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凤
目的::探讨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临床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从接受治疗的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患者中随机选择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研究,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全部患者采用子宫持续按摩和药物注射治疗,如果效果不理想,就对对照组患者行子宫捆绑术,然后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比较发现,对照组对难治性大出血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观察组,疗效显著。结论:在对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患者进行治疗时,在使用子宫按摩和药物注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子宫捆绑术等方式能有效地控制和干预难治性大出血,这些技术不仅操作简单、容易掌握,而且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在临床上值得大力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绳志卫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了解痛风患者出院后的治疗依从性现状,探讨影响因素,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对2014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风湿免疫科住院就诊的痛风患者,根据年龄将痛风患者分为中青年组(<60岁)和老年组(≥60岁),出院3个月时对入组患者进行按时服药、合理饮食、戒酒、门诊复查4个维度的治疗依从性现状电话随访。结果痛风患者治疗依从性良好者25例(占29.76%),依从性差或不依从者59例(占70.24%)。中青年组治疗依从性良好者9例(占21.43%),老年组治疗依从性良好者16例(占38.10%);治疗依从性由高到低依次为按时服药、戒酒、合理饮食、门诊复查。依从性差的原因排序为治疗因素、自身因素、知识缺乏、家属不支持。结论痛风患者出院后治疗依从性低,其依从性高低与诸多因素有关,医护人员应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实施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提高其治疗依从性。
作者:陈利红;马娟妹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门诊诊疗中执行“一室一患”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门诊于2015年05月~2015年10月在门诊护理管理中开展品管圈活动,探讨影响门诊各诊室执行“一室一患”的原因,制定并应用改进措施,观察品管圈活动开展效果。结果:我院门诊开展品管圈活动后,门诊诊室“一室一患”执行率明显提高。由77.8%提升至87.0%(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明显提高了门诊“一室一患”执行率,改善了门诊就医秩序。
作者:骆洪菊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围生产期产妇焦虑状况和分娩方式的产前护理干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到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孕产妇共12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行常规定期产检,试验组在产前2个月行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产妇焦虑状况和分娩方式。结果:试验组产妇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试验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生产期孕产妇焦虑状况和分娩方式的产前护理干预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产妇的焦虑情况,具有很高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珊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做好三早对母乳喂养成功的意义。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自然分娩的产妇360例进行分析,将这360例产妇随机的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80例,观察组的产妇在其分娩后运用母婴裸体皮肤接触,同时吮吸乳头,迟不能超过1小时,对照组按照产妇的意愿让婴儿进行吸吮和开奶,时间在2-24小时不等。结果:观察组的母乳喂养成功率明显比对照组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接触、早吮吸、早开奶可以提高母乳的喂养率,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匡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波姆光和激光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分析108例不同程度的宫颈糜烂经波姆光和激光治疗后的疗效情况。结果两种治疗方法有较显著的差异,波姆光(A组)治疗55例,治愈(糜烂面完全愈合,宫颈表面光滑,自觉症状消失或者明显减轻)48例,好转(糜烂面积较治疗前减轻Ⅰ度,自觉症状减轻或部分消失)6例,无效(治疗前后糜烂面积无变化,自觉症状未减轻)1例,一次性治愈率87.3%,总有效率98.1%。激光(B组)治疗53例,治愈36例,好转13例,无效4例,一次性治愈率67.9%,总有效率92.5%。结论波姆光治疗宫颈糜烂操作简便,不损伤正常组织,术中和术后出血少且一次性治愈率高。
作者:和小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针对临床中发生败血症的新生儿接受个性化护理所起到的实用价值展开探究分析。方法:随机择取我院2014年4月到2015年4月期间接诊的患有败血症的新生儿共100例,将其按照抽签的顺序分成实验组和参照组两组,对参照组行以常规性的护理干预手段,对实验组则行以个性化的护理干预。观察并对照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并做以记录。结果:实验组的患儿整体有效概率明显高于参照组的整体有效概率,对照分析之后,存在明显的差异,且P<0.05,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对临床中发生败血症的新生儿适当地行以个性化护理,能够起到较好的临床实用价值,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唐玉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采用综合方法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提高小儿腹泻治愈率。方法对来我院求医的120例小儿腹泻患儿,采用综合方法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120例患儿中痊愈67例、好转(显效+有效)42例,总有效率为95%,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综合方法治疗小儿腹泻效果确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主要对玻璃纤维桩在前牙残根残冠修复中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本院68例共有80颗前牙残冠残根的患者,在对其完善根管治疗后,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实验组,每组患牙为40颗,实验组利用玻璃纤维桩修复方式,对照组则是采用传统铸造金属核冠修复方式,治疗之后对其进行随访2~5年,以此来查看其临床存留率。结果:在经过随访之后,发现实验组患者的牙齿存留率为96%左右,对照组患者的牙齿存留率则是在76%左右,两组患者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患者前牙残根残冠修复治疗中,应用玻璃纤维桩修复方式具有很大的优势,能够提升对患者牙齿治疗的疗效,保证牙齿的存留率。
作者:王桥;冯博;薛徽;高永志;李佐强;韩永红;张则明;徐岩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索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可行性和治疗效果。方法:将54例单侧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腹腔镜组手术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开放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宫庆;张焕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3月—2015年12月心绞痛住院患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静点参麦注射液,对照组给予静点灯盏花注射液。心绞痛发作时均给予含服硝酸甘油等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6.97%,对照组有效率85.7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参麦注射液可以作为临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较为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孙仲艳;张胜强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AR患者82例做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结果显示,鼻窦炎口服液治疗AR疗效显著,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适用于临床。
作者:朱晓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应用护理健康处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76例冠心病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为患者开出护理健康处方。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知识知晓率、治疗配合度及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应用护理健康处方操作简单,能够提高患者知识知晓率及治疗配合度,大程度保障患者的预后。
作者:杨海花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在治疗小儿腹泻的同时加用补锌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门诊治疗的50例小儿腹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5例,观察组采用蒙脱石散等常规治疗并加以补锌治疗,对照组只应用蒙脱石散等常规治疗,做好随访工作,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P<0.05);观察组平均止泻时间以及平均退热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蒙脱石散配合妈咪爱治疗小儿腹泻的同时加用补锌剂,能够更好地改善患儿肠道环境,增强患儿的免疫力,提高患儿退热以及止泻的效果,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叶静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通过研究在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30例患者采用无肝素透析方法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血液透析中心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30例进行研究,总结对此类患者采用无肝素血液透析治疗的护理体会。结果其中2例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发生堵塞透析器的情况,其余患者均顺利完成了治疗。结论通过良好的血液透析专科护理,对具有出血性倾向的血液透析患者采用无肝素透析的方法,既保证了血液透析治疗的正常进行,又避免了因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导致的患者出血现象,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周洁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系统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取医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4例,入院后对其血压情况进行评价,并评估各项生活质量指标,对患者采取系统护理干预措施,比较护理前后的血压情况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系统护理干预前后,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明显改善,且在各项生活指标方面由于护理干预前,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系统护理干预应用下,对提升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可发挥重要作用,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应在临床实践中进行推广。
作者:徐真;周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综合康复方法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64例中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西医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康复方法,即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中医治疗,观察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为90.63%,对照组治疗的有效率为71.88%,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评分水平都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中风偏瘫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中医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谈守道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究蒙药治疗慢性咽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来医的60例慢性咽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给予常规组西药治疗,实验组则使用蒙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本次治疗中,常规组痊愈的有5例,好转19例,无效6例;实验组痊愈的有11例,好转18例,无效1例,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6%,常规组的总有效率为63.3%,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蒙药对慢性咽炎的治疗效果显著,适合作为慢性咽炎患者的治疗用药,借此帮助患者回归正常生活,提升生活质量。同时蒙药中还有不少品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适合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传统蒙药,从中开发新药,使蒙药面向全国,走向世界,为全人类提供更好的服务。
作者:阿拉坦陶格斯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糖皮质激素是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的重要药物,本研究对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和口服强的松进行比较。
作者:熊争炎;姚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输卵管堵塞介入治疗中精细化护理干预模式应用的价值。方法:于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输卵管堵塞患者中选取11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介入治疗,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精细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输卵管再通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妊娠成功率。结果: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5%明显低于对照组18.18%(P<0.05);研究组输卵管再通率达94.87%明显高于对照组51.90%(P<0.05);研究组妊娠成功率43.64%明显高于对照组16.36%(P<0.05)。结论:针对介入治疗的输卵管堵塞患者采用精细化护理效果较常规护理效果更显著,应用价值更高。
作者:白玉娟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