况明显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微量泵入阿托品方法应用于有机磷中毒患者治疗中疗效确切,可有效缩短治疗时间,对于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显效率以及提高生活质量用等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重视并推广。

    作者:李彦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健康教育对降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复发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降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复发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6年5月574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观察研究对象,依据临床护理措施的异同分为观察组(综合健康教育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各287例,进行效果对比,观察两组效果和膝关节炎康复、复发情况,指导临床护理实践。结果:综合健康教育组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在症状改善、治疗效果、复发率等方面明显好于常规护理的患者,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有效的健康教育对降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复发、改善膝关节功能、促进患者康复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尚凤关;张文强;王云龙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今日健康杂志

今日健康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炎黄保健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