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实时荧光定量RT-PCR内参基因的选择

白金萍;刘芳;李丽

关键词:实时, 荧光定量RT-PCR, 内参基因
摘要:实时荧光定量RT-PCR是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化学基团,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仪,进行实时、自动检测整个PCR扩增过程中的荧光信号,从而对扩增产物进行实时定量分析的方法。它具有高灵敏、高通量、定量准确、可重复、污染少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基因诊断,病毒筛选,细胞和组织中RNA的定量等。在采用RT-PCR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通常需要加入内参基因作为参考,内参基因又称为管家基因,它主要是用来平衡样本之间浓度和纯度的差异,减少实验误差,使得实验结果更加准确,所以内参基因的选择尤为重要。
今日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的对比分析

    目的:探究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4年3月到2015年10月间接收的80例需进行阑尾切除的患者进行分组,按照随机序号法进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采用开腹阑尾切除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观察两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无并发症产生,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5%,两组比较差异明显;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切口感染、住院时间等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帮助患者较快恢复,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杨秀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探究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家属满意度的影响研究。方法2013年1月~2015年1月,选取132例高热惊厥的患儿,并按其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1例。予以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长于观察组;且其护理满意度(77.05%)低于观察组(96.72%)。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高热惊厥效果显著,且能够提升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信赖和推广。

    作者:王芝润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预见性护理在急诊科脑卒中患者的应用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在急诊科脑卒中患者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我科收治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00%和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脑卒中患者预见性护理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并的发生机率,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作者:冯敏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健康教育对肺结核病防控的影响分析

    肺结核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部分患者因不懂结核病防治知识,不能接受正规,及时治疗,导致疾病久治不愈,耐药性高,传染他人机会增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加强对结核病患者的健康教育,进行结核病健康教育宣传,使其掌握正确的结核病防治知识,自觉按照医嘱正规治疗,做到时时防控能大大提高结核病的治愈率。

    作者:赵彦春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家庭保健中的护理措施

    目的:了解家庭保健相关护理措施具体内容及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文相关基线资料选自于2013年-2015年期间本院诊治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80例,设其中接受常规治疗与护理干预患儿40例为对照组,另40例除对症治疗外联合家庭保健护理干预患儿为观察组。比较不同护理措施方案对患儿临床影响。结果:观察组患儿出现并发症概率为2.5%,对照组发生并发症概率为15.0%,经统计学软件处理提示两者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对患儿疼痛程度用FLACC量表进行评估,观察组患儿重度疼痛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统计学软件处理提示两者间有差异(P<0.05)。结论:对先天性心脏病小儿患儿应重视家庭为中心模式的护理干预措施,不但能够提高患儿家属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同时可控制相关并发症概率,缓解疼痛程度以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值得重视。

    作者:陆和琴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38例绝经后妇女取环术中米索前列醇的运用体会

    目的:观察在绝经后妇女取环术中使用米索前列醇的具体效果。方法以我中心2015年10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38例绝经后行取环术妇女为研究A组,A组妇女在取环术前使用米索前列醇;以同期收治的另38例未使用米索前列醇的取环妇女为研究B组,对比两组取环过程和结果。结果 A组宫颈软化优良率高于B组;A组术中综合反应发生情况明显优于B组;A组取环成功率高于B组成功率,三项结果对比差异P<0.05。结论在绝经取环妇女术前运用米索前列醇,能够促使宫颈进一步软化,减少术中综合反应发生情况,确保手术顺利进行,进而显著提升取环成功率。

    作者:唐大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提高ICU患者及家属对临床护理满意度的分析与方法

    目的:是了解ICU家属的感受,分析家属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为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是采用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患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总结患者家对ICU的满意度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ICU患者家属对ICU的满意度调查中总体满意度的均分为(94.77±2.11)分;患者家属对ICU的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为隔离制度的宣教,费用的解释,有效的沟通及基础护理的落实(t分别为2.980,4.118,3.704,2.539,2.871;P<0.05)。结论医护人员对家属的制度的宣教,费用的解释,有效的沟通及基础护理的完善对提高家属满意度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努力改进和提高国内ICU服务理念,有助于提升医院整体的护理质量。

    作者:史丹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产前超声筛查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微孕妇产前进行胎儿肢体畸形诊断中应用超声筛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来我院进行产前超声体检的2300名孕妇的临床资料,分析对比超声筛查胎儿肢体畸形的结果以及胎儿出生后实际肢体畸形结果,判断超声筛查应用的价值。结果:产前超声筛查结果为15例胎儿出现肢体畸形,胎儿畸形率为(0.65%),经孕妇产后证实,共有16例胎儿出现肢体畸形,畸形率为(0.69%),检出率为(93.75%),漏诊率为(6.25%)。超声筛查结果显示肢体畸形中包括双足内翻胎儿5例,双下肢缺如2例,四肢短小胎儿3例,人体鱼序列征胎儿2例,多趾胎儿1例,双侧桡骨缺失2例,产后证实漏诊1例多趾胎儿。结论:超声筛查孕妇胎儿肢体畸形效果良好,可及早发现胎儿肢体畸形情况,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作者:杨凤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诊断脂肪肝患者的价值作用分析

    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诊断脂肪肝患者的价值作用。方法择取2012年-2015年至我院进行疾病诊疗的经过终检查确诊的脂肪肝患者38例纳入本次实验研究,对所有患者均进行超声诊断,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经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后,得知38例患者中37例患者获得明确诊断,1例误诊为肝囊肿,诊断准确率达到97.37%,与终检查结果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所有患者中显示25例为肝区回声病变,4例局部脂肪缺失,5例脾增大,4例局灶性脂肪肝。结论对脂肪肝患者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方案有利于及早获得明确诊断,诊断准确性较高,同时具有诊断费用低、无创等优势,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陆燕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腹腔镜联合GnRH-a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合并不孕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腹腔镜联合GnRH-a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合并不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2015年入院的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80例。其中40例进行腹腔镜联合GnRH-a法,作为实验组,40例只进行腹腔镜治疗,作为对照组。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0.0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盆腔疼痛缓解、复发及治疗后妊娠情况。结论:实验组术后盆腔疼痛总有效率95%高于对照组术后盆腔疼痛总有效率85%,而复发率5%低于对照组复发率10%。AFS的III-IV期,实验组受孕率48%高于对照组18.5%。说明采用腹腔镜联合GnRH-a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合并不孕的治疗方案优于单纯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方案。

    作者:丁雪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50例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行左甲状腺素钠治疗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对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采用左甲状腺素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3年收治的100例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甲状腺片以及左甲状腺素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差异性。结果采用甲状腺片治疗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采用左甲状腺素钠治疗的观察组达到94%,组间差异显著。不良反应方面,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8%,观察组为6%,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左甲状腺素钠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达到更加明显的疗效,且不会造成患者外不良反应,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芸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个性化宣教在骨科高龄患者功能锻炼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个性化宣教在骨科高龄患者功能锻炼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对2016年1月~2016年6月我院骨科收治的年龄≥75岁的患者90例落实个性化功能锻炼宣教,并追踪患者掌握及开展功能锻炼的规范性。结果90例患者中50例对宣教内容掌握,35例部分掌握,3例不掌握,2例因伴基础疾病术后转其他科室继续治疗。结论对骨科高龄患者功能锻炼落实个性化宣教,有利于患者对功能锻炼的逐步掌握与规范落实,促进早期康复,减少并发症,促进护患和谐。

    作者:胡旭琴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早期颅骨修补联合高压氧在颅脑损伤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早期颅骨修补联合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2014年1月-2015年2月在我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本组患者均给予早期颅骨修补联合高压氧治疗,评估本组患者治疗效果,同时统计本组患者实施颅骨修补术前1周、2周以及术后第1周、第2周道格拉斯昏迷评分(GSC评分)增减量。结果:本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3.3%,其中显效者33例、有效者23例、无效者4例。患者在实施颅骨修补术后1周GCS增减量上明显高于第2周,差异显著(P<0.05)。结论:早期颅骨修补术能有效提升颅脑损伤患者高压氧后的神经康复速度,两者联合治疗颅脑损伤患者效果极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金将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结直肠上皮内瘤变病理诊断价值的评估及分析

    目的:评估结直肠上皮内瘤变的病理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经术前内镜活检及病理诊断为结直肠上皮内瘤变的患者91例作为研究对象,总结病理诊断结果。结果:59例术后病理证实为浸润性腺癌,术前47例诊断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者中术后病理证实为腺癌41例;术前诊断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44例中术后病理证实有浸润性癌2例。结论:结直肠上皮内瘤变患者应重视其病理诊断,避免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实属浸润性癌,结合病理诊断结果采取合理的方案处理,以切除病变肠段为佳,若术中确诊为浸润性癌,则建议实施根治性切除。

    作者:刘良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精准减压联合非融合技术在老年节段性腰椎管狭窄症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精准减压联合非融合技术在老年节段性腰椎管狭窄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节段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椎板切除减压术,研究组采用精准减压联合非融合技术,观察2组临床相关指标以及椎间隙高度。结果:研究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地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术后3个月L3~4、L5~S1显著低于术前(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L3~4、L5~S1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椎间隙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准减压联合非融合技术在治疗老年节段性腰椎管狭窄症中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吕建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补锌用于小儿腹泻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在治疗小儿腹泻的同时加用补锌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门诊治疗的50例小儿腹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5例,观察组采用蒙脱石散等常规治疗并加以补锌治疗,对照组只应用蒙脱石散等常规治疗,做好随访工作,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P<0.05);观察组平均止泻时间以及平均退热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蒙脱石散配合妈咪爱治疗小儿腹泻的同时加用补锌剂,能够更好地改善患儿肠道环境,增强患儿的免疫力,提高患儿退热以及止泻的效果,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叶静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输卵管堵塞介入治疗中精细化护理干预模式应用的价值

    目的::分析输卵管堵塞介入治疗中精细化护理干预模式应用的价值。方法:于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输卵管堵塞患者中选取11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介入治疗,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精细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输卵管再通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妊娠成功率。结果: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5%明显低于对照组18.18%(P<0.05);研究组输卵管再通率达94.87%明显高于对照组51.90%(P<0.05);研究组妊娠成功率43.64%明显高于对照组16.36%(P<0.05)。结论:针对介入治疗的输卵管堵塞患者采用精细化护理效果较常规护理效果更显著,应用价值更高。

    作者:白玉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试析玻璃酸钠注射液、氨基葡萄糖片联合应用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的效果

    目的:分析在玻璃酸钠注射液、氨基葡萄糖片联合应用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8月-2015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2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选择玻璃酸钠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选择玻璃酸钠注射液联合氨基葡萄糖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膝关节疼痛及功能状态优良率为81.67%,对照组为65%;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为(2.26±1.02)分,对照组为(4.86±1.58)分。结论:玻璃酸钠注射液、氨基葡萄糖片联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劲波;姚雄兵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浅析加味连朴饮治疗湿热阻胃证消化性溃疡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加味连朴饮治疗湿热阻胃证消化性溃疡的效果。方法:于2013年1月到2016年1月间,在我院选择湿热阻胃证消化性溃疡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n=40)和联合组(n=40),给予常规组患者三联疗法治疗,给予联合组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使用加味连朴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联合组患者HP根除率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联合组患者1年复发率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加味连朴饮治疗湿热阻胃证消化性溃疡效果显著,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陆元洁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临床血液标本的细菌培养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血液标本的细菌培养结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收检的120人份350瓶血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对血标本进行培养与鉴定,对培养结果进行整理与归纳。结果:将120份血标本进行需氧和厌氧培养,利用56份培养其阳性,其中阳性率占有21.2%,而80.2%和70.86%分别是需氧生长和厌氧生长所占阳性培养的百分比,发现各种临床细菌有56株,其中所占比重大的是甲型幅伤寒沙门菌,共有22株,占有39%。结论:对血标本同时做需氧培养和厌氧培养可以提高细菌阳性检出率,而甲型幅伤寒沙门菌的检出率不断上升的趋势值得关注。

    作者:宋义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今日健康杂志

今日健康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炎黄保健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