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潇
目的:研究急性胆囊炎患者围术期应用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所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来本院治疗性胆囊炎的患者,共5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29例。对照组患者在围术期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围术期给予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非常满意15例,比观察组少2例;对照组满意10例,比观察组少1例;对照组不满意4例,比观察组多3例;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6.55%,对照组总满意度为86.21%。差距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胆囊炎患者围术期应用综合护理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江新梅;何泽坤;庞郁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患者抗氧化状态和膳食营养摄入之间的关系。方法:58位子痫前期患者,通过(FFQ获得膳食摄入信息, ELISA法检测血清TAC,分析其与营养膳食摄入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摄入的维生素E低于膳食参考摄入量,并与血清TAC呈正相关(r =0.367,P =0.367)。摄入的维生素C,β-胡萝卜素,核黄素、铜和血清TAC没有显著相关性。结论: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摄入的维生素E与血清TAC呈正相关。其他微量元素膳食摄入量和血清TAC之间的无明显相关性。孕产妇营养摄入与子痫前期和女性抗氧化状态之间的关系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探索。
作者:吴锡链;陈波洁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对消化内科重症病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60例消化内科危重症患者进行护理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结果:采取不同护理措施后,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3.3%,而对照组仅为80.0%,二者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上,实验组为6.6%,对照组高达13.3%,二者比较同样存在差距(P<0.05)。在患者满意度上,实验组总满意度达到了96.6%,而对照组仅为83.3%,二者对比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消化内科危重症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治疗有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茜;刘静;罗琴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剖宫产术后切口妊娠临床诊断及治疗成效。方法:从2014年1月到2016年6月期间,随机选取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切口妊娠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诊断过程进行分析,并对患者剖宫产术后的切口妊娠进行分级,根据不同的分级情况确定不同的治疗方法,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在临床诊断方面,对患者的停经史和剖宫产史进行了解,通过血β—HCG和超声波检查进行诊断,后进行病理确诊;经过分级治疗,0级、1级和3级患者全部治疗成功,2级患者有2例治疗失败,总成功率为90%;患者经过治疗后恢复情况较好。结论:对于剖宫产术后切口妊娠患者,进行诊断的方式中超声检查和血β—HCG检查比较重要,通过病理检查进行确诊;对切口妊娠患者采用分级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刘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阑尾炎的误诊情况。方法以2009年9月以来,我院对初诊为阑尾炎558例病人行急诊阑尾切除术,12例误诊病例及其相应处理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急性阑尾炎误诊中,女性患者妇科疾病可能性大,青少年急性上消化道穿孔可能性大,中老年人回盲部肿瘤患者发生几率大。结论:对于不同年龄性别初诊为急性阑尾炎的患者,术前准备应充分并充分与家属沟通病情,并制定好术中发现其他问题的处理方案,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的几率。
作者:郑迎春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梅毒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梅毒患者4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西医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6个月,实验组首次治疗吉海反应发生率(10%)明显低于对照组(40%)(p<0.05);实验组的复发率(5%)明显低于对照组(30%)(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70%)。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梅毒效果显著,可减少吉海反应的发生,降低梅毒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振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责任护士名片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住院患者按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按传统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责任护士名片进行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患者对责任护士和健康教育的知晓率达98.95%以上,护理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责任护士名片的使用方便患者随时联系责任护士,融洽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马媛;莫鹏;张立峰;马丽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对比观察对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患者采用经皮肾微造瘘输卵管镜取石术(MOCNL)与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URS)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40例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患者进行观察,将采用MOCNL治疗的7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将采用URS治疗的7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结石完全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并发症手术各项相关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RS与MOCNL对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都有明显的疗效,但是MOCNL的结石完全清除率更高,并发症少,治疗效果明显优于URS。
作者:顾鑫;景立伟;王岸迪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腹腔镜完全腹膜外修补术(TEP)治疗腹股沟复发疝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86例腹股沟复发疝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抽签法分为参照组(n=43,应用开放后入路腹股沟疝修补术)和观察组(n=43,应用TEP),观察并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与参照组进行比较,组间差异明显(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EP治疗腹股沟复发疝效果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借鉴和积极推广。
作者:郑赟;林斌;肖吓鹏;李翰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在急诊科脑卒中患者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我科收治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00%和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脑卒中患者预见性护理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并的发生机率,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作者:冯敏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以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02例产后出血产妇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全部产妇产后出血原因,并针对其产后出血原因实施相应护理对策,评估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102例产妇由于子宫收缩乏力所致出血72例(70.59%),由于软产道裂伤所致出血21例(20.59%),由于胎盘因素所致出血6例(5.88%),由于凝血功能障碍所致出血3例(2.94%);102例产妇出血症状全部改善,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达到96.09%(98/102)。结论:准确评估产后出血产妇的出血原因,并针对其原因实施科学护理的临床护理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明显改善产后出血的发生,提高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保证产妇生命安全,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曾勇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利用酵母膏(YEP)及氧嗪酸(OA)作为诱导剂,血浆尿酸水平为检测指标,建立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并通过动物模型的瑞舒伐他汀钙药物干预,监测血清尿酸(UA)及C-反应蛋白(CPR)指标及CPR蛋白表达水平,综合分析,评价瑞舒伐他汀钙对高尿酸血症大鼠炎性因子的疗效。方法:1)将36之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高尿酸血症模型组,高尿酸血症+瑞舒伐他汀钙10.0m g·kg-1·d-1组。以YEP 21g·kg-1·d-1给予喂养,OA以200mg-1·kg-1·d-1腹腔注射,瑞舒伐他汀钙以10.0m g·kg-1·d-1剂量灌胃,于建立模型同时进行药物干预,持续给药6周后鉴定该药对血清UA及CPR水平并取出胸主动脉监测血管内皮组织CRP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1)模型组血UA及CRP水平显著升高,主动脉内皮组织CRP表达水平增强,与空白对照组呈明显对比;2)瑞舒伐他汀钙干预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后瑞舒伐他汀钙降低血清UA及CRP水平,以及CRP蛋白表达水平的效应显著。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瑞舒伐他汀钙对高尿酸血症所致大鼠炎症反应具有明显疗效,炎症反应的改善可能是瑞舒伐他汀钙能降低尿酸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迪丽达尔·希力甫;张向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无偿献血者再次献血意愿调查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广州血液中心接待的500名献血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观察其再次献血意愿及影响因素。结果:本组500名献血者,再次献血意愿者占72%(360/500),再次献血组的服务质量、献血宣传、献血感受、反馈物品、便捷性及所占比重均高于非再次献血组,差异显著。结论:无偿献血者再次献血意愿受诸多因素影响,实践中应提高献血服务质量、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操作者素质、丰富献血便捷性。
作者:李丰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口腔外科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应用优质护理服务进行护理的60例口腔外科疾病患者进行了分析,并将其作为实验组;另选取使用普通护理服务的60例口腔外科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护理的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生活质量优良率为98.3%,对照组生活质量优良率为80%,两组数据具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组总满意度为95%,对照组总满意度为75%,两组数据具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口腔外科疾病患者进行护理时,使用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及其家属较为满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陶敏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AR患者82例做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结果显示,鼻窦炎口服液治疗AR疗效显著,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适用于临床。
作者:朱晓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对子宫肌腺症采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差异性。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100例子宫肌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小剂量与大气量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月经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差异性。结果研究数据显示,两组患者在停药半年后月经量、痛经程度、月经周期相较于用药前而言均有了明显改善,但组间差异并不显著(p>0.05)。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胃肠道反应、关节疼痛、头晕、潮热4项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相对于大剂量而言,使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腺症在疗效上并不会下滑,且可有效控制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冷月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长期牙齿保健教育对口腔卫生习惯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我县某中学的15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每位参与者给予为期1年的口腔健康教育,分别在实施健康教育后,发放口腔健康知识调查问卷,并对参与者的知识掌握情况和行为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施健康教育后,150名中学生的的患龋率、充填率、牙石检出率和菌斑指数等指标均显著优于护理干预前,干预前后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50名中学生的答题正确率均高于健康育前,健康教育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中学生实施长期的健康教育,有利于加强青少年的口腔保健意识,促进其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改善口腔卫生情况。
作者:张金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消化内科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我院消化内科所收治的60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行消化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取以心理护理为主的护理干预,对研究结果相关数据作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护理总有效率以及HADS评分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消化内科常规护理中开展以心理干预为主的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改善护理质量,可予以推广。
作者:苏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合理的防控对于降低 H7N9禽流感的发生率以及防止其传播的功效。方法向广大人民群众以及卫生单位的工作人员宣传 H7N9禽流感的相关知识以及防治办法,加强对于疫情的监测力度,指导人们注意发病的源头、重视消毒与感冒的治疗等。结果通过实施 H7N9禽流感的合理预防与控制的措施,该地区的人群中没有产生 H7N9禽流感的病例,在卫生单位以及禽类养殖场所中也没有发现禽流感H7N9病毒的感染情况。结论合理的防控措施能够降低 H7N9禽流感的发生率以及防止该病的广泛传播。
作者:张春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胃肠返流性胃炎的临床表现以及胃镜的特征。方法选取112例有胃肠返流性胃炎症状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本次所有的患者都用胃黏膜幽门螺杆菌快速尿素酶(Hp)进行检测。结果临床特征明显的是在胃切除术后引起的胃肠返流性胃炎,它的胃镜特征是有明显的残胃黏膜胆染,炎症的反应很显著,颜色偏金黄色。胆道的疾病引起的胃肠返流性胃炎的临床表现不是很明显,胃镜下,胃黏膜胆染的面积增大,颜色有点偏草绿色。所有的病例中对胃黏膜幽门螺杆菌快速尿素酶的感染都是阳性病例比阴性病例的临床的特征更加的明显,胃镜下的炎症的特征更加的明显。结论不同病因引起的胃肠返流性胃炎有不同的临床表现,以及不同的胃镜特征。为临床对其的诊断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作者:王培正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