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在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韦广水

关键词: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 胆囊切除术, 麻醉效果
摘要:目的:评价硬膜外麻醉联合全麻应用于开腹式胆囊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于64例胆囊切除术的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成联合组(采用全麻+硬膜外麻醉)、全麻组(行全身麻醉),对比两组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的血压水平及麻醉效果。结果:血压方面,术前两组平均动脉压(MAP)无差异统计意义(P>0.05),在插管、切皮、术前及术后,联合组MAP值均显著低于全麻组(P<0.05);麻醉效果方面,联合组麻醉优良率显著高于全麻组(P<0.05)。结论:在胆囊切除术中,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较小,麻醉效果良好。
今日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干预对老年胃肠道手术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老年胃肠道手术患者应用护理干预对其治疗依从性和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以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56例胃肠道手术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78例患者,观察组患者术后给予系统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不依从的比例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偏低,观察组患者完全依从的比例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偏高,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腹胀例数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偏少,观察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恢复时间和肠鸣音恢复时间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偏早,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明显促进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的早期恢复,同时还能提高老年胃肠道手术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作者:王晓慧;罗晓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蒙药治疗慢性咽炎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蒙药治疗慢性咽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来医的60例慢性咽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给予常规组西药治疗,实验组则使用蒙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本次治疗中,常规组痊愈的有5例,好转19例,无效6例;实验组痊愈的有11例,好转18例,无效1例,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6%,常规组的总有效率为63.3%,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蒙药对慢性咽炎的治疗效果显著,适合作为慢性咽炎患者的治疗用药,借此帮助患者回归正常生活,提升生活质量。同时蒙药中还有不少品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适合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传统蒙药,从中开发新药,使蒙药面向全国,走向世界,为全人类提供更好的服务。

    作者:阿拉坦陶格斯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对比分析用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

    目的:对比分析用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在2015年6月到2015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350例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分别采用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两种方法进行诊断,对比两种诊断方法检查结果。结果:利用动态心电图检查患者心律失常阳性率为70%,而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查结果心律失常阳性率为40%,两种方法相比动态心电图检查率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P<0.05);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测患者心律失常短阵室上速阳性率为50%,而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测心律失常短阵室上速阳性率仅为20%,动态心电图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心律失常诊断中采用动态心电图检出率更高,准确、快速的发现冠心病心律失常,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

    作者:王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慢阻肺病人的营养护理方法及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患有慢阻肺疾病的患者的合理的营养护理方案与护理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医院于2015年1月到2015年6月治疗的患有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病人共300例,分析病人采用的营养护理方案,并研究营养护理的效果。结果病人在营养护理后,营养情况显著好转,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 <0.05)。结论对于慢阻肺的营养护理优势明显,能够在该病的早期护理治疗以及患者生活质量的的提高的高效措施。

    作者:徐燕妮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耐药性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为了对比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耐药性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在郑州某医院治疗的耐药性肺结核患者共计54例用药资料。结果:莫西沙星组肺结核耐药患者经过6个月的治疗后,治疗显效者23例,治疗有效者3例,治疗失败者1例,总有效率(包括显效者与有效者之和)结果为92.6%,明显高于左氧氟沙星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8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西沙星为第四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在治疗耐药性肺结核方面具有更优秀的临床效果。

    作者:管翊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9例恙虫病合并MODS治疗回顾与分析

    我院重症医学科于2013年至2016年收住9例恙虫病合并MODS患者,经过呼吸支持、输血、血浆置换、脏器功能保护、鼻饲“多西环素、四环素”等治疗,取得良好治疗效果,除一例患者放弃治疗外,其余8例患者均于2周内治愈出院。

    作者:韦继学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精准减压联合非融合技术在老年节段性腰椎管狭窄症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精准减压联合非融合技术在老年节段性腰椎管狭窄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节段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椎板切除减压术,研究组采用精准减压联合非融合技术,观察2组临床相关指标以及椎间隙高度。结果:研究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地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术后3个月L3~4、L5~S1显著低于术前(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L3~4、L5~S1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椎间隙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准减压联合非融合技术在治疗老年节段性腰椎管狭窄症中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吕建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经综合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方法:以80例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性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分别予以干预,对比二组的护理效果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效果(95.00%)优于对照组(77.50%),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若要提升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和生活质量,应于药物治疗期间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综合护理干预全面,并具有针对性,值得推广。

    作者:王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浅析30例消化内科急性腹痛误诊原因

    目的:对30例消化内科急性腹痛患者的误诊原因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2月到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腹痛误诊患者30例,对患者进行检查,分析误诊原因。结果:30例患者中,误诊急性胃肠炎的患者有12例,肠梗阻为9例,胆囊炎为6例,消化道出血为3例。经过分析可以得出出现腹痛乌镇的原因是医生的知识经验不足,并且在收集患者病史是存在一定的困难,而且疾病临床症状相似程度高等。结论:明确了腹痛的特点,要与患者有效的沟通,做好全面的检查,做好体格检查,减少出现误诊的几率,提高治愈的效果。

    作者:王翠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磷酸奥司他韦颗粒辅治小儿手足口病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探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辅助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治疗情况。方法选取140例我院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将上述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进行治疗,实验组除接受对照组治疗方案外,还要进行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治疗。结果经对数据的处理来看,实验组患者的发热和疱疹消除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且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约为98.57%,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约为81.43%,上述数据间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磷酸奥司他韦颗粒辅治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比较理想,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曾庆益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浅挂线技术治疗高位肛周脓肿效果探讨

    目的:分析探讨高位肛周脓肿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方法和浅挂线技术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相关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04年5月——2016年2月收治入院的高位肛周脓肿患者97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切开引流方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浅挂线技术进行治疗,分析对比两组合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相关表现。结果:观察组患者痊愈48人,有效4人,无效1人,痊愈率为90.56%,对照组患者痊愈12人,有效25人,无效7人,痊愈率为28.57%,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位肛周脓肿患者采取切开引流结合挂线术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治愈率较高,且患者所受痛苦相对较小,并且术后复发率较低,适合在临床肛肠科治疗高位肛周脓肿方面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石义旭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在急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急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来我院治疗急性胃炎的患者70例作为该研究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前提下,加入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健康知识知晓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较少,健康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将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应用在急性胃炎患者护理过程中,能有效提升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可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于雪丽;洪晓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中医情志护理在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和分析

    目的:观察中医情志护理在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5年7月至2015年9月,在开封市中医院骨科患者6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30),对照组(n=30),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中医的情志护理。在干预前及干预后8周后,分别采用骨性关节炎指数可视化量(WOMAC)评分法和膝关节各项体征评分进行测评。结果干预前进行WOMAC评分和膝关节各项体征评分,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8周后 WOMAC评分及膝关节各项体征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情志护理可以减轻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的疼痛,提高关节活动度,从而达到中医所说调畅气机、疏通经络、消炎止痛、情志舒畅的目的。

    作者:丁俊;曹学云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116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原因及盆底康复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盆底功能障碍原因及盆底康复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诊治盆底功能障碍116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行盆底功能评估,按初产妇自然分娩(A组),初产妇剖宫产(B组)、经产妇自然分娩(C组)、经产妇剖宫产(D组),利用盆底康复治疗仪对其进行盆底康复治疗,对盆底功能障碍原因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经过盆底康复治疗及训练后,盆底肌强度较治疗前各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恢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两组盆底功能康复者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中,B组盆底康复治疗效果佳,与A组、C组及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早期盆底康复治疗有助于改善和修复盆底组织结构与功能,有效提高妇女生命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文燕;栗国庆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

    目的:研究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中所收治的8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将其按照临床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的同时给予个体化延续护理措施,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均采用生存质量评分进行对比与观察。结果经两组患者临床护理结果得出,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各项指标综合得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组间结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高血压患者采用个体化延续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稳定患者血压水平,并保障患者出院后各项血压指标控于正常范围内,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使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改善。

    作者:靳晓燕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强化疼痛护理对急诊创伤骨科患者护理满意度和疼痛程度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和探索强化疼痛护理对急诊创伤骨科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以及疼痛程度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在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创伤骨科急诊患者122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把所有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急诊创伤骨科的常规护理,以及一般的疼痛干预。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采用强化疼痛护理干预,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之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相关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强化疼痛护理干预之后的疼痛情况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患者对于疼痛护理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经过对比护理治疗能够看出,观察组患者的各个方面指标和满意程度都明显好于对照组,因此能够了解到强化疼痛护理在急诊创伤骨科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同时也能够提高患者的疼痛控制效果,以及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这些都是强化疼痛护理的优势,值得广大医疗机构推广使用。

    作者:李璐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浅谈妇科用药与护理

    妇科用药与护理可以说是贯穿古今的话题,本文根据一些名医思想,救治案例以及自己在工作中所获得的经验对妇科用药与护理进行浅议。

    作者:李正云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中药灌肠治疗轻中度慢性复发型溃疡性结肠炎(E2)的疗效观察

    研究方法:选取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慢性复发型 E2活动期轻中度)的患者,患者均已按要求口服美沙拉嗪颗粒>2月,肠镜检查提示病变位于左半结肠,共收集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0例给予自拟方(白芍15g甘草10g黄芩10g黄连10g秦皮10g肉桂3g仙鹤草20g蒲黄10g浓煎100ml 37.0℃,肛管注入,保留灌肠1/晚),对照组20例给予柳氮磺吡啶栓(规格0.5/粒,山西同达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0900091)0.5g 2/日塞肛。比较两组患者给药保留时间、以及治疗7天、14天后的主症改善情况。结论:中药灌肠组患者给药保留时间长,患者耐受度好,临床疗效好,提示加用中药灌肠治疗轻中度慢性复发性溃疡性结肠炎(E2)疗效肯定。

    作者:居凌云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奥硝唑联合阿奇霉素对部队官兵炎症性痤疮的治疗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奥硝唑联合阿奇霉素在部队官兵炎症性痤疮治疗的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6年2月武警广东一支队炎症性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奥硝唑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皮损严重程度及数量、临床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皮损严重程度及数量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2.5%高于对照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硝唑联合阿奇霉素对部队官兵炎症性痤疮的治疗效果相比单独奥硝唑治疗效果更佳,可有效降低患者皮损问题,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胡志锋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妇科炎症感染中微生物检验方法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妇科炎症感染中微生物检验方法的价值。方法:选取妇科炎症感染患者120例,这120例妇科炎症感染患者均接受镜检法、凝集法、培养法进行微生物检测,对3种检测方法检测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镜检法微生物检测的阳性率为74.17%,凝集法微生物检测的阳性率为85.83%,培养法微生物检测的阳性率为80.00%。镜检法微生物检测的阳性率与培养法、凝集法微生物检测的阳性率相比,差异不大(P>0.05)。结论:为妇科炎症感染患者实施微生物检验时,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单一或联合检测的方式为患者实施微生物检测。

    作者:薛得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今日健康杂志

今日健康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炎黄保健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