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针灸治疗患者颈椎小关节错缝的临床疗效及患者病情的变化观察

文佐鑫

关键词:颈椎小关节错缝, 针灸, 中医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针灸治疗患者颈椎小关节错缝的临床疗效,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120例颈椎小关节错缝患者。按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颈椎小关节错缝的治疗中,采用中医针灸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今日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及其预防对策研究

    目的:分析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及其预防对策。方法:收集的72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液标本,根据血液标本是否出现溶血现象进行分组,溶血组和非溶血组各36份血液标本;使用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检查常见的临床生化检验项目,包括碱性磷酸酶(ALP)、血糖(GLU)、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谷氨酰转肽酶(γ-GT)、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尿酸(UA)、乳酸脱氢酶(LDH)、尿素氨(BUN)、肌酐(Cr),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差异性。结果:溶血组的ALP、GLU表达水平显著低于非溶血组,TBIL、DBIL、γ-GT、ALT、AST、UA、LDH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非溶血组;上述两组临床生化检验项目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UN、GLU、Cr表达水平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血可影响大多数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检验结果,临床生化检验中应合理处理血液标本,避免血液标本出现溶血现象。

    作者:朱珠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黄连素治疗慢性腹泻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黄连素治疗慢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2014年4月到2015年4月期间所收治的慢性腹泻患者中选取9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运用左氧氟沙星联合黄连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运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黄连素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运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黄连素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7.9%,对照组患者运用左氧氟沙星联合黄连素治疗后,患者总有效率为77.1%,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47例有效例数中,12例患者出现复发,复发率为25.5%;对照组37例有效例数中,16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43.2%,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于慢性腹泻患者,运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黄连素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且更加安全、复发率更低,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及运用。

    作者:吕江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颅骨修补术后感染保留钛网治愈一例的体会

    目的:探讨颅骨修补术后感染非手术治疗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该例颅骨修补术后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内容包括治疗方法、临床疗效等。结果:该例颅骨修补术后感染患者经封闭式持续冲洗引流(负压)治疗后各项生命体征正常,无呕吐、发热、头疼、抽搐等不良情况发生,治疗后白细胞计数、体温均较之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对颅骨修补术后感染患者给予封闭式持续冲洗引流(负压)治疗可获得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无需取出钛网,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作者:刘忠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疼痛护理质量指标在提高急诊过程中骨科病房疼痛护理质量中的作用

    目的:对急诊过程中骨科病房疼痛护理质量应用疼痛护理质量指标管理的作用进行探讨。方法择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骨科病房接收进行急诊骨科手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奇偶法分为2组,研究组实施疼痛护理质量指标管理,对照组仅实施常规管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护理评分情况对疼痛护理质量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睡眠时间均有改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第1天与第3天睡眠时间分别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骨科手术患者应用疼痛护理质量指标管理,对提高骨科病房急诊护理质量有着显著效果,且生活质量也有明显改善,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张红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57例消化性溃疡中医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消化性溃疡中医辨证治疗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114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随机分组,研究组57例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对照组57例采用西药治疗;治疗28d后,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复发情况。结果:采用中医治疗的研究组幽门螺旋杆菌转阴率为94.73,高于对照组的70.17%,研究组临床治疗有效率达到96.49%,高于对照组的73.68%。研究组复发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14.03%,转阴率、治疗有效率、复发率组间差距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确切,不易复发,可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周永宁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关于中药制剂质量控制的因素与方法的研究

    目的:分析中药制剂质量控制相关因素,同时选择积极的措施进行控制,以便能够提高中要制剂产品的治疗效果,为临床医学提供越来越多的治疗药品。方法本文采用的是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分析某院中中药制剂药物的制作方法,以及影响中药制剂质量的主要因素,通过相关的文献内容,以便于能够寻找到佳的中药制剂质量的控制方案,这样也能够良好的保证中药制剂的质量。结果通过以上回顾性分析的内容能够看出,影响中药制剂的质量因素的主要表现就是处方和制剂的工艺,同时还需要关注的就是库房以及中药的存储环境。讨论加强各个环节的管理,能够有效提高中药制剂的质量,这样才能够为我国的医疗事业,提供更多的临床治疗的优质中药制剂。

    作者:李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细菌耐药性监测用于微生物检验的临床观察

    目的:通过运用细菌耐药性的监测方式对微生物的临床检测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5年4月份——2016年4月份期间收集的820份血液的标准标本以及尿分泌物标本进行医学探究,处理完毕后对标本实施微生物检验,检验完毕后再进行细菌耐药性检验。结果:通过对820份标本进行检测,共分理出病原菌180株,检测阳性率是22.04%,而革兰阴性菌所占的比例为45%。,革兰阳性菌所占的比例为44.2%,真菌所占的比例为10.28%。对于肺炎中的克雷伯菌,对其较为敏感的是头孢他啶,而对于肠球菌较为敏感的抗菌药物是阿莫西林。结论:通过对细菌进行耐药性检测可以根据检测结果选择有针对性的,对其比较敏感的抗生药物,这样可以进一步降低耐药性的。

    作者:李彩琴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采用不同材料矫正器在口腔牙齿矫正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不同材料矫正器在口腔牙齿矫正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此研究中的96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于2014年8月-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口腔牙齿矫正患者,根据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治疗方法分别为结扎丝固定以及结扎圈固定,分析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经过不同方法治疗后,其有效率经计算后分别为93.75%和79.17%,观察组患者结扎用时以及拆除用时多于对照组,数据之间经过对比分析后P<0.05,统计学意义产生。结论:口腔牙齿矫正患者选择不锈钢丝予以固定,效果良好,可在临床中进行应用。

    作者:侯卫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肝功能检验结果分析

    目的:研究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检验结果的临床意义。方法:本文通过对2014年7月~2015年7月在我院进行肝功能检验的肝炎肝功能患者118例作为实验组,抽取其清晨空腹静脉血,检测肝功能各项指标;另选取118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也在相同条件下抽取静脉血进行肝功能检测。然后对比肝硬化患者与健康者肝功能检测结果及不同分级肝硬化患者各项肝功能指标。结果:经过研究发现,实验组患者血清胆固醇、血清胆碱酯酶活性及白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但在总胆汁酸水平方面,实验组则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实验组患者ChildA、B、C级肝功能检验结果表明血清胆碱酯酶活性、白蛋白和血清胆固醇下降显著,其中A级下降程度轻,C级下降程度高。结论:在临床中对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肝功能检验,其检验结果可以有效帮助医生熟悉患者肝脏损伤程度及具体病情发展情况,为后期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因此值得在医学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小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妇科急腹症患者的人性化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对住院治疗的妇科急腹症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9月~2014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妇科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60例患者。在这两组患者住院治疗期间,我院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进行人性化护理。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住院的时间、疼痛症状得到完全缓解的用时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的时间和疼痛症状得到完全缓解的用时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住院治疗的妇科急腹症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可快速地缓解其疼痛的症状,缩短其治疗的时间,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钱双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现代服务理念在健康体检中心的应用

    目的:探讨如何提升健康体检中心的优质服务。方法将现代服务理念运用到体检的各个环节,树立以“体检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结果体检中心的管理及服务均得到提升,创造了较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结论现代的服务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健康体检的质量和效率,提高体检者的满意率,带动健康产业的快速发展。

    作者:冯晓曼;闫江伟;郭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优质护理在神经内科中的应用和效果

    目的:对神经内科患者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17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5例。对照组应用基础护理,观察组给与优质护理服务,对两组患者护理后心理变化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在心理与生理变化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97.06%,对照组为70.59%,观察组明显高于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神经内科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可改善患者心理发展趋势,有效提高了患者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富桃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瑞舒伐他汀钙对高尿酸大鼠尿酸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利用酵母膏(YEP)及氧嗪酸(OA)作为诱导剂,血浆尿酸水平为检测指标,建立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并通过动物模型的瑞舒伐他汀钙药物干预,监测血清尿酸(UA)及C-反应蛋白(CPR)指标及CPR蛋白表达水平,综合分析,评价瑞舒伐他汀钙对高尿酸血症大鼠炎性因子的疗效。方法:1)将36之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高尿酸血症模型组,高尿酸血症+瑞舒伐他汀钙10.0m g·kg-1·d-1组。以YEP 21g·kg-1·d-1给予喂养,OA以200mg-1·kg-1·d-1腹腔注射,瑞舒伐他汀钙以10.0m g·kg-1·d-1剂量灌胃,于建立模型同时进行药物干预,持续给药6周后鉴定该药对血清UA及CPR水平并取出胸主动脉监测血管内皮组织CRP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1)模型组血UA及CRP水平显著升高,主动脉内皮组织CRP表达水平增强,与空白对照组呈明显对比;2)瑞舒伐他汀钙干预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后瑞舒伐他汀钙降低血清UA及CRP水平,以及CRP蛋白表达水平的效应显著。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瑞舒伐他汀钙对高尿酸血症所致大鼠炎症反应具有明显疗效,炎症反应的改善可能是瑞舒伐他汀钙能降低尿酸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迪丽达尔·希力甫;张向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全凭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的比较

    目的:本文主要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分析老年患者应用全凭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后,其术后认知功能的差异,并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选择2008年6月到2013年6月这一段时间内,我们医院接受到的老年患者82名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完全随机对照分组,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为41名,对照组患者为41名。实验组的老年患者在手术时应用的是全凭静脉麻醉的方式,而对早卒的老年患者在手术时应用的是吸入麻醉的方式进行麻醉。对两组患者手术的麻醉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评分并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之时或之后,均未发生呼吸困难等并发症。对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的MMSE评分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两组患者术前评分均高于术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1h、3h、6h的MMSE评分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在手术后24h进行MMSE评分,发现并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术后24h两组患者恢复情况基本相同。结论:麻醉会影响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恢复,而不同的麻醉方式对于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影响的程度不同。但通过研究发现,应用全凭静脉麻醉的方式进行麻醉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恢复情况要比应用吸入麻醉进行麻醉的患者恢复的好,因此,值得将全凭静脉麻醉方式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更娃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对需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妇科疾病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各种需通过腹腔镜进行手术治疗的妇科疾病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观察并对比两组的疼痛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经护理干预,两组疼痛评分较入院时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96.7%vs80.0%),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需进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女性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金芬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股骨头坏死患者应用CT和核磁共振诊断的对比

    目的:比较分析在股骨头坏死诊断中应用CT与核磁共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至2016年收集的股骨头坏死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两组患者均行CT及核磁共振检查,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比较CT与核磁共振的检查效果。结果:核磁共振阳性检出率为95.5%,明显比CT的77.8%高,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在对股骨头坏死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相较于CT,核磁共振的阳性检出率与确诊率较高,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林仕晓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心理护理在择期剖宫产手术护理中的应用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心理护理在择期剖宫产手术护理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择期剖宫产手术患者148例作为观察目标,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n=74,行常规护理)和观察组(n=74,行心理护理),比较2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与常规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组间统计比较结果显示,常规组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在择期剖宫产手术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有利于显著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值得临床借鉴和应用推广。

    作者:陈发云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玻璃离子水门汀进行牙齿正畸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析玻璃离子水门汀进行牙齿正畸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20例牙齿正畸患者,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为60例,研究组采取玻璃离子水门汀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牙釉质黏合剂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28例显效,28例有效,其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17例显效,28例有效,其总有效率75.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满意率96.67%与对照组80.00%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托槽脱落率和继发龋齿率分别为0%和5.0%与对照组18.33%、26.67%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取玻璃离子水门汀进行牙齿正畸治疗的临床疗效确切,继发龋齿和托槽脱落的情况明显减少,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曹敏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实时荧光定量RT-PCR内参基因的选择

    实时荧光定量RT-PCR是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化学基团,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仪,进行实时、自动检测整个PCR扩增过程中的荧光信号,从而对扩增产物进行实时定量分析的方法。它具有高灵敏、高通量、定量准确、可重复、污染少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基因诊断,病毒筛选,细胞和组织中RNA的定量等。在采用RT-PCR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通常需要加入内参基因作为参考,内参基因又称为管家基因,它主要是用来平衡样本之间浓度和纯度的差异,减少实验误差,使得实验结果更加准确,所以内参基因的选择尤为重要。

    作者:白金萍;刘芳;李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眼表局部麻醉在门诊眼外伤处理中的安全性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眼表局部麻醉在门诊眼外伤处理中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在我院门诊接受眼外伤处理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0例患者,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应处理后在做针对性治疗,其中对照组给予眼表安慰剂(生理盐水)进行处理,观察组给予眼表局部麻醉处理。以处理后36—48h后患者眼部症状与体征情况,及处理治疗后患者治愈情况作为观察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经相应处理后,观察组患者眼部症状与体征情况与对照组患者之间无明显差异,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经相应处理,及相同治疗方法后,观察患者治愈为,明显高于对照组治愈率,且两组之间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轻度角膜擦伤、异物、电光性眼炎等眼外伤患者,给予眼表麻醉药物处理后无功能性损害安全性高,减少患者疼痛感,同时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虹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今日健康杂志

今日健康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炎黄保健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