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贵友
目的:探讨临床血液标本的细菌培养结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收检的120人份350瓶血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对血标本进行培养与鉴定,对培养结果进行整理与归纳。结果:将120份血标本进行需氧和厌氧培养,利用56份培养其阳性,其中阳性率占有21.2%,而80.2%和70.86%分别是需氧生长和厌氧生长所占阳性培养的百分比,发现各种临床细菌有56株,其中所占比重大的是甲型幅伤寒沙门菌,共有22株,占有39%。结论:对血标本同时做需氧培养和厌氧培养可以提高细菌阳性检出率,而甲型幅伤寒沙门菌的检出率不断上升的趋势值得关注。
作者:宋义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喹诺酮类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得出该类药物合理用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3年8月我院使用喹诺酮类药物并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96例。结果喹诺酮类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累及器官主要为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皮肤等,其中以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发生概率高40.6%;共涉及5种喹诺酮类药物,以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3.3%)高。结论临床使用喹诺酮药物时应该严格判定患者的用药指征,选择合理给药途径,可将不良反应发生率控制到小。
作者:李宗旗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精准减压联合非融合技术在老年节段性腰椎管狭窄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节段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椎板切除减压术,研究组采用精准减压联合非融合技术,观察2组临床相关指标以及椎间隙高度。结果:研究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地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术后3个月L3~4、L5~S1显著低于术前(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L3~4、L5~S1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椎间隙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准减压联合非融合技术在治疗老年节段性腰椎管狭窄症中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吕建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对比分析用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在2015年6月到2015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350例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分别采用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两种方法进行诊断,对比两种诊断方法检查结果。结果:利用动态心电图检查患者心律失常阳性率为70%,而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查结果心律失常阳性率为40%,两种方法相比动态心电图检查率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P<0.05);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测患者心律失常短阵室上速阳性率为50%,而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测心律失常短阵室上速阳性率仅为20%,动态心电图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心律失常诊断中采用动态心电图检出率更高,准确、快速的发现冠心病心律失常,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
作者:王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分析中医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60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医予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与肺功能的变化。结果:在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时候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3.3%,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 P<0.05);且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 P<0.05);经治疗后患者肺功能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更为明显,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西医基础上联合中医予以治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还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状态,有利于患者健康,可推广应用。
作者:朱佳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和研究在脑水肿患者的临床诊疗过程中分别采用甘露醇以及高渗盐溶液的治疗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01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脑病科进行治疗的77例脑水肿患者。根据患者自愿原则将其划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32例)采用甘露醇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45例)采用高渗盐溶液进行临床治疗,并就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临床比较显示,观察组患者在CPP、MAP指标、起效时间、持续时间以及临床总有效率(93.33%)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68.75%),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水肿患者实施高渗盐溶液治疗,其起效时间、持续时间、疗效情况等均明显优于甘露醇,值得在临床上予以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作者:姜玉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颅骨修补术后感染非手术治疗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该例颅骨修补术后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内容包括治疗方法、临床疗效等。结果:该例颅骨修补术后感染患者经封闭式持续冲洗引流(负压)治疗后各项生命体征正常,无呕吐、发热、头疼、抽搐等不良情况发生,治疗后白细胞计数、体温均较之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对颅骨修补术后感染患者给予封闭式持续冲洗引流(负压)治疗可获得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无需取出钛网,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作者:刘忠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晚期胃癌患者疼痛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60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模式,对照组采取常规疼痛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率为96.7%(满意29例,不满意1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7%(满意26例,不满意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晚期胃癌患者的疼痛护理管理中可明显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改善患者预后,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莉思;黄弘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医德医风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和医疗卫生行业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医院的建设和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医德医风已经关乎医院的命运发展。我院通过一系列举措,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作者:付晓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小儿手足口病口腔病变与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20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口腔病变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经综合护理干预的患儿的口腔疼痛缓解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以及恢复饮食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手足口病口腔病变护理过程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较好,能有效提高口腔护理质量,缓解患儿口腔病变的程度,促进患儿的恢复,同时患儿家长的满意度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王体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对神经内科ICU患者压疮形成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从我院神经内科接收的ICU患者中随机抽选60例,按1-60排序,单数为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双数为研究组,实施综合护理,评定护理后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压疮2例,占比6.7%;对照组患者压疮9例,占比30.0%,两组压疮率统计有区别,P<0.05。结论:临床给予神经内科ICU患者综合护理作用突出,可预防压疮,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借鉴。
作者:刘艳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急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来我院治疗急性胃炎的患者70例作为该研究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前提下,加入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健康知识知晓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较少,健康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将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应用在急性胃炎患者护理过程中,能有效提升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可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于雪丽;洪晓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对尿失禁女性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探究其对生活治疗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3.1-2015.6我院收入的110例尿失禁女性患者分为A、B两组各55例,A组患者采用常规尿失禁的内科护理,对B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采用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对患者进行评估,评分越高表示尿失禁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越大。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ICI-Q-SF评分差异较小(P>0.05),护理后B组评分结果明显优于A组,其统计学意义为P<0.05。结论对于女性尿失禁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可有效改善尿失禁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程度。
作者:孙嘉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比较分析腰-硬联合麻醉与单纯硬脊膜外麻醉在大隐静脉结扎剥脱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共纳入54例患者并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采用单纯硬脊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手术开始、术毕时心率及血压变化情况;麻醉起效时间、完全阻滞时间。结果:两组手术时HR及MAP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完全阻滞时间分别为(2.1±1.6)min、(9.3±2.1)min,对照组依次为(5.4±1.8)min、(15.8±3.6)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在大隐静脉曲张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较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顾一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病人舒适,保持保持整洁,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方法采用床头打结铺床法代替传统的铺床方法结果床头打结铺床法优于传统的铺床方法结论床头打结铺床法的使用有利于保持病床整洁,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田爱花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黄连素治疗慢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2014年4月到2015年4月期间所收治的慢性腹泻患者中选取9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运用左氧氟沙星联合黄连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运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黄连素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运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黄连素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7.9%,对照组患者运用左氧氟沙星联合黄连素治疗后,患者总有效率为77.1%,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47例有效例数中,12例患者出现复发,复发率为25.5%;对照组37例有效例数中,16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43.2%,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于慢性腹泻患者,运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黄连素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且更加安全、复发率更低,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及运用。
作者:吕江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评估运用Ahmed青光眼引流阀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病人实施治疗的效果和有关情况。方法:以2015年5月-2016年5月因患上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而进入我院展开治疗的67例病人为对象,将所选病例随机划分成实验、对照两组,实验组34例选用Ahmed青光眼引流阀展开植入性治疗,对照组33例则施行复合型小梁摘除手术,比对两种治疗方式的疗效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达97.06%。对照组的是69.70%。结果显示,实验组疗效优越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手术操作中运用Ahmed青光眼引流阀,能起到较好的降眼压效果,值得推荐。
作者:石慧霖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伴随着科技时代的发展,检验技术迅速发展。随之而来的医疗纠纷也频繁。包括医院内部的纠纷和医院外部的纠纷,现将此两类纠纷提出其原因与防范处理。
作者:姜云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调查北京市某重点中学中学生心理状况。方法:使用中学生心理健康综合测试软件对145名中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八方面总体水平在正常范围,学生有学习压力,实验班与普通班有差异,自我成绩认定是学习焦虑的重要原因,男生、女生心理状态有差异,学生对心理测试方法有多种需求。结论:某重点中学学生存在学习焦虑,需要应用综合方法做好心理指导,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作者:白杰;平亚茹;李雪滢;李蕴婷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在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方面有了新的突破,通过恩替卡韦能够有效替代拉米夫定,在耐药性方面也优于其他治疗药物和手段,因此,本文通过从药理作用、量效关系及安全性研究三个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乙型肝炎病毒的治疗方面提出思考。
作者:陈小丽;徐洲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