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时莉
目的:研究探讨神经内科护理中潜在的护理风险因素以及防范对策。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所收治的52例神经内科病患,分为对照组26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26例(改良护理)两组,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并针对护理中的中中潜在的护理风险因素制定防范对策。结果:观察组病患的护理满意率为25(96.15%),对照组病患的护理满意率为19(73.07%),观察组病患的护理满意率显然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分析护理中潜在的护理风险因素主要是由于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护理人员相关疾病知识认识度不足以及患者自身原因所导致的,应针对护理中潜在的护理风险因素进行改良。结论:在临床神经内科护理中必须要加强对潜在的护理风险因素的防范工作,并且针对所存在的潜在的护理风险因素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良,从而提升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率。
作者:巫利琼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是了解ICU家属的感受,分析家属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为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是采用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患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总结患者家对ICU的满意度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ICU患者家属对ICU的满意度调查中总体满意度的均分为(94.77±2.11)分;患者家属对ICU的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为隔离制度的宣教,费用的解释,有效的沟通及基础护理的落实(t分别为2.980,4.118,3.704,2.539,2.871;P<0.05)。结论医护人员对家属的制度的宣教,费用的解释,有效的沟通及基础护理的完善对提高家属满意度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努力改进和提高国内ICU服务理念,有助于提升医院整体的护理质量。
作者:史丹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对慢性湿疹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的研究,以缩短慢性湿疹患者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副作用及复发率。方法:将在2013年11月份到2014年5月份期间到我院就诊的160例慢性湿疹患者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每组患者各80名,在治疗期间和治疗之后观察对比记录两组疗效以及后期反应等。结果:两组对比可知,对照组的治疗疗效优于实验组,P<0.05具有统计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湿疹具有更好的疗效,能够加快患者康复,降低后期复发率。
作者:张俊麒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急性胆囊炎患者围术期应用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所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来本院治疗性胆囊炎的患者,共5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29例。对照组患者在围术期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围术期给予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非常满意15例,比观察组少2例;对照组满意10例,比观察组少1例;对照组不满意4例,比观察组多3例;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6.55%,对照组总满意度为86.21%。差距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胆囊炎患者围术期应用综合护理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江新梅;何泽坤;庞郁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本次主要对传染科护理应用护患沟通技巧的分析进行探讨,为临床护理提供重要依据,确保患者早日康复。方法:选取我院传染科科患者80例,将所有患者根据其入院的编号进行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沟通模式,实验组给予护患沟通模式。结果:实验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在传染科当中运用护患沟通的模式,能够有助于促进护患之间的良好关系,提高护理服务质量,降低护患之间的矛盾。
作者:肖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如何提升健康体检中心的优质服务。方法将现代服务理念运用到体检的各个环节,树立以“体检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结果体检中心的管理及服务均得到提升,创造了较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结论现代的服务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健康体检的质量和效率,提高体检者的满意率,带动健康产业的快速发展。
作者:冯晓曼;闫江伟;郭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对妊娠糖尿病孕妇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体会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研究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妊娠糖尿病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随机的方式将全部孕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有患者15例。给予对照组孕妇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融入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包括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护理以及药物方面的治疗护理。结果:经过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依从性、血糖控制以及对该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高孕妇对该疾病知识的了解,提高护理效果,使患者的症状得到有效的改善,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周婷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对需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妇科疾病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各种需通过腹腔镜进行手术治疗的妇科疾病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观察并对比两组的疼痛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经护理干预,两组疼痛评分较入院时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96.7%vs80.0%),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需进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女性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金芬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围生产期产妇焦虑状况和分娩方式的产前护理干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到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孕产妇共12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行常规定期产检,试验组在产前2个月行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产妇焦虑状况和分娩方式。结果:试验组产妇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试验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生产期孕产妇焦虑状况和分娩方式的产前护理干预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产妇的焦虑情况,具有很高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珊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低体温是指病人在手术过程中的体温低于36℃以下,如果不采取护理措施干预,术中低体温发生率可达50%~70%,多发生在手术麻醉中。低体温可影响凝血功能、药物代谢、肾脏功能和心肌收缩率,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手术病人危害较大,我们应引起重视。
作者:王冉;柏杰;王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系统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取医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4例,入院后对其血压情况进行评价,并评估各项生活质量指标,对患者采取系统护理干预措施,比较护理前后的血压情况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系统护理干预前后,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明显改善,且在各项生活指标方面由于护理干预前,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系统护理干预应用下,对提升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可发挥重要作用,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应在临床实践中进行推广。
作者:徐真;周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对牙周炎患者接受替硝唑局部用药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展开分析与评价。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86例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62例,給予A组口服甲硝唑片治疗,B组接受口服替硝唑片治疗,C组接受替硝唑局部用药治疗,对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与评价。结果经过为期一周的药物治疗,C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B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则显著低与其他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牙周炎患者展开替硝唑局部用药,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靖;王家悦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儿科静脉穿刺输液中存在的问题及护理对策分析。方法: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4月共对614例患儿进行静脉输液穿刺,记为对照组,并根据穿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用持续质量改进后,在2015年5月至2015年8月期间对638例患儿进行静脉输液穿刺,记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的静脉输液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经持续质量改进的静脉输液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高于对照组,存在的问题更少,差异均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儿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患儿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静脉穿刺输液中存在的问题较多,采用持续质量改进,能有效的提高穿刺成功率和患儿静脉输液的依从性,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起到很好的改进和预防作用,值得在儿科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李亚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不断的增强,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医院也处于快速的发展中,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效率,是社会和医院共同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同时,创新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不仅可以提升医院整体的管理效率,还能增强医院在同行业之间的核心竞争力。本文就医院档案管理现状以及加强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效率的创新策略。
作者:魏易斯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对急诊过程中骨科病房疼痛护理质量应用疼痛护理质量指标管理的作用进行探讨。方法择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骨科病房接收进行急诊骨科手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奇偶法分为2组,研究组实施疼痛护理质量指标管理,对照组仅实施常规管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护理评分情况对疼痛护理质量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睡眠时间均有改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第1天与第3天睡眠时间分别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骨科手术患者应用疼痛护理质量指标管理,对提高骨科病房急诊护理质量有着显著效果,且生活质量也有明显改善,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张红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讨论分析在中药中运用水试法进行鉴定的结果是否与药材真实情况相符合。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于我院选购的多味中草药药材,将挑选出的中草药药材采用水试法以及相关仪器进行鉴定。其中将水试法鉴定出的结果进行记录与分析,并且作为试验组;而相关仪器鉴定出的结果也进行记录与分析,并作为对比组。后,统计分析两组鉴定中草药过程中所需花费的平均时间、费用以及鉴定的准确率。结果根据记录的数据对比可知,其中试验组运用水试法进行鉴定花费的平均鉴定时间为:(8.2±1.6)(min),所花费的费用为(25.3±12.4)(元),鉴定的结果与真实情况对比为90.7%;而对比组运用相关仪器进行鉴定花费的平均时间为:(21.8±1.3)(min),所花费的费用为(149.7±41.6)(元),鉴定结果与真实情况对比为100%。试验组与对比组两组所统计的数据具有明显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本文研究所得的结果可知,两组鉴定方法与药材的真实情况比较符合,尤其是对比照具有100%的准确率,但是试验组在鉴定过程所需要花费的平均鉴定时间以及费用却远远低于对比组,因此在对中药进行鉴定时,强力推荐水试法进行鉴定。
作者:林洪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药品分级和监管在西药房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西药房实施药品分级和监管前后来我药房取药的患者560名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患者进行调查。比较药品分级和监管实施前后药房的差错事件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药品分级和监管实施后,药房的差错事件明显少于实施前,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药房管理中中实施药品分级和监管制度,可以有效减少工作人员的出错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有利于提高药房服务质量,值得在临床进行广泛应用。
作者:杨秀琼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在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方面有了新的突破,通过恩替卡韦能够有效替代拉米夫定,在耐药性方面也优于其他治疗药物和手段,因此,本文通过从药理作用、量效关系及安全性研究三个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乙型肝炎病毒的治疗方面提出思考。
作者:陈小丽;徐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输卵管堵塞介入治疗中精细化护理干预模式应用的价值。方法:于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输卵管堵塞患者中选取11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介入治疗,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精细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输卵管再通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妊娠成功率。结果: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5%明显低于对照组18.18%(P<0.05);研究组输卵管再通率达94.87%明显高于对照组51.90%(P<0.05);研究组妊娠成功率43.64%明显高于对照组16.36%(P<0.05)。结论:针对介入治疗的输卵管堵塞患者采用精细化护理效果较常规护理效果更显著,应用价值更高。
作者:白玉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老年胃肠道手术患者应用护理干预对其治疗依从性和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以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56例胃肠道手术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78例患者,观察组患者术后给予系统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不依从的比例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偏低,观察组患者完全依从的比例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偏高,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腹胀例数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偏少,观察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恢复时间和肠鸣音恢复时间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偏早,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明显促进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的早期恢复,同时还能提高老年胃肠道手术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作者:王晓慧;罗晓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