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茜
目的:探讨温肾补阳法对骨质疏松骨折患者恢复期血清骨钙素、PDGF、sVCAM-1与IGF-1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骨质疏松骨折恢复期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60)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n=60)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温阳补肾中药进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骨钙素、PDGF、sVCAM-1、IGF-1和骨密度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骨钙素、PDGF、IGF-1和骨密度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sVCAM-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阳补肾法可有效提高骨质疏松骨折患者恢复期的血清骨钙素、PDGF、IGF-1水平,降低sVCAM-1水平,对于提高患者的骨密度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喜然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对全面护理模式在胆结石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2014年3月至2014年11月间收治的100例胆结石患者进行随机的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50例,观察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而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全面护理模式,然后进行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的对比分析。结果通过护理效果的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手术出血量要明显的低于对照组患者,而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要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护理模式在胆结石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非常显著,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作者:唐燕;何婷婷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案例式教学在急救护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级护生90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护生采取传统实验教学方法,观察组护生在急救护理实验中引入案例式教学方法,分析评价两组护生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生在认知(C)、情感(A)、精神运动(P)等三个领域的各项内容评价结果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案例式教学有助于提高护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和临床护理实践能力,对提高急救护理实验教学质量有积极意义。
作者:周艳云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个案追踪法评价危重患者综合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期间,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医院接收的妇科肿瘤危重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评价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个案追踪进行护理质量评价,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案追踪法应于用妇科肿瘤危重患者综合护理质量评价中效的果显著,可有效提高的患者的护理质量与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杨丽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患者,女,52岁,本院职工,患者因“大便后肛门肿物反复脱出3年”于2015年2月04日入院。否认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专科检查:截石位:肛缘11点见皮赘生长并延及肛内,指诊未及肿物,指套无血染,肛镜下见3、7、11点齿线上粘膜隆起充血。心电图提示预激综合征。胸片未见异常。各项生化检查未见异常。肠镜结果提示:痔疮。无手术禁忌症,于2015年2月5日在肛周局麻+强化下行混合痔剥扎+美兰皮下注射术。手术顺利,术后安返病房,予磺苄西林联合奥硝唑抗感染,卡络磺止血,四磨汤通便,聚维酮碘液便后坐浴及换药等处理。2月9日上厕所过程中患者出现肛门疼痛较前增加,心悸不适,稍感呼吸困难,予卧床休息及吸氧、口服葡萄糖液后好转,追问患者,术后因肛门区疼痛活动较少,大便困难。次日患者再次出现前述情况,请呼吸科会诊后予行肺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结果回示:双侧肺动脉双侧多个分支栓塞。急转呼吸科治疗,完善胸部CT提示右肺下叶小片状不规则密度增高影似成结节状,肿瘤性病变不能除外。D-二聚体阳性,颈动脉彩超提示双侧颈总动脉分叉后壁中膜增厚,双侧椎动脉管径变小左小腿肌静脉多只血栓形成。考虑急性肺血栓症(低-中危组),嘱其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大小便通畅,避免揉搓双下肢,抗凝、溶栓及改善循环,血栓通150mg ivgtt qd,低分子肝素钙5000U皮下注射,q12h。华法林5mg po qd并监测凝血功能,预激综合征暂无特殊处理。根据凝血功能情况调整华法林剂量,经过治疗,患者心悸不适及呼吸困难好转,3月10日复查肺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未见异常,于2015年3月12日办理出院。
作者:曹萌;秦建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法律意识的增强,公共卫生成了新闻媒体关注的热点和重点,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新闻宣传在基层卫生监督机构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成为树立卫生监督机构权威和形象、宣传卫生监督工作进展和成效的一扇重要窗口。在实际工作中,基层卫生监督机构因为存在种种短板,对新闻宣传工作的开展,还存在一些不足。笔者就所在的深圳市南山区卫生监督所为例,浅谈基层卫生监督新闻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缺失。
作者:王玲;李乘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对需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妇科疾病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各种需通过腹腔镜进行手术治疗的妇科疾病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观察并对比两组的疼痛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经护理干预,两组疼痛评分较入院时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96.7%vs80.0%),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需进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女性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金芬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对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慢性心肾综合征维持性透析患者顽固性低血压的临床疗效作以评价。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18例慢性心肾综合征维持性透析患者顽固性低血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本组患者均接受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观察治疗后第1、2、3、5、7、9、11周患者血压变化情况与低血压发生率。结果:患者远期血压水平明显高于透析治疗开始时近期血压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是治疗慢性心肾综合征维持性透析患者顽固性低血压的理想疗法。
作者:方亚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总结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对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经验进行探讨。方法择我院于2013年4月至2011年4月期间的因手足口病而住院治疗的患儿76例,对患儿采取消毒隔离、皮肤护理、口腔护理等一系列的护理措施,对患儿患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体会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76例患儿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之后,96%的患儿病情得到了明显的好转,无院内感染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在掌握手足口病发病规律的情况下,为患儿提供积极的治疗及全面的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患儿的治愈率,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金红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于临床的骨科患者的整体疗效。方法:采用随机表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来医院就诊的100例骨科患者,平均地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负压引流技术,研究组实施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记录并比较两组病人的引流管的更换的总次数、创口愈合的时长、感染概率、住院时长与总治疗费用。结果:研究组病人的引流管更换的总次数、创口愈合的时长、住院时长、总治疗费用与感染概率与对照组病人相比,有非常明显的降低(P <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于骨科疾病治疗的疗效优异,值得临床广泛实施。
作者:阿不都瓦力·阿不都卡迪尔;韩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门诊诊疗中执行“一室一患”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门诊于2015年05月~2015年10月在门诊护理管理中开展品管圈活动,探讨影响门诊各诊室执行“一室一患”的原因,制定并应用改进措施,观察品管圈活动开展效果。结果:我院门诊开展品管圈活动后,门诊诊室“一室一患”执行率明显提高。由77.8%提升至87.0%(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明显提高了门诊“一室一患”执行率,改善了门诊就医秩序。
作者:骆洪菊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针灸结合放血疗法治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方法:抽选5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5例,观察组患者应用针灸结合放血疗法;对照组患者应用针灸疗法。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经针灸结合放血疗法后,其临床症状改善程度明显,总有效率较高,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灸结合放血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简单快捷,可增强治疗效果,缓解症状,消除疼痛,促使疾病痊愈,有推广意义。
作者:涂显琴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评价硬膜外麻醉联合全麻应用于开腹式胆囊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于64例胆囊切除术的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成联合组(采用全麻+硬膜外麻醉)、全麻组(行全身麻醉),对比两组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的血压水平及麻醉效果。结果:血压方面,术前两组平均动脉压(MAP)无差异统计意义(P>0.05),在插管、切皮、术前及术后,联合组MAP值均显著低于全麻组(P<0.05);麻醉效果方面,联合组麻醉优良率显著高于全麻组(P<0.05)。结论:在胆囊切除术中,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较小,麻醉效果良好。
作者:韦广水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评价临床路径护理在自然分娩产妇中的护理价值。方法:研究对象取80例笔者医院自2015年1月份到2016年1月份接收的自然分娩产妇。随机性分组,设为对照组(n=40)和实验组(n=40),对照组予以常规产科护理,实验组予以临床路径护理。汇总产妇的护理情况,并予以比较。结果:实验组的第一产程时间比对照组短,数据的比较满足P<0.05;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相仿,P>0.05,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剖宫产率比对照组低,数据比较满足P<0.0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数据的比较满足P<0.05。结论:对自然分娩产妇实施临床路径护理,能够有效提高产妇的护理效果以及自然分娩率,减少不良情况的发生。
作者:杨春燕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对消化内科重症病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60例消化内科危重症患者进行护理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结果:采取不同护理措施后,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3.3%,而对照组仅为80.0%,二者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上,实验组为6.6%,对照组高达13.3%,二者比较同样存在差距(P<0.05)。在患者满意度上,实验组总满意度达到了96.6%,而对照组仅为83.3%,二者对比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消化内科危重症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治疗有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茜;刘静;罗琴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髌骨粉碎性骨折张力带加髌骨爪内固定。方法:2013年11月至2015年12月间,我院将88例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通过电脑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每组患者均为44例。常规组采用张力带治疗,而治疗组给予张力带加髌骨爪内固定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不同的治疗效果后,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9.55%(35/44);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45%(42/44)。两组间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运用张力带加髌骨爪内固定能够使患者关节功能良好复位,效果优于单纯的张力带治疗,临床中可推广使用。
作者:王文五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了解家庭保健相关护理措施具体内容及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文相关基线资料选自于2013年-2015年期间本院诊治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80例,设其中接受常规治疗与护理干预患儿40例为对照组,另40例除对症治疗外联合家庭保健护理干预患儿为观察组。比较不同护理措施方案对患儿临床影响。结果:观察组患儿出现并发症概率为2.5%,对照组发生并发症概率为15.0%,经统计学软件处理提示两者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对患儿疼痛程度用FLACC量表进行评估,观察组患儿重度疼痛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统计学软件处理提示两者间有差异(P<0.05)。结论:对先天性心脏病小儿患儿应重视家庭为中心模式的护理干预措施,不但能够提高患儿家属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同时可控制相关并发症概率,缓解疼痛程度以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值得重视。
作者:陆和琴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讨论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医院的部分产妇进行划分,以传统的护理和自理的护理模式组为主要方式,在产妇分娩之前和正在分娩中时利用不一样的护理方式,以此来得出初产妇自然分娩率分娩所用的时间。结论:从人的心理角度进行心理护理模式,在产妇分娩时要使产妇减少心理的恐惧,用适当的语言进行安慰,增加产妇的分娩信心,减少自然分娩的时间。分娩于产妇来说是一种异常痛苦的事情,大部分的产妇在分娩时对将由的痛苦异常恐惧。因此,怎么样能使产妇的心理信心提升,分娩的前提就是需要产妇减少对痛苦的恐惧心理,从而保证分娩的顺利进行,产妇所受的疼痛越小,之后的恢复也会也越快。随着社会经济和生活方式的大大提高,传统模式的护理方式已经不符合现代科学的护理需求,现在医学上主流的是较为科学的心理护理模式。本文主要是通过借鉴相关资料和文献主要以统模式的护理与心理护理模式方式进行不同的护理后得出的护理新模式对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
作者:朱娟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麻黄作为一种著名的中药药材,其化学成分主要有生物碱类、黄酮类、挥发油、有机酚酸类以及多糖类物质,具有活血降压、利尿消肿、发汗平喘、促进血液循环、抗氧化、抗病毒的作用。本文将对麻黄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做详细的分析。
作者:李佳宁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定本院2015年8月至2016年5月80例急性冠脉综合症为研究对象。按计算机随机数目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n=4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舒适护理干预);对照组(n=40例,行常规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患者自主健康感明显高于对照组,无能为力感、沮丧感、社交障碍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适护理可有效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舒适度。
作者:沈晨霞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