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利红;马娟妹
根据《伤寒论》中对麻杏石甘汤病因病机的论述,在临床上治疗因热壅于肺、肺失宣降所致小儿支气管肺炎、哮喘、失音、副鼻窦炎、荨麻疹、急性扁桃体炎、尿频、急性肾小球肾炎等症,异病同治,取得较好效果,从临床运用中可以看出,麻杏石甘汤并不仅仅用于喘症,只要是肺经郁热、肺失宣肃引起的病证,均可用之,说明病机之所在,乃方证之根本。
作者:夏时荣;夏时金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比较分析在股骨头坏死诊断中应用CT与核磁共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至2016年收集的股骨头坏死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两组患者均行CT及核磁共振检查,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比较CT与核磁共振的检查效果。结果:核磁共振阳性检出率为95.5%,明显比CT的77.8%高,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在对股骨头坏死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相较于CT,核磁共振的阳性检出率与确诊率较高,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林仕晓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是临床中的多发病和常见病,本文首先分析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病因、病机,然后分析了中医辨证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研究发展,希望能为中医辨证治疗提供有效依据,使临床疗效得以提升。
作者:许黎敏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加味连朴饮治疗湿热阻胃证消化性溃疡的效果。方法:于2013年1月到2016年1月间,在我院选择湿热阻胃证消化性溃疡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n=40)和联合组(n=40),给予常规组患者三联疗法治疗,给予联合组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使用加味连朴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联合组患者HP根除率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联合组患者1年复发率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加味连朴饮治疗湿热阻胃证消化性溃疡效果显著,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陆元洁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针对临床中发生败血症的新生儿接受个性化护理所起到的实用价值展开探究分析。方法:随机择取我院2014年4月到2015年4月期间接诊的患有败血症的新生儿共100例,将其按照抽签的顺序分成实验组和参照组两组,对参照组行以常规性的护理干预手段,对实验组则行以个性化的护理干预。观察并对照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并做以记录。结果:实验组的患儿整体有效概率明显高于参照组的整体有效概率,对照分析之后,存在明显的差异,且P<0.05,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对临床中发生败血症的新生儿适当地行以个性化护理,能够起到较好的临床实用价值,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唐玉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宫颈液基超薄细胞检验技术(HQ TCT)在宫颈病变筛选临床实践中的优越性与实用性。方法:以2011年7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例行宫颈检查的600例女性患者临床报告为基础,采用宫颈液基超薄细胞检验技术和传统巴氏染色涂片(PAP)检查分级诊断,并行阴道镜下组织活检证实,比较二者的阳性检出率。结果: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相比巴氏涂片检查在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检查结果方面提高70%,在上皮内高度病变(HSIL)检查结果方面提高150%,在癌(Ca)的检出率方面提高200%。结论:宫颈液基超薄细胞检验技术在宫颈病变筛选中具有极好的优越性,对于提高宫颈病变的检出率具有非常高的实用性。
作者:于丽端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5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家属陪护,实行半开放式管理。结果:经我院的精心护理,结论:我院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的心理、家庭及社会全面干预护理是对病情康复非常重要的有效护理措施,值得全面推广。
作者:杨玉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增生性瘢痕给予硅酮凝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54例增生性瘢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对照组(医用弹力套治疗)、试验组(硅酮凝胶治疗)各27例,观察临床疗效,比较瘢痕组织的改善时间。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6.3%,高于对照组的77.8%;瘢痕组织瘙痒、刺痛、充血、厚度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硅酮凝胶治疗增生性瘢痕疗效确切,有利于缩短恢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书纹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中药制剂质量控制相关因素,同时选择积极的措施进行控制,以便能够提高中要制剂产品的治疗效果,为临床医学提供越来越多的治疗药品。方法本文采用的是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分析某院中中药制剂药物的制作方法,以及影响中药制剂质量的主要因素,通过相关的文献内容,以便于能够寻找到佳的中药制剂质量的控制方案,这样也能够良好的保证中药制剂的质量。结果通过以上回顾性分析的内容能够看出,影响中药制剂的质量因素的主要表现就是处方和制剂的工艺,同时还需要关注的就是库房以及中药的存储环境。讨论加强各个环节的管理,能够有效提高中药制剂的质量,这样才能够为我国的医疗事业,提供更多的临床治疗的优质中药制剂。
作者:李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阴式子宫切除术在妇产科实施的效果,总结实施体会。方法:选取72例妇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的开腹式子宫切除术,而观察组患者采用阴式子宫切除术,观察和对比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全部成功,但是观察组手术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78%,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89%,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对于开腹式子宫切除术,阴式子宫切除术可以取得更高的治疗效果,并且阴式子宫切除术还具有微创、操作便捷以及安全经济的优越性,在妇产科临床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利丹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调查全科医学科住院患者营养风险、营养不良发生率及营养支持情况方法应用欧洲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标准,对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15年10月至2015年12月全科医学科共526例患者进行统一调查,统计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及营养支持情况,并收集患者的体重指数、性别、年龄、住院天数、白蛋白、前白蛋白等数据。结果526例的患者中内科患者362例,外科患者164例,内科患者中存在营养风险的有165例,发生率为45.58%,存在营养不良的有69例,发生率为19.06%,外科患者中存在营养风险的有23例,发生率为14.02%,存在营养不良的有13例,发生率为7.9%,内科患者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均高于外科患者,且存在营养风险组及与不存在营养风险组两者在患者年龄、住院天数、白蛋白等指标上均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NRS2002是进行营养风险筛查的一个有效工具,全科医学科患者中存在一定数量的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良患者,临床上营养支持不足与不合理使用并存,应加强对临床医生开展合理使用肠内及肠外营养支持的理论培训,使其重视营养风险筛查,并遵循相关指南对患者进行合理的营养支持以改善临床结局。
作者:范冬冬;王国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人类表皮生长因子(HER-2)在新疆维吾尔族、汉族乳腺患者中表达的差异性,分析年龄、劳动方式对HER-2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探讨HER-2在新疆维吾尔族、汉族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差异性进行分析。结果:HER-2在新疆维吾尔族、汉族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率分别为32.3% vs 27%;在>45岁、<45岁、体力劳动者、脑力劳动者的表达率分别为47.6% vs 90.3%、52.4% vs 9.7%、57.1% vs 83.9%、42.9% vs 16.1%。结论:HER-2在新疆维吾尔族、汉族乳腺癌患者中表达无明显差异,在<45岁组中,维吾尔族乳腺癌患者HER-2的表达率高于同地区汉族患者;在体力劳动组中,维吾尔族乳腺癌患者HER-2的表达率亦高于同地区汉族患者。
作者:李红玉;高春燕;况志星;李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孕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1月间在我院行剖宫产的95例孕产妇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组后分别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缩宫素进行预防产后出血治疗,并对患者产后的出血量,出血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等进行统计对比。结果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的观察组在产后2h、24h的出血量明显少于采用缩宫素治疗的对照组,产后的出血例数及出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项内容的比较差异值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基本接近。结论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孕产妇的产后出血的更为有效,不仅可以减少患者的出血量,还能降低了出血例数,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中推广。
作者:马爱琴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自然分娩产妇的影响和满意度情况方法:将我院2015年4月-2015年10月70名自然分娩产妇作为实验组实施优质护理措施,2014年3月-2014年11月70名自然分娩产妇作为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操作,对比两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后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情况。结果:实验组产妇实施优质护理后,产程明显缩短,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参照组,且产妇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以上结果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自然分娩产妇提供优质护理,能有效增加患者满意率,缩短产程时间,减少产后感染,护理质量提高显著;值得临床参考和推广。
作者:鲍红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评估结直肠上皮内瘤变的病理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经术前内镜活检及病理诊断为结直肠上皮内瘤变的患者91例作为研究对象,总结病理诊断结果。结果:59例术后病理证实为浸润性腺癌,术前47例诊断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者中术后病理证实为腺癌41例;术前诊断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44例中术后病理证实有浸润性癌2例。结论:结直肠上皮内瘤变患者应重视其病理诊断,避免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实属浸润性癌,结合病理诊断结果采取合理的方案处理,以切除病变肠段为佳,若术中确诊为浸润性癌,则建议实施根治性切除。
作者:刘良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分析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血液透析护理效果。方法择取自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在本院进行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血液透析的病患80例,根据护理的方法将所有病患分为普通组和专业组,普通组40例病患,对本组病患施行普通的护理方案;专业组40例病患,对本组病患施行专业的护理方案。比较经过不同护理方法后护理效果。结果专业组病患对护理的整体满意度为100%,普通组病患对护理的整体满意度为82.5%。同时,普通组病患总体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例数分别为11.30±1.64、10例;专业组病患总体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例数分别为12.52±2.43、4例。通过比较以上两组数据,发现组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需要对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血液透析病患进行专业的护理,能够提高病患对护理的整体满意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可以提升病患的总体生活质量,从而促进病患的康复,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作者:于利利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逐步加强,健康体检也开始被更多的人所接受。各个医疗机构纷纷转变传统医疗服务,建立健康体检中心,运用预防、保健等各种有效方式,为人们提供健康管理服务。体检中心并不是一个独立的部门,只有与多个科室协调沟通、相互衔接,才能提高服务质量,保证体检工作的顺利完成。
作者:吕霞;张艳慧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中医情志护理在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5年7月至2015年9月,在开封市中医院骨科患者6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30),对照组(n=30),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中医的情志护理。在干预前及干预后8周后,分别采用骨性关节炎指数可视化量(WOMAC)评分法和膝关节各项体征评分进行测评。结果干预前进行WOMAC评分和膝关节各项体征评分,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8周后 WOMAC评分及膝关节各项体征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情志护理可以减轻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的疼痛,提高关节活动度,从而达到中医所说调畅气机、疏通经络、消炎止痛、情志舒畅的目的。
作者:丁俊;曹学云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析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用我院于2015年4月至2015年5月间收治的门诊患者120例,列入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组,和之前未实施优质护理的120例患者进行参照,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服务前后的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接受优质护理服务后,病情明显有所好转,不良反应明显少于接受优质护理前的患者,满意度大于99.6%,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患者接受护理过程中,通过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能够有效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丁鑫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定本院2015年8月至2016年5月80例急性冠脉综合症为研究对象。按计算机随机数目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n=4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舒适护理干预);对照组(n=40例,行常规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患者自主健康感明显高于对照组,无能为力感、沮丧感、社交障碍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适护理可有效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舒适度。
作者:沈晨霞 刊期: 2016年第09期