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其儒
目的:研究分析对宫外孕并发失血性休克患者实施的急救措施和护理干预。方法将我院内48例宫外孕并发失血性休克的患者,按照随机性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4例。均为两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行急救综合护理,对照组实行急救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急救和护理后的生存质量。结果急救与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理功能、心理情绪、自觉症状以及社会活动等生存质量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宫外孕并发失血性休克患者实施急救综合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中的生存质量,帮助患者病情加快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杜晓燕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后胰腺假性囊肿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4月-2015年4月收治急性胰腺炎后胰腺假性囊肿患者15例的临床资料,分析疾病诊断、治疗方法及其效果。结果:通过对15例急性胰腺炎后胰腺假性囊肿患者实施B超、CT检查发现,B超检查确诊率为86.7%(13/15),CT检查确诊率为93.3%(14/15),两组检查方法的确诊率统计无区别,P>0.05。10例患者实施保守疗法,4例患者囊肿消失,1例患者因感染性休克、肾功能衰竭导致死亡。预后随访半年病症未复发。结论:急性胰腺炎后胰腺假性囊肿病情危急,病死率高,借助B超、CT联合的方式检查,可提高疾病诊断率。同时,根据患者情况、病发时间、囊肿大小等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对于提高疾病效果,提高生活质量来说,意义重大。
作者:陈云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不同辅助用药在甲状腺手术颈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在颈从神经阻滞麻醉下行甲状腺手术病人160例,随机分为4组,通过静脉分别给予不同镇静药物。A组单次注射芬太尼2ug/kg;B组以右美托嘧啶1ug/kg稀释至50ml微量泵静脉注射;C组单次朱红色咪达唑仑0.05mg/kg;D组扽别注射芬太尼2ug/kg、咪达唑仑0.05mg/kg。结果:4组间用药前、用药后MBP、SpO2、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MBP、HR下降,与其他各组给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用药后呼吸均有一定抑制,与用药前比较SpO2均下降,A组与用药前比较(P>0.05),BCD组与用药前(P<0.05,P<0.01,P<0.01),且C组、D组必须吸氧才能纠正SpO2的下降。用药后SpO2情况B组与A组比较(P>0.05);C组、D组与A组、B组比较均下降明显(P<0.01,P<0.05,P<0.01,P<0.05)。结论:右美托嘧啶有很好的镇静作用,可以阻挡交感神经兴奋,血流动力学稳定,适合作为甲状腺手术颈从神经阻滞麻醉辅助镇静用药。
作者:华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妇科阴道分泌物涂片检查当中对快速革兰染色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从而帮助医务人员更好为患者诊断病情及对症治疗。方法:选取本院74例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本院妇科需行阴道分泌物涂片检查的患者当作实验对象,按不同检验方法把他们划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对其检测正确率予以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检出霉菌11例,检出率是14.86%,滴虫6例,检出率是8.10%,革兰阴型双球菌共检出2例,检出率是2.70%,加德纳球杆菌共检出8例,检出率是10.81%,纤毛菌共检出1例,检出率是1.35%,肾型相对双球菌共检出2例,检出率是2.70%;而对照组仅检出霉菌7例,检出率是9.46%,滴虫4例,检出率是5.41%,两组检出率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快速革兰染色检验方法对妇科阴道分泌物涂片检测结果更为准确,临床医学方面应当得到大面积推广。
作者:董海彦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院内感染重症毛细支气管炎(BC)的临床治疗及护理。方法78例院内感染重症BC的脑瘫患儿,交替雾化吸入“3%氯化钠4 ml”和“布地奈德混悬液2 ml+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1.25 ml”治疗,均为每8小时1次;喘憋症状重者应用全身糖皮质激素;合并细菌感染者应用抗生素。对治疗及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8例患儿经过交替雾化吸入及其他综合治疗,显效41例(52.6%),有效34例(43.6%),无效3例(3.8%),总有效率达96.2%。其中15例(19.2%)应用了全身糖皮质激素;18例(23.1%)应用了抗生素。结论脑瘫患儿院内感染重症BC时慎用全身糖皮质激素和抗生素,交替雾化吸入“3%氯化钠”和“布地奈德+异丙托溴铵”治疗,不仅疗效好,护理方便,还可减少副作用,降低成本。
作者:景玉萍;左满凤;钟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对子宫肌腺症采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差异性。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100例子宫肌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小剂量与大气量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月经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差异性。结果研究数据显示,两组患者在停药半年后月经量、痛经程度、月经周期相较于用药前而言均有了明显改善,但组间差异并不显著(p>0.05)。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胃肠道反应、关节疼痛、头晕、潮热4项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相对于大剂量而言,使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腺症在疗效上并不会下滑,且可有效控制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冷月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Lucica-L和MAKER试剂盒检测糖化白蛋白的一致性分析。方法采用巢式抽样法抽取广州地区18~60周岁城乡居民共3004例。同时使用Lucica GA-L试剂盒和MAKER GA试剂盒检测入选志愿者的血清白蛋白(ALB)和糖化白蛋白(GA)浓度,采用配对t检验统计分析试验结果。结果白蛋白和糖化白蛋白浓度值在两种厂家试剂间的检测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种试剂GA报告值相关性较好(r2=0.962),但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偏倚为2.6%。结论用于白蛋白和糖化白蛋白检测的MAKER试剂盒GA结果高于Lucica-L试剂盒,但差异临床可接受。
作者:黄迪;尚陈宇;万泽民;王云秀;柯培锋;黄宪章;Huang Xianzhang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双多普勒同步取样技术在高血压病左室舒张功能不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03月至2016年03月期间的高血压病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然后选取健康体检5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使用双多普勒同步取样技术对两组进行诊断,然后对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心功能3级的患者LVEDD测量结果大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超声心动图检查其余的指标相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浆BNP水平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尤其是观察组患者中心功能2级和3及患者的BNP水平在100/ml以上。(P<0.05),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多普勒同步取样技术在高血压病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诊断方面具有十分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有效提高诊断的正确率,因此可以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熊凤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梅毒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梅毒患者4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西医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6个月,实验组首次治疗吉海反应发生率(10%)明显低于对照组(40%)(p<0.05);实验组的复发率(5%)明显低于对照组(30%)(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70%)。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梅毒效果显著,可减少吉海反应的发生,降低梅毒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振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了解M2非剥脱光纤点阵激光针对80例女性面部皮肤松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5月至2016年1月80名患面部松驰、静止性皱纹的女性患者为案例。应用美国波士顿帕罗玛激光科技公司生产的超脉冲-非剥脱光纤点阵激光治疗。治疗应用的消毒液为上海利康消毒高科技有限公司配制的点而康碘伏皮肤消毒液。结果:即时检测的结果总有效率的案例为80例,总有效比率为100%;1个月后的结果总有效率的案例为80例,总有效比率为100%;3个月后的结果总有效率的案例为18例,总有效比率为97.5%;6个月后检测结果总有效率的案例为75例,总有效比率为93.35%。两名医师盲测评估的结果与VISIA评测结果相符度为93.71%。数据统计结果精确度p<0.05。过随访了解,治疗以后不良反应未曾复发,患者感觉舒适。结论:经过本次的研究,M2非剥脱光纤点阵激光针治疗法是一种非常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它的治疗功效可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作者:党辉;马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本文主要是对平衡功能以及等速肌力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影响的研究。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9月到2016年2月收治的38例脑卒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19例,参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患者在参照组基础之上再进行平衡功能与等速躯干肌力训练,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步行能力进行对比与评估。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步行能力都有所改善,P<0.05;研究组患者的步行能力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平衡功能与等速躯干训练能够大大改善患者的步行能力,使患者的病情得到了良好的改善,值得在今后的临床中加以进一步推广。
作者:罗利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帕金森叠加综合征经自体骨髓基质细胞蛛网膜下腔移植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照组仅给予常规临床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体骨髓基质细胞蛛网膜下腔移植,记录两组帕金森叠加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能力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生活能力对比结果P>0.05;经不同治疗后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之前显著提高,研究组生活能力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应用自体骨髓基质细胞蛛网膜下腔移植治疗帕金森叠加综合征可获得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钟士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时使用泮托拉唑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共97例,根据患者入院日期的单双号数分为48例对照组和49例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治疗药物为奥美拉唑,观察组的治疗药物为泮托拉唑,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泮托拉唑的治疗效果更加显著,而且具有安全性和可靠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杜桂敏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病例材料患者1:高XX、男,30岁,因“头痛、乏力、纳差”入住当地医院,检查发现高血压,入院当天血肌酐337μmol/L,BUN12.9 mmol/l,尿蛋白定性2+,给与巯甲丙脯氨酸(Captopril)75mg/day降压治疗,发病过程中患者无低血压、休克过程,7天后出现尿少,恶心,呕吐,贫血加重,复查血肌酐升高至970μmol/L,血尿素氮30.1mmol/l,24小时尿蛋白排泄量2.67g/day,内生肌酐清除率8.7ml/min,CRP18.3mg/l, B超显示左肾10.1×4.8cm,右肾11.1×4.8cm。
作者:胡清华;刘岩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和研究在脑水肿患者的临床诊疗过程中分别采用甘露醇以及高渗盐溶液的治疗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01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脑病科进行治疗的77例脑水肿患者。根据患者自愿原则将其划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32例)采用甘露醇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45例)采用高渗盐溶液进行临床治疗,并就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临床比较显示,观察组患者在CPP、MAP指标、起效时间、持续时间以及临床总有效率(93.33%)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68.75%),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水肿患者实施高渗盐溶液治疗,其起效时间、持续时间、疗效情况等均明显优于甘露醇,值得在临床上予以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作者:姜玉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生活能力状态的优化作用。方法:从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中选取126例进行研究,并根据其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63例,行常会护理)和观察组(63例,行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变化。结果:护理前,组间QDL评分各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评分均出现明显改善,前后组内比较有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生理、心理、情感和社会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确切,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于惠红;张卫勤;马小青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索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可行性和治疗效果。方法:将54例单侧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腹腔镜组手术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开放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宫庆;张焕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在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方面有了新的突破,通过恩替卡韦能够有效替代拉米夫定,在耐药性方面也优于其他治疗药物和手段,因此,本文通过从药理作用、量效关系及安全性研究三个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乙型肝炎病毒的治疗方面提出思考。
作者:陈小丽;徐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在治疗小儿腹泻的同时加用补锌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门诊治疗的50例小儿腹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5例,观察组采用蒙脱石散等常规治疗并加以补锌治疗,对照组只应用蒙脱石散等常规治疗,做好随访工作,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P<0.05);观察组平均止泻时间以及平均退热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蒙脱石散配合妈咪爱治疗小儿腹泻的同时加用补锌剂,能够更好地改善患儿肠道环境,增强患儿的免疫力,提高患儿退热以及止泻的效果,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叶静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通过研究在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30例患者采用无肝素透析方法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血液透析中心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30例进行研究,总结对此类患者采用无肝素血液透析治疗的护理体会。结果其中2例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发生堵塞透析器的情况,其余患者均顺利完成了治疗。结论通过良好的血液透析专科护理,对具有出血性倾向的血液透析患者采用无肝素透析的方法,既保证了血液透析治疗的正常进行,又避免了因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导致的患者出血现象,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周洁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