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骨折三期疗法用于肱骨近端骨折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杨红萍

关键词:中医骨折, 三期疗法, 肱骨近端骨折
摘要:目的:探究中医骨折三期疗法用于肱骨近端骨折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98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均给于常规护理,对照组49例患者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实验组49患者给予中医骨折三期疗法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肱骨近端骨折处血肿、创伤性关节炎以及伤口感染的发生情况,以及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40例患者总有效率为95.9%,对照组49例患者的总有效率85.7%。实验组49例患者发生血肿、伤口感染、创伤性关节炎的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给予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中医骨折三期疗法,可以有效降低骨折患处发生血肿、创伤性关节炎以及伤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安全系数高,对提高患者的临床治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今日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评价应用个案追踪法实施危重患者综合护理质量的效果

    目的:分析个案追踪法评价危重患者综合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期间,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医院接收的妇科肿瘤危重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评价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个案追踪进行护理质量评价,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案追踪法应于用妇科肿瘤危重患者综合护理质量评价中效的果显著,可有效提高的患者的护理质量与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杨丽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护理配合体会

    目的:对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护理配合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老年患者146例,然后将14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3例)和实验组(73例),对对照组的患者实行单纯的手术治疗,对实验组的患者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护理配合,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治疗效果等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和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过程中,加强护理配合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作者:张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体表心电图对阵发性窄QRS波心动过速鉴别诊断价值探讨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当心动过速发生时,常需要医生对其发生机制及类型作出准确判断,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体表心电图(ECG)在阵发性窄QRS波心动过速(NQRST)的鉴别诊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本文试就体表心电图在阵发性窄QRS波心动过速中的鉴别诊断价值进行探讨。

    作者:姚永亮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麻黄碱在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对麻黄碱用于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中的价值进行探究。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在我院实施剖宫产的产妇资料,以麻醉方式的不同进行组别划分,仅进行腰-硬联合麻醉的36例分为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另外以麻黄碱麻醉的36例分为观察组,对两组产妇术后的低血压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妇术后的低血压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78%、5.56%,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较优,两组差异显著。结论进行剖宫产时,在腰-硬联合麻醉中加入麻黄碱可有效降低低血压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安全性较高,可推广。

    作者:时鹏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人性化管理理念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对手术室护理管理中人性化管理理念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取手术室22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2013年5月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引入人性化管理理念,将人性化管理前22护士划入对照组,人性化管理实施后的22名患者纳入观察组,对比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结果:护理质量评价,观察组(95.36±2.45)分高于对照组(86.54±2.87)分。满意率比较,观察组患者满意、一般与不满意各为73例、6例与1例,满意率为98.75%(79/80),对照组患者满意、一般与不满意为59例、11例与10例,满意率为87.50%(70/80)。两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评分、满意率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性化管理理念的引入,对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可起到重要作用,因患者满意度较高,有利于减少医疗纠纷事故的发生,可在实践中进行推广。

    作者:李梦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48例宫外孕并失血性休克急救及护理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对宫外孕并发失血性休克患者实施的急救措施和护理干预。方法将我院内48例宫外孕并发失血性休克的患者,按照随机性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4例。均为两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行急救综合护理,对照组实行急救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急救和护理后的生存质量。结果急救与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理功能、心理情绪、自觉症状以及社会活动等生存质量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宫外孕并发失血性休克患者实施急救综合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中的生存质量,帮助患者病情加快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杜晓燕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心理护理在择期剖宫产手术护理中的应用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心理护理在择期剖宫产手术护理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择期剖宫产手术患者148例作为观察目标,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n=74,行常规护理)和观察组(n=74,行心理护理),比较2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与常规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组间统计比较结果显示,常规组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在择期剖宫产手术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有利于显著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值得临床借鉴和应用推广。

    作者:陈发云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自体骨髓基质细胞蛛网膜下腔移植治疗帕金森叠加综合征

    目的:探讨帕金森叠加综合征经自体骨髓基质细胞蛛网膜下腔移植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照组仅给予常规临床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体骨髓基质细胞蛛网膜下腔移植,记录两组帕金森叠加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能力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生活能力对比结果P>0.05;经不同治疗后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之前显著提高,研究组生活能力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应用自体骨髓基质细胞蛛网膜下腔移植治疗帕金森叠加综合征可获得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钟士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论循证护理在妇科手术后尿潴留的应用

    循证护理方法应用于妇科手术后尿潴留的预防,探讨妇科手术后并发尿潴留的原因及尿潴留的护理对策。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制定相应护理措施,通过循证护理策略,达到妇科手术后尿潴留的佳护理目的。

    作者:王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农药中毒患者紧急院前急救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研究急性农药中毒的院前急救经验,及对预后的影响,以此对患者入院前急救提供重要的参考。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02月我院收治的48例农药中毒一般资料,对48例中毒患者院前急救进行统计分析。根据不同救治方式,把48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直接送院救治,观察组入院前实施院前急救,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阿托品用量、碘解磷定用量等明显比对照组少,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性农药中毒院前急救可以有效提高抢救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董元和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1例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伴肺炎患者的用药分析

    目的:了解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病因、药物治疗方案、大环内酯类治疗该病的机制以及药学监护计划的实施。方法对本例患者的发病原因、药物治疗方案的选择、药学监护计划的实施以及用药指导进行逐一分析。结果发现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确诊很重要,确诊后药物治疗需根据临床疗效及时调整方案,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机制不是抗感染。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方案设计有积极地作用。

    作者:杨青;陈珏蓓;胡立春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探讨H7N7禽流感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对减少发生率和传播的作用

    目的:研究合理的防控对于降低 H7N9禽流感的发生率以及防止其传播的功效。方法向广大人民群众以及卫生单位的工作人员宣传 H7N9禽流感的相关知识以及防治办法,加强对于疫情的监测力度,指导人们注意发病的源头、重视消毒与感冒的治疗等。结果通过实施 H7N9禽流感的合理预防与控制的措施,该地区的人群中没有产生 H7N9禽流感的病例,在卫生单位以及禽类养殖场所中也没有发现禽流感H7N9病毒的感染情况。结论合理的防控措施能够降低 H7N9禽流感的发生率以及防止该病的广泛传播。

    作者:张春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探究优质护理对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疗效的影响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对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疗效的影响。方法:于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内蒙古赤峰市第二医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中选取86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0%,对照组为74.4%,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9.30%,对照组为25.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中应用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可在临床加强应用。

    作者:陈艳敏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缺血性脑卒中卧床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缺血性脑卒中卧床患者合并肺部感染治疗经验,提升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的缺血性脑卒中卧床合并肺部感染患者58例分组研究,对照组患者给予头孢他啶,实验组患者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细菌清除率(90.90%)明显高于对照组(61.11%),实验组疗效(96.55%)比对照组(79.31%)显著,P<0.05。结论: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缺血性脑卒中长期卧床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王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行中医护理干预对遵医行为和血糖控制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与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6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中医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血糖变化和遵医行为情况。结果经过精心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遵医行为也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有助于控制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贾会英;郭梅芳子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孕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孕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1月间在我院行剖宫产的95例孕产妇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组后分别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缩宫素进行预防产后出血治疗,并对患者产后的出血量,出血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等进行统计对比。结果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的观察组在产后2h、24h的出血量明显少于采用缩宫素治疗的对照组,产后的出血例数及出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项内容的比较差异值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基本接近。结论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孕产妇的产后出血的更为有效,不仅可以减少患者的出血量,还能降低了出血例数,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中推广。

    作者:马爱琴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生活能力状态的优化作用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生活能力状态的优化作用。方法:从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中选取126例进行研究,并根据其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63例,行常会护理)和观察组(63例,行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变化。结果:护理前,组间QDL评分各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评分均出现明显改善,前后组内比较有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生理、心理、情感和社会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确切,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于惠红;张卫勤;马小青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个性化护理在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整体系统的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肺结核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分层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两组护理满意度和用药依从性进行评价。结果:护理干预后。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实验组的用药依从性更高(P<0.05)。结论:综合系统的护理干预可提高肺结核患者护理满意度。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治愈率。

    作者:杨玉茹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急诊科创伤性休克患者早期急救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急诊科创伤性休克患者早期急救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14年6月~2015年5月收治的100创伤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患者的死亡率作为判断的依据,对患者的急救效果进行统计。结果:在10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中,成功进行抢救并转入其他病房进行下一步救治,存活的患者为97例,死亡率为3.00%。结论:本次对10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病例以及救治结果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为:救治成功的存活患者为97例,死亡为3例,死亡率为3.00%,此结果证实对创伤性休克患者进行早期急救对于提升救治存活率具有显著的作用。所以,需要充分的掌握紧急救治的各种措施,以及对紧急发生时间的应急能力,对创伤性休克患者能够及时的进行有效的早期急救,为患者争取到佳的救治时间,提升此类疾病患者的救治存活率。

    作者:陈忠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HER-2在新疆维、汉民族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差异性分析

    目的:分析人类表皮生长因子(HER-2)在新疆维吾尔族、汉族乳腺患者中表达的差异性,分析年龄、劳动方式对HER-2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探讨HER-2在新疆维吾尔族、汉族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差异性进行分析。结果:HER-2在新疆维吾尔族、汉族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率分别为32.3% vs 27%;在>45岁、<45岁、体力劳动者、脑力劳动者的表达率分别为47.6% vs 90.3%、52.4% vs 9.7%、57.1% vs 83.9%、42.9% vs 16.1%。结论:HER-2在新疆维吾尔族、汉族乳腺癌患者中表达无明显差异,在<45岁组中,维吾尔族乳腺癌患者HER-2的表达率高于同地区汉族患者;在体力劳动组中,维吾尔族乳腺癌患者HER-2的表达率亦高于同地区汉族患者。

    作者:李红玉;高春燕;况志星;李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今日健康杂志

今日健康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炎黄保健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