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花
目的:探讨中医中药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骨性关节炎患者14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70例(腰椎骨性关节炎35例,膝骨性关节炎35例),采用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70例(腰椎骨性关节炎35例,膝骨性关节炎35例),采用中医中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腰椎骨性关节炎患者和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中医中药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乌斯曼·沙衣丁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放射诊断鉴别肝血管良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所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2016年2月间于我院就诊的肝血管良恶性肿瘤患者,共74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放射技术进行诊断,分析并对比这些患者的诊断效果。结果:经过放射诊断,有62例为肝血管良性肿瘤患者,其中包括肝血管内皮细胞8例,肝局灶性结节6例,肝血管瘤41例,脂肪瘤5例,其他2例。有12例为肝血管恶性肿瘤患者,其中包括胆管细胞型肝癌患者2例,肝细胞肝癌患者7例,混合型肝癌患者1例,转移型肝癌患者2例。在肝血管良性肿瘤患者中出现了3例肝癌误诊为肝血管瘤,因此,放射诊断肝血管良恶性肿瘤具有100%的敏感性,而准确性为97.26%,差异显著,含有统计学意义(X2=14.2944,P<0.05)。结论:在对患有肝血管肿瘤的患者采用放射技术加以诊断,能有效将其肿瘤情况诊断出来,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静静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奥硝唑联合阿奇霉素在部队官兵炎症性痤疮治疗的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6年2月武警广东一支队炎症性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奥硝唑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皮损严重程度及数量、临床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皮损严重程度及数量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2.5%高于对照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硝唑联合阿奇霉素对部队官兵炎症性痤疮的治疗效果相比单独奥硝唑治疗效果更佳,可有效降低患者皮损问题,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胡志锋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对重复经颅磁刺激方式对脑性瘫痪儿童的语言发育影响进行研究观察。方法:选择30例患儿,并随机分成各15例的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取的是常规性康复训练,观察组则是在常规的基础上再使用重复经颅磁刺激这一治疗方式。结果:经过12个月治疗以后,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儿的语言表达商和语言理解商都有着显著差异(P<0.05);经过12个月治疗以后,显著提高了两组患儿的语言理解商,观察组的提高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瘫儿童的语言发育能力能够在重复经颅磁刺激的治疗下得到促进。
作者:郑富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服务对降低妇科腹腔镜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3月收治的104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优质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优质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优质组并发症发生率3.85%远低于对照组的26.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98.08%高于对照组的82.69%(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护理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刘书琴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逐步加强,健康体检也开始被更多的人所接受。各个医疗机构纷纷转变传统医疗服务,建立健康体检中心,运用预防、保健等各种有效方式,为人们提供健康管理服务。体检中心并不是一个独立的部门,只有与多个科室协调沟通、相互衔接,才能提高服务质量,保证体检工作的顺利完成。
作者:吕霞;张艳慧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施乐扣固定抗高压PICC导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科2015年1~9月置入抗高压PICC导管的住院患者3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和实验组(220例),对照组采用3M透明敷贴(10×12cm)固定抗高压PICC导管,实验组采用施乐扣联合3M透明敷贴固定抗高压PICC导管,常规维护后比较两组患者抗高压PICC导管的脱管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导管部分脱出和导管脱落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施乐扣联合3M透明敷贴是预防抗高压PICC导管并发症的更有效的固定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汪姣姣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评估运用Ahmed青光眼引流阀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病人实施治疗的效果和有关情况。方法:以2015年5月-2016年5月因患上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而进入我院展开治疗的67例病人为对象,将所选病例随机划分成实验、对照两组,实验组34例选用Ahmed青光眼引流阀展开植入性治疗,对照组33例则施行复合型小梁摘除手术,比对两种治疗方式的疗效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达97.06%。对照组的是69.70%。结果显示,实验组疗效优越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手术操作中运用Ahmed青光眼引流阀,能起到较好的降眼压效果,值得推荐。
作者:石慧霖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分析舒适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我院2015年2月-2016年6月收治的83例在我院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将8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42例,对照组为41例。患者年龄平均为28-67岁(47.5±2.3)。研究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进行舒适性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性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进行护理。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病史、临床反应均无明显差异。两组之间具有可比性(P<0.05),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对比。对比研究组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情况、临床不良反应和患者的舒适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舒适度以及不良反应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适性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具有有效的降低患者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以及提高患者在治疗期间的舒适度。因此舒适性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意义。
作者:周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本地区0-7岁儿童家长对二类疫苗的认知、行为、效果的差异性,总结分布特征,为更好开展儿童保健及预防接种工作提供客观的数据资料,并且有助于为针对不同的影响因素,开展不同宣传方式,达到提高二类疫苗接种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整理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对策。结果(1)二类疫苗在实际接种中存在的问题:家长对二类疫苗整体了解较为缺乏;公共媒体等平台对二类疫苗的正确宣传仍不够;影响接种二类疫苗接种率的因素仍存在诸多方面;对接种二类疫苗后所达到的效果认识不够等。(2)针对问题所采取的对策:家长自身可加强对疫苗专业知识的进一步了解;继续重视对居民开展疫苗免疫和传染病知识的宣教;加强对疫苗接种人员的行为规范性的管理;工作当中需加强对二类疫苗效果的重视等。
作者:伍静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人文关怀的概念,人文关怀在ICU的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人文关怀在ICU护理工作的体会。
作者:偶莲花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颅骨修补术后感染非手术治疗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该例颅骨修补术后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内容包括治疗方法、临床疗效等。结果:该例颅骨修补术后感染患者经封闭式持续冲洗引流(负压)治疗后各项生命体征正常,无呕吐、发热、头疼、抽搐等不良情况发生,治疗后白细胞计数、体温均较之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对颅骨修补术后感染患者给予封闭式持续冲洗引流(负压)治疗可获得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无需取出钛网,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作者:刘忠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对比观察对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患者采用经皮肾微造瘘输卵管镜取石术(MOCNL)与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URS)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40例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患者进行观察,将采用MOCNL治疗的7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将采用URS治疗的7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结石完全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并发症手术各项相关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RS与MOCNL对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都有明显的疗效,但是MOCNL的结石完全清除率更高,并发症少,治疗效果明显优于URS。
作者:顾鑫;景立伟;王岸迪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以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02例产后出血产妇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全部产妇产后出血原因,并针对其产后出血原因实施相应护理对策,评估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102例产妇由于子宫收缩乏力所致出血72例(70.59%),由于软产道裂伤所致出血21例(20.59%),由于胎盘因素所致出血6例(5.88%),由于凝血功能障碍所致出血3例(2.94%);102例产妇出血症状全部改善,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达到96.09%(98/102)。结论:准确评估产后出血产妇的出血原因,并针对其原因实施科学护理的临床护理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明显改善产后出血的发生,提高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保证产妇生命安全,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曾勇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对低剂量螺旋CT在肺结核患者中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进行肺结核治疗的患者72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观察一组和观察二组,每组24例,对照组使用X胸片进行检查,观察一组使用常规螺旋CT进行检查,观察二组使用低剂量螺旋CT进行检查,对三组的检查阳性率和结果准确性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的阳性率为91.67%,诊断的准确率为70.83%,观察一组的阳性率为100%,诊断的准确率为87.5%,观察二组的阳性率为100%,诊断的准确率为87.5%。观察二组的检查阳性率和检查诊断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一组和观察二组的检查阳性率和检查诊断率差异不明显,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低剂量螺旋CT在诊断肺结核时效果显著,准确率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朱军芹;任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为了对比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耐药性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在郑州某医院治疗的耐药性肺结核患者共计54例用药资料。结果:莫西沙星组肺结核耐药患者经过6个月的治疗后,治疗显效者23例,治疗有效者3例,治疗失败者1例,总有效率(包括显效者与有效者之和)结果为92.6%,明显高于左氧氟沙星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8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西沙星为第四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在治疗耐药性肺结核方面具有更优秀的临床效果。
作者:管翊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喹诺酮类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得出该类药物合理用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3年8月我院使用喹诺酮类药物并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96例。结果喹诺酮类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累及器官主要为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皮肤等,其中以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发生概率高40.6%;共涉及5种喹诺酮类药物,以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3.3%)高。结论临床使用喹诺酮药物时应该严格判定患者的用药指征,选择合理给药途径,可将不良反应发生率控制到小。
作者:李宗旗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经综合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方法:以80例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性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分别予以干预,对比二组的护理效果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效果(95.00%)优于对照组(77.50%),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若要提升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和生活质量,应于药物治疗期间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综合护理干预全面,并具有针对性,值得推广。
作者:王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重症昏迷患者血浆氨、乳酸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急诊重症昏迷患者48例作为昏迷组,选取同期急诊重症非昏迷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检测血浆氨、乳酸并分析结果。结果:重症昏迷组患者血浆氨60±20.5μmol/l、乳酸5.8±3.5μmol/l;对照组的血浆氨15±9.8μmol/l、乳酸2.8±1.2μmol/l,重症昏迷患者血浆氨、乳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昏迷患者检测血浆氨、乳酸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蔡欣;陈正徐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对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采用左甲状腺素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3年收治的100例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甲状腺片以及左甲状腺素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差异性。结果采用甲状腺片治疗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采用左甲状腺素钠治疗的观察组达到94%,组间差异显著。不良反应方面,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8%,观察组为6%,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左甲状腺素钠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达到更加明显的疗效,且不会造成患者外不良反应,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芸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