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在急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于雪丽;洪晓娟

关键词:急性胃炎, 护理干预, 应用效果, 健康知识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急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来我院治疗急性胃炎的患者70例作为该研究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前提下,加入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健康知识知晓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较少,健康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将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应用在急性胃炎患者护理过程中,能有效提升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可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今日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围生产期孕产妇焦虑状况、分娩方式的产前护理干预作用分析

    目的:研究围生产期产妇焦虑状况和分娩方式的产前护理干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到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孕产妇共12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行常规定期产检,试验组在产前2个月行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产妇焦虑状况和分娩方式。结果:试验组产妇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试验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生产期孕产妇焦虑状况和分娩方式的产前护理干预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产妇的焦虑情况,具有很高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珊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关于剖宫产手术护理中的风险分析及护理对策分析

    目的:分析关于剖宫产手术护理中的风险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50例待产妇作为研究的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参照组(n=75)和试验组(n=75),参照组未实施风险管理制度,试验组实施风险管理制度,比较2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和产妇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产妇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其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则显著低于参照组,两组间统计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手术护理中实施风险风险管理制度,对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提高产妇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借鉴和全面推广普及。

    作者:邱咏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优质护理在晚期胃癌患者疼痛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晚期胃癌患者疼痛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60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模式,对照组采取常规疼痛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率为96.7%(满意29例,不满意1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7%(满意26例,不满意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晚期胃癌患者的疼痛护理管理中可明显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改善患者预后,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莉思;黄弘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农药中毒患者紧急院前急救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研究急性农药中毒的院前急救经验,及对预后的影响,以此对患者入院前急救提供重要的参考。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02月我院收治的48例农药中毒一般资料,对48例中毒患者院前急救进行统计分析。根据不同救治方式,把48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直接送院救治,观察组入院前实施院前急救,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阿托品用量、碘解磷定用量等明显比对照组少,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性农药中毒院前急救可以有效提高抢救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董元和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有创与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严重呼吸衰竭的研究

    目的:对有创与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严重呼吸衰竭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研究。方法:选取在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于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严重呼吸衰竭患者的情况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所有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严重呼吸衰竭患者分成研究组与查看组,研究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严重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方式进行治疗,查看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严重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有创通气方式进行治疗,并进行对比,每组患者50例,观察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后患者恢复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在经过不同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严重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治疗之后,研究组患者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1,5%,查看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78,6%,研究组的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查看组患者的总体有效率,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方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严重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治疗可以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大程度保证了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性较高,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严重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方式进行治疗的应用研究与探讨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婷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丙种球蛋白治疗脑炎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脑炎患儿时使用丙种球蛋白的效果。方法:收集脑炎患儿共96例,根据患儿入院日期的单双号数分为47例对照组和49例观察组,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丙种球蛋白,将两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以及临床症状消退时间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但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的消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脑炎患儿的治疗过程中,使用丙种球蛋白能够迅速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缓解患儿痛苦,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田贵秋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河南省市县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室藏档案利用情况

    如何优化疾控档案管理,有效提高疾控档案利用程度和利用效果,是当前疾控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需要思考的课题。本文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运用归纳统计方法,对河南省市县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档案进行统计与分析,提出了当前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室藏档案利用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提高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室藏档案利用效果的措施。

    作者:李锋;李凤勤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精神分裂症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精神分裂症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5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78例患者。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依从性、不良事件发生率和SDS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7.44%,对照组为87.18%,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依从率为97.44%,对照组为88.46%,观察组患者的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69%,对照组为24.36%,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入院2周及入院8周后的SDSS评分,明显低于入院时(P<0.05)。入院8周,观察组患者的SD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依从性,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具有显著效果。

    作者:陈婷婷;高德九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无偿献血者再次献血意愿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无偿献血者再次献血意愿调查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广州血液中心接待的500名献血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观察其再次献血意愿及影响因素。结果:本组500名献血者,再次献血意愿者占72%(360/500),再次献血组的服务质量、献血宣传、献血感受、反馈物品、便捷性及所占比重均高于非再次献血组,差异显著。结论:无偿献血者再次献血意愿受诸多因素影响,实践中应提高献血服务质量、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操作者素质、丰富献血便捷性。

    作者:李丰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性切除术的手术配合研究

    目的:总结我院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性切除术的手术配合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13年1月-2016年6月间16名施行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患者的手术配合经验。结果16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无术中转开腹的患者,术中巡回护士与器械护士配合娴熟。结论:术中良好的护理配合是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顺利完成的重要保障,能显著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赵辉;张爱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综合方法治疗小儿腹泻60例分析

    目的:观察采用综合方法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提高小儿腹泻治愈率。方法对来我院求医的120例小儿腹泻患儿,采用综合方法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120例患儿中痊愈67例、好转(显效+有效)42例,总有效率为95%,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综合方法治疗小儿腹泻效果确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儿内科小儿支气管异物的诊断及处理探讨

    支气管异物是小儿常见的急诊之一,本病已经严重威胁患儿生命安全。相关文献资料报道,在婴幼儿意外死亡事件中有大约有7%是气管支气管异物导致。异物存留在肺内进一步引起炎症、气胸以及肺气肿和纵膈和支气管扩张等严重并发症。本次研究主要从儿内科小儿支气管异物的诊断及其处理对策出发,目前用于小儿支气管异物诊断的主要方法有喉镜检查、影像学检查(主要有胸部X线平片检查以及多层螺旋CT检查等)、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等,同时临床可结合患儿的临床特点进行诊断,并进一步通过硬质支气管镜手术取出,术后予以抗炎、止咳以及排痰等对症治疗。

    作者:伍静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建立分娩风险预警评估机制联合宫缩剂预防产后出血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建立分娩风险预警评估机制联合宫缩剂应对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9月-2016年3月收治符合阴道分娩条件的前150例分娩产妇为对照组,对照组未使用产后出血预测评分表进行分娩风险评估;选取我院同期收治符合阴道分娩条件的前150例分娩产妇为观察组并建立分娩风险评估机制。比较两组分娩产妇的产后平均出血量、产后出血次数、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分娩产妇中有6.0%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情况,观察组分娩产妇中有3.3%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情况,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产后出血量发现,对照组出血量为(1287.29±538.17)ml,观察组出血量为(688.29±309.51)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比研究发现,建立分娩风险预警评估机制及联合宫缩剂的应用能够有效的防治产后出血,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彭少梅;卢桂香;张润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及其预防对策研究

    目的:分析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及其预防对策。方法:收集的72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液标本,根据血液标本是否出现溶血现象进行分组,溶血组和非溶血组各36份血液标本;使用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检查常见的临床生化检验项目,包括碱性磷酸酶(ALP)、血糖(GLU)、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谷氨酰转肽酶(γ-GT)、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尿酸(UA)、乳酸脱氢酶(LDH)、尿素氨(BUN)、肌酐(Cr),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差异性。结果:溶血组的ALP、GLU表达水平显著低于非溶血组,TBIL、DBIL、γ-GT、ALT、AST、UA、LDH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非溶血组;上述两组临床生化检验项目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UN、GLU、Cr表达水平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血可影响大多数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检验结果,临床生化检验中应合理处理血液标本,避免血液标本出现溶血现象。

    作者:朱珠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静脉溶栓治疗45例急性脑梗死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期脑梗死采用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我科收治的45例急性脑梗死采用静脉溶栓治疗的病例,总结临床护理体会。结果4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经静脉溶栓治疗后治愈5例,显效及好转37例,无效或恶化2例。结论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积极作用,临床护理工作是静脉溶栓治疗的重要环节,护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溶栓治疗的结果,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曹莹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药品分级和监管用于西药房管理的意义探究

    目的:探讨药品分级和监管在西药房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西药房实施药品分级和监管前后来我药房取药的患者560名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患者进行调查。比较药品分级和监管实施前后药房的差错事件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药品分级和监管实施后,药房的差错事件明显少于实施前,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药房管理中中实施药品分级和监管制度,可以有效减少工作人员的出错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有利于提高药房服务质量,值得在临床进行广泛应用。

    作者:杨秀琼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尿Smad1是2型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指标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尿Smad1的排泄水平,探讨尿Smad1对糖尿病肾病诊断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来自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和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166例2型糖尿病患者。将他们按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ACR)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NAU)、低值白蛋白尿组(LAU)、高值白蛋白尿组(HAU)、极高值白蛋白尿组(VHAU)。其中,LAU、 HAU和VHAU作为糖尿病肾病组,NAU作为糖尿病非肾病组,并以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尿标本中Smad1浓度,并以尿Smad1与肌酐比值(SCR)作为标准数值,SCR取对数值。结果1.糖尿病肾病组SCR较糖尿病非肾病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糖尿病非肾病组SCR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2.LAU组SCR与NAU组没有明显差别(P>0.05)。3.VHAU组SCR较HAU组和LAU组高,HAU组较LAU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尿Smad1可以作为2型糖尿病肾病诊断的新型指标,但不能预测早期糖尿病肾病。

    作者:李巧;李佳萦;朱章志;冯烈;万晓刚;黄开颜;张创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镇肝熄风汤加味治疗中风阴虚风动型31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镇肝熄风汤加味治疗中风阴虚风动型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6年4月我院脑病科收治的阴虚风动型中风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与对照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镇肝熄风汤加味口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55%,高于对照组67.74%,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镇肝熄风汤加味治疗阴虚风动型中风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中风患者神经功能。

    作者:李其儒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疏肝解毒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疏肝解毒汤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100)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n=100)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疏肝解毒汤进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LT为50.34±14.71U/L,对照组为70.46±23.27 U/L,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ST为43.92±12.61U/L,对照组为68.74±15.75 U/L,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BIL为26.21±5.94μmol/L,对照组为43.24±20.85 U/L,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73.00%。结论疏肝解毒汤可有效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功能,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唐华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结直肠上皮内瘤变病理诊断价值的评估及分析

    目的:评估结直肠上皮内瘤变的病理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经术前内镜活检及病理诊断为结直肠上皮内瘤变的患者91例作为研究对象,总结病理诊断结果。结果:59例术后病理证实为浸润性腺癌,术前47例诊断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者中术后病理证实为腺癌41例;术前诊断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44例中术后病理证实有浸润性癌2例。结论:结直肠上皮内瘤变患者应重视其病理诊断,避免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实属浸润性癌,结合病理诊断结果采取合理的方案处理,以切除病变肠段为佳,若术中确诊为浸润性癌,则建议实施根治性切除。

    作者:刘良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今日健康杂志

今日健康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炎黄保健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