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甘露醇和高渗盐溶液在脑水肿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姜玉芳

关键词:脑水肿, 甘露醇, 高渗盐溶液,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在脑水肿患者的临床诊疗过程中分别采用甘露醇以及高渗盐溶液的治疗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01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脑病科进行治疗的77例脑水肿患者。根据患者自愿原则将其划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32例)采用甘露醇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45例)采用高渗盐溶液进行临床治疗,并就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临床比较显示,观察组患者在CPP、MAP指标、起效时间、持续时间以及临床总有效率(93.33%)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68.75%),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水肿患者实施高渗盐溶液治疗,其起效时间、持续时间、疗效情况等均明显优于甘露醇,值得在临床上予以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今日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现代服务理念在健康体检中心的应用

    目的:探讨如何提升健康体检中心的优质服务。方法将现代服务理念运用到体检的各个环节,树立以“体检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结果体检中心的管理及服务均得到提升,创造了较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结论现代的服务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健康体检的质量和效率,提高体检者的满意率,带动健康产业的快速发展。

    作者:冯晓曼;闫江伟;郭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围生产期孕产妇焦虑状况、分娩方式的产前护理干预作用分析

    目的:研究围生产期产妇焦虑状况和分娩方式的产前护理干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到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孕产妇共12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行常规定期产检,试验组在产前2个月行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产妇焦虑状况和分娩方式。结果:试验组产妇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试验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生产期孕产妇焦虑状况和分娩方式的产前护理干预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产妇的焦虑情况,具有很高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珊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100例混合痔PPH手术治疗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混合痔患者采用PPH合并相应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100例混合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PPH术治疗,同时给予相应合并手术治疗,治疗时尽量减少切口,以便切合PPH无痛观念。结果:100例患者手术皆顺利通过,切除直肠黏膜环皆完整,所有患者术后皆无肛门失禁、肛门狭窄、明显疼痛,经过随访可知并无出现复发现象。结论:对于混合痔患者,采用PPH合并相应手术治疗,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单纯采用PPH术的不足,使得手术适应范围得以拓宽,治疗效果更加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黄启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某院急诊抗菌药物处方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某三甲医院急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9月某院急诊处方共1347张进行调查,统计抗菌药物处方,分析处方合理性。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率:30.36%,不合理处方占抗菌药物处方比例:39.9%。结论该院急诊抗菌药物使用率未达到三甲医院评审要求,应引起重视并制定方案和措施予以规范化。

    作者:辛莉;张广德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葛根芩连汤合白头翁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葛根芩连汤合白头翁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10月收治溃疡性结肠炎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以柳氮磺胺吡啶治疗,观察组以葛根芩连汤合白头翁汤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各项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5%(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9%(P<0.05)。结论:葛根芩连汤合白头翁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用药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任远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单纯手术切除与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单纯手术切除与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翼状胬肉患者100例(100眼),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50例,50眼)和对照组(50例,50眼),对照组采取手术切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平均随访(8.7±1.4)个月,两组均未出现排斥、感染、眼球运动障碍及复视等并发症。观察组复发率11.09%,对照组复发率23.15%,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级率、2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角膜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疗效显著,可以降低手术复发率。

    作者:张江亚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不同年龄学历肺疾病患者使用BIPAP呼吸机焦虑调查及护理措施分析

    目的:对应用BIPAP呼吸机的肺疾病患者焦虑状态进行调查同时给予相应护理措施。方法择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接收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应用BIPAP呼吸机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焦虑状态进行调查分析,同时实施相应护理措施。结果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下患者应用BIPAP呼吸机发生焦虑严重程度明显低于文化程度在高中以及大专及以上患者,组间评分对比(p<0.05),文化程度在高中患者焦虑程度高于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下患者但低于大专及以上患者(p<0.05);青年患者应用BIPAP呼吸机发生焦虑严重程度明显低于中年与老年,组间评分对比(p<0.05),中年患者焦虑程度高于青年但低于老年(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BIPAP呼吸机产生焦虑与其文化程度以及年龄等有关,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相应护理,对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以及焦虑缓解有明显促进作用。

    作者:毕铭凤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黄连素治疗慢性腹泻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黄连素治疗慢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2014年4月到2015年4月期间所收治的慢性腹泻患者中选取9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运用左氧氟沙星联合黄连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运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黄连素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运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黄连素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7.9%,对照组患者运用左氧氟沙星联合黄连素治疗后,患者总有效率为77.1%,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47例有效例数中,12例患者出现复发,复发率为25.5%;对照组37例有效例数中,16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43.2%,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于慢性腹泻患者,运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黄连素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且更加安全、复发率更低,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及运用。

    作者:吕江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产前超声筛查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微孕妇产前进行胎儿肢体畸形诊断中应用超声筛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来我院进行产前超声体检的2300名孕妇的临床资料,分析对比超声筛查胎儿肢体畸形的结果以及胎儿出生后实际肢体畸形结果,判断超声筛查应用的价值。结果:产前超声筛查结果为15例胎儿出现肢体畸形,胎儿畸形率为(0.65%),经孕妇产后证实,共有16例胎儿出现肢体畸形,畸形率为(0.69%),检出率为(93.75%),漏诊率为(6.25%)。超声筛查结果显示肢体畸形中包括双足内翻胎儿5例,双下肢缺如2例,四肢短小胎儿3例,人体鱼序列征胎儿2例,多趾胎儿1例,双侧桡骨缺失2例,产后证实漏诊1例多趾胎儿。结论:超声筛查孕妇胎儿肢体畸形效果良好,可及早发现胎儿肢体畸形情况,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作者:杨凤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脑血栓病人护理中康复护理服务的应用及意义探究

    目的:研究分析脑血栓病人护理中康复护理服务的应用及意义。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脑血栓患者62例(2014年5月~2016年1月)。将其动态随机化分2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一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一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服务(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总依从率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总依从率90.32%明显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实施康复护理服务对脑血栓患者进行护理的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可以广泛应用。

    作者:蔡怡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清胰汤联合生长抑素在治疗急性胰腺炎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清胰汤联合生长抑素在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于2015年8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AP患者42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入组患者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拟定的我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采用随机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在给予两组相同的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予治疗组清胰汤鼻饲治疗。通过患者临床表现及生化指标来比较两者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有效率,临床及生化指标恢复程度及住院时长、并发症发生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清胰汤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良好,具有临床推广性。

    作者:黄帆;景鸿恩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预见性护理在急诊科脑卒中患者的应用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在急诊科脑卒中患者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我科收治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00%和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脑卒中患者预见性护理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并的发生机率,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作者:冯敏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快速革兰染色法在妇科阴道分泌物涂片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妇科阴道分泌物涂片检查当中对快速革兰染色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从而帮助医务人员更好为患者诊断病情及对症治疗。方法:选取本院74例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本院妇科需行阴道分泌物涂片检查的患者当作实验对象,按不同检验方法把他们划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对其检测正确率予以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检出霉菌11例,检出率是14.86%,滴虫6例,检出率是8.10%,革兰阴型双球菌共检出2例,检出率是2.70%,加德纳球杆菌共检出8例,检出率是10.81%,纤毛菌共检出1例,检出率是1.35%,肾型相对双球菌共检出2例,检出率是2.70%;而对照组仅检出霉菌7例,检出率是9.46%,滴虫4例,检出率是5.41%,两组检出率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快速革兰染色检验方法对妇科阴道分泌物涂片检测结果更为准确,临床医学方面应当得到大面积推广。

    作者:董海彦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关节镜治疗膝关节损伤的临床效果评估

    目的:探讨采用关节镜对膝关节损伤患者完成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07月~2016年07月收治的膝关节损伤患者109例作为本次实验对比观察对象;观察组46例以及对照组63例患者的分组依据为不同的膝关节损伤治疗方法;观察组: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对照组:开放手术;通过对比功能恢复时间以及膝关节功能评分等,以突出关节镜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在功能恢复时间等方面,观察组同对照组膝关节损伤患者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在膝关节功能评分方面,观察组同对照组膝关节损伤患者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膝关节损伤患者,治疗方法选择关节镜治疗,可以将膝关节损伤患者手术后功能恢复时间显著缩短,将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分显著改善,终显著提高膝关节损伤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姜文晓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施乐扣固定抗高压PICC导管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施乐扣固定抗高压PICC导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科2015年1~9月置入抗高压PICC导管的住院患者3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和实验组(220例),对照组采用3M透明敷贴(10×12cm)固定抗高压PICC导管,实验组采用施乐扣联合3M透明敷贴固定抗高压PICC导管,常规维护后比较两组患者抗高压PICC导管的脱管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导管部分脱出和导管脱落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施乐扣联合3M透明敷贴是预防抗高压PICC导管并发症的更有效的固定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汪姣姣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做好三早对母乳喂养成功的意义

    目的:探讨做好三早对母乳喂养成功的意义。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自然分娩的产妇360例进行分析,将这360例产妇随机的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80例,观察组的产妇在其分娩后运用母婴裸体皮肤接触,同时吮吸乳头,迟不能超过1小时,对照组按照产妇的意愿让婴儿进行吸吮和开奶,时间在2-24小时不等。结果:观察组的母乳喂养成功率明显比对照组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接触、早吮吸、早开奶可以提高母乳的喂养率,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匡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丙种球蛋白治疗脑炎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脑炎患儿时使用丙种球蛋白的效果。方法:收集脑炎患儿共96例,根据患儿入院日期的单双号数分为47例对照组和49例观察组,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丙种球蛋白,将两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以及临床症状消退时间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但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的消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脑炎患儿的治疗过程中,使用丙种球蛋白能够迅速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缓解患儿痛苦,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田贵秋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品管圈活动在门诊诊疗中执行“一室一患”管理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门诊诊疗中执行“一室一患”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门诊于2015年05月~2015年10月在门诊护理管理中开展品管圈活动,探讨影响门诊各诊室执行“一室一患”的原因,制定并应用改进措施,观察品管圈活动开展效果。结果:我院门诊开展品管圈活动后,门诊诊室“一室一患”执行率明显提高。由77.8%提升至87.0%(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明显提高了门诊“一室一患”执行率,改善了门诊就医秩序。

    作者:骆洪菊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的对比分析

    目的:探究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4年3月到2015年10月间接收的80例需进行阑尾切除的患者进行分组,按照随机序号法进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采用开腹阑尾切除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观察两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无并发症产生,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5%,两组比较差异明显;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切口感染、住院时间等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帮助患者较快恢复,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杨秀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肌萎缩型颈椎病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肌萎缩颈椎病的患者越来越多,也受到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因此本文作者在阅读大量文章的前提背景下,参照更多的文献,对肌萎缩颈椎病的情况进行了概括和分析,对于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了学习和研究。分别从疾病的含义确定上以及导致疾病的原因上还有临床表现上进行了阐述,希望本文的论述能够给相关医学研究一定的启示作用。基于此,本文对肌萎缩型颈椎病的研究现状与进展进行分析和研究。

    作者:许庆丰;黄宝康;钟韬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今日健康杂志

今日健康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炎黄保健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