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敏
目的:探讨在消化内科教学中应用综合教学模式的实践效果。方法:选取我校80例医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综合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对比2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综合分析能力95%、知识联系应用能力90%、激发学习兴趣85%、沟通和交流能力85%、自主学习能力87.5%、临床思维能力85%,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相应评价,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化内科教中应用综合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学习技能、实践能力以及教学成果均具有促进作用,值得推广借鉴。
作者:邓时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利用酵母膏(YEP)及氧嗪酸(OA)作为诱导剂,血浆尿酸水平为检测指标,建立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并通过动物模型的瑞舒伐他汀钙药物干预,监测血清尿酸(UA)及C-反应蛋白(CPR)指标及CPR蛋白表达水平,综合分析,评价瑞舒伐他汀钙对高尿酸血症大鼠炎性因子的疗效。方法:1)将36之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高尿酸血症模型组,高尿酸血症+瑞舒伐他汀钙10.0m g·kg-1·d-1组。以YEP 21g·kg-1·d-1给予喂养,OA以200mg-1·kg-1·d-1腹腔注射,瑞舒伐他汀钙以10.0m g·kg-1·d-1剂量灌胃,于建立模型同时进行药物干预,持续给药6周后鉴定该药对血清UA及CPR水平并取出胸主动脉监测血管内皮组织CRP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1)模型组血UA及CRP水平显著升高,主动脉内皮组织CRP表达水平增强,与空白对照组呈明显对比;2)瑞舒伐他汀钙干预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后瑞舒伐他汀钙降低血清UA及CRP水平,以及CRP蛋白表达水平的效应显著。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瑞舒伐他汀钙对高尿酸血症所致大鼠炎症反应具有明显疗效,炎症反应的改善可能是瑞舒伐他汀钙能降低尿酸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迪丽达尔·希力甫;张向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在玻璃酸钠注射液、氨基葡萄糖片联合应用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8月-2015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2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选择玻璃酸钠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选择玻璃酸钠注射液联合氨基葡萄糖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膝关节疼痛及功能状态优良率为81.67%,对照组为65%;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为(2.26±1.02)分,对照组为(4.86±1.58)分。结论:玻璃酸钠注射液、氨基葡萄糖片联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劲波;姚雄兵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帕金森叠加综合征经自体骨髓基质细胞蛛网膜下腔移植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照组仅给予常规临床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体骨髓基质细胞蛛网膜下腔移植,记录两组帕金森叠加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能力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生活能力对比结果P>0.05;经不同治疗后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之前显著提高,研究组生活能力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应用自体骨髓基质细胞蛛网膜下腔移植治疗帕金森叠加综合征可获得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钟士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究蒙药治疗慢性咽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来医的60例慢性咽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给予常规组西药治疗,实验组则使用蒙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本次治疗中,常规组痊愈的有5例,好转19例,无效6例;实验组痊愈的有11例,好转18例,无效1例,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6%,常规组的总有效率为63.3%,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蒙药对慢性咽炎的治疗效果显著,适合作为慢性咽炎患者的治疗用药,借此帮助患者回归正常生活,提升生活质量。同时蒙药中还有不少品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适合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传统蒙药,从中开发新药,使蒙药面向全国,走向世界,为全人类提供更好的服务。
作者:阿拉坦陶格斯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探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辅助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治疗情况。方法选取140例我院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将上述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进行治疗,实验组除接受对照组治疗方案外,还要进行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治疗。结果经对数据的处理来看,实验组患者的发热和疱疹消除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且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约为98.57%,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约为81.43%,上述数据间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磷酸奥司他韦颗粒辅治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比较理想,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曾庆益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奥硝唑联合阿奇霉素在部队官兵炎症性痤疮治疗的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6年2月武警广东一支队炎症性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奥硝唑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皮损严重程度及数量、临床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皮损严重程度及数量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2.5%高于对照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硝唑联合阿奇霉素对部队官兵炎症性痤疮的治疗效果相比单独奥硝唑治疗效果更佳,可有效降低患者皮损问题,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胡志锋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慢阻肺汤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4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70例,采用解痉、平喘、抗感染、祛痰等基础治疗方法;观察组7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慢阻肺汤进行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慢阻肺汤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黄洋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本地区0-7岁儿童家长对二类疫苗的认知、行为、效果的差异性,总结分布特征,为更好开展儿童保健及预防接种工作提供客观的数据资料,并且有助于为针对不同的影响因素,开展不同宣传方式,达到提高二类疫苗接种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整理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对策。结果(1)二类疫苗在实际接种中存在的问题:家长对二类疫苗整体了解较为缺乏;公共媒体等平台对二类疫苗的正确宣传仍不够;影响接种二类疫苗接种率的因素仍存在诸多方面;对接种二类疫苗后所达到的效果认识不够等。(2)针对问题所采取的对策:家长自身可加强对疫苗专业知识的进一步了解;继续重视对居民开展疫苗免疫和传染病知识的宣教;加强对疫苗接种人员的行为规范性的管理;工作当中需加强对二类疫苗效果的重视等。
作者:伍静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口腔外科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应用优质护理服务进行护理的60例口腔外科疾病患者进行了分析,并将其作为实验组;另选取使用普通护理服务的60例口腔外科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护理的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生活质量优良率为98.3%,对照组生活质量优良率为80%,两组数据具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组总满意度为95%,对照组总满意度为75%,两组数据具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口腔外科疾病患者进行护理时,使用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及其家属较为满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陶敏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儿童结节性胃炎组织病理学表现的关系。方法:以20比例选取2011年10月-2015年10月于本院就诊的上消化道症状患儿90例,以胃镜下表现为依据,将其分为两组(分为非结节性组和结节性胃炎组)。在改良悉尼标准指导下,对患儿胃粘膜组织病理学特征进行科学分析。比较两组相关情况。结果:所选患儿中,74例患儿为非结节性胃炎,其中39例女新,35例男性。16例结节性胃炎患儿,其中8例为女性,8例为男性。非结节性胃炎组及结节性胃炎组在性别比方面没有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结节性胃炎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低于结节性胃炎组患儿,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比较和结节性胃炎发生率组间比较均不存在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有24例患儿发生中-重度炎症改变,其与非中-重度炎症改变患儿存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有淋巴滤泡的患儿幽门杆菌感染率比未伴有患儿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节性胃炎属于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特殊征象范畴,中-重度炎症改变在其病理学检查中较为常见,可作为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指标。近几年,报道指出成人中存有结节性胃炎患者,所以有必要长期复查及随访。
作者:黄冠;曾小辉;郑朝晖;文松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对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慢性心肾综合征维持性透析患者顽固性低血压的临床疗效作以评价。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18例慢性心肾综合征维持性透析患者顽固性低血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本组患者均接受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观察治疗后第1、2、3、5、7、9、11周患者血压变化情况与低血压发生率。结果:患者远期血压水平明显高于透析治疗开始时近期血压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是治疗慢性心肾综合征维持性透析患者顽固性低血压的理想疗法。
作者:方亚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本次主要对无痛胃肠镜诊治消化内科疾病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消化内科进行诊疗的患者100例,根据所有患者入院的编号进行平均分组,其中单号为实验组,双号为对照组,均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胃肠镜检查,实验组给予无痛胃肠镜检查。结果:实验组患者诊治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88.00%,P<0.05;两组患者血压、心率、氧饱和度变化对比,实验组检查后血压、心率等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检查后血压升高、心率加速,P<0.05。结论:消化内科的疾病在进行诊治的过程当中,可以采用无痛胃肠镜的方法,此方法疼痛程度小,不良反应少,不会为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沈春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腹股沟疝腹腔镜下手术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月-2015年3月接收的腹股沟疝患儿96例,均行腹腔镜下手术治疗,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比两组患儿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术后各指标所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47.92%高于观察组27.08%(P<0.05)。结论:小儿腹股沟疝腹腔镜下手术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效果显著,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陈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镇肝熄风汤加味治疗中风阴虚风动型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6年4月我院脑病科收治的阴虚风动型中风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与对照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镇肝熄风汤加味口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55%,高于对照组67.74%,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镇肝熄风汤加味治疗阴虚风动型中风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中风患者神经功能。
作者:李其儒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针灸结合放血疗法治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方法:抽选5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5例,观察组患者应用针灸结合放血疗法;对照组患者应用针灸疗法。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经针灸结合放血疗法后,其临床症状改善程度明显,总有效率较高,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灸结合放血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简单快捷,可增强治疗效果,缓解症状,消除疼痛,促使疾病痊愈,有推广意义。
作者:涂显琴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针对临床中发生败血症的新生儿接受个性化护理所起到的实用价值展开探究分析。方法:随机择取我院2014年4月到2015年4月期间接诊的患有败血症的新生儿共100例,将其按照抽签的顺序分成实验组和参照组两组,对参照组行以常规性的护理干预手段,对实验组则行以个性化的护理干预。观察并对照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并做以记录。结果:实验组的患儿整体有效概率明显高于参照组的整体有效概率,对照分析之后,存在明显的差异,且P<0.05,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对临床中发生败血症的新生儿适当地行以个性化护理,能够起到较好的临床实用价值,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唐玉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泪道探通术临床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在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新生儿泪囊炎患儿73例,共83眼,给予泪道探通治疗及相应护理,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行泪道探通治疗83眼,治愈82眼,治愈率98.3%,结果泪道探通法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汪家凤;蒋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手术切口感染是妇产科患者中经常出现的一种并发症,进而还会引发其他的并发症,给患者的后续治疗和生活带来诸多影响。本文以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为分析对象,详细分析了可能引起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不仅可以进一步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的几率,还可以为门诊部医生的治疗提供相应的指导意见。
作者:王培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将泼尼松应用到麻风神经炎治疗中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接收治疗的麻风神经炎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均给予泼尼松治疗,对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50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均坚持完成了治疗。结论:将泼尼松应用到麻风神经炎治疗可实现理想的临床效果,使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且不会有严重不良反应出现,安全性较为理想。
作者:张贵友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