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冠脉综合症80例的舒适护理临床观察

沈晨霞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症, 舒适护理, 心理状态, 护理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定本院2015年8月至2016年5月80例急性冠脉综合症为研究对象。按计算机随机数目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n=4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舒适护理干预);对照组(n=40例,行常规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患者自主健康感明显高于对照组,无能为力感、沮丧感、社交障碍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适护理可有效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舒适度。
今日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胰腺炎后胰腺假性囊肿的诊治分析

    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后胰腺假性囊肿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4月-2015年4月收治急性胰腺炎后胰腺假性囊肿患者15例的临床资料,分析疾病诊断、治疗方法及其效果。结果:通过对15例急性胰腺炎后胰腺假性囊肿患者实施B超、CT检查发现,B超检查确诊率为86.7%(13/15),CT检查确诊率为93.3%(14/15),两组检查方法的确诊率统计无区别,P>0.05。10例患者实施保守疗法,4例患者囊肿消失,1例患者因感染性休克、肾功能衰竭导致死亡。预后随访半年病症未复发。结论:急性胰腺炎后胰腺假性囊肿病情危急,病死率高,借助B超、CT联合的方式检查,可提高疾病诊断率。同时,根据患者情况、病发时间、囊肿大小等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对于提高疾病效果,提高生活质量来说,意义重大。

    作者:陈云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ICU护士压力分析及应对

    护理工作是有压力的工作,而 ICU护士是护士中比较特殊的群体。ICU的工作性质和环境决定了 ICU护士是心理压力产生的高发人群。因此,分析 ICU护士压力源,并采取正确的策略积极地应对,不仅可以提高护士的生活及工作质量,也能提高 ICU的护理质量,促进病患的康复[1]。

    作者:彭晓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试析玻璃酸钠注射液、氨基葡萄糖片联合应用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的效果

    目的:分析在玻璃酸钠注射液、氨基葡萄糖片联合应用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8月-2015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2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选择玻璃酸钠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选择玻璃酸钠注射液联合氨基葡萄糖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膝关节疼痛及功能状态优良率为81.67%,对照组为65%;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为(2.26±1.02)分,对照组为(4.86±1.58)分。结论:玻璃酸钠注射液、氨基葡萄糖片联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劲波;姚雄兵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探讨神经内科疾病护理中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疾病护理中康复护理对于脑卒中患者的护理情况以及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某院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患者44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把所有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2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方式基础上进行康复护理。经过一段时间护理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体会以及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总的有效率达到了95.5%左右,对照组患者经过常规的护理工作之后,总的有效率达到了59.1%左右。两组患者比较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达到了100%,对照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为80%,观察组患者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经过以上的比较能够看出,在医疗机构中对于脑卒中患者采取康复护理的工作,协助治疗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康复情况以及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由此可见在医疗机构的神经内科疾病护理中,康复护理对于脑卒中患者的护理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有效减少护患纠纷,值得医疗机构推广使用。

    作者:赵晖;张兰萍;李慧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中医针灸治疗患者颈椎小关节错缝的临床疗效及患者病情的变化观察

    目的:探讨中医针灸治疗患者颈椎小关节错缝的临床疗效,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120例颈椎小关节错缝患者。按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颈椎小关节错缝的治疗中,采用中医针灸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文佐鑫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妇科炎症感染中微生物检验方法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妇科炎症感染中微生物检验方法的价值。方法:选取妇科炎症感染患者120例,这120例妇科炎症感染患者均接受镜检法、凝集法、培养法进行微生物检测,对3种检测方法检测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镜检法微生物检测的阳性率为74.17%,凝集法微生物检测的阳性率为85.83%,培养法微生物检测的阳性率为80.00%。镜检法微生物检测的阳性率与培养法、凝集法微生物检测的阳性率相比,差异不大(P>0.05)。结论:为妇科炎症感染患者实施微生物检验时,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单一或联合检测的方式为患者实施微生物检测。

    作者:薛得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优质护理在神经内科中的应用和效果

    目的:对神经内科患者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17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5例。对照组应用基础护理,观察组给与优质护理服务,对两组患者护理后心理变化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在心理与生理变化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97.06%,对照组为70.59%,观察组明显高于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神经内科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可改善患者心理发展趋势,有效提高了患者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富桃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预见性护理在急诊科脑卒中患者的应用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在急诊科脑卒中患者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我科收治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00%和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脑卒中患者预见性护理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并的发生机率,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作者:冯敏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116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原因及盆底康复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盆底功能障碍原因及盆底康复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诊治盆底功能障碍116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行盆底功能评估,按初产妇自然分娩(A组),初产妇剖宫产(B组)、经产妇自然分娩(C组)、经产妇剖宫产(D组),利用盆底康复治疗仪对其进行盆底康复治疗,对盆底功能障碍原因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经过盆底康复治疗及训练后,盆底肌强度较治疗前各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恢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两组盆底功能康复者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中,B组盆底康复治疗效果佳,与A组、C组及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早期盆底康复治疗有助于改善和修复盆底组织结构与功能,有效提高妇女生命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文燕;栗国庆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影响因素、护理对策及护理效果:产妇分娩疼痛研究

    为了缓解产妇分娩疼痛,调节产妇心理状态,达到顺利分娩的目的,笔者运用文献资料法解析了产妇分娩疼痛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了针对产妇分娩疼痛的护理对策,并且对其护理对策分析了护理效果,以期减轻产妇分娩疼痛,优化分娩的过程,利于产妇增加信心,实现母婴平安。

    作者:刘恋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早期胃癌X线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对X线检查技术应用至早期胃癌患者中的有效性进行观察。方法:筛选53例于2014年7月-2015年12月因出现胃癌疑似症状进入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检查的患者,后期均已确诊,施以X线检查技术,并对所选对象检查结果、X线征象深入分析。结果:经X线检查后,45例患者被检出,检出率86.54%(45/52)(P>0.05)。入选对象X线特征表明:患者胃壁呈现出局限性的伸展不良症状,不仅有浅凹陷面出现,而且粘膜组织呈现出皱襞改变征象。讨论:选择X线方案对早期胃癌患者进行诊断,不仅检出率高,而且还能清晰显示出患者病灶组织的方位以及直径等信息,可推荐。

    作者:阚建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339例手足口病儿童流行病学与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339例手足口病患者流行病学与临床特征,提高对手足口病的认识和鉴别诊断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方法对矿区医院2012-2014年的339例手足口病患者流行病学及临床症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339例患者中,3岁以下患者高于3岁以上年龄组;散居儿童发病高于幼托儿童与学生;地域分布乡村高于城区,发病高峰集中在5-7月份,100%患者出现发热及皮疹。结论:手足口病与年龄、季节、地域分布有关,加强健康教育,及早识别手足口病患者的早期症状,早期采取干预措施及提高教师和家长的防范意识十分必要。

    作者:刘仁会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观察组54例,对照组54例。观察组在常规的治疗基础上采取孟鲁司特钠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式,对两组患儿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与对照组的患儿相比较平均缓解的天数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治疗中采取孟鲁司特钠进行治疗,能有效地控制喘息症状,在临床治疗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陈静;金晓秋;尹加林;郑纯凤;修建华;咸阳;李潇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院前急救常见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

    院前急救具有突发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使其成为高风险的医疗行为。为提高急救医护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确保院前急救工作快捷、准确和安全,回顾性分析总结了我院院前急救科5年来院前急救存在的风险及防范措施,强化风险意识,增强法律意识和服务意识,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预防和减少医患纠纷。

    作者:龚杨;朱小芳;梅祖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点阵co2激光治疗痤疮疤痕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点阵co2激光治疗痤疮疤痕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在临床上选取50例痤疮疤痕的患者,对这50例痤疮疤痕患者进行点阵co2激光治疗,同时在点阵co2激光治疗的前后7天、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这四个时间段分别进行数码照相,并记录恢复过程和其中发生的不良反应。利用前后对比的分析方法,对这50例进行了点阵co2激光治疗后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准确的评估。结果:在进行点阵co2激光治疗的3个月后,有6例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100.0%,29例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0.0%到100.0%之间,11例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60.0%到80.0%之间,4例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在60.0%以下。进行点阵co2激光治疗术后,患者出现一定的疼痛感,但很快缓解,还有部分患者出现红肿、脱屑的症状,在1个星期内好转,有5例患者在术后出现了痤疮样皮疹,1个月内都治愈,此外无其它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临床上运用点阵co2激光治疗痤疮疤痕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同时它的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的安全实用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微;马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血细胞形态学检测在发热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对血细胞形态检验在发热疾病诊断过程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到我院就诊的发热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病情等方面差异不具显著性(P>0.05).对两组患者血细胞形态阳性比例、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等差异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各方面的比较结果都具有明显差异,而且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在异常血细胞形态阳性结果比较方面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患者血细胞形态指标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细胞形态和发热疾病是有直接关系的,并且血细胞可以反映患者发热情况。可以利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的方式来检查患者血细胞形态以及患者的血细胞数量等,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周兰英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综合教学模式在消化内科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在消化内科教学中应用综合教学模式的实践效果。方法:选取我校80例医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综合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对比2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综合分析能力95%、知识联系应用能力90%、激发学习兴趣85%、沟通和交流能力85%、自主学习能力87.5%、临床思维能力85%,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相应评价,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化内科教中应用综合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学习技能、实践能力以及教学成果均具有促进作用,值得推广借鉴。

    作者:邓时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糖皮质激素是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的重要药物,本研究对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和口服强的松进行比较。

    作者:熊争炎;姚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心脏外伤手术的临床手术室护理配合体会

    目的:总结心脏外伤手术的临床手术室护理配合经验。方法:2011年2月~2015年2月,医院共采用手术治疗心脏创伤患者14例,采用心脏修补术治疗,4例连台手术,巡回护士做好术前准备、麻醉护理配合、体位摆放、术中配合、术后处理,器械护士做好术前准备、术中配合。结果:所有患者开胸后,均痊愈治愈,抢救成功率达到100.0%。结论:心脏外伤手术的临床手术室要求巡回、器械护士都具有丰富的心脏外科手术经验,了解心脏外伤手术治疗目的与基本操作,提高配合质量。

    作者:白亚苹;赵翠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建立分娩风险预警评估机制联合宫缩剂预防产后出血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建立分娩风险预警评估机制联合宫缩剂应对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9月-2016年3月收治符合阴道分娩条件的前150例分娩产妇为对照组,对照组未使用产后出血预测评分表进行分娩风险评估;选取我院同期收治符合阴道分娩条件的前150例分娩产妇为观察组并建立分娩风险评估机制。比较两组分娩产妇的产后平均出血量、产后出血次数、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分娩产妇中有6.0%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情况,观察组分娩产妇中有3.3%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情况,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产后出血量发现,对照组出血量为(1287.29±538.17)ml,观察组出血量为(688.29±309.51)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比研究发现,建立分娩风险预警评估机制及联合宫缩剂的应用能够有效的防治产后出血,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彭少梅;卢桂香;张润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今日健康杂志

今日健康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炎黄保健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