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有创与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严重呼吸衰竭的研究

李婷

关键词:有创通气, 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严重衰竭, 研究
摘要:目的:对有创与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严重呼吸衰竭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研究。方法:选取在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于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严重呼吸衰竭患者的情况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所有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严重呼吸衰竭患者分成研究组与查看组,研究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严重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方式进行治疗,查看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严重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有创通气方式进行治疗,并进行对比,每组患者50例,观察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后患者恢复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在经过不同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严重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治疗之后,研究组患者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1,5%,查看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78,6%,研究组的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查看组患者的总体有效率,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方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严重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治疗可以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大程度保证了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性较高,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严重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方式进行治疗的应用研究与探讨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今日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冠脉综合症80例的舒适护理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定本院2015年8月至2016年5月80例急性冠脉综合症为研究对象。按计算机随机数目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n=4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舒适护理干预);对照组(n=40例,行常规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患者自主健康感明显高于对照组,无能为力感、沮丧感、社交障碍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适护理可有效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舒适度。

    作者:沈晨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施乐扣固定抗高压PICC导管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施乐扣固定抗高压PICC导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科2015年1~9月置入抗高压PICC导管的住院患者3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和实验组(220例),对照组采用3M透明敷贴(10×12cm)固定抗高压PICC导管,实验组采用施乐扣联合3M透明敷贴固定抗高压PICC导管,常规维护后比较两组患者抗高压PICC导管的脱管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导管部分脱出和导管脱落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施乐扣联合3M透明敷贴是预防抗高压PICC导管并发症的更有效的固定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汪姣姣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多发性硬化的临床与磁共振成像和CT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的临床和佳的检查手段。方法:回顾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多发性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所用的检查方法及每种方法的检出率。结果:行磁共振成像检查的患者检出率为100.0%,行CT检查的患者检出率为70.0%。结论:对于多发性硬化的患者,临床上使用磁共振呈像的检查方法对比CT检查的检出阳性率更高,且对于病灶的情况显示更为清晰细致,对临床进行该疾病的有效检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陈静威;罗军德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浅析30例消化内科急性腹痛误诊原因

    目的:对30例消化内科急性腹痛患者的误诊原因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2月到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腹痛误诊患者30例,对患者进行检查,分析误诊原因。结果:30例患者中,误诊急性胃肠炎的患者有12例,肠梗阻为9例,胆囊炎为6例,消化道出血为3例。经过分析可以得出出现腹痛乌镇的原因是医生的知识经验不足,并且在收集患者病史是存在一定的困难,而且疾病临床症状相似程度高等。结论:明确了腹痛的特点,要与患者有效的沟通,做好全面的检查,做好体格检查,减少出现误诊的几率,提高治愈的效果。

    作者:王翠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血站献血服务满意度调查结果分析及对策

    目的:分析血站献血服务满意度调查结果及改进对策。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广州血液中心的220名献血者纳入对照组,采用问卷调查及电话回访等方式,观察其对血站献血服务满意度,将2015年5月~2016年5月血站的220名献血者纳入研究组,落实了改进服务对策,对比两组服务质量。结果:研究组的各项服务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站经改进献血服务后,提高了献血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郑晓晓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头皮针贴辅助固定的应用

    目的:探讨一次性头皮针的固定方法方法选择一次性头皮针输液患儿2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固定方法,实验组采用头皮针贴辅助固定,观察头皮针固定效果及患儿舒适度及家长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无头皮针需要重新固定,拔针时间短于对照组,拔针时不粘头发及皮肤,患儿舒适安全,家长满意度提高。结论改进的头皮针固定效果更好,能提高护理效率,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玉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精细化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究精细化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别选取我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3月(实施精细化管理前)和2015年6月至9月(实施精细化管理后)各35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列入研究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8.6%)低于对照组(22.9%),护理总满意率(91.4%)高于对照组(77.1%),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将精细化管理应用到神经内科,能够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周霞;季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隐患分析、影响因素及防范对策:产科护理安全研究

    本着提升产科护理质量,减少护理纠纷防范与未然的目的,利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了产科护理安全的常见隐患,解析了产科护理安全隐患的影响因素,进而针对性提出防范对策,以期优化产科护理的安全管理。

    作者:付雅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强化工作人员手卫生管理在ICU医院感染防控中的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强化工作人员手卫生管理在ICU医院感染防控中的价值。方法选取ICU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自2014年1月开始强化手卫生管理,对比强化管理前和管理后工作人员手卫生执行率、手微生物合格率、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结果强化手卫生管理后ICU工作人员手卫生执行率、手微生物合格率与强化管理前比较有明显增加,患者医院感染率较之前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ICU工作人员手卫生管理能有效降低患者医院感染率,应加强ICU工作人员手卫生的教育和督导。

    作者:刘丹;艾中平;卢昌碧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尿Smad1是2型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指标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尿Smad1的排泄水平,探讨尿Smad1对糖尿病肾病诊断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来自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和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166例2型糖尿病患者。将他们按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ACR)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NAU)、低值白蛋白尿组(LAU)、高值白蛋白尿组(HAU)、极高值白蛋白尿组(VHAU)。其中,LAU、 HAU和VHAU作为糖尿病肾病组,NAU作为糖尿病非肾病组,并以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尿标本中Smad1浓度,并以尿Smad1与肌酐比值(SCR)作为标准数值,SCR取对数值。结果1.糖尿病肾病组SCR较糖尿病非肾病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糖尿病非肾病组SCR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2.LAU组SCR与NAU组没有明显差别(P>0.05)。3.VHAU组SCR较HAU组和LAU组高,HAU组较LAU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尿Smad1可以作为2型糖尿病肾病诊断的新型指标,但不能预测早期糖尿病肾病。

    作者:李巧;李佳萦;朱章志;冯烈;万晓刚;黄开颜;张创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不同辅助用药在甲状腺手术颈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作用探讨

    目的:探讨不同辅助用药在甲状腺手术颈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在颈从神经阻滞麻醉下行甲状腺手术病人160例,随机分为4组,通过静脉分别给予不同镇静药物。A组单次注射芬太尼2ug/kg;B组以右美托嘧啶1ug/kg稀释至50ml微量泵静脉注射;C组单次朱红色咪达唑仑0.05mg/kg;D组扽别注射芬太尼2ug/kg、咪达唑仑0.05mg/kg。结果:4组间用药前、用药后MBP、SpO2、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MBP、HR下降,与其他各组给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用药后呼吸均有一定抑制,与用药前比较SpO2均下降,A组与用药前比较(P>0.05),BCD组与用药前(P<0.05,P<0.01,P<0.01),且C组、D组必须吸氧才能纠正SpO2的下降。用药后SpO2情况B组与A组比较(P>0.05);C组、D组与A组、B组比较均下降明显(P<0.01,P<0.05,P<0.01,P<0.05)。结论:右美托嘧啶有很好的镇静作用,可以阻挡交感神经兴奋,血流动力学稳定,适合作为甲状腺手术颈从神经阻滞麻醉辅助镇静用药。

    作者:华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HER-2在新疆维、汉民族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差异性分析

    目的:分析人类表皮生长因子(HER-2)在新疆维吾尔族、汉族乳腺患者中表达的差异性,分析年龄、劳动方式对HER-2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探讨HER-2在新疆维吾尔族、汉族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差异性进行分析。结果:HER-2在新疆维吾尔族、汉族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率分别为32.3% vs 27%;在>45岁、<45岁、体力劳动者、脑力劳动者的表达率分别为47.6% vs 90.3%、52.4% vs 9.7%、57.1% vs 83.9%、42.9% vs 16.1%。结论:HER-2在新疆维吾尔族、汉族乳腺癌患者中表达无明显差异,在<45岁组中,维吾尔族乳腺癌患者HER-2的表达率高于同地区汉族患者;在体力劳动组中,维吾尔族乳腺癌患者HER-2的表达率亦高于同地区汉族患者。

    作者:李红玉;高春燕;况志星;李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ROC曲线法评估NT-proBNP和Myo在早期AMI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单独及联合检测Myo和NT-proBNP在AMI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应用ROC曲线比较两种指标对AMI的检出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AMI、冠心病和高血压患者组及对照组血清中Myo和NT-proBNP的血清水平,应用ROC曲线法评估两种标志物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AMI组Myo、NT-proBNP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Myo和NT-proBNP诊断AMI的曲线下面积为(0.943、0.791,P<0.001)。在胸痛<6小时的检测灵敏度(87%、78.3%),特异性(89.3%、61.9%)。结论:在AMI早期预警和早期诊断方面,NT-proBNP的准确性和特异性要随低于Myo,但和传统的心肌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提高对早期AMI的检测的准确性。近年来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原(N.terminal pro-B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在心衰、AMI以及心血管疾病诊断和预后方面的研究颇多[1-2]。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是常用来判断临床诊断指标的统计学方法,反应其敏感性和特异性两个指标[3]。本文应用ROC曲线评估心肌标志物Myo和NT-proBNP对AMI的发病早期和其它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张昌龙;章菊;叶书来;周倩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张勤修教授运用小青龙汤加温针疗法治疗变应性鼻炎验案一则

    变应性鼻炎为五官科常见病,临床用小青龙汤针对其虚、寒、饮病机论治其肺气虚寒证型,散寒化饮、益气温肺,表里通治、补泻兼施,同时结合温针疗法通达脏腑经络气机,实卫固表、益气助阳,针药相合使其水饮去、寒邪除、阳气生,消除机体寒饮等病理因素、改变人体对病邪的易感性,未病先防、即病防变,用于治疗该病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借鉴探讨变应性鼻炎其它证型的诊治。

    作者:王盼盼;杨庆;张勤修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护患沟通在牙体牙髓科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患沟通在牙体牙髓科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我院在牙体牙髓科门诊就诊的4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4例。并对患者实施护患沟通护理,包括转变护理人员的传统思想观念和意识,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等。结果:护患沟通护理实施前与护理实施后不良情绪发生情况上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牙体牙髓科门诊护理工作中,应用护患沟通护理方式,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不良情绪发生情况,促进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护患沟通护理方式能够在医学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吴超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中医辨证治疗对消化性溃疡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的疗效影响

    目的:探究中医辨证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60例消化性溃疡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6个月,对照组复发7例,观察组复发2例,两组患者在复发率在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辨证治疗可有效提高消化性溃疡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效率,避免单纯西药治疗导致副作用、耐药性等问题,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斌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鼓楼区中小学校传染病防治现状调查

    目的:了解鼓楼区学校传染病防控管理现状,进一步分析原因和探索防控对策,为提高学校传染病防控管理水平、预防和控制学校传染病暴发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疾控中心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全区20所中小学校传染病防控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在调查的20所中小学中,建立主管校长负责制的、有专人负责疫情报告的均占95%,有传染病报告制度的占85%;建立学生晨检制度的占85%,有学生晨检、因病缺课登记及追踪记录的占75%,及时规范开展网络直报的占80%;设有传染病登记本的占85%,建立传染病疫情档案、痊愈证明齐全的占65%,疫情处理记录完整的占20%;20所学校全部设有卫生室或保健室,学校配备有专职校医的有3所,占15%,其他17所学校均设有兼职保健老师。结论: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开展总体情况较好,但在个别方面依然现存在问题。建议教育、卫生部门加强协调合作,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校传染病综合管理及防控水平。

    作者:张建琴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无痛胃肠镜诊治消化内科疾病效果观察

    目的:本次主要对无痛胃肠镜诊治消化内科疾病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消化内科进行诊疗的患者100例,根据所有患者入院的编号进行平均分组,其中单号为实验组,双号为对照组,均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胃肠镜检查,实验组给予无痛胃肠镜检查。结果:实验组患者诊治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88.00%,P<0.05;两组患者血压、心率、氧饱和度变化对比,实验组检查后血压、心率等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检查后血压升高、心率加速,P<0.05。结论:消化内科的疾病在进行诊治的过程当中,可以采用无痛胃肠镜的方法,此方法疼痛程度小,不良反应少,不会为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沈春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波姆光及激光治疗宫颈糜烂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波姆光和激光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分析108例不同程度的宫颈糜烂经波姆光和激光治疗后的疗效情况。结果两种治疗方法有较显著的差异,波姆光(A组)治疗55例,治愈(糜烂面完全愈合,宫颈表面光滑,自觉症状消失或者明显减轻)48例,好转(糜烂面积较治疗前减轻Ⅰ度,自觉症状减轻或部分消失)6例,无效(治疗前后糜烂面积无变化,自觉症状未减轻)1例,一次性治愈率87.3%,总有效率98.1%。激光(B组)治疗53例,治愈36例,好转13例,无效4例,一次性治愈率67.9%,总有效率92.5%。结论波姆光治疗宫颈糜烂操作简便,不损伤正常组织,术中和术后出血少且一次性治愈率高。

    作者:和小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30例无肝素血液透析的护理体会

    目的:通过研究在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30例患者采用无肝素透析方法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血液透析中心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30例进行研究,总结对此类患者采用无肝素血液透析治疗的护理体会。结果其中2例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发生堵塞透析器的情况,其余患者均顺利完成了治疗。结论通过良好的血液透析专科护理,对具有出血性倾向的血液透析患者采用无肝素透析的方法,既保证了血液透析治疗的正常进行,又避免了因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导致的患者出血现象,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周洁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今日健康杂志

今日健康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炎黄保健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