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永亮
目的:探究中医辨证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60例消化性溃疡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6个月,对照组复发7例,观察组复发2例,两组患者在复发率在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辨证治疗可有效提高消化性溃疡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效率,避免单纯西药治疗导致副作用、耐药性等问题,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斌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讨论护理干预对于孕产妇助产效果和预防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2年7月-12月收治的96例孕产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采取传统护理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46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护理措施干预后助产效果和产后出血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产程所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患者产后出血例数少于对照组。结论针对孕产妇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方式,能有效减短产程时间,减少产后出血几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程国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我院重症医学科于2013年至2016年收住9例恙虫病合并MODS患者,经过呼吸支持、输血、血浆置换、脏器功能保护、鼻饲“多西环素、四环素”等治疗,取得良好治疗效果,除一例患者放弃治疗外,其余8例患者均于2周内治愈出院。
作者:韦继学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包括针灸、推拿、艾灸等护理方式,在急性腰扭伤患者早期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在我院选择2015年入院治疗的44名急性腰扭伤患者,随机选择其中22名作为干预组,对干预组实施中医护理同时进行常规护理,另外22名患者作为对照,只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的康复情况。结果:一个月之后,干预组患者自述腰部疼痛程度减轻,腰部可活动度增加,而常规治疗的对照组,自述疼痛程度整体上高于对照组,可活动度低于对照组,两组的两项比较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另外,两组病患终出院时间,干预组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中医护理运用在急性腰扭伤患者早期治疗中,患者症状得到明显缓解,恢复速度快,具有临床实践意义。
作者:宫利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我国近些年来药品不良反应(英文简称Adrn)成为了政府以及社会大众关注焦点,作为直接接触Adrn的众多医疗机构更有责任把控好该方面工作,而本文基于此当前开展Adrn监测重要意义进行着手分析,之后对医疗机构做好Adrn监测有效措施予以探讨,以期为后续关于Adrn方面研究提供理论上参考依据,更为未来医疗机构强化监测Adrn工作献出自己一份研究力量。
作者:张翠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分析脑血栓病人护理中康复护理服务的应用及意义。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脑血栓患者62例(2014年5月~2016年1月)。将其动态随机化分2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一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一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服务(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总依从率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总依从率90.32%明显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实施康复护理服务对脑血栓患者进行护理的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可以广泛应用。
作者:蔡怡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探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辅助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治疗情况。方法选取140例我院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将上述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进行治疗,实验组除接受对照组治疗方案外,还要进行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治疗。结果经对数据的处理来看,实验组患者的发热和疱疹消除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且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约为98.57%,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约为81.43%,上述数据间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磷酸奥司他韦颗粒辅治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比较理想,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曾庆益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了解鼓楼区学校传染病防控管理现状,进一步分析原因和探索防控对策,为提高学校传染病防控管理水平、预防和控制学校传染病暴发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疾控中心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全区20所中小学校传染病防控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在调查的20所中小学中,建立主管校长负责制的、有专人负责疫情报告的均占95%,有传染病报告制度的占85%;建立学生晨检制度的占85%,有学生晨检、因病缺课登记及追踪记录的占75%,及时规范开展网络直报的占80%;设有传染病登记本的占85%,建立传染病疫情档案、痊愈证明齐全的占65%,疫情处理记录完整的占20%;20所学校全部设有卫生室或保健室,学校配备有专职校医的有3所,占15%,其他17所学校均设有兼职保健老师。结论: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开展总体情况较好,但在个别方面依然现存在问题。建议教育、卫生部门加强协调合作,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校传染病综合管理及防控水平。
作者:张建琴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圣愈汤加味方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8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每日给圣愈汤加味方汤剂一剂,早晚各200ml口服,连续服用2周,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痊愈32例,显效28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6%。结论:圣愈汤加味方能明显改善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刘随玲;薛佳乐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诊断脂肪肝患者的价值作用。方法择取2012年-2015年至我院进行疾病诊疗的经过终检查确诊的脂肪肝患者38例纳入本次实验研究,对所有患者均进行超声诊断,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经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后,得知38例患者中37例患者获得明确诊断,1例误诊为肝囊肿,诊断准确率达到97.37%,与终检查结果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所有患者中显示25例为肝区回声病变,4例局部脂肪缺失,5例脾增大,4例局灶性脂肪肝。结论对脂肪肝患者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方案有利于及早获得明确诊断,诊断准确性较高,同时具有诊断费用低、无创等优势,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陆燕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医中药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骨性关节炎患者14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70例(腰椎骨性关节炎35例,膝骨性关节炎35例),采用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70例(腰椎骨性关节炎35例,膝骨性关节炎35例),采用中医中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腰椎骨性关节炎患者和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中医中药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乌斯曼·沙衣丁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院前急救具有突发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使其成为高风险的医疗行为。为提高急救医护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确保院前急救工作快捷、准确和安全,回顾性分析总结了我院院前急救科5年来院前急救存在的风险及防范措施,强化风险意识,增强法律意识和服务意识,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预防和减少医患纠纷。
作者:龚杨;朱小芳;梅祖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分析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血液透析护理效果。方法择取自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在本院进行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血液透析的病患80例,根据护理的方法将所有病患分为普通组和专业组,普通组40例病患,对本组病患施行普通的护理方案;专业组40例病患,对本组病患施行专业的护理方案。比较经过不同护理方法后护理效果。结果专业组病患对护理的整体满意度为100%,普通组病患对护理的整体满意度为82.5%。同时,普通组病患总体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例数分别为11.30±1.64、10例;专业组病患总体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例数分别为12.52±2.43、4例。通过比较以上两组数据,发现组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需要对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血液透析病患进行专业的护理,能够提高病患对护理的整体满意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可以提升病患的总体生活质量,从而促进病患的康复,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作者:于利利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妇科炎症感染中微生物检验方法的价值。方法:选取妇科炎症感染患者120例,这120例妇科炎症感染患者均接受镜检法、凝集法、培养法进行微生物检测,对3种检测方法检测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镜检法微生物检测的阳性率为74.17%,凝集法微生物检测的阳性率为85.83%,培养法微生物检测的阳性率为80.00%。镜检法微生物检测的阳性率与培养法、凝集法微生物检测的阳性率相比,差异不大(P>0.05)。结论:为妇科炎症感染患者实施微生物检验时,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单一或联合检测的方式为患者实施微生物检测。
作者:薛得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针刀联合玻璃酸钠治疗原发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我科收治的原发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90例,随机分成ABC三组,每组30例,A组采用针刀治疗,B组采用玻璃酸钠填充治疗,C组采用针刀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观察三组疼痛评分和治疗效果。结果:经八周治疗,三组疼痛评分均明显降低,且C组降低水平明显优于另外两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另外两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原发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采用针刀联合玻璃酸钠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文强;尚凤关;刘文升;施永才;尹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总结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对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经验进行探讨。方法择我院于2013年4月至2011年4月期间的因手足口病而住院治疗的患儿76例,对患儿采取消毒隔离、皮肤护理、口腔护理等一系列的护理措施,对患儿患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体会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76例患儿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之后,96%的患儿病情得到了明显的好转,无院内感染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在掌握手足口病发病规律的情况下,为患儿提供积极的治疗及全面的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患儿的治愈率,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金红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医针灸治疗患者颈椎小关节错缝的临床疗效,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120例颈椎小关节错缝患者。按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颈椎小关节错缝的治疗中,采用中医针灸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文佐鑫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方法择取自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在本院进行上消化道出血治疗的病患66例,根据治疗方式将所有病患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实验组病患33名,对本组病患施行奥美拉唑治疗方案;参照组病患33名,对本组病患施行法莫替丁治疗方案。比较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实验组病患的治疗整体有效率为93.94%,远远高于参照组病患的治疗的整体有效率78.79%。通过比较以上两组数据,发现组间存在明显的差别,具有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使用法莫替丁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来说,奥美拉唑的治疗效果更好些,能够提高病患的整体治疗效果,大程度上帮助病患的康复,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郭淑环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增生性瘢痕给予硅酮凝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54例增生性瘢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对照组(医用弹力套治疗)、试验组(硅酮凝胶治疗)各27例,观察临床疗效,比较瘢痕组织的改善时间。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6.3%,高于对照组的77.8%;瘢痕组织瘙痒、刺痛、充血、厚度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硅酮凝胶治疗增生性瘢痕疗效确切,有利于缩短恢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书纹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腹股沟疝腹腔镜下手术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月-2015年3月接收的腹股沟疝患儿96例,均行腹腔镜下手术治疗,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比两组患儿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术后各指标所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47.92%高于观察组27.08%(P<0.05)。结论:小儿腹股沟疝腹腔镜下手术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效果显著,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陈潇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